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渤海国记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渤海国记中篇

 

  崇仁黄维翰申甫纂辑

  地理

  职官

  人物

  物产

  ○地理

  上京龙泉府

  中京显德府

  东京龙原府

  南京南海府

  西京鸭渌府

  长岭府

  扶余府

  鄚颉府

  定理府

  安边府

  率宾府

  东平府

  铁利府

  怀远府

  安远府

  上京龙泉府

  上京龙泉府故肃慎地直渤海旧国三百里忽汗河之东西南至安东都护府千五百里 新书贾耽道里记 案贾氏原文安东都护府治辽东即今辽阳州 文王大兴十八年都焉 新书作天宝末 四十九年东南徙东京 新书贞元时朝鲜上世史贞元二年 成王中兴元年复还都上京 以上皆据新书 大彝震改建宫阙拟唐制 辽史地理志 城临忽汗海其西南三十里有肃慎城北经德理镇至南黑水靺鞨千里 贾耽道里记 金灭辽设都于此 明统志 清于其北偏东建甯古塔城 清统志 渤海上京在宁古塔东南丁谦史地考证肃慎古城在宁古塔西南八十五里上马连河畔遗址尚存 宣统初隶宁安府民国隶宁安县宁安府县俱治宁古塔城忽汗河即今东宁之呼尔哈河字异而音相近上游有镜泊湖论者谓即忽汗海湖东北数里有城今图名曰东京城论者疑即上京龙泉府 镜泊一名毕尔腾湖上游自额穆县来东京湖楕圆形宽二十里袤约七十里自东京城北至东宁约四十里其下流曰牡丹江自东宁北流至依兰县入松花江约纬线二度又三分度之一 地当东经一百二十九度纬四十四度辽史以忽汗州即高丽平壤地又号中京显德府讵今图所谓东京城者故有平壤之称耶然龙泉显德各隶一京混而同之又何也龙泉府领州三 新书本传

  龙州 县有富利 长平

  湖州

  渤州 县有贡珍案辽太祖以天显元年正月收上京改渤海为东丹封其长子倍为人皇王镇之八月太祖薨于扶余府而尧骨以次子获嗣位是为太宗东丹王奔赴被留不得返国东丹右次相耶律羽之请徙其国于梁水太宗从之自是弃上京不复疆理而女直遂据其地卒于覆辽上京龙泉府所领三州龙州属县长平之民迁于临潢西北名曰长霸县富利县之民迁于临潢南名曰保和县渤州属县贡珍之民迁于辽东名仍旧又有扶余县亦隶龙泉府不知所属州其民迁于临潢之怀州世宗时置县仍旧名

  中京显德府

  中京显德府初为显州 新书地理志 後陞为府肃慎故地 新书渤海传 渤海京府州新书俱云某故地承上文言者则不书避词复也 北直上京三百里 新书 渤海高武二王俱都此 贾耽道里记 至文王十八年乃徙上京故新书谓之旧国贾耽言自鸭渌江舟行百余里乃小舫溯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丸都县城故高丽王都又东北泝流二百里至神州又陆行四百里至显州天宝中渤海王都夫鸭渌大川也行百余里而改乘小舫者盖溯今奉天桓仁通化两县间之浑江东北行也神州当在今通化境显德府当在今吉林之敦化奉天之安图间丁谦氏谓敦化县东二里鄂多里古城即其地也 贾耽道里记自鸭渌江口舟行百余里乃小舫溯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丸都城故高丽王都又东北泝流二百里至神州又陆行四百里至显州天宝中渤海王所都丁谦渤海地理考证大氏始立国于此正当太白山东北奥娄河南今敦化县东二里余有鄂多里古城盖即其地清亦起于此 府领州六 新书

  卢州 县四 山阳 杉卢 白岩 本高丽城因山临水叠石为之四面险绝其可攻之处才六十步李积以冲车撞之  霜岩 本高丽县 辽志东京卢州

  显州 县有长宁 辽志卢铁汤荣兴五州俱云故县几惟显州无文长宁县本显德府县名故疑属显州辽迁长宁之民于上京临潢属祖州者曰咸宁县属永州者仍曰长宁县而渤海于辽河东又有长宁县辽改曰兴辽县

  铁州 汉安巿县高丽安巿城  县四 位城 河端 苍山 龙珍 辽志东京道铁州

  汤州 县五 灵峯 常丰 白石 均谷 嘉利 辽志东京道汤州

  荣州 县三 崇山 沩水 缘城 辽志东京道崇州当即渤海荣州属县

  兴州 县三 盛吉 蒜山 铁山 辽志东京道兴州 案辽史天显元年太祖克上京七月丙辰铁州刺史衞钧反乙丑尧骨拔铁州

  辽志东京卢州玄德军在京东一百三十里铁州在京西南六十里汤州在京西北一百里崇州在京东北一百五十里兴州在京西南一百里显州在医巫闾山东南盖取渤海州名以名之而非渤海诸州故地也圣宗统和三年置乾州广德军有灵山县本渤海灵峯县未审与汤州之灵峯是否一地同年又置贵德州宁远军有贵德县渤海为崇山县未审与荣州崇山是否一地有奉德县本渤海缘城县地尝置奉德州

  东京龙原府

  东京龙原府在上京东南濊貊故地 当作沃沮故地 徐相雨渤海疆域考此本沃沮故地而曰濊貊故地者沃沮在北濊貊在南壤地相接相错以致于混称欤 书华夏蛮貊罔不率俾礼中庸施及蛮貊按夫余有貊城其王印曰濊王之印是濊貊故地在周秦之际甚广孟子亦有大貊小貊之文盖与中国通久矣 一曰栅城府 案栅城之名汉魏即有之金富轼三国史记高丽王宫四十六年王东巡栅城时後汉和帝永元十年也又曰高丽王位宫二十一年汉平州人夏瑶以百姓千余家来投安置栅城时後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也魏书辽东南一千余里东至栅城 日本道也 新书本传 叠石为城周围二十里唐薛仁贵征高丽与其大将温沙门战熊山禽善射者于石城即此有宫殿 辽史地理志 文王大兴四十八年自上京东南徙都焉 新书贞元时 朝鲜上世史贞元二年 成王中兴元年复还上京 新书本传 东滨海与日本虾夷及陆奥出羽能登加贺诸国隔海相望故渤海聘使海行遭风往往漂至诸地 日本史 具交聘日本篇 西至辽一千余里 魏书 南至新罗井泉郡三十九驿 古今郡国志 徐氏疆城考井泉郡今之德原郡也自此北行三十九驿计为一千一百七十里唐制三十里置一驿 案德原郡今属高丽咸镜南道与元山港相近 地当东经一百三十度纬四十二度之交今吉林之延吉县高丽咸镜北道之富宁会宁庆源镜城稳城锺城各府郡皆其地也领州四 新书

