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渤海国记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渤海国记下篇

 

  崇仁黄维翰申甫纂辑

  朝贡中国

  交聘日本

  比邻新罗

  移国契丹

  再建国

  遗民

  杂识

  年表上

  年表下

  ○朝贡中国

  渤海在唐营州之东二千里自国都忽汗州西至长安史言八千里而遥遣使如中国有朝贡谢恩祈请贺正进奉端午诸名贡道陆行渡辽入幽州境水行渡海入青州境唐开元二十八年以平卢军节度兼渤海黑水等四府经略处置使 旧唐书玄宗纪 代宗大历初改以淄青节度使领检押新罗渤海两蕃使 旧书李正己传 穆宗践祚又加平卢以检押新罗渤海两蕃使 旧书穆宗纪 平卢陆道淄青海道也穆宗时淄青乃冠平卢名唐制诸蕃国来朝到长乐驿迎使郊迎入京赐迎马新罗王子敛辔马上答谢渤海使则下马再拜舞蹈 长乐驿以下据日本史唐传 朝集日视品给以衣冠袴褶请宿衞宿衞者奏状貌年齿主客郎中主之至则给廪食病则遣医丧则给以所须还蕃赐物佐其受给教拜谢之节典客令主之蕃客之赐金部郎中主之蕃酋辞退赐於庭内府令主之其还也恒宠之以官渤海使授官

  武职则有左武衞大将军左领军衞大将军皆正三品右武衞将军右衞将军皆从三品中郎将四品郎将五品折冲都尉分上中下府上府正四品中府从四品下府正五品果毅都尉亦分上中下府上府从五品中府正六品下府从六品游击将军从五品折冲果毅游击皆武散官也文职官则有检校工部尚书正三品太子詹事正三品光禄卿从三品太子右赞善大夫正五品上阶太子洗马从五品上阶太子舍人正六品上阶右神武军长史右骁衞长史皆从六品上阶大理评事从八品其授官视在本国官秩为高下授官皆给告以折冲果毅二阶为多又有赐金鱼袋者二品以上服也紫袍金带三品以上服也绯袍银带五品以下服也唐书渤海朝献於唐终玄宗之世三十有一肃宗乾元一代宗大历二十三德宗建中二贞元八宪宗元和十七穆宗长庆二宝历再文宗世六武宗会昌四咸通三稽之册府元龟与日本史微有出入梁与後唐则据册府元龟书之今分系於各王之世年从渤海月日从中国

  高王大祚荣十五年受封渤海郡王使王子朝王次子门艺尝为质於唐疑亦王所遣也

  武王大武艺仁安二年使大首领朝拜折冲三年十一月大臣味勃计朝献鹰授大将军赐紫袍金鱼袋五年二月乙巳贺祚庆贺正赐帛五十匹六年正月大首领乌借蒙贺正献方物授将军赐紫袍金带鱼袋四月首领谒德朝授果毅五月王弟大昌勃价朝留宿衞七年四月王嫡男大都利行朝留宿衞十一月王子大义信朝献方物八年四月唐主 玄宗 与书慰劳王赐彩练百匹书阙八月王弟大宝方朝十月使献方物九年九月菸夫须计朝十年三月王弟大胡雅朝留宿衞是月献鹰又献缁鱼赐帛二十匹八月王弟大琳朝留宿衞十一年正月王弟大郎雅贺正献方物赐帛二月智蒙朝献方物马三十匹授中郎将赐绯袍银带绢二十匹五月乌那达利朝献海豹皮五张貂鼠皮三张马瑙盃一马三十匹授果毅赐帛

  十二年二月使贺正授将军赐帛百匹十月大姓取珍等百二十人朝授果毅赐帛三十匹明年攻唐登州自後不朝者累年以母弟门艺奔唐唐不从王请使归国就戮也寻遣李尽彦如唐唐主 玄宗 报以书见国统武王大武艺篇大成庆朝唐主又报以书曰不识逆顺之端不知存亡之兆而能有国者未之闻也卿往年背德已为祸阶近能悔过不失臣节迷复非远善又何加朕记人之长忘人之短况此归伏载用嘉叹永祚东土不亦宜乎所令大成庆等入朝并已处分各加官赏想具知之所请替人亦令还彼又近得卿表云突厥遣使求合拟打两番奚及契丹今既内属而突厥私恨欲讐此番卿但不从何妨有使拟行执缚义所不然此是人情况为君道然则知卿忠赤动必以闻永保此诚庆流未已春晚卿及衙官百姓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张曲江文集

  又一书曰卿往者误计几於祸成而失道未遥闻义能徙何其智也朕弃人之过收物之诚表卿洗心良以慰意计卿既尽诚节永固东藩子孙百代复何忧也近使至具知款曲兼请宿衞及替亦已依行大朗雅等先犯国章窜逐南鄙亦皆舍罪仍放归蕃卿可知之皆朕意也夏初渐热卿及首领百姓等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张曲江文集 十七年三月王弟蕃朝十九年首领木智蒙公伯计等朝献鹰鹘八月大首领多蒙固朝授左衞将军赐紫袍金带帛百匹唐主报以书曰多蒙固所送水手及承前没落人等来表卿输诚无所不尽长能保此永作边扞自求多福无以复加渐冷卿及衙官百姓已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张曲江文集

  文王大钦茂大兴元年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闰八月遣使献貂鼠皮千张乾文鱼百口二年二月献鹰王弟大勖进朝赐宴内殿十月遣其臣优福子谢恩授果毅赐紫袍银带三年十月献貂鼠皮四年二月失阿利贺正授郎将四月进鹰鹘六年为唐天宝二载王弟大蕃朝留宿衞九年十年均遣使贺正贡方物十二年三月十三年三月并献鹰十六年十七年并遣使贺正自後唐有安禄山史思明之乱贡道阻塞二十二年间肃宗兴复使杨芳度贺正并致日本使高元度於唐 杨芳度朝见日本史渤海传 二十五年唐晋王为渤海国王三十年唐代宗大历二年也是年七月八月九月十一月十二月凡五朝贡三十一年三十五年并遣使朝三十六年四月六月十一月闰十一月十二月各遣使朝贡六月之使则贺正也唐帝引见於延英殿

  三十七年正月十二月使朝三十八年正月五月六月十二月凡四朝四十年献日本国舞女十一人及方物二月献鹰四月十二月使复朝四十三年为唐德宗建中元年遣使朝贡四十六年使朝五十四年为德宗贞元七年正月使朝五月使大常靖贺正授衞尉卿同正八月王子大贞翰朝备宿衞五十五年闰十二月杨吉福等三十五人朝贡王事唐谨於职贡然贡道远一岁数朝或一月再朝疑国人之入唐者假其名为之利上国之赏赐也唐贞元十年正月渤海王子大清允朝王於三月薨是年元义华璵更立不审为何王所遣康王大嵩璘正历元年唐德宗贞元十一年也十一月王侄大能信虞侯娄蕃长都督茹富仇朝授大能信骁衞中郎将茹富仇右衞将军十年十一月遣使朝贡十一年使朝十二年十二月十三年十二月均遣使朝贡是年进奉端午使杨志信逃归潼关为唐吏所执鞫於内仗

  定王大元瑜永德元年唐宪宗元和四年也使高才南朝正月唐主引渤海使於麟德殿二年王子大延真朝献方物四年使朝唐唐主御麟德殿赐宴授官告三十五通衣各一袭

  僖王大言义朱雀二年王子及辛文德九十七人朝十二月丙午唐主 宪宗 赐宴赐锦彩二年高礼进三十七人朝唐献金银佛像各一二月己丑唐主御麟德殿召对宴赐有差十一月使献鹰鹘十二月大孝贞等五十九人朝三年正月唐赐我使者卯 卯:茆 贞:寿 寿 寿:贞 等官告二月甲子赐我使者大昌庆等官告三月丙午赐我使者官告七月王子大庭俊等一百一人朝四年二月使朝癸卯赐我使者锦彩银器庚戌授我使者高宿满等二十人官并国信三月甲戌赐我使大诚慎等锦緜十一月遣使朝贡

  简王大明忠太始元年遣使朝贡

  宣王大仁秀建兴元年唐元和十三年也遣李继常等二十六人朝且告王大明忠之丧三年二月使朝唐主 宪宗 对於麟德殿赐宴十二月使朝贡亦对於麟德殿五年正月使朝贡唐主 穆宗 对於麟德殿七年二月大聪叡等五十人朝备宿衞平卢节度使薛平押领至长乐驿唐命中官持酒脯迎宴 册府元龟 盖定制也八年三月九年二月十年四月十一年十二月十二年十二月十三年十二月并遣使朝贡

  大彝震咸和元年唐文宗太和四年也十一月遣使朝贡二年二月王子大明俊六人朝丙辰对於麟德殿宴赐三年遣中书同平章事高宝英谢册命二月王子大光晟六人朝己卯对於麟德殿宴赐六年十二月使朝贡七年正月王子大明俊贺正对於麟德殿宴赐八年二月使朝赐锦彩银器九年十二月王子大延广朝贡十六年使朝明年正月我使者朝於宣政殿己未对於麟德殿赐食内亭子赉锦彩器皿有差是月己丑王子大之萼朝 旧书武宗纪 案会昌六年正月无己丑疑为己巳之误

