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艺术 > 读论语心得全集 > 正文

第16节:论语心得(16)



  在不少有层次的人看来,中国人生活的最高典型应属中庸的生活。林语堂先生在《谁最会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实行一种中庸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林语堂先生说:“我相信主张无忧无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水之王。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此外还有一种比这自然主义更伟大的哲学,就是人性主义的哲学。所以,中国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应该说,在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古今哲学中,还不曾发现过一个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与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有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钢琴也会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子的壁炉;书也读读,可是不能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总而言之,这种生活当为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自以为聪明却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人所不齿的。


  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还不够。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背离了中庸之道。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


  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这就是“中庸”的原则,这就是中庸之道。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曾经年少轻狂,愤世嫉俗,难免言行偏激。如今学会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曾经悲观失望,想人生在世,难免风流云散。如今接受生老病死是自然过程,以自然心对待自然。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平凡的实在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了,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讲中庸之道的人,在处理一般人际关系中,应该要讲厚道,注意与人为善,以诚、以宽、以礼待人。要具有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的广阔胸怀,能够容纳各种不同意见,团结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共同把事情办好。讲中庸之道的人,决不偏听偏信,在处理问题时,总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经过分析研究,做出正确的处理。因而讲中庸,也是讲民主。讲中庸,不是搞折衷,放弃原则。因为中庸之道即是“正道”、“定理”,也就是原则,而正道只有一条,定理只有一个。讲正道、讲定理、讲原则,就是要辨黑白,论是非。不能把事物的各方面“折衷”起来,超然于是非之外,混迹于黑白之间。中与和结合起来,便经常地永恒地维持统一、一致、均衡的局面,社会就能够繁荣,天下就能够太平。


  变通比执着更重要


  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里孔子就是说变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他强调了变化、变通和变革对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