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论语心得(33)
风行一时的畅销书《没有风险的财富》的作者查尔斯·吉文斯曾经说过:“如果你想知道金钱的秘诀,就跟有一大堆有钱的人学。”所以,许多人跟“成功”人士、赚钱“专家”和一些富有的人在一起。然而他们却被这些人唬住了,怕这些比较成功的人不愿意浪费时间或跟他们分享心得。事实恰好相反,其实有成就的人最喜欢别人对他们的成功感兴趣;他们乐意与人分享他们的智慧、点子或商业秘诀。这让他们感到有人重视他们、需要他们。
修炼关系靠平时。在建立良好交际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关系,千万不要与人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事时才去想到别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会生锈。若是半年以上不联系,你就可能已经失去这位朋友了。
人们一直都在忙于自己的事,为生活而四处奔波,没有过多的时间在一起聊天、谈心,可是,我们想要拥有美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多与身边的人联系、接触。冷若冰霜、“老死不相往来”的人是不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朋友圈子的,只有大家之间不断地往来,才能促进彼此之间信息的传递,感情的交流,彼此更深入的了解。
事实上,我们所要做的并不多,只是花些时间有心地去朋友家走一走,也许只是随意地寒暄几句,也许进行一次长谈,总之,我们在加深对方对自己的印象,让他们认为我们越来越熟悉,这样深入下去,我们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
一般来说,当我们初识一群人时,交际中进展速度跟接触的频率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你跟某位刚认识的朋友刚开始时总是有机会接触的话,你们的关系很快就会变近,形成比较亲密的群体。道理很简单,为什么你会跟你同办公室的同事、同班的同学很快形成亲密关系而跟其他同事或同学关系就远一层了呢?就是因为你们常常见面、常常接触,彼此很快就认识了、了解了。人与人之间只有经常互通信息、互相交流,才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亲戚之间、朋友之间,甚至刚认识的朋友,都要想办法常常联系。
我们每个人都要深知合作的力量,因为我们无法一个人面对所有的事情。即使我们一个人跑到荒野中去隐居,远离各种人类文明,然而,我们仍然需要我们自身以外的力量来生存下去。我们越是成为现代文明的一部分,就越是需要依赖合作性的努力。不管我们是依靠白天的辛勤工作谋生,还是依赖利息收入生活,只要我们能够和其他人友好合作,我们的生活就可以过得更顺心一点。
为什么中国人有那么多礼节,碰上婚丧嫁娶等大事,亲戚朋友就要参加,有许多场合还得送礼,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亲朋好友经常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如果一户人家常年关闭门户,既不“出去”,也不欢迎别人“进来”,那是在孤立自己。
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必须跟你现有的亲戚、朋友保持经常联系。有空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朋友打打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时间绝对不能节省。碰上亲戚、朋友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尽量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最好也得写信或托人带点什么,不然,怎么算得上亲戚朋友?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是喜欢向别人、朋友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于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应打消这些顾虑。
另外,常常保持联系对你自己会有许多好处,和亲戚中的长辈经常联系、谈心,一旦你碰上什么事情,如找工作、找对象等,听听长辈、朋友的意见,或者找他们帮忙,对你是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如果平时没有联系,需要时很难找上门去,即使找到,别人也不会乐意帮助你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英国诗人柯立芝说:“友谊是一棵遮荫树。”当我们办事不顺或者四处碰壁的时候,你一定经常会想:“如果我有足够多的关系,一定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这件工作。”“如果和那位关键人物能够牵扯上任何关系,做起事来可以方便多了。”因为,只要我们和那些关键人物有所联系,当有事情想要去拜托他或是与其商量讨论时,总是能够得到很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