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全汉文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全汉文卷五十七

 

  乌程严可均校辑

  宦官

  弘恭

  恭。沛人。少坐法腐刑。为中黄门。以选为中尚书。宣帝时为中书令。

  奏收萧望之等

  望之、堪、更生朋党相称举。数谮诉大臣。毁离亲戚。欲以专权擅势。诬上不道。请谒者召致廷尉。(汉书萧望之传。)

  建白下萧望之狱

  望之前为将军辅政。欲排退许史。专权擅朝。幸得不坐。复赐爵邑。与闻政事。不悔过服罪。深怀怨望。教子上书。归非于上。自以托师傅。怀终不坐。非颇诎望之于牢狱。塞其怏怏心。则圣朝亡以施恩厚。(汉书萧望之传。弘恭石显等知望之素高节。不诎辱。建白望之[注末望之二字衍]。)

  弘恭  于缇萦 大乳母  一

  列女

  于缇萦

  缇萦。临菑人。齐太仓令 于意少女。

  上书求赎父刑

  妾父为吏。齐中(汉书有皆字。)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汉书作妾痛夫。)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汉书作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使得改行自新也。(史记仓公传。又见汉书刑法志。孝文即位十三年。齐太仓令 于公有罪当刑。其少女缇萦随父至长安上书。)

  大乳母

  乳母。东武嗣侯郭它之母。孝景初。年且四十余。入宫养武帝。帝壮时号之曰大乳母。

  上武帝书

  某所有公田。愿得假倩之。(史记褚补滑稽传。)

  卓文君

  文君。蜀郡成都人。卓王孙女。寡而奔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诔

  嗟嗟夫子兮亶通儒。少好学兮综群书。纵横剑伎兮英敏有誉。尚慕往哲兮更名相如。落魄远游兮赋子虚。毕尔壮志兮驷马高车。忆昔初好兮雍容孔都。怜才仰德兮琴心两娱。永托为妃兮不耻当垆。生平浅促兮命也难扶。长夜思君兮形影孤。步中庭兮霜草枯。雁鸣哀哀兮吾将安如。仰天太息兮抑郁不舒。诉此凄恻兮畴忍听予。泉穴可从兮愿殒其躯。(梅鼎祚文纪有此。未详所出。案西京 记。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死。文君为诔。传于世。杂记虽言为诔。不载其辞。盖近代依托也。)

  卓文君 乌孙公主 冯嫽  二

  乌孙公主解忧

  解忧。楚王戊之孙女。前公主细君死。武帝以楚女为公主。妻乌孙岑陬。复妻翁归靡。复妻狂王。甘露三年归京师。年且七十。後二年卒。

  上昭帝书

  匈奴发骑田车师。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惟天子救之。(汉书常惠传。又见西域传下。昭帝时公主上书。)

  上宣帝书

  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地。收人民去。使使谓乌孙。趣持公主来。欲隔绝汉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汉书西域传下。宣帝初即位。公主及昆弥皆遣使上书言。又见常惠传。小异。 案。公主与昆弥各自上书。史家合并载之。故与匈奴傅小异。)

  又上宣帝书

  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汉书西域传下。)

  冯嫽

  嫽。楚主解忧侍者。为乌孙右大将妻。号曰冯夫人。甘露三年从楚主归京师。元帝时复遣往乌孙。

  上元帝书

  愿使乌孙镇抚星弥。(汉书乌孙传。)

  敬武长公主

  公主。宣帝女。鸿嘉中寡居。适丞相嶭宣。元始中。莽自尊为安汉公。遣使以元后诏赐药死。

  上哀帝书

  愿还宣葬延陵。(汉书嶭宣传。宣免归故郡。公主留京。後宣卒。主上书。奏可。)

  阙名

  蒐田誓

  无干车。无自後射。(周礼夏官注。贾疏云。此据汉田律而言。又见秋官士师注作军礼。)

  敬武长公主 阙名   三

  与路中大夫盟

  若反。言汉已破矣。齐趣下三国。不且见屠。(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胶西、菑川、济南三国将劫与路中大夫盟云云。又见汉书高五王传。)

  上书言樊他广不当代後

  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令其夫人与其弟乱。而生他广。他广实非荒侯子。不当代後。(史记樊哙传。孝文帝立封哙庶子市人为武阳侯。薨谥为荒侯。子他广代侯。六岁。侯家舍人得罪他广。怨之乃上书。诏下吏。又见汉书樊哙传。)

