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全後汉文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全後汉文卷六十六

 

  乌程严可均校辑

  瑾

  瑾字子瑜。敦煌人。桓帝时微有道。复徵博士。皆不至。有集二卷。

  筝赋

  物顺合于律吕。音协同于宫商。朱弦微而慷慨兮。哀气切而怀伤。(初学记十六。)

  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卑杀纤妙。微声繁缛。散清商而流转兮。若将绝而复续。纷旷荡以繁奏。邈遗世而越俗。若乃察其风采。练其声意。美哉荡乎。乐而不淫。虽怀思而不怨。似豳风之遗音。于是雅曲既阕。郑卫仍修。新声顺变。妙弄优游。微风漂裔。(初学记作漂震。文选广绝交论注作彯 。)泠气轻浮。感悲音而增叹。怆 悴而怀愁。若乃上感天地。下动鬼神。享祀宗祖。酬酿造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蓺文类聚四十四。又初学记十六引两条。又略见文选月赋注陆机猛虎行注。谢灵运拟邺中集诗注。刘峻广绝交论注。)

  瑾 高彪   一

  皇德颂叙

  瑾字子瑜。敦煌人。少孤贫。依宗人居。性笃学。恒佣作为资暮还。辄 薪读书。(御览八百二十九。)

  高彪

  彪字义方。吴郡无锡人。游太学。郡举孝谦。试经第一。除郎中。校书东观。後为内黄令。有集二卷。

  复刺遗马融书

  伏闻高问。为日久矣。冀一见宠光。叙腹心之愿。以启其蔽。不图辞之以疾。昔周公父文王兄武王。九命作相。以尹华夏。犹握沐吐食。以接白屋之士。天下归德。历载邈矣。今君不能相见。宜哉。(御览六百六引杂事。彪诣大儒马融。辞不见。彪复刺其书云云。融省大愧。遣人辞谢追请。径去不肯。)

  承服风问。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谒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叙腹心之愿。不图遭疾。幽闭莫启。昔周公且父文兄武九命作伯。以尹华夏。犹挥沐吐餐。垂接白屋。故周道以隆。天下归德。公今养痾傲士。故其宜也。(後汉高彪传。)

  督军御史箴饯赠第五永

  文武将坠。乃俾俊臣。整我皇纲。董此不虔。古之君子。即戎忘身。昭其果毅。尚其桓桓。师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应如 。天有太一。五将三门。地有九变。丘陵山川。人有计策。六奇五闲。总兹三事。谋则咨询。无曰已能。务在求贤。淮阴之勇。广野是尊。周公大圣。石碏纯臣。以威克爱。以义灭亲。勿谓时险。不正其身。勿谓无人。莫识已真。忘富遗贵。福禄乃存。枉道依合。复无所观。先公高节。越可永遵。佩藏斯戒。以厉终身。(後汉高彪传。淳化阁帖二。)

  高彪 廉品 秦嘉   二

  清诫

  天长而地久。人生则不然。又不养以福禄。全其寿年。饮酒病我性。思虑害我神。美色伐我命。利慾乱我真。神明无聊赖。愁毒于众烦。中年弃我逝。忽若风过山。形气各分离。一往不复还。上士愍其痛。抗志淩云烟。涤荡弃秽累。飘邈任自然。退修清以净。吾存玄中玄。澄清[澄清之清当作心]剪思虑。泰清不受尘。恍惚中有物。希微无形端。智虑赫赫尽。谷神绵绵存。(蓺文类聚二十三。)

  廉品

  品为议郎。有集二卷。

  大傩赋

  于吉日之上戊。将大蜡于腊烝。先兹日之酉久。宿洁净以清澄。乃班有司。聚众大傩。天子坐华骏。临朱轩。赁玉几。席文弥。率百隶之侲子。群鼓噪于宫垣。(御览五百三十。)

  秦嘉

  秦[秦当作嘉]字士会。陇西人。桓帝时仕郡。举上计掾入洛。除黄门郎。病卒于津乡亭。(案。书钞一百三十六引秦士会与妇书秦嘉字士会。止此一见。)

  与妻徐淑书

  不能养志。当给郡使。随俗顺时。僶俛当去。知所苦故尔。未有瘳损。相念悒悒。劳心无已。当涉远路。趋走风尘。非志所慕。惨惨少乐。又计往还。将弥时节。念发同怨。意有迟迟。欲暂相见。有所属托。今遣车往。想必自力。(蓺文类聚三十二。)

