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张九成

 

  〖张九成〗(1092-1159年)字子韶,自号横浦居士,亦称无垢居士,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二年(1032),中进士及第一名。历任剑佥、着作郎、礼部侍郎兼侍讲。因论灾异时政,反对议和,得罪相秦桧,被弹劾落职,出为江州太平兴国宫词官,后谪守邵州。又有人秉秦桧之意,中伤和掸师宗杲交游,谤讪朝政,谪居南安军。于谪所十四年,终日闭门,读书解经。秦桧死,又复官,出知温州。青年时,游学京师,从杨时受业,程门再传弟子。创横浦学派,主要门人有韩元吉、汪应辰、方畴、于恕、刘荀、凌景夏、徐椿年等。治学虽守程门理学,而又授佛入儒。其理思想,主要有天理说、格物说、慎独说。他认为,天理遇事而发,欲罢也不能(近于指存在于事物内的法则)天下万物皆有理,圣贤者一言一行皆循天理。真理不穷,违反理,则天地、日月、四时、鬼神、河海、山岳等,皆颠倒失序。天理亦是伦理纲常先王之乐来自天理,礼者,天理也。天理,仁义也。孔子作《春秋》,诛伐乱臣贼子,以此遏制人欲横流,挟天理于将灭,理离不开情,舍人情而求至理,则相去甚远。圣人以天理为人情,但常人往往寻人情而逆天理。同时道也离不开物,若形器中无道,亦不能为形器。形而上者无可名象故以道言,形而下蔽于万物,万物皆道。道非是虚无,“日用而已”。以虚无为道,则足以亡国;以日用为道,则成尧舜三代之功业。在认识论上,提倡学者以格物为先,“格物者,穷理之谓也。穷一心之理以通天下之理,穷一事之理以通万事之理”(《横浦文集·重建赣州学记》)。穷究万事万物,而悟出万理出于一理;悟万物万事出于一理,再遇万物万事自然通晓。“格物”亦是道德修养方法。通过“格物穷理”认识道德原则,使“人欲都尽”,“则性昭昭无可疑”。他强调“慎独”是一种道德境界,是修养功夫,“慎独”的道德境界,是指“中”,即“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时的“寂然不动”的心理状态。为达到“中”,就要“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于不看不听之中,“深致其察,即可达到“中庸”境界。他援佛入儒,认为仁即是觉,觉即是仁,因心而生觉,因觉而有仁。心有所觉谓之仁。心为根本,凡天地间的动作、生植、飞翔、潜泳,皆吾之性(心)所造,天下万事皆由自心中来,故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内而一念,外而万事,微而万物,皆会归在此,出又在此。故求道,求学即在于求心。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具在人心,能觉则成为圣贤,惑而为愚为不肖。所以学问之道在于求心而已、内自琢磨,外更切磋,以此求心,心通则《六经》皆吾心中之物。学问之道无过于此。《六经》之书焚烧无余,而出于人心者常在,经非为纸上语,乃人心中理,所以子云,韩愈等得以传其书。人皆有此心,为何识者少,倘若私智消亡,则此心见。此心见则进入孔子“绝四”之境。他强调君子之心长原,小人之心多刻薄。心之所存,治乱,安危,得失,成败所自生,故不可不戒。朱熹评其学,“上蔡(谢良佐)之说一转而为张子韶,子韶一转而为陆子静(陆九渊)”全祖望评其学:“龟山弟子以风节光显者,无如横浦,而驳学亦以横浦为最。晦翁(朱熹)斥其书,比之洪水猛兽之灾,其可畏哉!然横浦之羽翼圣门者,正未可泯也”(《宋元学案·横浦学案》)。是二程理学与陆九渊心学之间的中间环节。着有《尚书评说》五十卷,《唐□》五十卷,佚亡。尚存《横浦文集》、《横浦心传》、《横浦日新》、《孟子传》。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