  上书言祠太一

  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天一。地一。太一。(史记封禅书。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其後人有上书言。又见汉书郊祀志上。)

  上书言春解祠

  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冥羊用羊。祠马行用一青牡马。太一泽山君地长用牛。武夷君用乾鱼。阴阳使者以一牛。(史记封禅书。後人复有上书言。又见汉书郊祀志上。)

  上书言宜立昌邑王

  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汉书霍光传。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郎有上书言云云。擢郎为九江太守。)

  上书言霍氏

  大将军时。主弱臣强。专制擅权。今其子孙用事。昆弟益骄恣。恐危宗庙。灾异数见。尽为是也。(汉书霍光传。霍山曰。尝有上书言云云。其言绝痛。山屏不奏。)

  为徐福上书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 直 。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 。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 者。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

  阙名  四

  有变。宜防绝之。向使福说得行。则无裂地出爵之费。而国安平自如。今往事既已。而福独不得与其功。惟陛下察客徙薪曲 之策。而使居燔发灼烂之右。(说苑权谋。)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 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典突徙薪亡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汉书霍光传。 案。此与说苑互有删节。而加详。故分载之。)

  上书言宜改币

  古者以龟贝为货。今已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汉书师丹传。会有上书言。)

  请腊祀社稷

  令县。常以春三月及时腊。祀社稷以羊豕。民里社各自财以祠。(史记封禅书。高祖十年春。有司请。又见汉书郊祀志上。)

  固请建太子

  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余岁。古之有天下者。莫不长焉。用此道也。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亲率士大夫。始平天下。建诸侯。为帝者太祖。诸侯王及列侯始受国者。皆亦为其国祖。子孙继嗣。世世弗绝。天下之大义也。故高帝设之以抚海内。今释宜建。而更选于诸侯及宗室。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子启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史记文纪。元年正月。有司固请。又见汉书文纪。)

  奏请立栗姬为皇后

  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史记外戚世家。王夫人阴使人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毕曰云云。又见汉书孝景王皇后传。大行奏事文曰。)

  阙名   五

  奏议不举孝廉者罪

  古者诸侯贡士。壹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不贡士。壹则黜爵。再则黜地。三则黜。爵地毕矣。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恶也。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诏议不举孝廉者罪。有司奏议云云。奏可。)

  请造白金皮币

  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汉书武纪。元狩四年冬有司言。)

  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里取熔。(徐广音容。汉书作钱质而取鋊。师古音浴。)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史记平准书。有司言。又见汉书食货志下。)

  请算轺书贾人缗钱

  郡国颇被菑害。贫民无产业者。募徙广饶之地。陛下损膳省用。出禁钱以振元元。宽贷赋。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商贾滋众。贫者蓄积无有。皆仰县官。异时算轺车贾人缗钱皆有差。请算如故。诸贾人未作贳贷。买居邑。稽诸物。(汉书作卖买居邑。贮积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二千而一算。诸作有租及铸。率缗钱四千一算。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以一算。商贾人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匿不自占。占不悉戍边一岁。没入缗钱。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者。没入田僮。(史记平准书。其明年。公卿言。又见汉书食货志下。)

  阙名  六

  奏故太子谥号园邑

  礼。为人後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义也。陛下为孝昭帝後。承祖宗之祀。制礼不踰闲。谨行视孝昭帝所为。故皇太子起位在湖。史良娣冢在博望苑北。亲史皇孙位在广明郭北。谥法曰。谥者。行之迹也。愚以为亲谥宜曰悼。皇母曰悼后。比诸侯王园。置奉邑三百家。故皇太子谥曰戾。置奉邑二百家。史良娣曰戾夫人。置守冢三十家。园置长丞。周卫奉守如法。以湖阌乡邪里聚为戾园。长安白亭东为戾后园。广明成乡为悼园。皆改葬焉。(汉书武五子传。宣帝初即位。诏议故太子谥。置园邑。有司奏。)

  复言悼园戾园号邑

  礼。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悼园宜称尊号曰皇考。立庙。因园为寝。以时荐享焉。益奉园民满千六百家。以为奉明县。尊戾夫人曰戾后。置园奉邑。及益戾园各满三百家。(汉书武五子传。後八岁。有司复言。)