  庆州 本高丽置辽上京有庆州与此无涉  县六 龙原 本高丽置  永安 乌山壁谷 熊山 白杨 辽志东京道开州

  盐州 一曰龙河郡  县四 海阳 接海 格州 龙河 辽志东京道开州属盐州

  穆州 一曰会农郡  县四 会农 水岐 顺化 美县 辽志东京道开州属穆州

  贺州 一曰吉理府  县四 洪贺 送诚 吉理 石山 辽志东京道贺州 案辽志辽初弃东京未设官圣宗东伐高丽乃置开州镇国军节度盐穆贺三州仍渤海旧名县一曰开远以庆州龙原县改也穆州属县一曰会农亦仍渤海旧名圣宗置宗州熊山县未审与庆州熊山是否一地

  南京南海府

  南京南海府沃沮故地 新书 汉武帝元封二年伐朝鲜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後徙郡于句丽西北改属乐浪魏隋之际为高句丽所有渤海置南海府 徐氏疆域考南海之称昉于句丽三国史记太祖王宫六十二年八月巡狩南海盖东北地形左海右陆自黑龙江沿海西南至土们江又沿海西南至咸兴府之都连浦渐近渐西在宁古塔等地视之我国咸镜道之海正在南方故以南海称之也案高丽王宫六十二年为汉安帝永初元年 号南京通新罗道也 新书 徐氏疆域考咸镜道南界即井泉郡是为新罗为界处故谓之新罗道 亦为通日本之道有吐浦 日本史 徐氏疆域考作吐亐浦 为船舶寄椗所府在鸭渌江之南东滨海南与新罗接当东经一百二十八九度纬四十度至四十一度之交今高丽咸镜南道之北青利原洪原新兴各府以北是其地也而辽史以海州南海军当之则今奉天海城县矣殊误 丁氏地理考证谓在图们江口之庆兴府亦误 领州三 新书

  沃州 县六 沃沮 鹫岭 龙山 滨海 昇平 灵泉 辽志东京道海州

  晴州 县五 天晴 神阳 莲池 狼山 仙岩 辽志东京道海州属嫔州

  椒州 县五 椒山 貂岭 澌泉 尖山 岩渊 辽志东京道海州属耀州

  案辽史天显元年正月太祖克上京二月南海府来朝五月辛酉叛尧骨讨之六月丁酉平然未能有其地也後置海州南海军虽蒙南海之名而东距渤海之南海府殆千里矣

  西京鸭渌府

  西京鸭渌府高丽故地朝贡道也 新书 徐氏疆域考渤海朝唐道路必由鸭江口发船达于登州海口故称之以朝贡道也 案朝贡疑朝鲜之误箕子王满之王朝鲜皆朝平壤而平壤于时为渤海属境故曰朝鲜道 东北接龙原府东南接南海府北接显德府西接 南接新罗以浿江为界有鸭渌江浿江沸流江古城有泊汋城故汉安平县有国内城有丸都皆故高丽王都 新书地理志引贾耽道里记安东都护府南至鸭渌江北泊汋城七百里故安平县也又曰自鸭渌江口舟行百余里乃小舫乘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丸都城故高丽王都又东北泝流二百里至神州又陆行四百里至显州 泊汋口清统志在九连域东北安平河口 丸都高丽山上王始都之渤海为县 三国史记琉璃王迁都国内筑尉那岩城 唐李积呈报目录鸭渌江已降城十一其一曰国内地 地当东经一百二十四六度纬四十度四十一度之交今鸭渌江以北奉天所属各县江以南至于浿江是其地也神桓二州置于鸭渌江之北丰州当置于今平安北道正州置于平安南道领州四

  神州 北至中京显德府四百里西南至丸都县二百里自鸭渌江口泝流至此八百余里当在今奉天辑安临江二县境丁氏地理考证谓在甲山府江北为奉天长白县地望不合 县三 神鹿 神化 剑门 辽志

  桓州 东北至神州四百里治丸都 故高丽中都城也高丽王于此剏立宫阙国人谓之新国晋康帝建元初为慕容皝所败宫室焚荡渤海置桓州县三 丸都 辽史地志作桓都今从贾耽道里记新书丸都凡二见俱作九都盖转写之误丸都之名于汉有之顺帝汉安元年丸都地震献帝建安十三年山上王移都丸都晋建康元年故国原王复都丸都俱见三国史记以遭母丘俭慕容皝两次之兵自後遂定居平壤 日人那珂通世氏谓丸都在朝鲜楚山府对岸之通沟沟东近辑安县西北即桓仁县也其说最确  神乡 淇水 辽志

  丰州盘安郡县四 安丰 渤恪 隰壤 硖石 辽志

  正州沸流郡本沸流王故地国为公孙康所并後属高丽渤海置州後陞为郡有沸流水 今日沸流江发源平安南道孟山府之南西南流拆而西流迳成川江东两府之北又西南流抵平壤府东入于浿水朱明初奔高丽时建国于沸流水上朝鲜上世史以奉天佟佳江当之误矣 县一 东那 辽志汉东那县地在州西七十里

  案辽志东京渌州鸭渌军谓即渤海西京鸭渌府领桓丰慕正四州亦沿用渤海名桓丰正三州渤海隶西京慕州渤海隶安远府辽并隶于渌州则渤海鸭渌安远二府接壤可知矣辽得渤海地独鸭渌江设官如渤海旧制以控制高丽故也桓州在渌州西南二百里丰州在东北二百一十里正州在东北三百八十三里慕州在西北二百里而渌州距东京道里不详

  长岭府

  长岭府在上京西南 新书 贾耽道里记自都护府东北经古董牟新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 安东都护府时治今辽阳也 高丽故地营州道也 新书渤海传 东接鸭渌府西接唐辽阳州 唐天宝以後辽东之地辽阳州为幽州所属八州之一见元稹告幽州将士德音又称辽阳军李益有送辽阳军使还军诗是否侨置盖不可知也州府均未见 度辽水而西则为唐营州境 新书 贾耽道里记营州东百八十里至燕郡城又经汝罗守捉渡辽水至安东都护府五百里 渤海王大諲譔时契丹克渤海辽阳改为东平诸州府辽阳之属于渤海疑在大玄锡之世于时中原盗起唐未疆理之也地当东经一百二十四五度北纬四十一二度之交今奉天海龙清原本溪各县盖其地云 徐氏疆域考谓为永吉州等地稍远 震志又疑为朝鲜咸兴道之永兴则地望全不合矣 领州二 新书本传