  大虔晃世史阙

  大玄锡嗣位之三年唐懿宗咸通十四 四:三 年也王遣崔宗佐如唐贺平徐州寇庞勋航海遇风漂至日本国不达而还 日本史唐传 余史阙

  大諲譔嗣位之七年梁开平元年也是年五月王子大昭顺如梁贡海东物产八年二月梁加我朝贡使殿中少令崔礼光爵秩赐金帛有差九年三月相大诚谔如梁进儿女口及貂鼠熊皮等物十一年八月遣使朝献方物於梁十二年五月王子大光赞如梁进方物闰五月梁以分物银器赐渤海进贡首领以下二十四年为後唐同光二年正月王子大禹谟朝贡五月王侄大元让贡方物庚申唐主赐分物有差八月王侄学堂亲衞大元谦朝授试国子监丞二十五年二月政堂省守和部少卿裴璆朝於唐贡人葠松子昆布黄明细布貂鼠皮被一褥六发靴革奴子二五月唐授裴璆右赞善大夫二十六年为後唐明宗天成元年使大陈林等百一十六人朝进儿女口各三人人葠昆布白附子虎皮等七月使大昭佐等六人朝贡 五代会要 渤海於拂涅故地置东平府铁利故地置铁利府越喜故地置怀远府府设都督府所属州为刺史唐书统称之曰首领时时贡方物於中国拂涅亦称大拂涅开元天宝间八朝铁利开元中六朝越喜七朝贞元中一朝虞娄贞观间再朝贞元一朝後渤海盛靺鞨皆役属之不复与王会矣诸部隶於渤海未审始於何王故朝於唐依册府元龟纪唐年

  大拂涅靺鞨开元二年二月首领央异蒙 央一作失 朝四年闰十二月大首领朝五年三月遣使献方物六年二月遣使朝授中郎将七年正月遣使朝赐帛五十匹二月遣使贡方物八月遣使献黥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九年十一月大首领朝拜折冲十年九月如价朝授折冲十一年十一月朱施蒙朝授郎将十二年二月大首领鱼可蒙朝授郎将十三年三月薛利蒙朝授折冲十八年正月兀异朝献马四十匹授武衞折冲赐帛三十段二十三年八月使朝留宿衞二十四年八月使朝献方物二十五年首领兀异朝授中郎将二十七年二月遣使献方物二十九年三月遣首领那弃勃贺正献方物

  铁利靺鞨开元二年二月大首领闼许离等朝六年二月使朝授中郎将七年正月使朝九年十一月大首领朝授折冲十年九月买取利等六十八人朝授折冲十月可娄计朝授郎将十一年十一月倪处梨朝授郎将十二年二月洖池蒙朝授将军五月又遣使朝授折冲十三年三月大首领封阿利等十七人朝授折冲十五年二月米象朝授郎将十一月首领失伊蒙朝授果毅二十三年八月使朝二十四年八月使朝献方物二十八年二月遣其臣绵度户献方物

  越喜靺鞨开元二年二月大首领乌施可蒙朝七年正月遣使朝赐帛五十匹十年十月茂利蒙朝授郎将十一年十一月勃施计朝授郎将十二年二月奴布利等十二人朝并授郎将十二月使破支蒙贺正并献方物十三年三月苾利施朝授折冲二十三年八月使朝九月遣使献方物二十四年首领聿弃计朝授折冲二十七年二月献方物二十八年二月遣其臣野古利献方物二十九年二月乌舍利贺正授郎将贞元十八年正月首领朝贡

  ○交聘日本

  日本在东海中与渤海东京龙原府南京南海府隔海相望唐书渤海龙原府为日本道南海府为新罗道然渤海通於日本亦有时道南海府也日本地势横狭而从长海行遭风往往漂至其属国地渤海使所经历见於日本史者曰虾夷今属北海道曰陆奥国出羽国今属东山道陆奥去渤海可三千里也 多贺城碑 曰越後国越中国能登国加贺国越前国今属北陆道曰丹後国但马国伯耆国出云国今属山阴道岛根郡则处伯耆出云二国间曰长门国今属山阳道曰筑紫国萨摩国今属西海道曰对马国在筑紫之北朝鲜之南海峡中孤岛也日本国都元明和铜三年以後建於平城桓武延历十三年以後建於山城均与越前丹後二国近而位於其南今为畿内道日本以其都在国之西南也故以渤海使抵北道为违禁日本尝取任那侵掠高丽百济新罗诸国役属之自帝海上新罗使至领客使录国书奏闻凡称修邻好者却其书与使放还不宾礼不届聘期亦如之使无船粮则饬所在官司量给渤海距日本远武王时一通使文王在位五十七年通使者十

  康王嗣位往还频数继定六年一聘大彝震以後改为十二年一聘聘有大使副使其下有判官录事从者众至千余人少或数十以百有五人时为多使既至日皇御殿赐对赐宴赐物授使者以下官位如唐待蕃国礼其还也则遣人送至国日本遣使报聘渤海王当宾礼之其详不可得闻也武王仁安元年日本遣渡岛津轻津司等来观风俗八年王使宁远将军郎将高仁义如日本修好失道入暇 暇:虾 夷境被虏害从官高齐德八人得脱齎国书诣其都平城明年正月日皇圣武帝御太极殿对高齐德等并授位赠物以从六位下引田虫麻吕为送使武王致日皇书曰左金吾衞大将军渤海郡王大武艺启山河异域国土不同延听风猷但增倾仰伏惟大王天朝受命日本开基奕叶重光本枝百世武艺忝当列国滥总诸蕃复高丽之旧居有扶余之遗俗但以天涯路阻海汉悠悠音耗末通吉凶绝问亲仁结援庶叶前经通使聘邻始於今日谨遣宁远将军高仁义游将军 游将军疑为游击将军 果毅都尉德周别将舍那娄等二十四人齎状并附致貂皮三百张

  日皇报书曰天皇敬问渤海郡王省启具知恢复旧壤聿修曩好朕以嘉之宜佩义怀仁监抚有境沧波虽隔不断往来便因首领高齐德还附书并信物彩帛十疋绫十疋絁二十疋丝一百絇緜二百屯仍差送使发遣归乡渐热想平安好其後两国国书式视此文王大兴二年日本入唐判官平羣广成假途渤海归国王使若忽州都督忠武将军胥要德云麾将军已珍蒙护以行渡海遭风胥要德船覆溺死已珍蒙进所齎大虫皮熊皮各七张貂皮六张人葠三十筋蜜三升致使命而还

  三年春日本遣外从五位下大伴犬养来报聘十六年辅国大将军慕施蒙如日本日皇让以书曰省来启无称臣名寻高丽旧记高氐上表云亲则兄弟义则君臣或乞援兵或贺践祚修朝聘之恒式效忠款之恳诚故先朝善其贞节待以殊恩荣命之隆日新无绝惟王所知何假一二言也今岁之朝重无上表以礼进退彼此共同使还特宣意慕施蒙之行疑非王命也二十年日本太宰帅船王来聘 日本史船王传作宝字初故系於此 二十一年日本使小野田守来聘告日本太上天皇圣武帝之丧

  二十二年遣辅国将军木底州刺史兵署少正开国公杨承庆归德将军杨泰师为吊祭使国书称高丽国王疑承庆所易也日皇授承庆正三位泰师从三位并赐緜万屯及女乐先是日本入唐大使藤原河清留唐未返至是遣高元度内藏全成与承庆偕行往迎之时安禄山史思明相继叛唐中国大乱王遣使杨芳度朝於唐挈元度行而使辅国将军玄菟州刺史兼押衙官开国公高南申送全成归国二十三年青绶大夫壹万福等如日本明年与元会以国书不注官品姓名被责问万福皇恐请改书申谢日本始宾礼之

  日皇报书曰天皇敬问高丽国王朕继体承基临御区宇恩潭德泽宁济苍生率土之滨化有辑於同轨普天之下恩无隔於殊邻昔高丽王高氏祖宗弈世介居瀛表亲如兄弟义若君臣帆海梯山朝贡相继逮乎季岁高氏沦亡自尔以来音问寂绝爰自神龟四年王之先考左金吾衞大将军渤海郡王遣使来朝始修职贡先朝嘉其丹款宠待优隆王袭遗风纂修前业献诚述职不坠家声今省来书顿改文道日下不注官品姓名书尾虚陈天孙僭号远度王意岂有是乎近虑事势疑似错误故命有司停其宾礼但使人万福等深悔前昝代王申谢朕矜其远来听其悛改王悉此意永念良图昔者高氏之世兵乱无休为假朝威被称兄弟方今大氏曾无事故妄称舅甥於礼失矣後岁之使不可更然若能改往自新实乃继好无穷耳春景渐和想王佳也今因回使指示此怀并赠物如别以武生鸟守为送使

  二十四年日本使武藏介高丽大山来聘 青山延于史畧 二十五年遣政堂省左允开国男王新福聘於日本告以唐广平王摄政史朝义弑父僭号三十四年复遣使聘以国书无礼被却 史略宝龟三年春正月渤海来贡以表文无礼却之渤海遣使当是上年事故系之辛亥年 三十六年复聘仍被却 史略 国书即启也日本史或称国书或称国启或称表无定义聘书报书或书高丽国王前後亦异文渤海与日本书用敌体日本必欲下之其後聘有定期不及期而往日本惮於宾礼其见却以斯二者故也

  三十九年遣献可大夫司宾少令开国男史都蒙贺日皇登极并吊王妃之丧於时日皇光仁帝即位七年矣都蒙等遇风漂至越前国判官高淑源百二十人皆溺死免者四十六人日皇敕越前国给食且诰曰渤海朝贡使例向筑紫太宰府今取北路何也对曰外臣将命发自敝邑南海府吐号浦西指对马岛竹屋津海风靡定遽犯禁境非外臣所敢知也日本命以三十人入朝对使者曰都蒙率从者远适上国中途蒙难多葬鱼腹又令此十六人者别留海滨譬之割身分背情实不忍惟王图之乃听同入朝例赠外加赠王黄金银各百两水精念珠四贯槟榔扇十枚以大学少允高丽殿嗣为送使

