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孟子课》叙
文武之政在方册,人存政举,人亡政熄,故为政在人。然久之而不得其人者,其故何哉?一、畏言圣人;二、不畏乡愿;三、生死事大、仁义事小;四、贵势不贵自;五、不知轻利而重义;六、不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七、不知心之为圣;八、不知学之至易;九、不知学惟不已;十、不知虚名可耻。
以是十因,而草野无贤︰一、不知民为贵君为轻;二、不知政乃不忍之心之所寄;三、不知废兴存亡之系于仁政;四、不知御侮之在于自强;五、不知时势之易为;六、不知政外之政;七、不知巧便以行其政;八、不知王霸之辨;九、不知杀人兵战之不可用;十、不知人民、土地、政事有根本之创制。
以是十因,而国家无政︰一、不知事功之非极;二、不知势禄之非泰;三、不知圣教之差别;四、不知成人之差等。
以是四因,而天下无道。无道则无人,无人则无政,无政而天下乱,乃至于亡。
反而言之,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有政,有政而国理以强。若是乎,教之至足重哉﹗夫教必自童蒙始,蒙以养正,圣功也,先入者主之。人皆可以为尧舜,植基之教,不择而施焉。乃断章取义于《孟子》,得八十课而课之。
民国二十五年(1936)夏欧阳渐叙于支那内学院
(选自《论孟课》,《欧阳竞无先生内外学》第二十七册)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