  奏菑川王终古淫乱事

  终古使所爱奴与八子及诸御婢奸。终古或参与被席。或白昼使臝伏。犬马交接。终古亲临视。产子辄曰。乱不可知。使去其子。(汉书齐悼惠王传。五凤中。青州刺史奏。)

  奏逮捕菑川王终古

  终古位诸侯王。以令置八子。秩比六百石。所以广嗣重祖也。而终古禽兽行。乱君臣夫妇之别。悖逆人伦。请逮捕。(汉书齐悼惠王传。青州刺史奏终古。事下丞相御史奏云云。 案。五凤三年。丞相丙吉卒。御史大夫黄霸为丞相。今此丞相未知属谁。故编入阙名类。)

  劾奏王尊

  尊妄诋欺。非谤赦前事。猥历奏大臣。无正法。饰成小过以涂污宰相。摧辱公卿。轻薄国家。奉使不敬。(汉书王尊传。成帝初即位。尊于是劾奏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下御史丞问状。劾奏云云。有诏左迁尊为高陵令。)

  阙名  七

  劾奏王章

  章知野王前以王舅出补吏。而私荐之。欲令在朝。阿附诸侯。又知张美人体御至尊。而妄称引羌胡杀子荡肠。非所宜言。(汉书元后传。上使尚书劾奏章。遂下章吏。案成纪。事在阳朔元年。)

  奏改徙陈汤

  汤前亲诛郅支单于。威行外国。不宜近边塞。(汉书陈汤传。汤与解万年俱徙敦煌久之。敦煌太守奏云云。诏徙安定。)

  劾奏申咸炔钦

  咸钦幸得以儒官选擢。备腹心。上所折中定疑。知丹社稷重臣。议罪处罚。国之所慎。咸钦初傅经义。以为当治。事以暴列。乃复上书妄称誉丹。前後相违。不敬。(汉书师丹传。给事中博士申咸炔钦上书言。丹以此贬黜。恐不厌众心。尚书劾云云。上贬咸钦秩各二等遂策免丹。 案。百官表。当在建平元年。)

  奏遣王莽王仁就国

  新都侯莽。前为大司马。贬抑尊号之议。亏损孝道。及平阿侯仁。臧匿赵昭仪亲属。皆就国。(汉书元后传。傅太后帝母丁姬皆称尊号。有司秦。 案哀纪。事在建平二年。)

  劾奏王嘉

  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不道。(汉书两龚传。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 案。哀纪王嘉传。事在元寿元年。)

  奏劾龚胜夏侯常

  胜吏二千石。常位大夫。皆幸得给事中。与论议。不崇礼义。而居公门下相非恨。疾言辨讼。 谩亡状。皆不敬。(汉书王嘉传[王嘉传当作两龚传]。)

  奏

  天阴雨。人之病为之先动。是阴相应而起也。天将阴雨。又使人睡卧者。阴气也。(御览十引汉名臣奏。)

  奏

  汉得阴山。匈奴长老过之。未尝不哭。(蓺文类聚七。御览四百八十七引汉名臣奏。 案。汉书匈奴传。元帝时。郎中侯应亦有此语。而文不同。)

  阙名   八

  燕王定国罪议

  定国禽兽行。乱人伦。逆天道。当诛。(史记荆燕世家。元朔元年。肥如令郢人昆弟复上书。具言定国阴事。以此发觉。诏下公卿。皆议曰云云。上许之。定国自杀。又见汉书燕王刘泽传。)

  江都王建罪议

  建失臣子道。积久辄蒙不忍。遂谋反逆。所行无道。虽桀纣恶不至于此。天诛当不赦[当不赦之当当作所]。当以谋反法诛。(汉书景十三王传。有书[有书之书当作司]请捕诛建。制曰。与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议者皆曰云云。 案武纪。事在元狩二年。)

  尊宝鼎议(元鼎四年六月)

  闻昔泰帝兴神鼎一。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象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皆尝鬺享上帝鬼神。其空足曰鬲。以象三德。飨承天佑。夏德衰。鼎迁于殷。殷德衰。鼎迁于周。周德衰。鼎迁于秦。秦德衰。宋之社亡。鼎及[及当作乃]沦伏而不见。周颂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不吴不敖。胡考之休。今鼎至甘泉。以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盖若兽为符。路弓乘矢。集获坛下。报祠大亨。唯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鼎宜视宗祢庙臧于帝庭以合明应。(汉书郊祀志上。议尊宝鼎。有司皆言云云。制曰可。又见史记封禅书。稍有删节。)