  都蒙初入境日本妙选接伴使奈良麻吕孙清友以良家子姿仪魁伟中选都蒙谓其风骨不常子孙当大贵後清友女为嵯峨帝后子橘氏公官至台辅终如都蒙之言 史略 四十年四十一年均遣使聘 史略 四十二年遣司宾少令张仙寿如日本贺正秋渤海押领铁利使高洋弼抵日本出羽国日皇敕检校渤海客使国书不如式贡道不趋筑紫不如约却不受日本置检校渤海客使检省国书始此四十九年遣李元泰聘康王大嵩璘正历元年遣廷谏大夫工部郎中吕定璘告丧

  日本曰上天降祸祖大行大王以大兴五十七年三月四日薨背善邻之义吉凶相闻限以沧溟致缓赴告孤孙大嵩璘顿首又告即位文曰嵩璘视息苟延淹及祥制官僚感义夺志抑情起嗣洪基只承先烈朝维依旧封城如初并致日本入唐学僧永忠等书日本哀其丧又以使者途被刦掠遣上野介御长广岳等为押送使御长广岳等返国王附书请聘期使人数不过二十国书如旧式而词颇逊日本羣臣以为不失礼诚款着见相与诣阙表贺四年日本专使内藏贺茂麻吕来许六年一聘使人不限数王遣慰军大将军左熊衞都将上柱国开国子大昌泰往聘并请促期日本使式部省少录滋野船白报聘遗王书许以不限年十年

  日皇敕能登国建渤海客院自是渤海使至有存问使领客使领归乡客使郊劳使皆妙选儒臣充之定王永德元年使高南容聘於日本首领高多佛从留不还日皇处之越中国令史生羽栗马长及诸生就习渤海语十一年高南容往聘日本以林东人为送使僖王朱雀二年使王孝廉往聘归舟遇风迥至越前国病卒宣王建兴二年使李承英聘四年使王文矩聘六年使贞泰璋璿聘 姓并阙 至加贺以大雪停存问使七年献契丹大猲二口八年使高承祖聘

  十一年又使王文矩聘大彝震咸和十一年使政堂省左允贺福延聘抵长门日本命领客使写进渤海国书及中台省牒案写案进奏始此渤海中台省有致日本太政官牒日本太政官有覆牒亦始此十八年使永宁县丞王文炬聘时未届十二年聘期也日本以文炬等海上遭风船破人存乃宾礼之明年夏引入京师使左近衞少将良岑宗贞就鸿胪馆慰劳重午日皇御武德殿阅马射令文炬陪宴文炬宣王时授正三位至是授从二位 按日本授渤海使从二位前惟胥要德一人县丞秩甚卑不应授疑所署官阶误也 副使乌孝慎从四位上判官马福山高应顺并正五位下其余授位有差大虔晃嗣位之二年遣政堂省左允乌孝慎聘并告即位

  时日本文德皇以去年八月薨清和皇继立遗诏不许奔赴故不领我使入京师而迁之于加贺国安置使处以大内记安倍清行直讲苅田安雄为存问兼领客使又以我副使周元伯能文章假岛田忠臣加贺权大掾就馆与元伯唱和四年使李居正如日本吊文德皇之丧居正尝学於唐咸和四年归国位公卿年踰七十矣日本存问兼领客使曰违先王之制辄以吊来检省启案亦多违例请却还所谓违制者未届聘期欤抑不许奔赴而奔赴欤以违制违例之故不依例馆待国启信物亦不许奏达而以絁百三十五匹绵千二百二十五屯赐使者一百五人别赐居正絁十匹绵四十屯放归本国

  大玄锡嗣立元年使政堂省左允正四品慰军上镇将军杨成规副使右猛贲衞少将正五品李与晟聘并告嗣位日本以少内记都良香为掌客使良香博闻强记善文本姓都宿祢名言道至是奏言姓名相配其义乃美若非佳令难示远人请改姓名为都良香日皇许之

  中台省牒日本太政官曰牒奉处分天涯路阻日域程遥常限纪以修和亦期年而继好邻交有节使命无愆音札相通岁月长久今者星霜易变云物屡移一纪已盈实当躬觐所以仰据前典回斟旧规向日寄情发皇轺之一使占风泛叶踰渤澥之阔波万里途程寸心所指往复虽邈钦慕良深谨差政事堂左允杨承规令赴贵国寻修旧好宜准状牒上日本国太政官者 中台省牒此稍佳故录之 信物大虫皮七张豹皮六张熊皮七张蜜五斛

  日皇以去岁阴阳寮奏蕃使入朝当有不祥之事故成规等至不引见而授成规从三位与晟从四位下判官李国度贺王真并正五位下成规有词藻娴於容止诏内藏寮回易渤海货物许国人与渤海人交关又出官钱四十万赐成规等买百货成规就掌客使请奉献私齎受之日本又命学士赐曲宴飨赉优渥三年日本归我贺唐平徐州使崔宗佐等六年使政堂省孔目官杨中远往聘并谢其归我贺唐使也东抵出云国岛根郡以违制聘觐被却十二年遣文籍院少监裴頲等一百五人聘冬抵加贺国明年夏日本以大藏善行高阶茂范为存问兼领客使既入京又以右衞门大尉版上茂树文章得业生纪长谷雄等为掌客使式部少辅菅原道真权行治部大辅事美浓介岛田忠臣权行玄蕃头事日皇御丰乐殿赐宴授頲从三位副使高周封正四位下并赐朝服重午

  日皇御武德殿观骑射召頲等预观赐录事以上续命缕頲亦献私齎遣内藏头和气彝范就鸿胪馆交易货物頲高才有风仪日皇嘉之赐御衣一袭敕菅原道真等与頲唱和道真博学敏文词官至右大臣兼右近衞大将以硕儒宿德名於国中亟称頲之才藻頲亦称道真诗有白居易体时白氏长庆集初流播日本学者颇众惟道真近之大岁善行岛田忠臣纪长谷雄亦一时文学选也二十五年裴頲复往聘日本史特书曰勃海使裴頲来贵之也大諲譔嗣位之八年使裴璆往聘抵伯耆国日本以散位菅原淳茂为掌客使兵部丞小野葛根文章生藤原守真为领客使诏左右马寮及参议以上鞍马迎璆夏四月抵日京璆頲之子淳茂道真之子也頲奉使与道真唱和及是璆淳茂亦相与唱和言及先人时事璆辄感泣异域之人两世邂逅人以为奇遇十八年复遣裴璆往聘璆前至日本授从三位至是进授正三位大江朝纲为掌客使朝纲亦博雅士也璆还国朝纲为序赠之见杂识篇又有王龟谋者官文籍院少监以百有五人如日本未届聘期也日本仍宾礼之有中台省牒太政官覆牒并见日本本朝文粹文芜浅不录未知属何王时也 此篇据源氏日本史渤海传诸臣传兼采青山延于诸家史

  ○比邻新罗

  新罗位於渤海之南与高句丽百济共称三国数与高句丽百济连兵不能敌新罗王金春秋事唐谨受册封奉正朔乃遣使乞师於唐唐遣苏定方率师救之遂灭百济百济灭之明年春秋卒元子法敏继立唐册为新罗王鸡林州大都督立八年遣将助唐师入高句丽以其王宝藏归高句丽遂灭又三十三年而渤海高王建国时新罗孝昭王之九年也高句丽盛时疆域广大北有扶余南踰鸭渌水浿水而都於浿水之上渤海高句丽北境也故朝鲜史以渤海为北朝新罗为南朝云两国以泥河为界泥河未明或谓新罗最北为井泉郡泥河当在今咸境南道德源左近武王仁安五年新罗圣德王徵何瑟罗道丁夫二千人筑长城於北境备我也 小田省吾朝鲜上世史何瑟罗道江原道江陵方面

  十三年王遣大将张文休浮海攻唐登州杀刺史韦俊唐帝 玄宗 遣中使及太仆员外卿金思兰返新罗发兵击我南鄙加授新罗王金兴光为开府仪同三司宁海军使新罗使旧将金庾信之孙允中为将以侵我亦唐命也适大雪路阻引军还新罗乃请置戍浿江俟後命玄宗报书曰敕新罗王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大都督鸡林州诸军事上柱国金兴光顷者渤海靺鞨不识恩信负恃荒远且尔逋诛卿嫉恶之情常以奋励故去年遣中使何行成与金思兰同往欲以叶谋比闻此贼困穷偷生海曲唯以抄窃作梗道路卿当随近伺隙掩袭取之奇功若有所成重赏更何所爱又敕曰得思兰表称知卿欲於浿江寘戍既当渤海冲要又与禄山相望仍有远图固是长策且蕞尔渤海久已逋诛重劳师徒未能扑灭卿每疾恶深用嘉之警寇安边有何不可处置讫因使以闻

  明年二月 册府元龟作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则武王之十五年 新罗王兴光从弟左领军衞员外将军忠信上表唐帝曰臣所奉进止令臣执节本国发兵马讨除靺鞨有事续奏者臣自奉圣旨誓将致命当此之时为替人金孝方身亡便留臣宿衞臣本国王以臣久侍天庭遣从侄至廉代臣今已到讫臣即合还每思前所奏进止无忘夙夜陛下先有制加本国王兴光宁海军大使锡之旌节以讨凶残皇威载临虽远犹近君则有命臣敢不祗蠢尔夷俘计以悔祸然除恶务本布宪惟新故出师义贵乎三申纵敌患贻於数代伏望陛下因臣还国以副使假臣尽将天旨再宣殊裔岂惟斯怒益振固亦武夫作气必倾其巢穴静此方隅遂夷臣之小诚为国家之大利臣等复乘桴沧海献捷丹闱效毛发之功答雨露之施臣所愿也伏维陛下图之又明年唐赐新罗浿江以南地