  瑕州

  河州案辽史天显元年正月太祖克上京三月戊午遣康默记韩延徽攻长岭府八月辛卯康默记攻克之

  扶余府

  扶余府扶余故地契丹道也 新书渤海传 夫余自汉兴建国于此汉武帝元朔元年以其地为苍海郡数年罢夫余仍王焉齐明帝萧鸾建武元年夫余王以国入于高丽自是为高丽所有唐贞观五年高丽荣留王筑长城以备唐东北自扶余城西南至海千有余里十有六年毕功 三国史记 今柳条边墙其遗址也唐武德间以浮渝乌素固部靺鞨内附乃置黎州而隶于营州寻侨置于 徙其民以实之渤海置扶余府为西边重镇尝屯劲兵以扞契丹契丹之伐渤海既破扶余乃趋上京後置龙州于此在金为黄龙府地当东经一百二十四五六七度北纬四十二三四度今吉林开原各县其地也 高丽长城起于今吉林县北境 领州二

  扶州

  仙州

  县有强师

  鄚颉府

  鄚颉府扶余故地 新书渤海传 高丽出于扶余 扶余出于藁离国 鄚颉本藁离国旧治柳河县高丽置鄚颉府都督鄚颉二州渤海因之辽置韩州 辽史地理志 丁氏渤海地理考证辽史载渤海诸地惟此条极精审藁离本汉时扶余分部故新书以为故扶余地 金属咸平路元属咸平府明属三万衞 清统志 地位于扶余府东北当东经一百二十五六度北纬四十三四度今奉天之西安吉林之伊通长春其地也领州二 新书

  鄚州

  高州 辽志上京遂州本高州地在檀州西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一千里

  县有粤喜 万安

  案辽史天显元年正月太祖克上京二月鄚颉府来朝三月己巳鄚颉府叛安端讨之丁丑平

  定理府

  定理府挹娄故地 新书渤海传 挹娄即古肃慎 後汉书挹娄传 魏曰勿吉 魏书 黑水靺鞨居之 新书黑水靺鞨传 挹娄国于夫余东北 後汉书三国魏志 至晋渐南徙与晋通者居不咸山北 晋书挹娄传 东北诸夷自北而南者扶余挹娄最着自东而西者职最着靺鞨七部初惟粟末白山通于中国故知国史所记皆其近边者也 不咸山横亘奉吉之交暨朝鲜咸镜南道平安北道不咸山中国史志作长白山朝鲜史志作白头山武王大祚荣并其父余众四十万人据挹娄 五代史 後分其地置定理府及安边府地盖上京之东今吉林穆棱县东至于东宁其故址也辽史以今渖阳当之盖误以府所属潘州为即渖州也领二州

  定州 辽志东京定州保宁军高丽置州故县一曰定东圣宗统和十三年升为军定东县亦高丽所置按高丽之定州者当即渤海之定州也定东县当亦渤海置

  潘州 辽志东京藩州昭德军本挹娄国地渤海建渖州故县九皆废

  案辽史天显元年正月太祖克上京二月定理府来朝三月己巳安边府叛遣安端讨之丁丑平五月辛酉复叛尧骨讨之六月丁酉平

  安辽史太祖神册五年十二月徙檀顺民于东平渖州则东平渖州辽已先有之矣

  安边府

  安边府挹娄故地 新书渤海传 在定理府之北曰安边者其地当为渤海国东边或东北边疑今吉林密山勃利诸县其故地也领州二 新书渤海传

  安州

  琼州

  案辽史天显元年正月太祖克上京二月安边府来朝三月己巳叛安端讨之丁丑平诛叛帅二人安边之入朝也与鄚颉定理偕其叛也安边鄚颉定理三府境壤相接也

  率宾府

  率宾府率宾故地 新书渤海传 率宾旧未闻疑指卒本言之卒本者汉元帝时高丽王朱蒙旧都也本属高句丽渤海建率宾府其後辽因之金为恤品路亦称速频路地在汉玄菟郡边境今鸭渌江北佟佳江流域 高丽王朱蒙自夫余东奔都卒本川瑠璃王徙国内尉那岩山上王徙丸都皆鸭渌江北地东川王迁平壤则在江之南矣故国原王仍营丸都盖欲辟地辽东也以慕容氏之逼宫室焚毁复回平壤其都于江北约二百八十余年 卒本城国内尉那岩城丸都城旧址无定说而安福鼎东史纲目丁若镛大朝鲜疆域考曰文学博士那珂通世氏松井氏白鸟库吉氏皆主江北说卒本在佟佳江则那珂通世氏说也安氏丁氏则谓在兴京 徐氏疆域考卒本率宾音之转而讹今咸镜道三水府西北鸭渌江内外地也

  领州三

  华州

  益州

  建州 州东南有率宾河 明统志

  案辽志东京康州下刺史世宗迁渤海率宾府人户置属显州统县一率宾本渤海率宾府地

  东平府

  东平府拂涅故地拂涅亦称大拂涅靺鞨七部之一也隋书在伯咄东 隋书靺鞨传其二曰伯咄在粟末之北其四曰拂涅在伯咄东 新唐书在安居骨之东 新书黑水靺鞨传粟末部居最南稍东北汨咄部又次曰安居骨部益东曰拂涅 盖位于渤海中京东北境开元中朝于唐凡十六次 新书开元天宝间入朝于唐今从册府元龟 献鲸鲵鱼睛貂鼠白兔猫皮及马唐皆授官以遣之使者兀异尝留宿衞授中郎将天宝以後不见盖已役属渤海矣渤海以其地置东平郡当在文王大钦茂之世 哀王大諲譔十九年契丹神册四年也契丹葺辽阳故城以渤海汉户建东平郡为防御州天显十三年改曰辽阳与渤海东平府无涉也後世志沿革者遂谓辽阳为拂涅故地误矣 领州五

