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论语心得(43)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蜂起,政权更替频繁,群雄拥兵自立,纷纷逐鹿天下。当年曹操一道矫诏,立即汇集关东17路人马。这17路人马即是17路诸侯,17座山头,17条争锋斗勇的好汉。但到了最后,为何只剩下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大政治集团鼎足而立呢?可以说:“三分鼎立决于人才。”这三个集团的首脑都重视人才,礼遇人才,注意招募、选拔使用人才,因此各自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刘备劳碌奔波,势力日趋壮大,最后不但有了“五虎将”,而且得到了三国时期的顶尖人物——诸葛亮,自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东吴孙权承父兄之业,据长江之险固然不可否认,但他的江山之所以能延续几十年,不能不说得力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一干栋梁雄才。曹操集团中,曹操本人就是一个人才,更难得的是他奉行“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政策,大量搜集、网罗人才,因此三国时期,曹操集团的人才最为整齐,阵容最为庞大。他在起事之初,本身已有一批人才,后来招募了一批,每打败一个对手,又大胆接纳一批,从而为他称雄图霸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为什么曹操能够罗致到如此多的人才?为什么许多人才又投奔曹操的麾下?应该说,他本人深谙“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从而坚决奉行“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策略,这是他能战胜对手决定性的原因。
历史上的曹操,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大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提出一条挑战性的选人标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他要求各级官吏要不拘微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推荐上来。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天发布的“求贤令”中,他鲜明地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急需要贤才。如果只有廉洁的人才能当官,齐桓公怎能称霸?难道现在就没有胸怀谋略但身穿粗布衣的平民,像姜太公当年在渭水之滨垂钓的吗?只要有才能的人,就应该得到推举和使用。”
这以后,曹操又下了第二道“求贤令”,一道比一道说得明白。在公元214年12月发布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他进一步强调:“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公元217年,曹操已63岁,行将就木,但求贤之心愈切,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确指出:“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着千载。吴起贪将,杀妻取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他要求他的用人部门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这充分显示了曹操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简直可以说他把人无完人、慎无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长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到了空前的高度,充分表现出他超凡的气魄和见识。
曹操不但如是说,而且努力付诸行动,在他南征北战、东拼西杀的历程中,始终注意罗致人才。首先是荀彧、荀攸叔侄前来相投,接着荀彧推荐程昱,程昱又推荐郭嘉,郭嘉又推荐刘晔,刘晔再推荐满宠、吕虔,满宠又共荐毛玠。武将是于禁来投,夏侯惇引典韦进见……曹操对这些文武之才,个个以礼相待,并给予适当的职位。
除了这样大批地收罗之外,曹操一旦发现了什么奇才、勇士之流,也是绝不放过,总是想方设法弄到自己的手中。例如,他曾用最优厚的待遇,企图挽留关羽;在当阳长坂坡,不准放冷箭,极想生擒赵云而留用;以取母骗子的方法,挖走了刘备的谋士徐庶……比较魏、蜀、吴三家领袖人物,在收罗人才方面,曹操所花的代价是最大的。
由于曹操招聘选拔人才不计门第、不凭资历、不以名望为依据,只是惟才是举,所以在他选用的人才中,文有屡进良策的郭嘉、程昱、荀彧、荀攸等谋士,武有典韦等一批神勇之士。同时,在曹操的人才班底中,有隐士,有狂士,有降士,有壮士,有屠夫,有商贩,有逃犯,有盗贼,有降将,真是不一而足,充分显示了人才来源的多空间、多阶层、多渠道,从而构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强大阵容,使曹操实现“摧灭群盗,克定天下”的政治抱负有了足够的“本钱”。有了人才,创立强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