  先是唐灭百济仍立前百济大司稼正卿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守祭祀令与新罗和亲既灭高句丽置安东都护府设都护领之新罗未能有其地也故数叛与唐戍军相哄唐削其官爵大发兵击之新罗复称臣至是以助唐击我功获有浿南地乃於故百济地置三州故高句丽地置三州并己旧邦为九州文王五十三年新罗王金敬信以一吉飡伯鱼使於我定王永德四年新罗王金彦昇以给飡崇正使於我其史均书曰使於北国 三国史记 新罗官制十七等七曰一吉飡九曰级发飡省文作级飡 北国犹北朝谓渤海也宣王建兴九年彦昇徵汉山诸州郡万人筑长城浿江长三百里亦备我也 三国史记汉山郡在今朝鲜京城之北 朝鲜历史谓宣王南定新罗新唐书谓渤海有弁韩故地疑当此时也景王二十二年新罗弓裔叛略北原东部十余郡县二十四年弓裔自北原入何瑟罗自称将军又四年弓裔取浿西道及汉山州管内各城自是渤海边事愈急矣

  ○移国契丹

  契丹国於临潢东与渤海接李尽忠孙万荣之陷营州渤海大氏实与之通故唐武后封大氏为振国公而赦其罪大祚荣建国以後常屯劲兵於扶余府扞契丹也突厥遣使渤海谋合兵击契丹大武艺请命於唐欲执突厥使以献自建国以讫大虔晃交聘通问史阙不可考大諲譔嗣王之初契丹阿保机兵力雄盛以与我壤地相接岁寇边大諲譔七年陷我铁利府及东平寨改铁利为州建东平寨为镇东军而筑长城於镇东海口铁利镇东俱产铁置采炼者三百户令随赋贡纳十八年王遣使往聘是年陷我辽阳城明年改为东平郡修故城以渤海户及汉民实之後建为南京复改东京寻又陷我东平府改为辽州二十四年迁蓟州民实之王杀其蓟州刺史张秀实六月阿保机西征吐浑党项阻卜诸部诏有丙戌初秋必有归处未终两事岂负亲诚语明年六月归自西征十二月又诏曰所谓两事一事已毕惟渤海世讐未雪岂宜安驻乃大举兵入寇

  其后述律氏皇太子倍次子大元帅尧骨皆从阿保机之入寇也军行颷急十二月丁巳夜围扶余城明年正月庚午城陷凡四日丙寅遣安端萧阿古只将万骑趋上京忽汗城戊辰夜围之凡三日王震惧遂降诸府州仓卒未及奔命然犹为王守阿保机改渤海为东丹国封其太子倍为人皇王镇之国置中台省左右大相各一人左右次相各一人三月班师命王举族以从而令尧骨率诸将击渤海府州之拒命者七月乙酉阿保机卒於扶余府诏所谓两事者均毕丙戌初秋必有归处之言亦验是年三月长岭府举兵抗契丹五月鄚颉定理二府亦拒命七月铁州刺史衞钧举兵契丹将安端戮安边帅二人尧骨攻鄚颉定理十日城溃攻铁州十日城亦溃惟长岭坚守阅六月之久康默记韩延徽迭攻之不能克鸭渌府闻诸府被兵遣骑七千赴援为萧阿古只所败乘胜陷我回跋城长岭亦不守十一月尧骨嗣帝位遂为太宗

  人皇王倍奔丧留不遣东丹右次相耶律羽之上书曰渤海昔畏南朝阻险自衞居忽汗城今去上京辽邈既不为用又不罢戍果何为哉先帝因彼离心乘衅而动不战而克天授人与彼一时也遗种寖以蕃息今居远境恐为後患梁水之地乃其故乡地衍土沃有木铁盐鱼之利乘其微弱徙还其民万世长策也彼得故乡又获木铁盐鱼之饶必安居乐业然後选徒以翼吾左突厥党项室韦夹辅吾右可以坐制南邦混一天下成圣祖未集之功贻後世无疆之福表奏太宗嘉纳之诏徙东丹国民於梁水梁水亦名太子河西南流会辽河以入於海辽东东平府属川也天显三年既迁东丹国於东平五年四月人皇王倍始之国十一月浮海适唐又二十年世宗以安端主东丹国又四年安端卒不复置王而东丹之名以没其中台省左右大相次相则省於景宗乾亨元年自东丹国南迁契丹经营河朔不复东顾於是渤海东境北境有铁利定安兀惹诸国蒲奴里诸部东南境有白山女直三十六部辽史北面部族亦别有渤海部西北渤海部计其所得地不能三分之二也

  渤海人素以骁勇闻阿保机既以其俘编入算斡鲁朵尧骨复以余俘编入国阿辇斡鲁朵辽语心腹曰算牧国曰国阿辇斡鲁朵则宫也是谓宫衞又设立渤海帐司其官制有宰相有太保 辽史有渤海宰相罗汉渤海太保夏行美 有挞马有近侍详稳司辽史百官制曰辽太祖有帝王之度者三代遥辇氏尊九帐於御营之上一也灭渤海国存其族帐亚於遥辇二也并奚王之众抚其帐族拟於国族三也是谓北面诸帐官东方诸部尝以渤海人为节度虽移其国而未尝歧视其人也辽置五京以渤海国为东京其州若县或徙渤海人置或徙渤海人居之犹故国也若他京州县以渤海人徙置者上京县八易俗迁辽渤海咸宁扶余显理长乐安民中京县一安化徙渤海人杂居之者上京县九长泰定霸保和潞宣化长霸富义义丰临河州一镇中京县二盛吉海滨州三恩黔严

  ○再建国

  申甫先生记渤海事原有再建国一篇载哀王大諲譔以後国统事以门下士陈祗堂君元慎建言去之别系其事迹於各篇下兹将陈氏说帖录左以徵事实奉宽识

  钧着纪渤海至大諲譔止查宋史渤海传阿保机死渤海王复攻夫余不能克历长兴清泰遗 遗:遣 使朝贡周显德初其酋豪崔乌斯等三十人来归其後隔绝不能通中国太平兴国四年其酋帅大鸾河率小校李勋等十六人部族三百骑来降胡三省通监唐贞元十年嵩璘立注云渤海更五代以至於宋耶律虽加兵不能服也由此观之似渤海失夫余後尚能立国然宋史渤海传又载宋太宗赐乌舍城浮渝府渤海琰府王诏有云素闻尔国密迩寇讐迫於并吞力不能制因而服属困於宰割等语则已夷为部落而臣属於辽矣考辽史圣宗纪二十一年 补注统和 四月戊辰渤海等五部 补注兀惹渤海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古 遣使来贡又百官志有渤海军都指挥使司属辽阳路控扼高丽则渤海实不能自主其国亦既明甚金史高丽传渤海大氏至唐未稍衰自後不复有闻金伐辽渤海来归盖其遗裔也不为立传而附见於高丽可知其式微之甚不足齿於国也钧着止於大諲譔极为精审

  ○遗民

  渤海既亡其遗民往往据地建国亦或西归中国南奔高丽其留者或仕於契丹金灭辽置渤海军有猛安有谋克皆世袭熙宗世犹有存者

  定安国在渤海东南部渤海亡遗臣乌氏纠合余众保於此 宋史定安国本马韩之种为契丹所攻破其酋帅纠合余众保於西鄙 案乌玄明自言渤海遗黎则宋史所纪不足据也 建国改元自称定安国立大祚荣裔孙烈万华 朝鲜历史 宋开宝三年因女真遣使朝於中国附表贡方物太平兴国中太宗方经营远略讨击契丹使金 金:其 张犄角之势定安国固怨契丹侵侮不已闻宋师北伐欲藉以摅宿忿得诏大喜六年冬附女真使上表云定安国王乌玄明言大遇圣主洽天地之恩抚夷貊之俗臣玄明诚喜诚忭顿首顿首臣本以高丽旧壤渤海遗黎保据方隅涉历星纪仰覆露鸿钧之德被渐渍无外之泽各得其所以遂本性而顷岁契丹恃其强暴入寇境土攻破城寨俘略人民臣祖考守节不降与众避地仅存生聚以迄於今而又夫余府昨背契丹并归本国灾祸将至无大於斯所宜受天朝之密画率胜兵而助讨必欲报敌不敢违命臣玄明诚恳诚愿顿首顿首表尾署元兴六年十月日定安国王臣玄明表上圣皇帝前

  上答以诏书曰敕定安国王乌玄明女真使至得所上表以朕尝赐手诏谕旨且陈感激卿远国豪帅名王茂绪奄有马韩之地介于鲸海之表强敌吞并失其故土沈冤未报积愤奚伸矧彼獯戎尚摇虿毒出师以薄伐乘天灾之流行败衄相寻灭亡可待今国家已于边郡广屯重兵只俟严冬即申天讨卿若追念累世之耻宿戒举国之师当于伐罪之秋展尔复仇之志朔漠底定爵赏有加宜思永图无失良便而况渤海愿归於朝化扶余已背於贼庭励乃宿心纠其协力克期同举必集大勳尚阻重溟未遑遣使倚注之切寤寐宁忘以诏书付女真使令齎以赐之端拱二年其王子因女真使附献马雕羽鸣镝淳化二年王子大元因女真使上表後不复见 宋史 定安国王大氏乌氏迭见其理不可晓渤海亡始建国下讫淳化二年凡六十四年