  伊州

  蒙州

  沱州  产鲫 新书渤海传

  黑州

  比州

  县名见者一紫蒙 辽地志

  铁利府

  铁利府铁利故地 新书渤海传 铁利本黑水靺鞨也在夫余府之北 开元中自通于唐朝贡者六贞元一 新书黑水靺鞨传 按册府元龟铁利唐皆授官以宠之具朝贡中国篇开元中十一朝献 其置郡疑在宣王大仁秀之世渤海既亡而遗民建国号铁利後归于金具遗民篇地在夫余府之东北 辽史以为在汉襄平各县地误矣 徐氏疆域考似在黑龙江地方 领州六

  广州

  汾州

  蒲州

  海州

  义州 辽志太宗迁渤海义州民于上京庆州富义县又云迁于南楼之西北仍名义州後改富义属泰州而其文列于永州

  归州

  怀远府

  怀远府越喜故地 新书渤海传 越喜本黑水靺鞨也 新书黑水靺鞨传 唐开元间朝献者十二贞元十八年又朝贡 册府元龟 唐皆授官以遣之具朝贡中国篇其置郡疑在宣王大仁秀之世故址无考领州九

  达州

  越州

  怀州 辽志上京降圣州永安县本龙原府庆州县太祖平渤海破怀州之永安迁其人置寨于此意者怀州亦有永安县欤

  纪州

  富州 县有富寿 优富

  美州 县三 山河 黑川 麓川 辽志东京遂州本渤海美州遂州之山河县本渤海县井黑置 置:川 麓川县川 川:置

  福州

  耶州

  芝州

  安远府

  安远府越喜故地 新书本传 当在上京之东怀远府之南西京鸭渌府东北辽以慕州隶渌州鸭渌军辽志慕州在渌州东北二百里故知与西京接壤也 徐氏疆域考谓当在今黑龙江之嫩尼江近地误矣 其置郡当在宣王大仁秀之世领州四 新书本传

  宁州 辽志上京宁州西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别为一地

  郿州

  慕州 县有慕化 崇平 辽志东京道渌州属慕州

  常州

  独奏州三 新书本传 满洲源流考独奏之义当犹今直隶州不辖于府而宁得专达也 震志曰後世直隶州之制实本之渤海

  郢州 辽史地理志郢州新圣军属东京道 高丽史显宗世家兴辽国遣郢州刺史李匡禄来告急

  铜州

  涑州近涑沫江盖所谓粟末水 新书本传

  唐高祖武德初置慎州领涑沫乌素固部落 按乌素固为唐初东方最大部落今吉林开原呼伦贝尔皆其□居地唐并设官以治之 隶营州都督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徙州与户于淄青渤海改置涑州而慎州之名犹存辽太祖平渤海班师丙午次慎州後唐明宗即位遣供奉姚坤告哀契丹坤谒阿保机于慎州其後人皇王奔後唐授瑞慎等州观察处置押蕃等使慎州当在今吉林乌喇西境 辽太祖三月乙酉班师四月丁亥朔次繖子山六月丙午次慎州七月甲戌次扶余府 案自上京西行至扶余府中间应经今吉林乌喇境惟自乙酉至丙午凡八十二日自丙午至甲戌凡二十九日则慎州西至扶余为近东至上京路当倍之故疑当今乌喇西境是岁辽以正月丁未拔扶余城丙寅夜遂围上京先後共八日师还乃逾百日则又不能以行程之迟速定慎州与上京扶余地到之近远也

