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 宋元学案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目录页 下一页

第076卷 卷七十六 广平定川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广平定川学案(黄宗羲原本  黄百家纂辑  全祖望补定)

  广平定川学案表

  舒璘       (子)鈃

  (德观子。)   (子)钲

  (重持之。)  (子)铣

  (晦翁、南轩、东 (子)锴

  莱、象山、老杨  (子)鐻

  门人。)      

  (延平、白水、籍        (从孙)津   李洧孙

  溪、屏山、五峰、        (从孙)浒

  紫岩、庇民、息   李元白   (子)以称

  斋、刘氏、王氏、        (子)以制

  玉山、三山、芮         (安)刘氏再传。)

  (元城、龟山、和靖、谯氏、武夷、得全、紫徵、豫章、横浦、三传)

  (涑水、明道、伊川、荥阳、了翁、荐山、子文、四传。)

  王良学(别见《深宁学案》。)

  袁肃(别见《絜斋学案》。)

  罗子有

  邓梦真

  汪行简

  戴泳

  舒琥

  (广平兄。)

  舒琪          诸葛生

  (广平弟。)      

  (并象山门人。)

  沈焕         (子)传曾

  (公权子。)     (子)鲁曾

  (复斋门人。)    (子)省曾

  (大涵、襄陵再    (子)敏曾

  传。)

  (伊川三传。)

  竺大年

  舒衍(别见《絜斋学案》。)

  舒鈃(见上广平家学。)

  沈炳          吕乔年(别见《东莱学案》。)

  (定川弟。)

  (象山门人。)

  杨简(别为《慈湖学案》。)

  袁燮(别为《絜斋学案》。)

  吕祖俭(别见《东莱学案》。)

  (广平、定川讲友。)

  杨琛

  (广平同调。)

  广平定川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杨、袁之年辈後于舒、沈,而其传反盛,岂以舒、沈之名位下之与﹖嘻!是亦有之。然舒、沈之平实,又过于杨、袁也。四先生中,沈先生师复斋,《宋史》混而列之。述《广平定川学案》。(梓材案:舒、沈二先生,梨洲本并在《金溪学案》,谢山始立为《广平定川学案》。)

  ◆张陆门人(胡、汪再传。)