  乌惹国文献通考所谓乌舍城浮渝府琰府王也乌惹宋史作乌舍城辽史作兀惹部又作屋惹国明有乌喇国疑一地浮渝始见旧唐书地志即扶余也字异而音略同乌惹旧属渤海在黄龙府东北 奉使行程录 黄龙府即扶余府改名 有户万余 契丹国志 虽与铁利同列辽属国军 辽史兵衞志 然不出征赋兵马惟时进大马蛤珠青鼠皮貂鼠皮胶鱼皮密蜡诸物而已 契丹国志 建国之四十余年己巳为辽景宗保宁二年渤海燕颇为黄龙府衞将杀都监张琚据城拒守辽遣敞史耶律曷里必讨之败於治河 辽史阿鲁不传作破於鸭渌江地望不合 走乌惹城又十一年辛巳为宋太平兴国六年太宗大举伐辽约发兵相应赐琰府王诏曰 李焘长编作赐渤海王诏 朕纂绍丕构奄有四海普天之下罔不率俾矧太原封域国之保障顷因窃据遂相承袭倚辽为援历世逋诛朕前岁亲提锐旅尽护诸将拔并门之孤垒断匈奴之右臂眷言吊伐以苏黔黎蠢兹北戎非理构怨辄肆荐食犯我封略一昨出师逆击斩获甚众今欲鼓行深入席卷长驱焚其龙庭大歼丑类素闻尔国密迩寇讐迫於吞并力不能制因而服属困於宰割当灵旗破敌之际是邻邦雪愤之日所宜尽出旗帐佐予兵锋俟其翦灭沛然封赏幽蓟土宇复归中原朔漠之外悉与相与勖乃协力朕不食言 宋史渤海传 乌惹畏辽竟无应者 文献通考

  又十年辛卯宋以乌惹不通朝贡令女真发兵攻之凡斩一级给绢五匹 文献通考 明年始修辽贡又二年宋人浮海赂女真及乌惹使叛辽女真以告於辽 辽史圣宗纪 续通监 明年乌惹酋长乌昭度与燕颇同侵铁利辽遣奚王和朔奴东京留守萧恒德东京统军使耶律奴瓜讨之以耶律斡腊为行军都监军次铁利数月不敢进既至请降不许乃急攻之利俘掠也昭度率众死守随方扞御虚构战棚埤堄间诱敌军登陴俄而枝柱折登者尽覆和朔奴计穷欲引退萧恒德曰师久无功遽归诸部谓我何若深入多获视徒返瘉也斡腊曰吾惧其得失不相偿也恒德不从进略东南诸部至高丽北鄙还道远粮绝士马多死亡昭度寻款服自计非辽敌也又以地远乞岁时免进鹰马貂皮辽诏以生辰正旦贡如旧余免

  又二年己亥辽纳乌惹叛人乌昭庆又五年甲辰女真致昭庆妻子於辽谓获而献之也自是乌惹复与辽绝其後铁利国数以乌惹户献於辽蒲卢毛朵部多乌惹户辽主诏索之 辽史大康又传乌惹户三字作渤海人 甲辰之後又百有十年癸巳为辽天祚天庆三年偕铁利同附於女真 辽史属国表 宋人不知忌女真而顾虞渤海之扰其边也归女真後之四年宋臣疏言登州与渤海相望熙宁中巡检每季下海駞基岛驻劄以駞基石为界自北朝通好不曾根理深虑渤海相近作过则駞基寨孤立乞以未岛呜呼岛为界并钦岛添置卓望兵令戍守往来巡逻宋主诏令指画闻奏不得希功生事许亢宗奉使行程录自黄龙府东行二百十里至古乌舍寨寨枕混同江湄当即乌惹国故墟也

  铁利国唐铁利部也 利高丽史同辽史作骊北盟会编作离 在黄龙府北数自通於唐见朝贡中国篇亦尝附渤海使通於日本见日本史後为渤海铁利府渤海之属於契丹改府为州铁利遗民仍建国称王辽史所谓铁骊国王府是也国介於契丹高丽二大国间聘使不绝周显德元年甲寅其国王那沙遣女真万豆如高丽献马及貂鼠青鼠皮高丽王亦遣使报聘其後复请历日於高丽高丽许之宋开宝间亦尝贡马於宋辽圣宗开泰元年送兀惹户百余至宾州辽赐以丝绢那沙以佛像儒书为请辽主复赐以护国仁王佛像一易诗书春秋礼记各一部国虽小崇尚文教犹有渤海诸王风也女真侵辽边辽发黄龙府铁骊军拒之当亦那沙主国时事辽命铁利与越里笃奥里米剖阿里蒲奴里五部岁贡貂皮六万五千马三百又置属国军有事则遣徵兵或下诏专征不从者讨之助众多寡多从其便无常额铁利兀惹皆与焉天祚天庆三年铁利偕兀惹同归女真与辽绝又十一年而辽亡 辽史 高丽史 契丹国志

  兴辽国大延琳者渤海国始祖大祚荣裔孙也 郑麟趾高丽史作大祚荣七世孙世数疑有误 为契丹东京舍利军详稳时户部使韩绍勳厚歛民不堪命延琳因以举事辽圣宗开 开:太 泰:平 九年囚留守驸马萧孝先及南阳公主杀韩绍勳等即位号其国为兴辽建元天庆以大延定为太师刘忠正为行营都都署大庆翰李匡禄等为宁郢各州刺史 郑麟趾高丽史世家五 时南北女真皆附延琳西取渖州不克及诸道兵次第皆至延琳婴城固守其将杨详世密送款夜开南门纳辽军被擒延琳以太平九年八月僭号明年八月亡 辽史圣宗纪 郢州刺史李匡禄诣高丽乞援闻国亡遂留不归 高丽史

  古欲 译作古裕 饶州渤海人也辽天祚天庆五年二月结构头下城以叛自称大王有步骑三万人辽使萧谢佛留讨之为古欲所败辽使南面副部署萧陶苏斡为都统益兵来攻复败之六月丙辰为萧陶苏斡所破获死者数千人 辽史

  大元国高永昌者渤海世族也仕於辽为东京留守萧保先裨将保先严酷渤海人苦之共杀保先而立永昌天祚天庆六年二月僭称皇帝国号大元建元隆基贵德州守将耶律余赌以广州渤海来附五月金军破东京永昌被擒凡四月而败

  其归中国者五季唐同光四年七月渤海前入朝使高正词授太子洗马周显德元年渤海国乌思罗等三十人来归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平晋阳移兵幽州渤海酋帅大鸾河率小校李勳等十六人部族三百骑与范阳军民二百余人 李焘长编大鸾河作达兰罕译音之变也 来归宋以鸾河为渤海都指挥使九年宋主宴大明殿召鸾河抚慰久之谓殿前诸校刘延翰曰俟高秋戒候当与骏马数十匹令出郊游猎以遂其性因赐以酒暨缗钱十万 文献通考

  其奔高丽者高丽太祖乙酉八年九月丙申渤海将军申德等五百人来附庚子礼部卿大和钧司政大元钧工部卿大福謩左右衞将军大审理等一百户来附丁亥十年三月工部卿吴兴等百一十人来附此知国之将亡而先去之者也戊子十一年正月渤海国亡秋七月渤海人大儒范率众来附九月隐继宗等来附见於天德殿三拜人谓失礼大相含弘曰失土人三拜古之礼也己丑十二年九月渤海正近等三百人来附甲午十七年秋七月渤海国世子大光显率众数万来奔赐姓名王继附之宗籍见宗子篇赐僚佐爵军士田宅有差戊戌二十一年渤海朴昇以三千余户来附景宗己卯四年渤海人数万来附 高丽史

  其事东丹国者曰老相为右大相曰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见辽史曰裴璆见杂识篇

  其事契丹而显者曰高模翰曰夏行美曰大康乂曰大公鼎辽史皆有传

  其仕契丹登第官校书郎後奔女真劝阿骨打即帝位者曰杨朴渤海铁州世族也 契丹国志

  金初兴以渤海军为八猛安其下有谋克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皆世袭熙宗皇统五年始罢辽东渤海猛安谋克承袭之制惟大白大以旧臣依旧世袭千户大白大官至尚书右丞相东京留守累封汉国王子大磐仍袭猛安又有大怀贞者亦辽阳人官至彰德军节度使

  ○杂识

  营州上都督府在京师东北三千五百八十九里至东都二千九百一十里 旧唐书地理志

  平卢军节度使镇抚室韦靺鞨统平卢卢龙二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 平卢军节度使治在营州平卢军在营州城内卢龙军在平州城榆关守捉在营州城西四百八十里安东都护府在营州东二百七十里 至德以後平卢军节度使治青州管淄青登莱四州 旧唐书地理志

  慎州武德初置隶营州领涑沬靺鞨乌素固部落万岁通天二年移於淄青州安置神龙初复旧隶幽州天宝领县一户二百五十口九百八十四 同上

  黎州载初二年析慎州置处浮渝靺鞨乌素固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元年迁於宋州管治神龙初还改隶幽州都督天宝领县一户五百六十九口一千九百九十一 同上 案浮渝即扶余字异而音同

  汉地东至乐浪玄菟今高丽渤海是也今在辽东非唐土也 旧 书地理志原注

  安东都护府总章元年九月置治平壤城上元二年移辽东郡故城仪凤二年移新城圣历二年改都督府神龙元年复为都护府开元二年移平州天宝二年移辽西故郡至德後废领羁縻州十四去京师四千六百二十五里至东都三千八百二十里 新唐书地理志

  营州西北百里曰松陉岭其西奚其东契丹距营州北四百里至涅水营州东百八十里至燕郡城又经汝罗守捉渡辽水至安东都护府五百里府故汉襄平城也东南至平壤城八百里西南至都里海口六百里西至建安城三百里故中郭县也南至鸭渌江北泊汋城七百里故安平县也自都护府东北经古盖牟新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城临忽汗海其西南三千 千:十 里古肃慎城其北经德理镇至南黑水靺鞨千里 同上