  府十五 具见上 外又有以府郡称者疑高丽旧名或非渤海初制而异时所改者也见于唐会要者一辽史者九

  德理府 唐会要

  安宁郡 辽史地理志上京凤州藁离故国渤海之安京 京:宁 郡境南王府五帐分地在韩州北二百里西北至上宁 宁:京 九百里

  龙河郡 辽志东京开州属盐州本渤海龙河郡 案指东京龙原府之盐州

  会农郡 辽志东京开州属穆州保和军刺史本渤海会农郡 案指东京龙原府之穆州

  吉理郡 辽志东京开州属贺州刺史本渤海吉理郡 案指东京龙原府之贺州

  杉卢郡 辽志东京卢州玄德军刺史本渤海杉卢郡 案指中京显德府之卢州

  盘安郡 辽志东京渌州属丰州渤海置盘安郡

  沸流郡 辽志东京渌州属正州本沸流王故地国为公孙康所并渤海置沸流郡有沸流水

  安定郡 辽志东京双州保安军下节度本挹娄故地渤海置安定郡

  铜山郡 辽志东京咸州安定军下节度本高泉 泉:丽 铜山县地渤海置铜山郡地在汉候城县北渤海龙丽 丽:泉 府南地多山险寇盗以为渊薮

  军名唐书不具见于金史者

  怀远军 金志上京信州下彰信军刺史本渤海怀远军

  州六十二见上者六十余二佚其别出者疑初置後废或续制也见于辽史者 见于日本史者二

  辰州 辽志东京辰州奉国军节度本高丽盖牟城唐太宗会李积攻破盖牟城即此渤海改为盖州又改辰州以辰韩得名井邑骈列最为冲会

  集州 辽志东京集州古陴离郡地汉属险渎县高丽为霜岩县渤海置州

  麓州 辽志东京麓州下刺史渤海置

  玄菟州

  木底州

  若忽州

  怀州 辽志上京降圣州永安县本龙原府庆州县名太祖平渤海破怀州之永安迁其民于此同一地也上言庆州下言怀州疑有脱误

  州所属县唐书不具见于辽史者 见于日本史者

  长平县 辽志上京临潢府长泰县本渤海国长平县民太祖伐大諲譔先得是邑迁其人于京西北与汉民杂居 又长霸县本龙州长平郡民迁于此

  强师县 辽志上京临潢府定霸县本扶余府强师县民太祖下扶余迁其人于京西与汉人杂处

  富利县 辽志上京临潢府保和县本渤海国富利县民太祖破龙州尽徙富利县人散居京南

  神化县 辽志上京临潢府宣化县本辽东神化县民太祖破鸭渌府尽徙其民居京之南

  长宁县 辽志上京祖州咸宁县本长宁县破辽阳迁其民置 又上京永州长宁县本显德府县名太祖平渤海迁其民于此 又东京辽阳府兴辽县本汉平郭县地渤海改为长宁县

  显德县 辽志上京怀州显德县本显德府人

  扶余县 辽志上京怀州扶余县本龙泉府太祖迁渤海扶余县降户于此

  显理县 辽志上京显理县本显理府人太祖伐渤海迁其民于此

  金德县 辽志东京辽阳府辽阳县本渤海国金德县地汉浿水县高丽本为句丽县渤海为常乐县

  常乐县 见上 辽志显州奉先县世宗析辽东长乐县以为陵户长乐疑常乐也 又上京饶州长乐县本辽城县名太祖伐渤海迁其民居之

  永丰县 辽志东京辽阳府仙乡县本汉辽阳县渤海为永丰县 又显州山东县穆宗割渤海永丰县民为陵户隶积庆宫

  丰永县 辽志上京饶州临河县本丰永县人太宗分兵伐渤海迁于潢水之曲

  鸡山县 辽志东京辽阳府鹤野县本汉居就县地渤海为鸡山县

  花山县 辽志东京辽阳府析木县本汉望平县地渤海为花山县 又东京铜州下亦有此文

  紫蒙县 辽志东京辽阳府紫蒙县本汉镂芳县地後拂涅国置东平府领紫蒙县後徙辽城并入黄领县渤海复为紫蒙县 案据辽志所言则拂涅尝建国置郡县而渤海因之

  龙原县 辽志东京开州本濊貊地高丽为庆州渤海为东京龙原府庆州故县六曰龙原永安乌山壁谷熊山白杨又开州开远县本栅城地高丽为龙原县渤海因之

  永安县 渤海庆州属县见上 又辽志上京降圣州永安县本龙原府庆州县名太祖平渤海破怀州之永安迁其人置寨于此

  乌山县 渤海庆州属县见上

  壁谷县 渤海庆州属县见上

  熊山县 渤海庆州属县见上 又东京定州下刺史熊山县本渤海县地

  白杨县 渤海庆州属县见上

  海阳县 辽志东京开州属盐州本渤海龙河郡故县四海阳接海格州龙河

  接海县 渤海龙河郡属县见上

  格州县 渤海龙河郡属县见上

  龙河县 渤海龙河郡属县见上

  会农县 辽志东京开州属穆州保和军刺史本渤海会农郡故县四会农水岐顺化美县

  水岐县 渤海会农郡属县见上

  顺化县 渤海会农郡属县见上

  美 县 渤海会农郡属县见上

  洪贺县 辽志东京道贺州刺史本渤海吉理郡故县四洪贺送诚吉理石山

  送诚县 渤海吉理郡属县见上

  吉理县 渤海吉理郡属县见上

  石山县 渤海吉理郡属县见上

  山阳县 辽志东京道卢州玄德军刺史本渤海杉卢郡故县五山阳杉卢汉阳白岩霜岩

  杉卢县 渤海杉卢郡属县见上

  汉阳县 渤海杉卢郡属县见上

  白岩县 渤海杉卢郡属县见上 辽志东京渖州岩州本渤海白岩城所属县渤海置

  霜岩县 渤海杉卢郡属县见上 辽志东京集州高丽为霜岩县渤海置州

  位城 辽志东京铁州建武军刺史本汉安巿县高丽为安巿城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渤海置铁州故县四  河端 苍山 龙珍

  以上四县为渤海铁州属县

  盛吉 蒜山 铁山

  以上为渤海中京兴州属县见辽志东京兴州中兴军节度

  灵峯 辽志东京乾州灵山县本渤海灵峯县地  常丰 白石 均谷 嘉利

  以上五县为渤海中京汤州属县见辽志东京汤州

  崇山 辽志东京贵德州贵德县渤海为崇山县  沩水 缘城 辽志东京贵德州奉德县本渤海缘城县地

  以上三县疑为渤海中京荣州属县见辽志东京崇州疑即荣州之讹也

  沃沮 鹫岩 龙山 滨海 昇平 灵泉

  以上六县为渤海南京沃州属县见辽志东京海州

  椒山 貂岭 澌泉 尖山 岩渊

  以上五县为渤海南京椒山属县见辽志东京海州属耀州

  天睛 神汤 莲池 狼山 仙岩

  以上五县为渤海南京晴州属县见辽志东京海州属嫔州

  神鹿 神化 剑门

  以上三县为渤海西京神州属县见辽志东京渌州

  桓都 神乡 淇水

  以上三县为渤海西京桓州属县见辽志渌州属桓州

  安丰 渤恪 隰壤 硖石

  以上四县为渤海西京丰州属县见辽志渌州属丰州

  慕化 崇平

  以上二县为渤海安远府慕州属县见辽志渌州属慕州

  辽以慕州隶渌州则安远鸭渌二府当相近也

  麓郡 麓波 云川

  辽志东京乾州司农县本渤海麓郡县并麓波云川二县置

  山河 黑川 麓川

  辽志东京遂州本渤海美州地其所属山河县本渤海县并黑川麓川二县置

  扶余 布多

  辽志东京通远县本渤海扶余县并布多县置

  显义 鹊川

  辽志东京通州安远县本渤海显义县并鹊川县置

  强师 新安

  辽志东京通州归仁县本渤海强师县并新安县置

  渔谷

  辽志东京通州渔谷县本渤海县

  粤喜 万安

  辽志东京韩州柳河县本渤海粤喜县地并万安县置 此属鄚颉府

  安夷

  辽志东京韩州双城县本渤海安夷县地 此挹娄故地

  富寿

  辽志东京银州本渤海富州所属延津县本渤海富寿县

  优富

  辽志东京银州永平县本渤海优富县治

  案渤海富寿优富二县当为怀远府属县本越喜故地辽银州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则其地在北境可知

  怀福

  辽志东京信州武昌县本渤海怀福县地及析豹山县户隶之

  金史上京信州武昌县本渤海怀福县地

  豹山 乳水

  辽志东京信州定武县本渤海豹山县地及析乳水县置

  长平 富利 佐慕 肃慎 辽志东京辽阳府肃慎县以渤海户置

  辽志东京龙州黄龙县本渤海长平县并富利佐慕肃慎置

  永宁 丰水 扶罗

  辽志东京龙州迁民县本渤海永宁县并丰水扶罗置

  永平

  辽志东京永平县本渤海置

  贡珍

  辽志东京渤州贡珍县渤海置

  盛吉

  辽志中京黔州盛吉县太祖平渤海俘兴州盛吉县民来居因置县

  ○职官

  渤海初建国无州县就村置长大村曰都督次村曰刺史其下曰首领皆以高丽人为之 日本史渤海传 武王文王相继遣生徒入唐就学并写唐礼以资绵蕞设官分职盖皆宪章中国也唐文宗时内养王宗禹使渤海回言渤海置神策军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画图以进视新唐书所纪为侈网罗旧闻分别着录而渤海立国之规模具见矣

  三公有司徒 辽史

  唐志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渤海因之见者惟哀王时司徒大素贤一人契丹灭渤海改为东丹国以渤海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 辽史太祖纪