  重报妻书

  车还空反。甚失所望。兼叙远别。恨恨之情。顾有怅然。闻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彩。世所希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并致宝钗一双。价值千金。龙虎组履一緉。好香四种各一斤。素琴一张。常所自弹也。明镜可以镜形[镜形之镜当作鋻]。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去秽。麝香可以辟恶气。素琴可以娱耳。(蓺文类聚三十二。书钞一百三十六引两条。御览六百九十七。七百十七。七百十八。又九百八十一引两条。)

  秦嘉 李云   三

  李云

  云字行祖。甘陵人。桓帝时举孝廉。再迁白马令。延熹二年以上书死狱中。

  露布上书移副三府

  臣闻皇后天下母。德配坤灵。得其人则五氏来备。不得其人则地动摇宫。比年灾异。可谓多矣。皇天之戒。可谓至矣。高祖受命至今。三百六十四岁。君期一周。当有黄精代。见姓陈、项、虞、田许氏。不可令此人居太尉太传典兵之官。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梁冀虽持权专擅。虐流天下。今以罪行诛。犹召家臣搤杀之耳。而獧封谋臣万户以上。高祖闻之。得无见非。西北列将。得无解体。孔子曰。帝者谛也。今官位错乱。小人谄进。财货公行。政化日损。尺一拜用。不经御省。是帝欲不谛乎。(後汉李云传。又略见袁宏後汉纪二十一。)

  赵芬

  芬。宕渠人。为巴郡文学掾。

  诣巴郡太守自讼

  孝桓帝以并州刺史泰山但望字伯阖为巴郡太守。懃恤民隐。郡文学掾宕渠赵芬、掾弘农冯尢、垫江龚荣、王祈、李温、临江严就、胡良、文恺、安汉、陈禧、阆中黄阊、江州毋成阳誉、乔就、张绍、牟存、平直等诣望自讼曰。

  郡境广远。千里给吏。兼将人从。冬往夏还。夏单冬复。惟踰时之役。怀怨旷之思。其昏丧吉凶。不得相见。解缓补绽。下至薪菜之物。无不躬买于市。富者财得自供。贫者无以自久。是以清俭。天枉不闻。加以水陆艰难。山有猛兽。思迫期会。陨身江河。投死虎口。咨嗟之叹。历世所苦。天之应感。乃遭明府。欲为更新。童见匹妇。懽嘉相贺。将去远就近。释危蒙安。县无数十。民无远迩。恩加未生。泽及来世。巍巍之功。勒于金石。乞以文书。付计掾史。人鬼同符。必获嘉报。芬等幸甚。(华阳国志一。)

  赵芬 史枳 但望   四

  史枳

  枳为巴郡户曹掾。

  白赵芬等事

  芬等前後百余人。历政讼诉。未蒙感悟。明府运机布政。稽当皇极。为民庶请命救患。德合天地。泽润河海。开辟以来。今遇慈父。经曰。奕奕梁山。惟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比隆等盛。于斯为美。(华阳国志一。)

  但望

  望字伯阖。泰山人。桓帝时由并州刺史迁巴郡太守。

  请分郡疏

  谨按巴郡图经境界。南北四千。东西五千。周万余里。属县十四。盬铁五官。各有丞史。户四十六万四千七百八十。口百八十七万五千五百三十五。远县去郡千二百至千五百里。乡亭去县或三四百。或及千里。土界遐远。令尉不能穷诘奸凶。时有贼发。督邮追案。十日乃到。贼已远逃。踪迹灭绝。罪录逮捕证验。文书诘讯。即从春至冬。不能究讫。绳宪未加。或遇德令。是以贼盗公行。奸宄不绝。荣等(案。龚荣垫江人。)及陇西太守冯含上谷太守陈弘说。往者至有劫阆中令杨殷终津侯姜昊。伤尉苏鸿、彭亭侯孙鲁、雍亭侯陈已、殷侯乐普。又有女服贼千有余人。布散千里。不即发觉。谋成乃诛。其水陆覆、害煞郡掾枳谢盛、塞威张御、鱼服令尹寻、主簿胡直。若此非一。给吏休谒。往还数千。闭囚须报。或有弹劾。动便历年。吏坐踰科。恐失冬节。侵疑先死。如当移传。不能待报。辄自刑戮。或长吏忿怒。冤枉弱民。欲赴诉郡官。每惮还往。太守行桑农。不到四县。刺史行部。不到十县。郡治江州。时有温风。遥县客吏。多有疾病。地势侧险。皆重屋累居。数有火害。又不相容。结舫水居。五百余家。二江之会。江之会。夏水涨盛。坏散颠溺。死者无数。而