  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三百里北渡乌湖岛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东傍海壖过青泥浦桃花浦杏花浦石人汪橐驼湾乌骨江八百里乃南傍海壖过乌牧岛浿江口椒岛得新罗西北之长口镇又过秦王石桥麻田岛古寺岛得物岛千里至鸭渌江唐恩浦口乃东南陆行七百里至新罗王城自鸭渌江口舟行百余里乃小舫泝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九都县城故高丽王都又东北泝流二百里至神州又陆行四百里至显州天宝中王所都又正北如东六百里至渤海王城 同上 九都即丸都

  张建章太和中为幽州判官撰渤海国记 唐书艺文志 尝齎元戎命往渤海回及西岸经太宗征辽碑半在水中建章则以帛苞麦屑置於水中摸而读之不失一字官至幽州行军司马 册府元龟 南部新书 案行军司马位节度副使之下判官之上张建章之使渤海新旧唐书俱逸之

  韩翃有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诗少年结客散黄金中岁连兵埽绿林渤海名王曾折首汉家诸将尽倾心行人去指徐州近饮马回看泗水深喜见明时锺太尉功名一似旧淮阴 全唐诗

  温庭筠有送渤海王子归国诗云疆理虽重海诗书本一家盛勳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即天涯 同上 震钧渤海国志曰王子史失其名其曰佳句在中华是其人能诗

  张籍赠海僧诗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余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与医收海藻持咒取虫鱼更问重来伴天台几处居 同上 案扶余属於渤海久矣诗称扶余举其旧国名实过渤海也

  左允裴頲子璆大諲譔八年五月以大使修聘日本将回国日本法皇附书与頲曰裴公足下昔再入觐光仪可爱遗在人心余是野人未曾交语徒想风姿北望增恋方今名父之子礼毕归乡不忍方寸聊付私言嗟乎余栖南山之南浮云不定君家北海之北嶮浪几重一天之下宜知有相思四海之内莫怪不得名栖鹤洞居士无名谨状未题延喜八年五月十二日 日本藤原明衡本朝文粹 法皇者醍醐帝之父宇多天皇也时禅位八年矣原书裴頲作裴遡未喻

  渤海王孝廉充聘日本大使有从出云州书情寄两个敕使诗云南风海路连归思北雁长天引旅情赖有锵锵双凤伴莫愁多日住边亭又有奉敕张内宴诗春对雨探得晴字诗山花戏赠两领客使并滋野贞主诗和坂领客对月思乡见赠诗日人录其诗附入文华秀丽集

  日本坂上今继和渤海大使见寄之作宾亭寂寞对青溪 溪字原阙以意补之 处处登临旅念凄万里云边辞国远三春烟里望乡迷长天去雁催归思幽谷来莺助客啼一面相逢如旧识交情自古与人齐 日本文华秀丽集

  日本滋野贞主春夜宿鸿胪简渤海入朝王大使诗枕上宫钟传晓漏云间宾雁送春声辞家里许不胜感况复他乡客子情 同上

  日本滋野贞主春日奉使入渤海客馆诗苍茫渤海几千里五两舟中送一年鯷壑艰辛孤迹度鲸涛杀怕远情传春鸿爱暖南江水旅客看云北海天晓籁莫惊单宿梦他乡觉後不胜怜 日本经国集

  日本坂上今雄秋朝听雁寄渤海入朝高判官释录事诗大海途难涉孤舟未得回不如关陇雁春去复秋来 日本文华秀丽集

  日本桑原腹赤和渤海入觐副使公赐 脱渤字 对龙颜之作渤海望无极苍波路几千瞻云遥骤水就日远朝天庆自紫霄降恩将丹化宣以君吴札耳应悦听薰弦 同上

  日本大江朝纲夏夜於鸿胪馆饯北客序曰延喜八年天下太平海外慕化北客筭彼星躔朝此日域望扶木而鸟集涉沧溟而子来我后怜其志褒其劳或降恩或增爵於是饯宴之礼已毕俶装之期忽催夫别易会难来迟去速李都尉於焉心折宋大夫以之骨惊想彼梯山航海凌风穴之烟岚回棹扬鞭披龟林之蒙雾依依然莫不感忘遐之诚焉若非课时媒而宽愁绪携欢伯而缓悲端何以续寸断之肠休半销之魂者乎於时日会鹑尾船舣龙头麦秋动摇落之情桂月倍分隔之恨嗟乎前途程远驰思於雁山之暮云後会期遥沾缨於鸿胪之晓泪予翰苑凡丛杨庭散木媿对辽水之客敢陈孟浪之词云尔 日本国朝文粹 为渤海使裴璆作也

  日本纪在昌迭裴大使归国诗序曰执徐之岁北客来朝候龙星之一周涉鼈波之千里朝家怜彼远节赐以优宠其礼峻焉其恩深矣既而觐天仪毕归蕃期至逼王程之有限叹友道之不终夫以人之送别别之伤人自然之感不觉而生昔尼父之去周老聃因以赠言子高之还鲁季节於焉揽涕况乎天涯渺绝云帆长归驰思於烟驿则梯山之程难计通梦於波邮则航溟之路易迷於是烛烧红蜡謌奏骊驹可以销攀慕之魂可以穿怅望之眼今之相惜不其然乎於时桂月渐倾梅雨斜落劝红螺而缓愁染紫毫以写思君子之别良有以哉若予者久积丹萤之光未入白凤之梦自忘鄙拙聊课庸音云尔 日本国朝文粹 亦为渤海使裴璆作也

  咸通初有渤海僧萨多罗者寓於西明精舍云能通鸟兽之言往往闻鸟鹊燕雀啅噪则说休咎及闾巷间事如目击者佛图澄之听铃语不是过也一日秋暑方炎与小朝客数人联骑将纳凉於城西别墅路遇牝豕引诸屯而行喀喀有声一朝士戏曰此猪有语否对曰有之人自不能谕也又问曰所语何对曰巨彘顾诸雏云行行行向前树阴下吃你料其不远当遇官槐而止且饲羣子矣诸朝士颇奇之因缓辔以侦果逾沟不没过圈不奔直抵木阴踞乳诸子尔後贵臣宅互迎问之无少差忒後中官主禁旅者将籍名於军寺蕃僧不乐杖锡出京不知所往 唐高彦林阙史

  僧载雄者渤海亡率五十人奔高丽殆义不食契丹粟者欤

  僧灵仙苾蒭者未详何许人礼佛五台山渤海文王时日皇以黄金百两授渤海使高承祖欲附致之苾蒭文王遣使入唐贺正命礼毕诣五台山访之致日皇旨至则苾蒭已化去渤海使返国海行过涂里浦疾风暴起舟覆使与金俱没 日本史

  契丹阿保机天赞三年甲申六月诏曰上天降监惠及烝民圣主明王万载一遇朕既上承天命下统羣生每有征行皆奉天意是以机谋在己取舍如神国令既行人情大附舛讹归正遐迩无愆可谓大含溟海安纳泰山矣自我国之经营为羣方之父母宪章斯在胤嗣何忧升降有期去来在我良筹圣会自有契於天人众国羣王岂可化其凡骨三年之後岁在丙戌时值秋初必有归处然未终两事岂负亲诚日月非遥戒严是速 辽史太祖纪 诏所谓两事者一为吐浑党项阻卜等部一为渤海也天显元年丙戌正月灭渤海七月班师次扶余府阿保机卒丙戌秋初必有归处至是乃验

  天赞三年十月契丹日益强盛遣使就唐求幽州以处卢文进时东北皆服属惟渤海未服太祖谋南征恐渤海掎其後乃先举兵击渤海之辽东遣其将秃欲及卢文进据平营等州以援幽地师攻渤海无功而还 契丹国志

  渤海本与奚契丹为唇齿国辽太祖初兴吞并八部继灭奚国渤海王大諲譔深殚 殚:惮 之阴与新罗诸国结援太祖知之集议未决後游猎有黄龙见所居氊屋上连发二矢殪之龙坠於前太祖喜曰是灭 脱渤字 海之兆也遂平其国虏其主 同上

  渤海首领大舍利高模汉兵步骑万余人并髠发左袵窃为契丹之饰 同上 补注宽按舍利五代会要云官震志云姓见国统篇读此可知是官非姓

  辽东路置渤海军都指挥使 同上

  仪坤州启圣军节度本契丹右大部地应天皇后建州回鹘糯思居之至四世孙容我梅里生应天皇后述律氏适太祖太祖开拓四方平渤海后有力焉俘掠有伎艺者多归帐下谓之属珊以所生之地置州 辽史地理志

  凡举兵帝率蕃汉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分命近臣告太祖以下诸陵及木叶山神乃诏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东京渤海兵马燕京统军兵马虽奉诏未敢发兵必以闻 辽史兵衞志

  渤海亡之四年东丹国遣使裴璆以九十三人聘於日本璆故渤海政堂省守和部少卿也尝两使日本承优礼至是复奉使通好日皇以契丹之灭渤海失信义且使者无人臣节重诘责之璆奉状谢曰璆背真向伪忍耻偷生不救先主於樽俎之间猥谄新王於兵戈之际望振鹭而面惭咏相鼠而股战不忠不义罪无可逃卒不获将命而还 日本史

  渤海亡之十五年契丹遣使如高丽修好遗橐駞五十匹高丽王建以契丹尝与渤海连合背盟灭其国甚无道不足远结为邻遂绝交聘流其使三十人於海岛系橐駞万夫桥下皆饿毙 高丽史

  王寂辽东怀古诗李唐遭百六边事失经营大氏十传世辽人久用兵战场春草瘦戍垒暮烟平今日归王化居民自乐生 辽东行部志

  ○年表上

  渤海诸王立改年没有諡新旧唐书间见之粤稽日本朝鲜诸史则渤海之元与諡二者加详焉当有所据非虚构也礼国君即位踰年始改元三代以下帝王或不尽然偏方霸国宜可例视新书文王大钦茂之後有元义华璵二代华璵有元有諡而元义独否疑有元失之諡则国人靳而不予也礼制随时变易中外历法复有异同并举互书传之以大事亦治史学者之要义欤