  宣诏省有左相左平章事侍中左常侍谏议 唐书渤海传 唐志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门下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侍中二人正二品门下侍郎二人正三品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侍中亦尝改为左相後复旧称渤海宣诏省仿唐门下省制也左相左平章事为省长比侍中侍中为贰比门下侍郎常侍谏议比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

  中台省有右相右平章事内史诏诰舍人 同上 唐志中书省掌佐天子执大政中书令二人正二品侍郎二人正三品舍人六人正五品上中书令尝改为右相又改为内史後复旧称渤海中台省仿唐中书省制也右相右平章事为省长比唐中书令内史为贰比侍郎诏诰舍人比舍人契丹灭渤海惟中台省独存而设官异

  大彝震咸和十二年遣使日本国书外有中台省致日本太政官牒其後因之

  平章事见者咸和四年有同中书右平章事高宝英入唐谢册命同中书不见官制

  政堂省大内相一人居左右相上左右司政居左右平章事之下以比仆射左右允比二丞 同上

  唐志尚书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尚书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庶务皆会决焉尚书令一人正二品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左丞一人正四品上右丞一人正四品下吏部户部礼部左丞总焉兵部刑部工部右丞总焉渤海政堂省仿唐尚书省制也

  司政见者哀王朝有大和 和:元 钧奔高丽

  左允见者文王朝有王新福大彝震朝有贺福延大虔晃朝有乌孝慎大玄锡朝有杨成规咸充聘日本大使

  左六司忠部仁部义部各一卿居司政下支司爵部仓部膳部有郎中员外 同上

  唐志尚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尚书各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部各四司有郎中员外郎或一人或二人郎中正五品上员外郎从六品上渤海政堂省左六司盖仿之卿比侍郎

  哀王朝有和部少卿裴璆和部疑即义部也少卿不见官制

  右六司智部礼部信部支司各一卿居司政下支司戎部计部水部有郎中员外 同上

  唐志尚书省兵部刑部工部部各四司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品秩与吏户礼三部同渤海政堂省右六司盖仿之

  康王朝有工部郎中吕定琳哀王朝有礼部卿大和钧工部卿乌济显大福謩吴兴工部卿即信部卿工部郎中即水部郎中

  其下有孔目官 日本史渤海传

  唐志门下省集贤殿书院下孔目官一人专知御书唐六典孔目官开元五年置渤海置于政堂省

  景王朝遣政堂孔目官杨中远如日本

  中正台大中正一比御史大夫居司政下少正一 唐书渤海传

  唐志御史台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辠恶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侍御史从六品下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下监察御史正八品下渤海中正台仿唐御史台制少正疑比中丞也少正外当有某某署少正仿唐监察御史制分察左右六司其秩降于少正

  文王大兴二十二年遣兵署少正杨承庆充聘日本大使少正中正台次官也冠以兵署者疑所察为智部或戎部盖唐监察御史职也唐志监察御史分察尚书省六司始于大历十四年杨承庆以兵署少正充使事在大历以前渤海制度宪章中国不应预有是官疑大历之制本于开元而史偶略之渤海传则更略不仅阙此一官也

  殿中寺有大令有少令 同上

  唐志殿中省掌天子服御之事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渤海殿中寺仿之大令拟监少令拟少监

  哀王时尝遣殿中少令崔礼光贡于梁

  宗属寺有大令有少令 同上

  唐志宗正寺掌天子族亲属籍以别昭穆卿二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渤海宗属寺仿之大令拟卿少令拟少卿

  文籍院有监有少监

  唐志秘书省掌经籍图书之事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渤海文籍院仿之

  文籍院少监见者有裴頲王龟谋

  太常寺有卿

  唐志太常寺掌礼郊庙社稷事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渤海因之有卿有少卿

  渤海官寺惟太常与唐制同名余均避之

  司宾寺有卿 同上

  唐志鸿胪寺掌宾客及凶仪之事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领典客司仪二署署有令典客署令一人从七品下司仪署令一人正八品下渤海司宾司仿之有卿无少卿与丞

  文王大兴四十年使司宾少令史都蒙聘於日本四十三年使司宾少令张仙寿如日本贺正司宾少令不见官制

  大农司有卿 同上

  唐志司农寺掌仓储委积之事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渤海大农寺仿之有卿无少卿

  司藏寺有令有丞 同上

  唐志太府寺掌财货廪藏贸易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所属有左右藏署左藏署令三人从七品下丞五人从八品下右藏署令二人正八品上丞三人正九品上渤海司藏寺仿太府制无卿与少卿而置令与丞则左右藏署制也

  司膳寺有令有丞 同上

  唐志光禄寺掌酒醴膳羞之政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所属大官署令从七品下丞从八品下珍羞良酝三署令正八品下丞正九品下渤海司膳寺仿光禄寺制无卿与少卿而置令与丞则大官四署制也

  胄子监有监有长 同上

  唐志国子监掌儒学训导之事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渤海胄子监仿之监拟祭酒长拟司业

  巷伯局有常侍 同上

  唐志内侍省掌内侍奉宣制令监二人从三品其下有少监内侍内常侍内给事诸官渤海巷伯局仿之而以常侍为之长

  都督府长史位平章事上 舒元舆集

  唐志大都督府都督一人从二品长史一人从三品又王府官长史一人从四品下杜佑通典长史永徽二年改别驾为之府州各一人王府长史理府事余府通判而已舒元舆集有为文宗与渤海王大彝震书书尾云妃及副王长史平章事各有赐物具如别录渤海有长史见此次于副王之下平章事之上意其为都督府长史欤

