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范仲淹

 

  〖范仲淹〗(989一1052年)字希文,北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二岁而孤,母再嫁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从戚同文受业。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还本姓,更其名。任西溪盐官时,泰州知州张纶从其议,修建扞海堰,使良田不被海潮淹没。宝元三年(1040),他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改革军制,大兴营田,任民互市,巩固边防。后回朝任枢密副使,遂改参知政事。向仁宗提出明黜陟、抑侥□、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摇役等十项改革措施,史称"庆历新政"。因保守派反对,未能实现。乃自请罢去参知、政事,出任河东、陕西宣抚使。后赴任颍州途中病率。仲淹精研《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尝以自俸侍食四方游士,为其执经讲解,废寝忘食。极力倡导兴儒立学。他认为。善治国者,莫不先育材。育材之方,莫如先劝学。劝学之道,在于崇尚儒经。尚儒经则道大,道大则才大,才大则功大。因圣人法度之言存于《书》,安危之机存于《易》,得失借鉴存于《诗》,是非明辨存于《春秋》,天下制度存于《礼》,万物之情存于《乐》。故明哲之人学通《六经》,才能服法度,明察安危,陈得失借鉴,明辨是非,明天下之制,尽万物之情,辅成王道。他提倡德治。认为自古国家皆有灾异但施盛德善政于天下,则民不敢怨叛,虽有灾异而无祸变。反之,德衰政暴,百性怨叛,灾异一出,则多演成祸变。故君主应畏天戒,上忧社稷,下忧百姓,既要有尧、汤之心,更应有旋尧、汤之事。为施德政,君主要正己,慎好尚。三代以来,王天下者皆"身先教化,使民从善",尧设敢谏鼓,建进善旌。舜好问而成至化。禹拜昌言而立大功。汤五次邀聘伊尹。文王躬身迎吕望。而桀、纣好利欲,不好谏诤,而灭亡。秦好兵刑,不好仁义,而被汉取代。隋炀帝好侈逸,而不好恭俭,结果天下归唐。假如桀、纣好谏诤,秦好仁义,隋炀帝好恭俭,则不会有丧乱之祸。为推行德政,又主张"人治",强调"王者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圣帝明王应常精意于求贤,不劳虑于临事。精意求贤才,"则日聪明而自广"。劳心临时,"则日丛胜而自困。"但委任人臣之职,不可委以人君之权。掌典礼,修政教,师表百僚,总理百事,乃是宰相之职;练兵戎、修方略、乃是将帅之职;抚民人,宣教化,均赋役,乃是刺史县令之职。此皆为人臣之职,不可委任。而区别邪心,进退左右,操荣辱之权柄,制英雄之命,乃是人主之权,不可委托于臣下。只有庶务委于臣下,大权归于君主,始可以言无为而治。复又置御史中丞,使措绅不敢怠慢;置诤臣七人,使言路不蔽塞;置门下省封驳司,使敕制无失误。这是无为之中,既不废其防范,又不失其权柄。如果留意于侈逸,不孜孜求贤,亲自选士之时,则无贤可用。进退赏罚复归于臣下,虽有爵禄,不足以为上之恩;虽有诛罚,也不足以为上之威。他提倡儒家"名教"。认为先王以名为教,使天下之人自勤。三代人君圣贤皆重名,孔子《春秋》即名教之书,善者褒之,恶者贬之。使后世君臣,皆爱美名而自勤,畏恶名而谨慎,人不爱名,虽有刑法干戈,也不能止其恶。人不重名,则无忠臣烈士为国家之用。范仲淹以儒学修身励行,节俭好施。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孝弟忠信",奖励后进。张载、石介、李觏等受其指教,皆成一代名儒,理学先驱孙复、胡瑗等得其举荐而入仕。他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所倡"庆历新政",开王安石变法之先导,其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余年来仁人志士的座右铭。故朱熹誉赞仲淹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元遗山称"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名教器。在朝廷则孔所谓大臣,求千百年盖不一二见,非但一代宗臣而己"(《范文正公集·赞颂论书》)。主要着作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别集四卷、补编五卷。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