  渤海 唐 梁 後唐附 日本 新罗 高丽 契丹

  丙申 元年乞乞仲象唐封振国公 武后万岁登封元年万岁通天元年封乞乞仲象为振国公 持统帝大化二年 孝昭王金理洪五年    

  丁酉 二 武后神功元年 文武帝大长元年 六    

  戊戌 三 武后圣历元年 二 七    

  己亥 四败唐将李楷固之师 二遣李楷固讨大祚荣败还 三 八    

  庚子 振国王渤海太祖大祚荣天统元年 武后久视元年 四 九    

  辛丑 二 武后大足元年长安元年 文武帝大宝元年 十    

  壬寅 三 二 二 圣德王金兴光元年    

  癸卯 四 三 二 二    

  甲辰 五 四 庆云元年 三    

  乙巳 六唐招抚使来因遣使入侍 中宗神龙元年遣张行岌招抚渤海 二 四    

  丙午 七 二 三 五    

  丁未 八 景龙元年 四 六    

  戊申 九 二 元明和铜元年 七    

  己酉 十 三 二 八    

  庚戌 十一 睿宗景云元年 二 九    

  辛亥 十二 二 四 十    

  壬子 十三 玄宗先天元年 五 十一    

  癸丑 十四唐封渤海郡王自是始称渤海遣土子入朝 玄宗开元元年册封国王大祚荣渤海郡郡王十二月渤海王子入朝 六 十二    

  甲寅 十五 二拂涅铁利越喜三部俱来朝 七 十三    

  乙卯 十六 三 元正灵龟元年 十四    

  丙辰 十七 四拂涅部来朝 二 十五    

  丁巳 十八 五拂涅部来朝 元正养老元年 十六    

  戊午 十九 六 二 十七    

  己未 二十高王薨子大武艺嗣 七二月拂涅铁利越喜三部使朝八月拂涅部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 三 十八    

  庚申 武王大武艺仁安元年唐册王嫡男大都利行为桂娄郡王日本观风俗使来唐使来 八八月册渤海王嫡男大都利行为桂娄郡王九月遣使如渤海告讨奚契丹 四遣渡岛津轻司等如渤海观风俗 十九    

  辛酉 二遣大首领朝於唐 九十一月渤海拂涅铁利大首领俱朝 五 二十    

  壬戌 三遣使入唐献鹰 十十月越喜首领朝十一月渤海献鹰 六 二十一    

  癸亥 四 十一 七 二十二    

  甲子 五新罗筑长城於北境以备我遣使入唐贺正 十二二月渤海使贺正十二月越喜使贺正献方物 圣武帝神龟元年 二十三筑长城北境备渤海    

  乙丑 六遣使入唐贺正遣王弟大昌勃价入唐宿衞 十三正月渤海使贺正献方物 渤海王弟大昌勃价朝留备宿衞 二 二十四    

  丙寅 七遣嫡男大都利行王子大义信入唐宿衞遣母弟门艺伐黑水门艺奔唐 十四四月渤海王嫡男大都利行朝留宿衞十一月渤海王子大义信朝献方物渤海王母弟门艺来奔 三 二十五    

  丁卯 八王弟大昌勃价归自唐遣弟大宝方朝於唐 十五封渤海王弟大昌勃价襄平县开国男遣归国八月渤海王弟大宝方朝 四渤海使始来 二十六    

  戊辰 九唐归我嫡男大都利行之丧遣使入唐朝 十六归渤海王嫡男大都利行之丧 五 二十七    

  己巳 十遣弟大胡雅大琳先後入唐宿衞 十七二月渤海献鹰又献鲻鱼渤海王弟大胡雅大琳先後来朝留备宿衞 天平元年 二十八    

  庚午 十一遣弟大郎雅入唐贺正备宿衞又两遣使贡献 十八渤海王弟大郎雅来贺正留备宿衞又两遣使贡献 二 二十九    

  辛未 十二遣使入唐贺正又两遣使朝 十九渤海使贺正又两遣使朝 三 三十    

  壬申 十三遣大将张文休寇唐登州 二十渤海寇登州 四 三十一    

  癸酉 十四新罗攻我南境 二十一诏大门艺发兵讨渤海诏新罗发兵击渤海南境 五 三十二奉唐命命金允中率师击渤海南境    

  甲戌 十五 二十二 六 三十三    

  乙亥 十六 二十三赐新罗浿江以南地八月拂涅铁利越喜使朝献方物 七 三十四唐以击渤海功赐浿江以南地    

  丙子 十七遣弟大蕃朝於唐 二十四渤海王弟大蕃来朝 八 二 二:三 十五    

  丁丑 十八遣使入唐献鹰鹘遣使入唐送水手并唐没落人武王薨子大钦茂嗣 二十五渤海使献鹰鹘 渤海使送水手及没落人 遣使如渤海吊祭册立 九 孝威王金承庆元年    

  戊寅 文王大钦茂大兴元年 遣使入唐献貂皮乾文鱼遣使入唐写书 日本入唐使假途归国遣使送之 二十六渤海使来献貂皮十张乾文鱼百口渤海来写书 十入唐使假途渤海归国渤海使来遣使如渤海 二    