  文靖舒广平先生璘

  舒璘,字元质,一字元宾,奉化人也。妇翁为同里童大定,杨文靖公弟子也,故先生少得闻伊洛之说。先生状貌不踰中人,而雅有大志,耻以一善自名。每自循省,苟不闻道,何以为人﹖汲汲乎如饥者之索食。游太学,结交皆良友。时张宣公宦中都,请益焉,有所开警。朱子与吕成公讲学于婺,徒步往从之,以书告其家曰:「敝疏席,总是佳趣;栉风沐雨,反为美境。」又与其兄琥、弟琪同受业陆子之门,兄弟皆顿有省悟,先生则曰:「吾非能一蹴而至其域也,吾惟朝夕于斯,刻苦磨厉,改过迁善,日有新功,亦可以弗畔云尔。」于是躬行愈力,德性益明。其学以笃实不欺为主。成乾道八年进士,为江西转运司干官。有忌之者,望风心议,及与之处,了无疑间。教授徽州,徽之士习久坏,先生奋然曰:「士之美恶,独不在我乎!」则以身率之,教以日用常行之道,诸生渐知所向方。先生不惮勤劳,日日诣讲,隆冬酷暑,未尝少怠。筑风雩亭,以时会集,暮夜亦间往。日有讲求涵泳之功,质有顽钝不善者,循循善诱,不敢加忿疾,端矱以感格之。谓诸生曰:「某亦幼不知学,及壮入成均,藉师友发明,以拯沦胥之患。今欲以其所同然者,公之君辈。」新安宿儒楚椿、汪廷佑 等,先生以书币延之为学正。有辞不至者,卑词宛转托其亲友以致之,使学者知所矜式。又着《诗》、《礼》二解以授学者。时沈公叔晦为国录,先生曰:「师道尊严,吾不如叔晦,若启迪後进,吾不敢多逊。」于是司业汪逵首欲荐先生。或谓举员已足,逵曰:「吾职当举教官,舍元质其谁先﹖」卒荐之。留丞相正曰:「天下第一教官也。」而徽人亦曰:「吾乡学问之途,赖先生窒而复通。」先生素以天下为己任,虽居冷官,未尝忘世事。时时为徽之牧守言荒政、茶盐常平、义仓、役法,皆凿凿可见之施行。牧守虽不能尽用,间有所采。尤留心中朝治乱之故。楼宣献公授舍人,先生贻之书曰:「十月震电,甚异,大防当思所以为宗社久安计,不致以贺词进。」宁宗即位,先生贻徐忠文公书曰:「闻山陵地尚未定,闻大安宫只就南内,又闻新君犹未得躬问寝礼,不审迟疑何故﹖某忧国之念摇摇如悬旌。」又曰:「民命病极矣!水灾甚广,中朝曾作利害事拈出否﹖」又贻陈郎中英仲书曰:「集贤总百官,晦翁侍讲席,诸君子亦次第位乎朝矣,而传闻时政尚犹泮涣。事固不可以骤,然今日诸贤,大约回护之功多,而诚实之意少,上焉者议论不切事情,下焉者只欲相安无事,虽有忧国之心,未有善後之机,日复一日,机不再来,甚可忧也。」及闻诸公多求退,先生又贻之书曰:「某不胜杞国野人之忧。若皆相时洁身以退,缓急将谁任﹖」已而朱文公等相继去国,先生叹曰:「吾辈短气矣!」吕忠公南窜,先生贻之书曰:「所冀缉熙学力,不磷不缁,否泰循环,吾道未必终穷也。」盖先生之惓惓世道者如此。初,诸公欲荐,先生皆力止之曰:「是非吾志也。」其後,自礼部尚书尤袤以下,推挽者众,不得已,受之,然不称门生,尝答诸举主书曰:「利欲之移人,孔门自颜、闵之外,如仲弓、子夏、子路、子张之徒皆未免。厥後,士益失己,侥幸于富贵利达者众,而孟轲氏灼见义理之原,欲挽其弊而返之,于是有龙断之喻,墦间之喻,钻穴之喻,所以起天下之羞恶之心,而世莫之听,上之所谓旁求俊彦既丧,下之所谓素位而行又乖,故上则挟富贵以监下,下亦冒廉耻而干上,荐之者既自以为恩于彼,而受者亦以为恩于我,遂使圣人举贤之公道,一变而为干禄之私情。拜爵公朝,谢恩私室,门生恩府之称,自唐以来数百年,名卿大夫亦未能变。岂不曰,人皆有欲贵之心,人应有报德之事,彼既以知己遇我,吾不委己而归之,非人情欤!抑不知古人之事上,苟理义相同则志意交孚,其合也,讲道于一堂,其睽也,晤对于千里,出处用舍,祸福利害,其关节脉理之相应,虽无私情之感,而断金之利,盖有终其身而不忘者。苟其舍是,而必欲委己以露其感恩之状,所举贤邪﹖知己之报,固当不然,见利则逝,见便则夺,而亦何恩之有﹖盖势利之交出乎情,道谊之交出乎理,情易变,理难忘也。」诸举主得书,亦雅重之。迁平阳县,以太守政颇苛,举民病上告,辞严义正,太守为之改容。听断讼狱,人服其平。踰年,自喜曰:「簿书鞅掌,幸不至以劳勩丧本心,蒙杂而着,圣言岂欺我哉!」秩满,通判宜州,未赴,卒,徽之士子祠之学宫。杨文元公尝曰:「元质孝友忠实,道心融明。」袁正献公则曰:「元质平生发于言语,率由中出,未尝见其一语之妄,所谓『有孚盈缶』者。」楼宣献公亦曰:「元质如熙然之阳春。」所着有《诗学发微》、《诗礼讲解》、《广平类■》。(云濠案:史传《诗礼讲解》作于教授新安时,今佚。《文靖集》二卷行世。)淳佑中,赐諡文靖。先生尝自言,朴拙不能文章,然淳佑诏正文体,特举先生文,称其厚重质实,以为世鹄。予求得其《类■》残本,读之,则固德人之言也。五子,曰鈃、钲、铣、锴、鐻,皆能传其家学,未尝一毫苟求。鈃为沈端宪。铣为杨文元。(修。)