  但望 赵咨   五

  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姿态敦重。垫江以西。土地平敞。精敏轻疾。上下殊俗。情性不同。敢欲分为二郡。一治临江。一治安汉。各有桑麻、丹漆、布帛、鱼池、盐铁。足相供给。两近京师。荣等自欲义出财帛。造立府寺。不费县官。得百姓懽心。孝武以来。亦分吴蜀诸郡。圣德广被。民物滋繁。增置郡土。释民之劳。诚圣主之盛业也。臣虽贪大郡。以自优暇。不忍小民顒顒蔽隔。谨具以闻。(华阳国志一。)

  赵咨

  咨字文楚。东郡燕人。延熹初举至孝有道。迁博士。灵帝时举高第。迁敦煌太守。以病免。徵拜议郎。出为东海相。复拜议郎。

  遗书敕子(胤)

  夫含气之伦。有生必终盖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数。是以通人达士。鋻兹性命。以存亡为晦明。死生为朝夕。故其生也不为娱。亡也不为戚。夫亡者。元气去体。贞魂游散。反素复始。归于无端既已消仆。还合粪土。土为弃物。岂有性情。而欲制其厚薄。调其燥湿邪。但以生者之情。不忍见形之毁。乃有掩骼埋窆之制。易曰。古之葬者。衣以薪。藏之中野。後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造。自黄帝始。爰自陶唐。逮于虞夏。犹尚简朴。或瓦或木。及至殷人。而有加焉。周室因之。制兼二代。复重以墙翣之饰。表以旌铭之仪。招福[福当作复]含敛之礼。殡葬宅兆之期。棺椁周重之制。衣衾称袭之数。其事烦而害实。品物碎而难备。然而秩爵异级。贵贱殊等。自成康以下。其典稍乖。至于战国。渐至颓陵。法度衰毁。上下僭杂。终使晋侯请隧。秦伯殉葬。陈大夫设参门之木。宋司马造石椁之奢。爰暨暴秦。违道废德。灭三代之制。兴淫邪之法。国赀 于三泉。人力单于郦墓。玩好穷于粪土。伎巧费于窀穸。自生民以来。厚终之敝。未有若此者。虽有仲尼重明周礼。墨子勉以古道。犹不能御也。是以华夏之士。争相陵尚。违礼之本。事礼之末。务礼之华。弃礼之

  赵咨   六

  实。单家竭财。以相营赴。废事生而营终亡。替所养而为厚葬。岂云圣人制礼之意乎。记曰。丧虽有礼。哀为主矣。又曰。丧。与其易也寍戚。今则不然。并棺合椁。以为孝恺。丰赀重襚。以昭恻隐。吾所不取也。昔舜葬仓梧。二妃不从。岂有匹配之会。守常之所乎。圣主明王。其犹若斯。况于品庶礼所不及。古人时同即会。时乖则别。动静应礼。临事合宜。王孙祼葬。墨夷露骸。皆达于性理。贵于速变。梁伯鸾父没卷席而葬。身亡不反其尸。彼数子岂薄至亲之恩。亡忠孝之道邪。况我鄙闇。不得[得当作德]不敏。薄意内昭。志有所慕。上同古人。下不为咎。果必行之。勿生疑异。恐尔等目厌所见。耳讳所议。必欲改殡。以乘[乘当作乖]吾志。故远采古圣。近揆行事。以悟尔心。但欲制坎。令容棺椁。棺归即葬。平地无坟。勿卜时日。葬无设奠。勿留墓侧。无起封树。於戏小子。其勉之哉。吾蔑复有言矣。(後汉赵咨传。)

  苌照

  照。陈留高阳人。

  广野君庙碑

  延熹六年十二月。雍丘令董生。仰余徽于千载。遵茂美于绝代。命县人苌照为文。用章不朽之德。

  辍洗分餐。谘谋帝猷。陈郑有涿鹿之功。海岱无牧野之战。大康华夏。绥静黎物。生民以来。功盛莫崇。(水经睢水注。)

  张磐

  磐字子石。丹阳人。延熹中为交址刺史。後为庐江太守。

  在狱自列状

  前长沙贼胡兰作难。荆州余党。散入交趾。磐身膺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殄渠师[师当作帅]。余烬鸟窜冒遁。还莽荆州。刺史度尚。惧磐先言。怖畏罪戾。伏奏见诬。磐备位方伯。为国爪牙。而为尚所枉。受罪牢狱。夫事有虚实。法有是非。磐实不辜。赦无所除。如忍以苟免。永爱侵辱之耻。生为恶吏。死为敝鬼。乞传尚廷尉。面对曲直。足明真伪。尚不徵者。磐埋骨牢槛。终不虚出。望尘受枉。(後汉度尚传。)