  爵有开国公开国子开国男 日本史渤海传

  唐志开国郡公正二品开国县公从二品开国县子正五品开国县男从五品渤海仿置之

  开国公 脱见字 者文王朝有杨承庆

  开国子见者康王朝有大昌泰

  开国男见者文王朝有王新福史都蒙哀王朝有朴渔

  勳有上柱国 同上

  唐志上柱国视正二品渤海亦仿置之康王时有上柱国大昌泰

  文散阶有紫绶大夫青绶大夫献可大夫廷谏大夫 同上

  唐志文散阶二十九自从二品至从五品下皆称大夫自至 至:正 六品上至从九品下皆称郎

  渤海文王朝有紫绶大夫王新福青绶大夫壹万福献可大夫史都蒙康王朝有廷谏大夫吕定琳疑皆散官也

  十二衞 新书渤海传仅十衞遗左右神策军

  左右猛贲衞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一人

  唐志十六衞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从三品渤海仿之置十二衞首猛贲

  景王五年使右猛贲衞少将李与晟充聘日本副使少将不见

  官制

  左右熊衞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一人

  渤海康王时有左熊衞都将大昌泰都将一官唐志无

  左右罴衞大将军将军各一人

  南左右衞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一人

  北左右衞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一人

  哀王朝有左右衞将军大审理奔高丽

  左右神策军 旧书文宗纪

  亲衞员不详 册府元龟

  唐志亲衞隶十六衞之左右衞有中郎将左右郎将後唐同光二年以渤海王侄学堂亲衞大元谦试国子监丞是渤海固有亲衞也学堂亲衞连文未喻

  武散阶辅国大将军慰军大将军慰军上镇将军辅国将军云麾将军归德将军忠武将军宁远将军游击将军 日本史渤海传

  唐志武散阶四十有五辅国大将军正二品云麾将军从三品上归德将军从三品下忠武将军正四品上宁远将军正五品下游击将军从五品下此六者渤海皆有之又有慰军大将军

  慰军上镇将军辅国将军唐志无

  册府元龟後唐长兴二年中书门下奏按四夷入朝蕃官例有

  怀德归德怀化归化等将军中郎将名号

  辅国大将军文王朝有慕施蒙高南甲

  慰军大将军康王朝有大昌泰

  慰军上镇将军哀王朝有杨成规

  辅国将军文王朝有杨承庆

  云麾将军文王朝有已珍蒙

  归德将军文王朝有杨泰师

  忠武将军文王朝有胥要德

  宁远将军武王朝有高仁义

  游击将军武王朝有德同

  外官

  府有都督

  州有刺史 日本史渤海传 辽史太祖纪 亦曰都督

  县有令有丞 日本史 渤海传

  唐志府有尹尝改为长史州设刺史县有令与丞渤海府州县具备哀王朝有南海府都督列道周是府有都督也文王朝有木底州刺史杨承庆玄菟州刺史高南申若忽州都督胥要德哀王朝有铁州刺史衞钧是州称刺史亦曰都督也大彝震朝有永宁县丞王文矩是县有丞也

  以品为秩三秩以上服紫牙笏金鱼五秩以下服绯牙笏银鱼六秩七秩浅绯衣八秩绿衣皆木笏 唐书

  选法文武并用 朝鲜历史

  ○人物

  振国公乞乞仲象之子见者二曰大祚荣渤海高王也曰野勃高王弟也野勃之四世孙仁秀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嗣主渤海国

  高王大祚荣之子见者七曰武艺渤海武王也诸子曰门艺曰昌勃价曰宝方曰胡雅曰琳曰郎雅曰蕃皆见于武王嗣位时史称为王弟者也武王又有从兄大壹夏则高王祚荣兄弟子也

  大门艺初以质子入侍于唐开元初归国其後唐置黑水军于黑水靺鞨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刺史隶属焉中国设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武王曰黑水假道于我始得与唐通旧请突厥吐屯皆先告我今请唐官不吾告是必与唐腹背攻我也遣门艺及舅任雅相发兵击黑水门艺尝质京师知利害谓武王曰黑水请吏而我击之是背唐也唐大国兵万倍我与之产怨我且亡昔高丽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可谓雄强唐兵一临扫地尽矣今我众比高丽三之一王将违之不可武王不从兵至境又以书固谏武王怒遣从兄壹夏代将召门艺将杀之门艺惧儳道归于唐 唐书乌承玼传大武艺与弟门艺战国中门艺来奔疑非事实今不取

  唐拜为左骁衞将军武王使马文轨葱勿雅朝唐仍上表极言门艺罪状请杀之唐处门艺安西好报曰门艺穷来归我谊不可杀已投之岭南并留使者不遣使内使来宣意又别诏鸿胪少卿李道邃源复谕旨俄有泄其事者武王上书斥言陛下不当以妄示天下仍请依前杀却唐帝怒道邃复漏言国事左迁道邃曹州刺史复泽州刺史遣门艺暂向岭南以报之十年武王遣大将张文休浮海攻唐登州唐驰遣门艺发幽州兵击之会大寒雪袤丈士冻死过半无功而还武王望其弟不已募客入东都狙剌之于天津桥南门艺格之得不死河南府捕剌客悉杀之门艺遂留宿衞不复归

  大昌勃价仁安七年五月以渤海王武艺弟朝唐授左威衞员外将军赐紫袍金带鱼袋留宿衞九年四月庚申封襄平县开国男赐帛五十匹遣归国 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五

  大宝方仁安九年八月以渤海王武艺弟朝唐 同上

  大胡雅仁安十一年二月甲子 册府元龟作三月甲子是月无甲子盖二月也 以渤海王武艺弟朝唐授游击将军赐紫袍留宿衞 同上

  大琳仁安十一年八月以渤海王武艺弟朝唐授中郎将留宿衞 同上

  大郎雅仁安十二年正月戊寅以渤海王武艺弟朝唐贺正并献方物赐帛 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五 唐帝敕武艺书大朗雅等先犯国章窜逐南鄙亦皆舍罪仍放归蕃 张九龄曲江集 朗雅与郎雅形声相近疑一人

  大蕃仁安十八年三月乙酉以渤海王武艺弟朝唐授太子舍人员外置赐帛三十匹文王大兴七年七月蕃又朝授左领军衞员外大将军留宿衞蕃于武王为弟於文王则诸父也册府元龟皆书王弟名偶同欤抑史误书欤

  大壹夏武艺从兄也不审其父名尝代大门艺将击黑水後无闻

  武王大武艺之子见者四嫡男曰都利行早卒曰钦茂渤海文王也都利行既卒钦茂为长故唐册命文称为长嫡诸子曰义信勋 勋:勖 进勋 勋:勖 进见於文王嗣位时史称为王弟者也

  大都利行仁安元年八月以渤海王武艺嫡男唐册为桂娄郡王七年三月朝于唐授左武衞大将军员外置留宿衞九年卒於长安赠特进兼鸿胪卿赐绢三百疋粟三百石命有司吊祭官造灵轝来归大义信仁安八年十一月以渤海王武艺之子朝唐献方物 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五