  广川王去罪议

  去悖虐。听后昭信谗言。燔烧烹煮。生割剥人。距师之谏杀其父子。凡杀无辜十六人。至一家母子三人逆节绝理。其十五人在赦前大恶仍重。当伏显戮以示众。(汉书景十三王传。本始三年制曰。与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博士议。议者皆以为。)

  韩昌张猛盟匈奴议

  单于保塞为藩。虽欲北去。犹不能为危害。昌猛擅以汉国世世子孙与夷狄诅盟。令单于得以恶言上告于天羞国家。伤威重。不可得行宜遣使往告祠天。与解盟昌猛奉使无状。罪至不道。(汉书匈奴传下。元帝即位。明年。汉遣车骑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送呼韩邪单于侍子。即与为盟约。昌猛还奏事。公卿议者以为。)

  阙名   九

  诸寝园祀议

  清庙之诗。言交神之礼。无不清静。今衣冠出游。有车骑之象风雨之气。非所谓清静也。祭不欲数。数则渎。渎则不敬。宜复古礼。四时祭于庙。诸园寝日月闲祀。皆可勿复修。(汉书韦玄成传。永光四年。议者。以为云云。上亦不改也。)

  昌陵议

  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钜万数至 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谷同贾。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藏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绪。宜还复故陵。勿徙民。(汉书陈汤传。 案成纪。事在永始初。)

  罢三公官议

  古今异制。汉自天子之号。下至佐史。皆不同于古。而独改三公职。事虽分明。无益于治乱。(汉书朱博传。成帝时。何武建言宜建三公官。于是以何武为大司空。封列侯。增奉如丞相。议者多以为云云。 案成纪。在绥和元年。)

  嶭况罪议

  律曰。斗以刃伤人。完为城旦。其贼加罪一等。与谋者同罪。诏书无以诋欺成罪。传曰。遇人不以义而见 者。与痏人之罪均。恶不直也。咸厚善修。而数称宣恶流闻。不谊。不可谓直。况以故伤咸。计谋已定。後闻置司隶。因前谋而趣明。非以恐咸为司隶。故造谋也。本争私变。虽于掖门外伤咸道中。与凡民争斗无异。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今古之通道。三代所不易也。孔子曰。必也正名。名不正。则至于刑罚不中。刑罚不中。而民无所错手足。今已况为首恶明手伤为大不敬。公私无差。春秋之义。原心定罪。原况以父见谤。发忿怒无它大恶。加诋欺。辑小过。成大辟。陷死刑。违明诏。恐非法意不可施行。圣王不以怒增刑。明当以贼伤人不直。况与谋者皆爵减。完为城旦。(汉书嶭宣传。哀帝初即位。博士申咸给事中。毁宣。宣子况为右曹侍郎。赇客杨明。遮斫咸宫门外。断鼻唇。身八创。御史中丞众等奏明及况皆弃市。廷尉直以为云云。况竟得减死一等。徙敦煌。)

  阙名   十

  通 斜道行船漕对

  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 邪[邪当作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 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 。 之绝水至斜闲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谓。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 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史记河渠书。人有上书欲通 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又见汉书沟洫志。)

  初置五经博士举状(武帝建元五年)

  生事爱敬。丧没如礼、通易、尚书、孝经、论语。兼综载籍。穷微阐奥。隐居乐道。不求闻达。身无金痍痼疾。世六属不与妖恶交通。王侯赏赐。行应四科。经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举。(後汉朱浮传注引汉官仪。)

  与韦玄成书

  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故能垂荣于後。今子独坏容貌。蒙耻辱。光曜晻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仆素愚陋。过为宰相执事。愿少闻风声。不然。恐子伤高而仆为小人也。(汉书韦贤附传。贤薨。家丞上书。以玄成为後。玄成阳为病狂。士大夫多疑其欲让爵辟兄者。案事丞相史乃与玄成书。)

  札书

  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鬼臾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後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僊登于天。(史记封禅书。齐人公孙卿有札书云云。因嬖人奏之。上大说。又见汉书郊祀志上。宛朐作冕候。)

  食鼎铭

  五熟是滋。君王膳之。(虞荔鼎录。汉景帝铸一鼎。名曰食鼎。高二尺。铜金银杂为之。形若瓦甑。无足。中元六年造。小篆书。 案。此铭不知谁作。当入阙名。)

