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红学”新解:否定群雄解红楼 > 正文

第68节:秦氏、凤姐渊源(7)



  秦氏“用心太过”,在凤姐身上也有其共性,秦、凤二人是分而又合,合而又分,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最后凤姐也是“用心太过”而“底下见了红”。


  “病”在作品中对不同人物有着特定的政治、历史和社会含意。秦、凤、钗、黛、秦钟等,各自都有不同的病。第十回这段看病、论病究源,写尽了社会中那些自称有知识、有见解、那些官养的奴颜卑脸之辈的嘴面,如果用什么“尊敬业余”“轻视……不尊敬专业的”这种非艺术观念,用医道上的真实性直接去解释,艺术韵味就会荡然无存。“尤氏(忧世)”说:“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哪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斯)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得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儿,吃了也不见效。倒弄得一日三五次换衣裳,坐下起来的见大夫。其实于病无益。”


  “尤氏(忧世)”这段话,戳穿了社会中那些只为做官,不谋其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有其名,并无任何治世才能的官痞子、士大夫之辈。此处的“诊脉”、“开药方”、“(斯)文话”等等,不能直释成医生看病。它是对治国方法、治世策略的艺术语言。秦氏之病不是生理肉体之病,是用老庄观念写在儒法之争中法家人物应该抱何态度,用何方法,用什么观念来对待的思想原则,以及写秦氏代表的思想观念存在的弱点。——如果用医学和肉体上的病直释,故我们解之如下:


  【解】


  (1)“他有个好歹,你再要娶这么个媳妇儿……模样儿……性格儿……‘打着灯笼儿也没处找去’。”——从秦氏定义,秦氏非人也!犹如贾母说秦氏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含意一样。


  (2)“听着人的口气儿,……添几句斯文话儿说一遍。”——指那些为官者,“一从二令三人木”,只会看上司的脸色办事。“斯文话”:看似有学问,有才学,只耍嘴皮子,没实质内容。


  (3)“倒殷勤得很……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指为官之辈表面上勤勤恳恳,实质上不作事,没有实质性治世作为。


  (4)“倒弄得一日三五次换衣裳,坐下起来……其实于病无益。”——指那些为官者办事只讲形式,只按儒家一套“礼仪”行事,对解决社会的弊病没有任何益处。


  (5)为秦氏看病的“张友士”:在书中作者很注重张姓,对李姓多贬意。道家来源于老庄,它的创始人是张道陵,请注意“打平安醮”一节。“李”则多与“礼”同音,故贬之。“友士”:有识之士也!


  (6)“学问最渊博,更兼医理极精,且能断人的生死。”——先说“学问”,后说“医理”。此处“医理”也指“学问”。指对社会和事物的看法,并非真指“医学”直意。“断人生死”:是假借医道之说,指知道秦氏这种法治思想的“病症”和症结之所在。


  (7)“冯紫英”:“紫”,贵也!祥也!故,冯紫英世之英才也!好汉也!他的同窗张友士必千丝万缕和宝玉薛蟠有关系,——这就是艺术上的“曲意通幽”之法。


  (8)贾珍说:“倘或再着了凉,再添一层病,那还了得。衣裳任凭是什么好的,可又值什么。……看来……媳妇的病在他手里除灭亦未可知。”“着凉添病”:指被社会影响。贾珍——“忧世”之夫也,故对秦氏之病忧心忡忡,也必在情理之中。而爱情论者却以此而视为淫证。


  (9)张友士说秦氏之病:“心性高张,聪明不过的;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而致。这完全是一番老庄哲学之说教。老庄对社会主张“无为而治”。社会难治,就是心机太多。用心机去治社会,会引起相互争斗,国家就多祸患。不用心机治世,人们会变得纯朴,国家就多福气。


  (10)“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医缘”:指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过了春分”:和三春过后概念相呼应。因春分在立春、雨水、惊蛰三节之后,前有:“看破三春景不长”等警句,借指等到清王朝衰落之后,——即春分之后,对秦氏之“病”就有利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