  苌照 张磐 番忠   七

  番忠

  忠字公诚。梁人。延熹中为郎中。光和中坐劾宦官免。昭寍初辟公府。

  上书劾朱瑀

  臣闻治国之要。得贤则安。失 则危。故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汤举伊尹。不仁者远。陛下即位之初。未能万机。皇太后念在抚育。权时摄政。故中常侍苏康管霸。应时诛殄。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尚书令尹勳知中官奸乱。考其党与。志清朝政。华容侯朱瑀知事觉露。祸及其身。遂兴造逆谋。作乱王室。撞蹋省闼。执夺玺绶。迫胁陛下。聚会群臣。离闲骨肉母子之恩。遂诛蕃武乃尹勳等。因其割裂城祉。自相封赏。父子兄弟。被蒙尊荣。素所亲厚。布在州郡。或登九列。或据三司。不惟禄重位尊之责。而苟营私门。皮剥小民。甚于狼虎。多蓄财货。缮治第舍。连里竟巷。盗取御水。以作鱼钓。车马服玩。拟于天家。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州郡牧守。承顺风旨。辟召选举。释贤取愚。故虫蝗为之生。夷寇为之起。天意愤盈。积十余年矣。故频岁日食于上。地震于下。所以谴戒人主。欲令觉悟。诛鉏无状。昔高宗以雉雊之变。故获中兴之功。近者神只启悟陛下。发赫斯之怒。故王甫父子。应时馘 。路人士女。莫不称善。若除父母之雠。诚怪陛下复忍孽臣之类。不翻殄灭。昔秦信赵高。以危其国。吴使刑人。身遘其祸。虞公抱宝牵马。鲁昭见逐乾侯。以不用宫之奇子家驹以至灭辱。今瑀等并在左右。陛下春秋富盛。以不忍之恩。赦夷族之罪。惧惑佞谄。以作不轨。奸谋一成。悔亦何及。臣为郎十五年。皆耳目闻见。瑀之所为。诚皇天所不复赦。愿陛下留漏刻之听。裁省臣表。埽灭丑类。以荅天怒。与瑀考验。有不如言。愿受汤镬之诛。妻子并徙。以绝妄言之路。(袁宏後汉纪二十四。光和三年。又见後汉曹节传。)

  番忠 刘洪   七

  刘洪

  洪字元卓。泰山蒙阴人。鲁王宗室。延熹中以校尉应太史徵。拜郎中。迁常山长史。父忧去官。後为上计掾。拜郎中。检东观着作。迁谒者。谷城门候。会稽东部都尉。领山阳太守。

  上言王汉月食注之失

  推元汉乙巳元。则考灵曜旃蒙之岁。乙卯元也。与光晃甲寅元相经纬。于以追天作厤。校三光之步。今为疏关。孔子纬一事见二端者。明厤兴废。随天为节。甲寅厤于孔子时效。已巳颛顼。秦所施用。汉兴草创。因而不易。致元封中。迂阔不审。更用太初。应期三百。改宪之节。甲寅已巳。谶虽有文。略其年数。是以学人各传所闻。至于课校。罔得厥正。夫甲寅元天正。正月甲子朔旦冬至。七曜之起。始于牛初。乙卯之元人正。已巳朔旦立春。三光聚天庙五度。课两元端。闺余差自五十分二之三。朔三百四。中节之余二十九。以效信难聚。汉不解说。但言先人有书而已。以汉成注参官施行术。不同二十九事。不中见食二事。案汉习书见已巳元。谓朝不闻。不知圣人独有兴废之义。史官有附天密术。甲寅已巳前已施行效。後格而已不用。河平疏阔。史官已废之。而汉以去事分争。殆非其意。虽有师法。与无同课。又不近密。其说蔀数。术家所共知。无所采取。(续汉厤志中。)

  朱

  。沛国人。桓帝时庐江太守。永康初为尚书。建寍初拜司隶校尉。寻复为尚书。遭党禁下狱死。

  朱 牢修   九

  为司隶奏单安徐盛

  此等皆宫宦昆叔。刀锯之余。横蒙恩私。剖符三河。不能思展命力。以荅天地。敢张豺狼之口。吞噬百姓之命。罪深衅重。人鬼同疾。臣衔命操斤。剪其凶丑。辄考核赃罪。事皆伏上。(袁宏後汉纪二十二。延熹八年。膺起家为司隶校尉。河东太守单安河内太守徐盛中常侍单超徐盛[单超徐盛之盛当作璜]之弟也。凭宠干纪。续货害政。沛国朱 尝为司隶校尉。奏安盛。)