  祖望谨案:甬上四先生之传,陆学袁、杨以显达,其教大行,然较蕨年齿资格,则在舒、沈之下。《宋史》作舒沈传,寂寥短简,不足以见其底蕴。梨洲始求得《广平类■》残编,其中有足资考证者,予因据之,别为《舒传》。又近得《定川言行录》,因据之,别为《沈传》。微特《学案》所关,他日有重修《宋史》者,亦将有所釆也夫。

  广平类■

  成物之道,咸在吾己,我念无亏,精神必契,一或有欠,无限格言,总成虚语,端知为己之学,诚不宜一毫有亏损也。

  持敬之说,某素所不取。我心不安,强自体认,强自束缚,如篾箍桶,如藤束薪,一旦断决,散漫不可收拾,理所宜然,夫子教人,何尝如是﹖入孝出弟,言忠信,行笃敬,出门如见宾,使民如承祭,此等在孩提便可致力,从事无斁,则此心不放,此理自明。(以上《答叶养源》。)

  家庭邻里,荡子弟耳目者不少,所藉以浸灌者,特指授间示之言行规矩,俾观感于精神之妙。(同上补。)

  此身不过天地间数十年之物,而昭然理义,盖千古不磨,平时要着明处,不可以数十年之物而失其所谓不磨者。(《与吕子约》。)

  本原既明,是处流出,以是裕身则寡过,以是读书则畜德,以是齐家则和,以是处事则当。(《答袁恭安》。)

  郡庠规模,只如家塾,日导其良心,俾与圣贤不异,就日用间知简易明白处,与之讲究,勉焉孜孜,不敢责效。(同上,补。)

  平时以圣贤经书、前辈议论粧裹作人,自己良心先不明白,一旦处外境不动,难矣哉!(《答刘淳之》。)

  书曰:「德惟纯一,动罔不吉。」纯一是心,乃克主善,善为吾主,动静皆应,虽酬酢万事,罔有他适,则向之所谓杂者,自无所容立矣。 不然,虽外境若相宜,而失己殊甚,欲其日新,难矣!(《答赵公夫》。)

  宗羲案:广平之集,久不传矣,近得之其子孙。所论常平茶盐、保长、义仓、荒政,皆凿凿可见之行事,而言学者甚寡,则其遗逸者尚多也。今删节一二,亦可以知其大概矣。

  (梓材谨案:梨洲所录《广平类■》八条,今以其一条移附《西美传後》,又一条移入《晦翁学案》。又谢山续录二十一条,今移附《沈季文传》後一条,又为罗子有立传一条,又移入《徐陈诸儒》一条。)

  《象山行状载》有子、伊川事,鄙意谓,此等未易轻以告人,人情欺蔽,道心不着不知者,徒生矛盾,既知之,彼自能辨。此间尊晦翁学甚笃,某不暇与议,良心既明,往往不告而知,用是益知自反,不敢尤人。(《与杨敬仲》。以下补。)

  祖望谨案:此条不无可议,末二句则圣学之至醇者。

  某人去国弹章,与所闻皆合,不知此老何事至此﹖随物变迁,学问不见实地,吾侪正自可畏,相与勉进,以坚己道为幸。(《与袁和叔》。)

  吾友笔不取科第有余,然所歉不在此,只大本未明,故笔下多□□□□□。

  耳根易熟,要须成德为行,乃为实地。(《答杨叔中》。)

  与世不偶,此不在他人,更须自反。使在我日用严密,人当自信,若彼此立见,非无我之道。

  《六经》旨趣深长,平时学有根源,发之自不可揜。近人欲务新奇,巧于穿凿,轻躁浮露,殊乏器识。(以上《通答都漕》。)

  吾兄趋向甚佳,更乞相与切磋,毋逐外,毋守气,反观内省,以充厥德。(《与江司法》。)

  平生荷师友箴警,至顽不入处,虽叱骂亦欣受。(《答徐主簿》。)

  人之良心,本自明白,特患无所感发。一朝省悟,邪念释除,志虑所关,莫非至善。

  爵禄甚轻,名义为重。(以上《与楼大防》。)

  穷达外境,无累厥心。(《与黄子耕》。)