  阙名   十一

  金革带钩文

  锡尔金钩。既公且侯。(梁书夏侯详传。荆府城局参军吉士瞻役万人。浚仗库防火池。得金革带钩。隐起雕镂甚精巧篆文。)

  刚卯文

  正月刚卯既央。(续汉舆服志下通典六十三作决。)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疾日刚卯。(续汉志作严卯。)帝令夔龙。(续汉志作夔化。)顺尔固伏。(续汉志作慎尔周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汉书王莽传中注。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茸其底。如冠缨头蕤。刻其上面。作两行书文云云。其一铭云云。又见续汉舆服志下。长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二百石以至私学弟子皆以象牙。上合丝各如其印质。刻书文云云。凡六十六字。又见通典六十三。)

  宝剑铭

  直百金。寿万岁。(西京杂记上。)

  琴铭

  璠璵之乐。(同上。)

  玉管铭

  昭华之管。(同上。)

  湓城井铭

  颍阴侯所开。三百年当塞。不满百年。为当运者所开。(御览一百八十九。引浔阳记。湓城汉灌婴所筑。孙权径此。自立标井上。掘得井铭。权忻以为瑞井。江中风浪。井水辄动。)

  孝昭帝冠辞

  陛下离显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嘉禄。钦顺仲春之吉日。遵并大道邠或。(卢辩云。当为芬彧。)秉集万福之休灵。始加昭明之元服。推远稚免之幼志。崇积文武之宠德。肃勤高祖清庙。六合之内靡不息。陛下永永。与天无极。(大戴礼公冠[公冠篇当作公符篇]篇。)

  阙名   十二

  陛下摛显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禄。钦奉仲春之吉辰。普尊大道之郊域。秉率百福之休灵。始加昭明之元服。推远冲孺之幼志。蕴积文武之就德。肃勤高祖之清庙。六合之内。靡不蒙福。永永与天无极。(续汉礼仪志上注引博物记。与大戴礼小异。)

  祭天辞

  皇皇上天。昭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维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祜。(大戴礼公冠篇。)

  祭地辞

  薄薄之士。承天之神。兴甘风雨。庶卉百谷。莫不茂者。既安且寍。维予一人某。敬拜下土之灵。(大戴礼公冠篇。)

  迎日辞

  维某年某月上日。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维予一人某。敬拜迎日于郊。(宋书礼志一引尚书大传。又见大载礼公冠篇。 案。祭天已下三篇。大戴礼列于孝昭冠辞後。明非先秦古辞。今编入汉阙名类。)

  龟祝

  今日吉。谨以梁卵焍黄。祓去玉灵之不祥。玉灵必信以诚。知万事之情。辩兆皆可占。不信不诚。则烧玉灵。扬其灰。以徵後龟。

  假之玉灵夫子。夫子玉灵。荆灼而心。令而先知。而上行于天。下行于渊。诸灵数刺。莫如汝信。今日良日。行一良贞。其欲卜某。即得而喜。不得而悔。即得。发乡我。身长大。手足收人。皆上偶。不得。发乡我。身挫折。中外不相应。手足灭去。

  假之灵龟。五筮五灵。不如神龟之灵。知人死。知人生。某身良。某欲求某物。即得也。头见足发。内外相应。即不得也。头仰足肣。内外自随。可得占。(史记龟策传。)

  卜占病者祝

  今某病困。死。首上开。内外交骇。身节折。不死。首仰足肣。(史记龟策传。)

  卜病者祟

  今病有祟。无呈。无祟。有呈。兆有中祟。有内。外祟。有外。(史记龟策传。)

  阙名   十三

  郊拜太一赞飨文

  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

  拜祝祠太一赞飨文

  德星昭衍。厥维休祥。寿星仍出。渊耀光明。信星昭见。皇帝敬拜太祝之享。

  祠上帝明堂赞飨文

  天增授皇太元神策。周而复始。皇帝敬拜太一。(史记封禅书。)

  伥子逐疫

  甲作食 。胇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详。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门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女不急去。後者为粮。(续汉礼仪志中。)

  王使威长葬铭

  明明哲士。知存知亡。崇陇原亹。非寍非康。不封不树。作灵乘光。厥铭何依。王使威长。(博物志八。汉西都时。南宫寝殿内有醇儒王史威长死。葬铭曰云云。)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