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悲愤而後有学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附︰解惑四则

 

  前作《辨虚妄分别》,广《瑜伽法相辞典?叙》末段之义,其根本之点,在《辨法法性论》说分别是无,与弥勒非空非不空宗有无并举不合,不得视为弥勒学。此学说异也。而又五论未决,无梵可核,更分别与计度译名有违,故云翻译不可不慎耳。文意至明,然犹有惑者,因复略解之。

  一、论宗不合。 弥勒一切法非空非不空宗,建立于《中边》。《中边》说虚妄分别,以二分为有,又以空妄互有为有,有故非空;以二取为无,无故非不空。变现之自体,二分也,从因缘生,不可谓无;变现之所似,二取也,计所执境,不可谓有。因二分之现,乃有二取之执,安慧释谓余分别执为二取,其体非有是也。《摄论》随顺《中边》,说虚妄分别所摄诸识,由二性安立唯识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此为二分释分别之所据。若云自证之义,实发见于陈那,不可以後难前,而责无着二分之不合也。遍计所执之能取所取二取也,能遍计之能取取与所取取,亦略云二取也,其《成唯识论》之说二取熏习,与由二取轮回者,亦皆就二取取言。安慧、护法翕然无诤,不可误为所执之二取具能熏流转之用为实有也。明分取义,则知《中边》所说虚妄分别,有无并举,始能尽概,义不倾动。《辨法法性论》非有无并举,乌乎可立?论说法法性非一异处,据藏人所传之世亲注疏而释,是谓虚妄分别法为无,真如法性为有,故法与法性非一。因法无而法性显,故法与法性非异。又论说入转依处,亦据藏传以释,是谓法性由法无而後显,故法现则法性隐,法隐则法性现。此皆以无义谈虚妄分别,乃达于极点,几视依他与遍计为一,空妄互有亦无以立,其与《中边》不符,与弥勒非空非不空宗不合,犹待深论乎﹗

  二、五论未决。 奘传五论见《瑜伽伦记》,为瑜伽一系之旧说;藏传五论,则超岩寺师子贤始显现观,大梅[口*旦]梨波始传《法性》与《宝性》,是乃无着以後六百年中显密杂参之谈。故奘传纯而藏传驳,明明因时代先後而性质以易也。奘传五论中《金刚经论颂》,藏译乃不谙作者为谁。藏传五论中《宝性论》,奘门始断为坚慧所造。又,奘传谓《金刚论》、《瑜伽》、《庄严》、《中边》皆弥勒为无着所说,而藏传则谓弥勒但说《般若》、《瑜伽》,其《庄严》、《中边》及余三书,乃弥勒自造,合为五论。此奘藏两传,明明因时代先後而内容以变也。(近人《慈氏五论颂合刊序》,于旧译《宝性》,谓原题坚慧所造,于藏文《瑜伽》,谓非出慈尊所说,又谓藏文不闻有释《金刚颂》云云,皆有误。)奘传五论,皆无着、世亲传之,至玄奘、义净不替。藏传则《法性》、《宝性》二论之师承,在宗喀巴一系即有异说,或谓无着、世亲、安慧等历代相传,与《庄严》、《中边》无异;或谓不然,无着後二论失传,师子贤释八千颂《般若》时,犹不知有其书,迨无着後六百年,大梅[口*旦]梨波始于荒塔得之,以远承慈氏。(此第五代达赖《尊闻录》之说。由此可知,藏人谓《法性论》有两种传承者,乃对于一种译本之异解而说耳,与译本之同不同无涉也。)揆之史实,後说较信。是奘、藏两传,又明明因时代先後而师承以改也。今既沟通汉藏,两传变迁之故俱得而详,讵不应善事抉择,以期见弥勒学之真欤?不加抉择,即视《法性》与《中边》一类,甚至疑为分别《瑜伽》,欲以阑入奘译之林,学统淆然,其乌乎可﹗

  三、无梵可核。 从目录家通例,书之云佚者,以并世不见其本为断,流沙石室或有埋藏,非所问也。印度尼泊尔等地已发现之梵本,皆有目录,皆不载《辨法法性论》,故谓梵本不存耳。今译但有西藏本可据,而藏本异文杂出,摩诃 那等初译,为散文本,(北平刻藏文《慈氏五论》收之。)寂贤等异译,又另为一散文本,摩诃 那等再译,又改为颂文本。据传世亲注解指论文处皆云如修妒路,修妒路是散文体,兼以寂贤异译亦作散文,似散文本最在先出,然与藏传弥勒余论皆为颂文者即不侔。此底本有待刊定者也。娑 那传《法性论》入藏。授其子摩诃 那译之,所译先後成散文、颂文两本,以一传承而自岐其例,此又底本有待刊定者也。至三本文义出入,名相异同,亦有审订必要,皆非稽之梵文不可。今梵本不存,研核困难,翻译可不慎之又慎欤?

  四、译名有违。 分别有自性、计度、随念三种,此本毗昙旧义,故分别与计度,名义宽狭各不同,护法许之,安慧亦许之。(见所糅《杂集论》。)以其两家俱许,护法乃能据以为因,而与安慧诤八识之孰为计度,孰能遍计。(因明立量,因须极成,未有但自许是因,而可立义以晓他者。奘师唯识量因云自许,乃简因中初三两字,并非简因之全体,基疏释之极详。)即在陈那、法称亦许之,《因明论》常说五识离随念计度等分别是也。故从护法,不可混分别与计度为一,即从安慧、陈那、法称,又何得淆分别、计度为一乎?此岂一家私言,而译藏文可不必遵依者哉?旧译名词,精严未逮,自奘师刊定而後,百世译宗,无可改辙。今犹欲概以计度译分别,摄义不尽,所解全非,是亦不可以已欤﹗(旧译常以计度、遍计为分别,如能遍计译能分别,遍计性译分别性,皆以总诠别,故其说泛。新译严其界畔,总说处必译分别,如依他性之为分别;别说处或译遍计,如六、七识之为能遍计,各适其适,俾无异解。此固学说精研之由致,抑亦翻译之例所应尔也。今译虚妄分别义,于总说分别之处,而以别说计度义译之,是则以别诠总,既异旧译之以总诠别,复异新译之以总诠总、以别诠别。新旧诸译,皆无其例,颠倒解生,断乎不可,又何涉于学说异同哉?故其译札迦注解,既云五识无计度,又云五识唯自遍计分别为境,前後乖反,殆亦计度、分别二名察之未审,而译之不当之故欤﹗札迦原书具在,可覆按矣。)

  二十七年(1938)七月初与渝友谈义

  (选自《内学杂着》卷上,《欧阳竞无先生内外学》第十一册)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