  良心之粹,昭如日月,无怠惰卤莽之念,则圣贤可策而到。(《与汪清卿》。)

  人心易明亦易惰。(《与徐子宜》。)

  朋友在利达者,类不满人意,故□官不敢入都。(《□□□□》。)

  平生志趣,不敢为矫激事,但觉汲汲于利禄,求荐与夫委身人门,皆中心所不安,故不为。(《答薛象先》。)

  好乐贪羡之心扫除不尽,是心终不获与圣贤同。盖天之付与于我者,其良心之粹,无好乐,无贪羡,扩然大公,惟理之顺,圣贤先获我心之同然,故穷达用舍,安于理义之常。(《谢傅漕荐举劄子》。)

  祖望谨案:先生有《谢荐举启》云:「欲贵,虽人心所同,枉道则君子所耻,苟非其义,而禄以千驷,宁为之范,而不获一禽。故道可为邦,甘居陋巷,人争言志,独乐舞雩,固非矫激以沽名,是乃从容而就义。某质则甚陋,学不自强,尚论古人,虽信有为亦若是,退省终日,欲求寡过而未能。一觇颓风,益乖雅志,富贵是所欲,亦何至求龙断而登﹖妻妾尚知羞,又岂可乞墦间之祭﹖方将辞尊居卑,而辞富居贫,敢意以贤诏禄,而以功诏爵﹖忽蒙特达,莫称奖提,所到未可量,殆使益坚其素履,我心不可转,庶几无负于殊知。若乃私第公朝,古人至戒,门生恩府,叔世鄙辞,既非先进所乐闻,亦岂後生之敢效!」先生不以文自命,然如此骈语,非浮溪野处所能为也。

  谢山《广平先生类■序》曰:「舒文靖公之学,得于其妇翁童持之,故杨文靖公高弟也。文靖未成进士,又受业于张公南轩,因求益于晦翁、东莱,而卒业于存斋。四先生之中,莫若文靖之渊源为最博,其行亦最尊。其生平所着《诗说》、《礼说》,皆为经学之宗,《广平类■》则其文也。《宝庆志》云:『嘉定初,朝廷革文弊,选前辈之文以范後学,舒文靖公实冠编首。世知文靖之理学,而不知其文为当时宗仰若此。』当文靖时,巨公元夫甚多,乃以其文冠者,盖其心气和平,而议论质实,足以消诡诞之习俗。尝闻诸清容之言,以为淳熙以後,多窃取《国策》、庄周之词,事遽起而辍,语未毕而更,断续钩棘,荒唐变幻,沦胥而莫能以捄,斯其所以亟取于文靖之文也。夫《行状》称文靖于举主无称门生者,今观其谢荐诸启,皆引古谊以相规,大儒风节,不肯少屈如此,是岂可以区区文字目之哉!」

  (云濠谨案:谢山为四先生祠堂碑文云:「广平经术深于《诗》、《礼》,而尤为吾乡说《诗》大宗。」又案:谢山《奉临川帖子一》曰:「舒公广平之在陆氏,犹朱子之有勉斋也,闻人诋朱子者,广平辄戒以不可轻议,则必欲排朱以申陆者,非真有得于陆可知。」

  ◆象山门人

  乡贡舒先生琥

  舒琥,字西美,文靖兄也,乡贡进士,共学于陆子。兄弟家居,讲贯若合符契,罔有差别,陆子称其朴茂无他蹊径云。

  附录

  广平《答刘淳之书》曰:「西美先兄进学之初,亲庭甚喜。先妣未能无疑,一日问曰:『为学仅好,万一饥饿,如之何﹖』曰:『饥饿自当顺受,若不知学,必须陨获失措,寡廉鲜耻,惟知学乃能安于义命,随顺区处,终不至丧身失节。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妣氏闻之,乃释然大喜。」(补。)

  舒先生琪

  舒琪,字元英,文靖弟也,共学于陆子。家居教授乡曲子弟,亹亹可观,慈湖雅重之。

  ◆复斋门人(焦、许再传。)