  牢修

  修一作右。师事术士张成。

  上书兴党狱

  司隶李膺、御史中丞陈蕃、汝南范滂、颍川柱密、南阳岑晊等相与结为尝。诽谤朝廷。迫胁公卿。自相荐举。三桓专鲁。六卿分晋。政在大夫。春秋所讥。(袁宏後汉纪二十二。李膺为司隶。收河内张成杀之。侯览等教成弟子牢顺上书。)

  赦者。天子所以布大德于天下。苏枯解难者也。而膺等公于赦後。论杀无忌。方命为虐。行其私威。且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不可长。(後汉党监传序。河内张成善说风角。推古当赦。教子杀人。膺案杀之。成弟子牢修因上书诬告膺等。)

  刘瑜

  瑜字季节。广陵人。延熹末举贤良方正。拜议郎。灵帝初为侍中。与窦武谋诛宦官。被诛。

  延熹八年举贤良方正上书陈事

  臣瑜自念东国鄙陋。得以丰沛枝胤。被蒙复除。不给卒伍。故太尉杨秉知臣窃阙典籍。猥见显举。诚冀臣愚直。有补万一。而秉忠谟不遂。命先朝露。臣在下土。听闻歌谣。骄臣虐政之事。远近呼嗟之音。窃为辛楚。泣血涟如。幸得引录。备荅圣问。泄写至情。不敢庸回。诚愿陛下且以须臾之虑。览今往之事。人何为咨嗟。天曷为动变。盖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燿。关乎盛衰者也。今中官邪孽。比肩裂土。皆竞立胤嗣。继体传爵。或乞子疏属。或买儿市道。殆乖开国承家之义。古者天子一娶九女。娣侄有序。河图授嗣。正在九房。今女嬖令色。充稽闱帷。皆当盛其玩饰。 食空宫。劳散精神。生长六

  刘瑜   十

  疾。此国之费也。生之伤也。且天地之性。阴阳正纪。隔绝其道。则水旱为并。诗云。五日为期。六日不詹。怨旷作歌。仲尼所录。况从幼至长。幽藏殁身。又常侍黄门。亦广娶妻。怨毒之气。结成妖眚。行路之言。官发略人女。取而复置。转相惊惧。孰不悉然。无缘空生此谤。邹衍匹夫。杞氏匹妇。尚有城崩霜陨之异。况乃群辈咨怨。能无感乎。昔秦作阿房。国多刑人。今後舍增多。穷极奇功。掘山攻石。不避时令。促以严刑。威以正法。民无罪而覆入之。民有田而覆夺之。州郡官府。各自考事。奸情赇赂。皆为吏饵。民愁郁结。起入贼党。官辄兴兵。诛讨其罪。贫困之民。或有卖其首级。以要酬赏。父昂相代残身。妻孥相视分裂。穷之如彼。伐之如此。岂不痛哉。又陛下以北辰之尊。神器之宝。而微行近习之家。私幸宦官之舍。宾客市买。熏灼道路。因此暴纵。无所不容。今三公在位。皆博达道蓺。而各正诸已。莫或匡益者。非不智也。畏死罚也。惟陛下设置七臣。以广谏道。及开东序金縢史官之书。从尧、舜、禹、汤、文、武致兴之道。远佞邪之人。放郑卫之声。则政致和平。德感祥风矣。臣悾悾推情。言不足采。惧以触忤。行政营慴悸。(後汉刘瑜传。)

  太白出西方上书皇太后

  太白犯房左骖。上将星入太微。其占宫门当闭。将相不利。奸人在主傍。愿急防之。(後汉窦武传。)

  与窦武陈蕃书

  星辰错谬。不利大臣。宜速断大计。(後汉窦武传。)

  刘琬

  琬。瑜子。舌战傍时举方正。不行。

  马赋

  吾有骏马。名曰骐雄。龙头鸟目。麟腹虎胸。尾如雪彗。耳如插筒。(御览八百九十七。)

  刘瑜 刘琬   十一

  神龙赋

  大哉龙之为德。变化屈伸。隐则黄泉。出则升雪。圣贤其似之乎。惟天神上帝之马。含胎春夏。房心所作轩照形角尾规矩。(蓺文类聚九十六。)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