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悲愤而後有学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论语课》叙

 

  能使其国必亡而无可救药者,偷与私也。能使偷私之祸深锢而不拔者,乡愿也。求生则害仁,谋道不谋食。而乡愿同流合污,奄然媚世。积习中于人心,豆羹箪食是图,而何有于国?大厦将倾之势,而聊乐我员;流血百万,乃视若无睹、听若无闻;若之,何其救之也﹗

  疾雷破山风振海,傥足以动之;烈日当空,傥足以明之;其必曰︰孔子真精神,严之以义利之界也欤﹗义利之界明,譬之播种,始可以言耕耨,以是谈学,志不离道而游不废艺,学祛其蔽而思通其神,忠必参前倚衡,恕必人立人达,诗必于思,礼必于本,性天必至于寂,而上达乎不可思议。若乎为政,则大同之世,必极于均和而安。孔子之道有如此夫﹗

  义利之界不明,二千余年晦盲否塞,反覆沉锢,以极于今日也。《论语》至言,视之如秋日惨谈而无光也,嚼之如土饭陈羹而无味也。以是谈学,乡愿也,伪孔也。国危如是,人心如是。孔子真精神,严义利之界,于《论语》中表而出之,课己课天下,溺以是援,愤以是启,诞先登岸,德以不孤,诚先务之急哉﹗诚先务之急哉﹗

  民国二十七年(1938)五月叙于江津支那内学院蜀院

  (选自《孔学杂着》,载《欧阳竞无先生内外学》第十四册)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