  端宪沈定川先生焕

  沈焕,字叔晦,定海人也。父镇东签判铢,尝受业焦氏,以私淑程子之学,里中奉为人师。先生少即潜心经籍,精神静专,未尝鹜于末习。颀而美髯,伟仪观,尊瞻视,音吐鸿畅,试入太学,时师友道丧,学校绝无讲磨之功,先生始一振其弊。临川陆文达公九龄同在斋舍,先生以师礼事之,文达曰:「叔晦挺然任道之资也。」益以取友为急,尝曰:「此天子学校,英俊所萃,当择贤而亲,不可固闭。」有初入学者,告以同游中可为师为友者甚悉。时谓先生开师友讲习之端,得古人相劝为善之义。佥判每对客,先生拱立其旁,或侍酒则竟席不敢却。签判性严,不合意即诲饬之。先生自以资禀刚劲,非所以侍庭闱,疾自砭剂,大书「祭义深爱和气婉容愉色」数字于壁,自观省焉。门人弟子决疑请益者,自远而至,启告简严,初若不可亲,已而昏者明,柔者立,鄙吝者意消,师道益尊。授上虞尉,府檄所委,非其义不往,帅亦不敢强。未尝遣吏轻至民家,政声以最着。或传参知龚茂良意,令往见之,卒不赴。调扬州教授,未上,除学录,先是,教官不甚与诸生接,先生以所躬行者淑诸人,旦暮延见,司业不乐也。又言「三舍取士,当参以平日誉望,不当秖决于一试」,司业不以为然,先生持之自如。会充殿试考官,序立庭下,孝宗伟其貌,遣内侍问姓名,而丞相赵雄盛称先生居官匪懈,以讽切其余,忌者滋甚。或谓先生姑营职,道未可行也。叹曰:「道与职岂有二乎!」因发策试诸生,引《孟子》之言曰:「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今赧然愧于中者,可无其人乎﹖」于是闻者俱恨,嗾御史言先生与长官争议,非安静者,宜少裁抑之,以养其器,他日更拔用之,遂外补高邮军教授。居官仅八十日,方会食监中,夷然不惊,叙别而去,谓同事曰:「吾岂不知诡随苟容以取光宠﹖朝夕兢兢,沦胥是忧,故不为也。」初,先生之与司业争也,或谓司业深情厚貌,宜少防之,先生曰:「司业遇我厚,岂敢逆诈哉!」既得罪,乃知下石者不独一人也,而司业与焉。先生曰:「果厚貌深情乎﹖」亦无怨也。充浙东安抚司干官,高宗山陵,有司次舍供帐酒食之需,供给不暇,先生以为「国有大戚,而臣子宴乐饮酒自如,安乎﹖」亟言于安抚郑汝谐,即属先生条奏,且荐为修奉官。先生移书御史,谓当先治丧纪,使贵戚公卿之心动,则苃舍菲食自安,不烦弹劾,需索自绝。于是治吏之并缘为奸者,追偿率敛者。岁旱,分赈上虞、余姚,无复流殍。部使者与大帅交章荐,侍从亦请召之,孝宗犹记其风度,曰:「是向为学官,人物甚伟者乎﹖」将用之,而丞相赵雄已去,小人百计思阻之,乃作为朋党论,列图为三,疏士大夫三十四人姓名于下,某已去,某犹在,以为先生所作,欲激众怒而共排之,谤议果喧。有一从臣以百口保其不然,得稍息,而从此不复召矣。改知婺源,三省合前後荐章以闻,诏迁通判舒州。待缺里居,与乡老史文惠王浩、汪庄靖公大猷举行义田,文惠割其竹洲之别业以居先生。寻病,不废读书。垂绝,拳拳以母老为念、善类雕零为忧。丞相周必大闻其讣曰:「追思立朝不能推贤扬善,予愧叔晦,益者三友,叔晦不予愧也。」先生于辞受取舍尤严。尝游中都,其帅雅知先生,以其贫,欲厚贻之,先生曰:「义不可受,来则难却。」即日出关。故人典方面,赠以金,先生曰:「向也闲居,尝受君赐,今有微禄,不当兼受。」富人欲以女妻先生子,固辞之。永嘉薛象先在太学,颓然众人中,无知之者,先生一见称之,以为学问见地在行辈中无其匹,闻者未信,其後果有盛名。所着有《定川集》五卷。宁宗官其子省曾。理宗赠直华文阁,赐諡端宪。(修。)