  大勖进大兴三年二月以渤海王钦茂之弟朝唐唐宴之内殿授左武衞大将军员外置同正赐紫袍金带帛一百疋留宿衞 同上

  文王大钦茂之子见者一曰宏临早死宏临子华璵渤海成王也史书王子者三曰英俊贞翰清允

  大英俊大兴中以王子质唐三十六年归国引辞唐帝对于延英殿大贞翰 册府元龟作贞辅今从旧唐书 大兴五十四年八月以渤海王子入朝备宿衞

  大清允大兴五十七年正月以渤海王子入朝授右衞将军同正

  成王大华璵之子无考

  康王大嵩璘之子见者三曰元瑜渤海定王也曰言义渤海僖王也曰明忠渤海简王也有侄曰能信

  大能信正历元年十一月以渤海王侄朝唐授左骁衞中郎将

  定王大元瑜之子见者一曰延真

  大延真永德二年王遣入唐朝献冬十一月至唐 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六 僖王大言义之子无考其嗣位时史书王子者一曰庭俊

  大庭俊朱雀三年以渤海王子偕一百人入唐朝贡秋七月至 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六

  宣王大仁秀之子见者一曰新德早死新德子曰彝震嗣王彝震弟曰虔晃嗣王又称王子者一名无考穆宗长庆间入朝称王侄者二曰公则曰多英皆见于长庆间

  王子 名阙

  穆宗长庆中以渤海王子朝于唐制曰渤海王子举国内属遣使来朝祗命奉章礼无违者夫入修职贡出锡爵秩兹惟旧典举而行之 白居易长庆集

  大公则穆宗长庆中以渤海王侄随慎能至朝于唐授金吾将军制曰敕慎能至王侄大公则等海东之国知义之道与华夏同风者尔辈是也冒越深阻和会于庭予嘉乃诚命以崇秩用奋威衞保尔恩荣无怠无违永作藩服 元稹集

  大多英穆宗长庆中以渤海王侄朝于唐授诸衞将军制曰敕大定顺王侄大多英等我有十二衞将军以率其属皆匡备左右为吾近臣自非勳庸不以轻授以汝各贽琛賮劳於梯航俾耀远人宜示恩宠归抚尔类知吾劝来 元稹集

  大彝震之子无考史书王子者五人曰明俊曰光晟曰延广曰昌辉曰之萼

  大明俊咸和二年以渤海王子朝唐明年二月丙辰唐帝对於内殿宴赐有差五年入唐贺正明年正月对於内殿宴赐如故事 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六

  大光晟咸和三年以渤海王子朝唐明年二月乙卯唐帝对於内殿宴赐有差 同上

  大延广咸和十年十二月以渤海王子朝贡於唐 同上

  大昌辉咸和中以渤海王子朝贡於唐及归国文宗赐王敕书并信物书封敖撰具国统篇

  大之萼咸和十七年以渤海王子朝唐 旧唐书武宗纪

  哀王大諲譔之子见者一曰光显书王子者三曰昭顺曰禹谟曰光赞书王侄者二曰元让曰元谦书弟者一其名逸

  大光显哀王諲譔之世子也渤海亡之八年率众数万奔高丽时为高丽王王建天授十七年甲午秋七月也赐姓名王继附之宗谱特授元辅守白州以奉其祀元辅者摩震国王弓裔所置官高丽王王建因之寻废若唐散官特进之类白州属高丽畿内道赐姓王者高丽国姓也 郑麟趾高丽史世家二

  大昭顺哀王七年以王子朝於梁贡海东物产 册府元龟

  大光赞哀王二年以王子入朝於梁进方物闰五月戊申梁赐光赞及首领以下分物银器 册府元龟渤海大諲譔差其王子光赞景帝表并进方物景帝表三字未详故节之

  大禹谟哀王二十四年二月以王子朝贡於後唐 同上

  大元让哀王二十四年五月以王侄 五代会要作王子 朝贡方物於後唐庚申赐分物有差 五代会要作庄宗以金彩遣之

  大元谦官学堂亲衞哀王二十四年八月以渤海王諲譔侄朝於後唐试国子监丞 册府元龟

  契丹主阿保机死渤海王命其弟率兵攻扶余城不能克保众而退 五代会要

  论曰渤海制度王之子长曰副王诸子曰王子入朝于唐史所纪当仍其表文书嫡男者时王之长子也书遣子某弟某侄某者时王之子若弟若侄也若王子云者疑通前王之子言之左氏春秋传其先例也疑不能明者皆承系所见之世志慎也明长沙魏焕九边考谓建州毛邻皆渤海大氏遗孽附录於此广异闻云

  ○物产

  渤海物产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兔 原作菟今从震志 南海之昆布 明董越朝鲜赋锴刘昆布海衣注云昆布如棕叶绿色震志今名海带 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緜龙州之紬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丸都之李 丸都原作九都今改高句骊旧都也唐属渤海 乐游之梨 唐书 扶余产黄金 隋书高丽传 铁利府亦产铁 辽史食货志

  渤海螃蟹红花大如椀螯巨而厚其跪如中国蟹螯石举鱿鱼之属皆有之 契丹国志

  贡献品曰鹰曰鹘曰马曰熊皮曰罴皮曰大虫皮曰猫皮曰貂鼠皮曰海豹皮曰白兔曰缁鱼曰文鱼曰鲸鲵睛曰人葠曰松子曰白附子曰昆布曰蜜曰黄明细布曰金银佛像曰玛瑙杯曰火玉曰松风石曰玛瑙樍曰紫瓷盆曰玳瑁酒杯 罴皮大虫皮蜜玳瑁酒杯见日本史 火玉松风石玛瑙樻紫瓷盆见杜阳杂编 余见册府元龟 黄明细布以上土物也金银佛像以下疑鬻之异邦也唐苏鹗杜阳杂编曰武宗皇帝会昌元年夫余国 夫余时属渤海国 贡火玉三斗及松风石火玉色赤长半寸上尖下圆光照数十步积之可以然鼎置之室内则不复挟纩王才人 原文才人上无王字据下文补唐书有武宗贤妃王氏传即才人也 常用煎澄明酒酒亦异方所贡也色紫如膏饮之令人骨香松风石方一丈莹澈如玉其中有树形若古松偃盖飒飒焉而凉风生于其间至盛夏上置诸殿内稍秋风飕即令撤去又渤海贡玛瑙樻紫瓷盆玛瑙樻方三尺深 深下疑有阙文 色如茜所制工巧无比用贮神仙之书置之帐侧紫瓷盆内外通莹其色纯紫厚可寸余举之则若鸿毛上嘉其光洁处之仙台秘府以和茶饵後王才人郑玉环误缺其半菽上叹息久之

  渤海国记中篇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