  宗羲案:杨简、舒璘、袁燮、沈焕,所谓明州四先生也。慈湖每提「心之精神谓之圣」一语,而絜斋之告君,亦曰:「古者大有为之君所以根源治道者,一言以蔽之,此心之精神而已」,可以观四先生学术之同矣。文信国云:「广平之学,春风和平;定川之学,秋霜肃凝。瞻彼慈湖,云闲月澄;瞻彼絜斋,玉泽水莹。一时师友,聚于东浙。呜呼,盛哉!」

  祖望谨案:甬上四先生之传陆学,杨、袁、舒皆自文安,而沈自文达,《宋史》混而列之,非也。四先生之遗文,亦惟《沈集》绝不可见,惜夫!

  定川言行编(袁正献公所辑。补。)

  吾侪生长偏方,闻见狭陋,不得明师畏友,切磋以究之,安能自知不足﹖前无大敌,短兵便为长技,甚可惧也。

  学者工夫,当自闺门始,其余皆末也。今人骤得美名,随即湮没者,由其学无本,不于闺房用力焉。故曰,工夫不实,自谓见道,秖是自欺。

  昼观诸妻子,夜卜诸梦寐,两者无愧,始可言学。

  啜菽饮水,贫寒所不免,惟尽其欢则可。尽欢二字,学者当熟味之。

  婴儿戏于亲旁,呼之则至,抚之则悦,了无间隔。学者此心常存,可谓孝矣。

  钱尽再来,事几一失,不可复得,李宰相绦之言也。

  吾儒急务,立大本,明大义耳。本不立,义不明,虽讨论时务条目何为﹖

  学者无以精神凋丧于陋巷偏僻之习。

  (梓材谨案:谢山所录定川说九条,其末条移入《晦翁学案》。)

  附录

  袁絜斋状其行曰:「考君生平大节,宁终身固穷独善,而不肯苟同于众,宁龃龉与时不合,而不肯少更其守,凛然清风,振耸颓俗,使时见用,必能震朝廷之纲,折奸回之萌,屹立中流,为世砥柱,亦可为难矣。然世之知君者,如此而已。至于日进其德,駸駸自期于纯全博大者,鲜能知之。君虽人品高明,而其中未安,不苟自恕,知非改过,践履笃实,其始面目严冷,清不容物,久久宽平,可敬可亲。面攻人之短,退扬人之善,切磋如争,欢爱如媚,古所谓直而温,毅而宏者,殆庶几乎。始居家塾,非圣哲书,未尝诵习,及游太学亦然。尝作诗箴其友曰:『为学未能识肩背,读书万卷空亡羊。」每称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会意欣然忘食,此真读书者,史籍传记,釆取至约。後与东莱吕公伯仲极辩古今,始知周览博考之益。凡世变之推移,治道之体统,圣君贤相之经纶事业,孜孜讲求,日益深广,有足以开物成务者,其可敬也夫!又编言行曰:「君天资高迈,语劲而气充,足以祛人鄙吝之习,养人正大之气。忧国发于至诚,语及时事,常频顣,处心积虑,未尝不在斯世。始予与君还往时,方务记览,耻一不知,日夜劳苦,君为予言:『吾儒之学,在植根本,无妄敝其精神。』予恍然异之。听君议论,宏大平直,坦乎如九轨通衢,而反视予所习者,萦纡缭绕,直荒蹊曲径而已。乃尽弃其旧业,精思一意,求所为根本者,君又为予引之诸师友间,以恢广其所未至。君之成就友朋,而大有功于吾道者若此。」

  (云濠谨案:谢山为四先生祠堂碑文云:「定川与东莱兄弟极辩古今,闳览博考。晚年,虽病中不废观书。」)

  ◆象山门人

  徵君沈先生炳

  沈炳,字季文,端宪之弟也。年未四十,弃去场屋,师事象山,务穷性理。赵忠定公以遗逸荐之,不就,固穷终身。(补。)

  附录

  舒广平《答季文书》曰:「所示太极说,谓《易》之极即心之极,甚善。人皆有此极,而不自明,无他,私念障之也。」(补。)

  谢山《竹洲三先生书院记》曰:「竹洲在鄞西湖之南,盖十洲之一。三先生,沈端宪公暨其弟徵君季文参之以金华吕忠公也。史忠定王归老,御赐竹洲一曲,寿皇为书『四明洞天』之阙以题之,即所称真隐观者也。忠定最与端宪厚,故割宅以居之,而徵君亦授徒于忠定观中,于是端宪兄弟并居湖上。其时忠公方为吾乡仓监,昕夕与端宪兄弟晤,顾公治在城东,还往为劳。有船场官王季和者,忠公友也,曰:『是易耳。』乃以场木为制船。每忠公兴至,辄泛棹直抵湖上。端宪从水阁望见之,辄呼徵君曰:『大愚来矣。』相与出于岸上,或竟入讲堂,讨论终日,或同泛湖上。忠公为诗以纪之曰,『湖光拍天浮竹洲,隐然一面城之幽。中有高士披素裘,我欲从之恐淹留。探囊百金办扁舟,又烦我友着意修。微风一动生波头,飞棹来往倦则休』是也。方端宪游明招山中,忠公之兄成公尚无恙,相与极辩古今,以求周览博考之 益,凡世变之推移,治道之体统,圣君贤相之经纶事业,孜孜讲论,日益深广,期于开物成务而後已,则夫忠公之来,所以商量旧学而证明新得,当不知其若何也。端宪之父签判,故程门私淑弟子,端宪则受陆文达公之传,而徵君师文安,其兄弟分宗二陆,《宋史》竟以端宪系之文安门下,误也。端宪尤睦于成公,及其家居,忠公又宦于鄞,切磋倍笃,故沈氏之学,实兼得明招一派,而世罕知之者。

  ◆舒沈讲友

  文元杨慈湖先生简(别为《慈湖学案》。)

  正献袁絜斋先生燮(别为《絜斋学案》。)

  忠公吕大愚先生祖俭(别见《东莱学案》。)

  ◆广平同调

  博士杨先生琛

  杨琛,字献子,奉化人。负器识,富文学,绍熙四年进士。尝为江东提刑司干办公事。经学渊源,鄱阳士多师事焉。拜国子博士,召试馆职。时韩侂胄专政,遂拂袖归,杜口不言时事。端平初,特官其子斯立。(参《宁波府志》。)

  ◆广平家学(胡、汪三传。)

  学士舒先生鈃

  舒鈃,字和仲,文靖之长子,纯仲其弟也。袁正献公尝与先生书曰:「贤昆仲朝夕欢聚,浸淫磨砻,有日新之益,此乃兄弟为友朋也,甚善。更宜日课一经一史尤佳。学者但慕高远,不览古今,最为害事。子路曰:『何必读书,然後为学﹖』夫子曰『是故恶夫佞者。』是虽圣人,于书不敢废,况他人乎。纯仲近读何书,更在贤伯氏程督之耳。」(补。)

  祖望谨案:正献公与先生帖,盖在守江州之时。帖尾谆谆劝读书,尝见《延佑》、《庆元志》中。载正献一帖,亦答舒氏兄 弟者,大略与此相同。深戒学者骛高远而不览古今,此是当时为陆学者之习气,正献及之,不一而足,可以知陆学本不如此,及其流弊至于如此,则是傅子渊、包显道之徒有以致之,而杨、袁不尔也,故《延佑志》所载帖,极称慈湖之读书,此帖正可彼此互相证明。陆学精处,正在戒学者之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学者可不戒乎!

  舒先生钲

  舒先生铣(合传。)

  舒先生锴(合传。)

  舒先生鐻(合传。)

  舒钲、舒铣、舒锴、舒鐻皆文靖子,而和仲之弟。文靖既没,诸子壹遵先训,秩然有伦,相勉以善道,乡党中以为仪表云。(参《袁絜斋集》。)

  (梓材谨案:文靖之子有字敬仲。字纯仲者,未知于四先生何当也。)

  ◆广平门人

  博士李三江先生元白(附子以称、以制。)

  李元白,字景平,本奉化人,迁居鄞之三江口。其大父佾,烈士也。建炎之难,张俊、刘洪道弃郡走,蒋安义迎降,列城瓦解,佾奋然曰:「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人乎﹖」因与董之邵、任戬共起义兵于奉化之泉口。女真兵至,三战三却之,奉化以是得完。事定不言功,而恩赏亦弗及。至先生,始以儒术起。初,受业于蔡文懿公幼学,传其经制之学。已而受业广平。文懿为舍人,以先生上世起兵事闻,进论其功,有诏赠佾修武郎。先生累官至国子博士,深于《诗》、《礼》。其论荒政赈恤,极有条理,皆得之广平者也。三江旧有李朝散祠,盖先生讲学之地,元时尚存。郑真尝言于当事重葺之,而今不可问矣。先生子以称、以制、以益,从弟□伯诲、伯森,皆踵世科,而以称与先生同登第,时人传为佳话。以制尝为徽州教官,人皆称其有广平遗法。

  少卿袁晋斋先生肃(别见《絜斋学案》。)

  罗先生子有

  罗子有,新安诸生之一也。广平与徐子宜书有云:「罗氏子进学不怠,向所得,全是释,今转得甚端的。」(补。)

  邓先生梦真

  汪先生行简(合传。)

  戴先生泳(合传。)

  邓梦真、汪行简、戴泳与罗子有皆广平之徒也。广平在新安与慈湖书言:「与学中诸生,自得罗子有、邓梦真、汪行简、戴泳,皆有起发可进。」今皆不可考矣。

  ◆元英门人(象山再传。)

  诸葛先生□

  (梓材谨案:谢山《奉临川帖子五》引吕大愚《游候涛山记》云:「舒元英亦与其徒诸葛生来。元英,广平弟也。」考诸葛氏为越中藏书三家之一,後以其书入四明。《四明志》:「绍熙元年,进士诸葛安节,贯绍兴,与丰宅之同榜。」宅之与元英为同门,嘉定十三年进士。诸葛十朋,安节从子,元英之徒,当即其人。)

  ◆定川家学(焦、许三传。)

  沈先生传曾

  迪功沈先生鲁曾(合传。)

  别驾沈先生省曾(合传。)

  沈先生敏曾(合传。)

  沈传曾、鲁曾、省曾、敏曾,并叔晦子。皆业儒,传父业。鲁曾改名木山,用本宗荫为迪功郎。(参《周益公集》。)

  (云濠谨案:省曾为端宪第三子,字智甫,官别驾,袁蒙斋尝赠以序,为言端宪之宏智渊识。)

  ◆定川门人

  竺先生大年

  竺大年,字耕道,奉化人。性行严重,长于说礼,乡人皆化之,为沈氏之入室也。着有《礼记订义》。杨琪铭其墓。

  宗羲案:竺氏先世服田,大年之父竺颀始遣其子从师。他日喜而语舒广平曰:「诸子自得师,粗厉之习,变而为儒雅,暴慢之气,转而为温厚,非曩日比矣。」盖颀之意亦浅鲜矣,而岂知追源学脉者,乃及大年哉!然则,人亦何必羡夫贵仕也。

  舒先生衍(别见《絜斋学案》。)

  舒先生鈃(见上《广平家学》。)

  吕先生乔年(别见《东莱学案》。)

  ◆舒氏续传

  郡守舒先生津

  太学舒先生浒(合传。)

  舒津,字通叟,文靖之从孙也。登景定三年进士第,迁太学博士,知平江府,弟浒,字平叟,景定八年入太学。通叟读书绩学,平叟清苦独立,皆传其家学者也。(补。)

  ◆三江门人(象山三传。)

  吏部安先生刘

  安刘,汴人,居鄞之小溪。以《诗》义冠多士,善清言,三历秘丞郎官。尝为贾相客,而以科名自持,卒不得用。按先生官至吏部,其《诗》学得庆源辅氏之传。(补。)

  (梓材谨案:是传本之袁清容《师友渊源录》。谢山《诗话》以先生为广平再传弟子,盖三江门人也。)

  王先生良学(别见《深宁学案》。)

  ◆通叟门人(胡、汪五传。)

  州判李霁峰先生洧孙

  李洧孙,字甫山,宁海人。师事舒通叟。登宋咸淳甲戌进士第,授迪功郎、黄州司户参军,未上而宋亡。大德六年,为杭州儒学教授,以黄岩州判致仕。人称为霁峰先生。(修。)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