  己卯 二遣使入唐谢恩日本使来 二十七二月渤海献鹰拂涅使献方物十月渤海谢恩使来 十一 三    

  庚辰 三遣使入唐献貂皮日本使来 二十八渤海贡貂皮 铁利越喜使献方物以平卢节度使兼押渤海黑水两蕃使 十二遣使如渤海 四    

  辛巳 四遣使入唐贺正 又遣使进鹰鹘 二十九春渤海拂涅越喜使贺正四月渤海进鹰鹘 十三 五    

  壬午 五 天宝元载 十四 景德王金宪英元年    

  癸未 六遣弟蕃入唐宿衞 二渤海王弟朝留宿衞 十五 二    

  甲申 七 三 十六 三    

  乙酉 八 四 十七 四    

  丙戌 九遣使入唐贺正 五渤海使贺正 十八 五    

  丁亥 十遣使入唐贺正献方物 六渤海使贺正献方物 十九 六    

  戊子 十一遣使入唐献鹰 七渤海使献鹰 二十 七    

  己丑 十二遣使入唐献鹰 八渤海使献鹰 孝谦帝天平感宝元年胜宝元年 八    

  庚寅 十三 九渤海献鹰 二 九    

  辛卯 十四 十 三 十    

  壬辰 十五遣使日本 十一 四渤海使来 十一    

  癸巳 十六遣使入唐贺正 十二渤海使贺正 五 十二    

  甲午 十七遣使入唐贺正 十三渤海使贺正 六 十三    

  乙未 十八徙都上京 十四 七 十四    

  丙申 十九唐平卢留後使来乞师 肃宗至德元载平卢留後遣使乞师渤海 八 十五    

  丁酉 二十日本使来 二 天平宝字元年 十六    

  戊戌 二十一唐平卢节度使来乞师且告国难 遣使入唐奔问官守日本使来 乾元元年平卢节度乞师渤海且告国难 渤海使朝 二遣使如渤海 十七    

  己亥 二十二遣使日本 二 三 淳仁帝仍称旧元 渤海使来 十八    

  庚子 二十三遣使入唐贺正遣壹万福如日本 上元元年 四 十九    

  辛丑 二十四日本使来 二渤海使贺正 五渤海使壹万福来 二十    

  壬寅 二十五唐进为渤海国王遣使日本 宝应元年进渤海郡王为渤海国王 六 二十一    

  癸卯 二十六 代宗广德元年 七 二十二    

  甲辰 二十七 二 八 二十三    

  乙巳 二十八 永泰元年以淄青平卢节度使押新罗渤海两蕃使 称德帝天平神护元年 惠恭王金乾运元年    

  丙午 二十九 大历元年 二 二    

  丁未 三十五遣使入唐朝贡 二渤海使五至 神护景云元年 三    

  戊申 三十一遣使入唐朝贡 三渤海使朝贡 二 四    

  己酉 三十二 四 三 五    

  庚戌 三十三 五 光仁帝宝龟元年 六    

  辛亥 三十四 六 二渤海使来 七    

  壬子 三十五遣使入唐朝贡遣壹万福聘于日本 七渤海使朝贡 三 八    

  癸丑 三十六六遣使入唐朝贡 八渤海使六至 四 九    

  甲寅 三十七两遣使入朝于唐 九渤海使两至 五 十    

  乙卯 三十八四遣使入唐朝贡 十渤海使四至 六 十一    

  丙辰 三十九遣使都蒙如日本 十一 七渤海使史都蒙来 十二    

  丁巳 四十三遣使入唐献鹰献日本舞女十一人献方物 十二渤海使三至献日本国舞女及方物 八 十三    

  戊午 四十一 十三 九 十四    

  己未 四十二遣使日本贺正 十四罢渤海岁贡鹰鹞 十渤海使来却之 十五    

  庚申 四十三遣使入唐朝贡 德宗建中元年 渤海使朝贡 十一 宣德王金良相元年    

  辛酉 四十四 二 天应元年 二    

  壬戌 四十五遣使入唐朝贡 三渤海使朝贡 桓武帝延历元年 三    

  癸亥 四十六 四 二 四    

  甲子 四十七 兴元元年 三 五    

  乙丑 四十八 贞元元年 四 元圣王金敬信元年    

  丙寅 四十九徙都东京遣使日本 二 五 二    

  丁卯 五十 三 六渤海使来 三    

  戊辰 五十一 四 七 四    

  己巳 五十二 五 八 五    

  庚午 五十三 六 九 六遣一吉飡伯鱼使北国    

  辛未 五十四两遣使入朝於唐又遣王子大贞翰朝留宿衞 七渤海使两至一朝一贺正 王子大贞翰朝留宿衞 十 七    

  壬申 五十五遣使入唐朝贡 八渤海使朝贡 十一 八    

  癸酉 五十六 九 十二 九    

  甲戌 五十七三月四日文王薨元义嗣被弑成王大华璵中兴元年华璵薨弟嵩璘嗣 十渤海王子大清允朝授衞尉卿 十三 十    

  乙亥 唐王大嵩璘正历元年 唐册立使来遣使日本告哀告即位 十一二月册大嵩璘为渤海郡王 十四 十一    

  丙子 二遣使日本请聘期 十二 十五渤海使来告哀告即位 十二    

  丁丑 三 十三 十六日本羣臣以渤海国书辞逊诣阙表贺 十三    

  戊寅 四日本使来允六年一聘唐册立使来 日本使来 十四三月进封渤海郡王大嵩璘为渤海国王 王侄大能信朝 十七遣使渤海 渤海使来 十四    

  己卯 五日本使来 十五 十八遣使渤海报聘 昭圣王金俊邕元年    

  庚辰 六 十六 十九 哀庄王金重兴元年    

  辛巳 七 十七 二十 二    

  壬午 八 十八越喜首领来 二十一 三    

  癸未 九 十九 二十二 四    

  甲申 十遣使入朝朝贡 二十渤海使朝贡 二十三敕能登国造渤海客院 五    

  乙酉 十一 顺宗永贞元年加渤海王大嵩璘检校司徒 二十四 六    

  丙戌 十二 宪宗元和元年加渤海王检校太尉 平成帝大同元年 七    

  丁亥 十三遣使入唐朝贡 二渤海使朝贡 二 八    

  戊子 十四康王薨子大元瑜嗣 三 三 九    

  己丑 定王大元瑜永德元年唐吊祭册立使来七月日本使来 遣使日本遣使入唐朝贡 四正月遣使如渤海吊祭册立 四遣使如渤海 宪德王金彦昇元 元:年 年    

  庚寅 二遣子大延真入唐朝献 五正月渤海使高才南来朝献十一月渤海王子大延真来朝献方物 嵯峨帝弘仁元年渤海使来 二    

  辛卯 三 六 二 三    

  壬辰 四定王薨弟大言义立 七渤海使朝贡 正月赐渤海使官告三十五通衣一袭 三 四遣级飱崇正使於北国    

  癸巳 僖王大言义朱雀元年唐吊祭册立使来两遣使入唐朝献 八正月遣使如渤海吊祭册立十二月宴赐渤海使 四 五    

  甲午 二遣使入唐朝贡遣使日本 九正月渤海使献金银佛像 十二月渤海使献鹰鹘 五渤海使来 六    

  乙未 三遣王子大庭俊朝於唐 十正月二月三月俱赐渤海使官告 七月渤海王子大庭俊朝 六 七    

  丙申 四僖王薨弟大明忠嗣 十一渤海使两至 二月赐渤海使银 银:锦 彩银器授高宿满等二十人官并国信 三月赐渤海使锦县 县:緜 七 八    

  丁酉 简王大明忠太始元年遣使入唐朝贡 十二 八 九    

  戊戌 宣王大仁秀建兴元年遣使朝於唐且告哀 十三五月册大仁秀为渤海国王 九 十    

  己亥 二遣使入唐朝贡遣使日本 十四 十渤海使来 十一    

  庚子 三遣使入唐朝贡 十五闰正月加渤海王大仁秀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二月十二月俱对渤海朝贡使於麟德殿赐宴加平卢军押新罗渤海两蕃使 十一 十二    

  辛丑 四遣使日本 穆宗长庆元年 十二渤海使来 十三    

  壬寅 五 二正月对渤海使於麟德殿宴赐 十三 十四    

  癸卯 六遣使日本遣使朝唐 三 十四 十五    

  甲辰 七 四二月渤海大聪叡朝留宿衞 淳和帝天长元年渤海使至加贺以大雪敕停入京 十六    

  乙巳 八遣使入唐朝贡 敬宗宝历元年三月渤海朝贡 二渤海使来 十七    

  丙午 九 二 三 金景徽元年筑浿江长城三百里    

  丁未 十遣使入唐朝贡 文宗太和元年四月对渤海使十一人於麟德殿赐宴 四 二    

  戊申 十一遣使入唐朝贡 二十二月对渤海使於麟德殿赐宴 五遣人至但马放还渤海使 三    

  己酉 十二遣使入唐朝贡 三 六 四    

  庚戌 十三宣王薨大彝震咸和元年遣使入唐朝贡 四渤海使朝贡 七 五    

  辛亥 二唐册立使来遣王子大明俊朝唐 五正月己丑册大彝震为渤海国王 十一月渤海使朝贡 八渤海使来 六    

  壬子 三遣使入唐谢册命学生三人随往王太子光晟等朝 六二月宴赐渤海王子大明俊等六人 内养王宗禹归自渤海 九 七    

  癸丑 四 七正月渤海谢册命使来学生三人来二月宴赐渤海王子大光晟等六人 十 八    

  甲寅 五 八 仁明帝承和元年 九    

  乙卯 六 九 二 十    

  丙辰 七 开成元年正月对渤海贺正王子大明俊等宴赐 三 僖康王金悌隆元年    

  丁巳 八遣使朝於唐 二 四 二    

  戊午 九 三十二月渤海王子大延广朝 五 闵哀王金明□元年    

  己未 十 四 六 神圣王金佑贞元年文圣王金庆膺元年    

  庚申 十一 五 七 二    

  辛酉 十二遣使日本 武宗会昌元年 八 三    

  壬戌 十三 二 九渤海使来 四    

  癸亥 十四 三 十 五    

  甲子 十五 四 十一 六    

  乙丑 十六遣使朝唐 五对渤海使者宴赐 十二 七    

  丙寅 十七 六渤海使朝于宣政殿 十三 八    

  丁卯 十八 宣宗大中元年 十四 九    

  戊辰 十九 遣使日本 二 嘉祥元年 十    

  己巳 二十 三 二渤海使来 十一    

  庚午 二十一 四 三 十二    

  辛未 二十二 五 文德帝仁寿元年 十三    

  壬申 二十三 六 二 十四    

  癸酉 二十四 七 三 十五    

  甲戌 二十五 八 齐衡元年 十六    

  乙亥 二十六 九 二 十七    

  丙子 二十七 十 三 十八    

  丁丑 二十八王薨弟大虔晃嗣 十一 天安元年 宪安王金谊清元年    

  戊寅 大虔晃元年遣使日本 十二册大虔晃为渤海国王 二 二    

  己卯 二 十三 清和帝贞观元年渤海使来 三    

  庚辰 三遣使日本被却 懿宗咸通元年 二 四    

  辛巳 四 二 三渤海使来却来 景文王金膺廉元年    

  壬午 五 三 四 二    

  癸未 六 四 五 三    

  甲申 七 五 六 四    

  乙酉 八 六 七 五    

  丙戌 九 七 八 六    

  丁亥 十 八 九 七    

  戊子 十一 九 十 八    

  己丑 十二王薨大玄锡嗣 十 十一 九    

  庚寅 景王大玄锡元年遣使日本 十一 十二 十    

  辛卯 二 十二 十三 十一    

  壬辰 三遣使贺唐平徐州遭风不达 十三 十四 十二    

  癸巳 四 十四 十五资送渤海贺唐平徐州使回国 十三    

  甲午 五 僖宗乾符元年 十六 十四    

  乙未 六 二 十七 宪康王金晸元年    

  丙申 七遣使日本 三 十八 二    

  丁酉 八 四 阳成帝元庆元年渤海使来 三    

  戊戌 九 五 二 四    

  己亥 十 六 三 五    

  庚子 十一 广明元年 四 六    

  辛丑 十二 中和元年 五 七    

  壬寅 十三遣裴頲使日本 二 六 八    

  癸卯 十四 三 七渤海使裴頲来 九    

  甲辰 十五 四 八 十    

  乙巳 十六 光启元年 光孝帝仁和元年 十一    

  丙午 十七 二 二 定康王金晃元年    

  丁未 十八 三 三 真圣女王金曼元年    

  戊申 十九 四 宇多帝仁和四年 二    

  己酉 二十 昭宗龙纪元年 宽平元年 三    

  庚戌 二十一 大顺元年 二 四    

  辛亥 二十二 二 三 五弓裔叛略北原东部十余郡县    

  壬子 二 二:三 十二 景福元年 四 六    

  癸丑 二十三 三:四 二 五 七    

  甲寅 二十四 四:五 乾宁元年 六 八    

  乙卯 大玮瑎 二 七渤海使裴頲至 九    

  丙辰   三 八 十    

  丁巳   四 九 十一    

  戊午   光化元年 醍醐帝昌泰元年 孝恭王金嶢元年弓裔取浿西道及汉山州管内各城    

  己未   二 二 二    

  庚申   三 三 三    

  辛酉 哀王大諲譔元年 天复元年 延喜元年 四   痕德堇可汗立

  壬戌 二 二 二 五    

  癸亥 三 三 三 六    

  甲子 四 昭宣帝天佑元年 四 七弓裔称帝   讨黑车子室韦大破之

  乙丑 五新罗弓裔取我平壤以北地 二 五 八弓裔取平壤及浿西十三镇    

  丙寅 六遣王子大昭顺朝梁 三 六 九   阿保机袭破北山奚

  丁卯 七遣殿中少令崔礼光入梁朝贡 遣裴璆使日本 梁太祖开平元年五月渤海王子大昭顺贡海东物产 七 十   契丹阿保机即帝位元年

  戊辰 八遣其相大诚谔入梁朝贡 二正月加渤海朝贡使崔礼光已下爵秩并赐金帛 八 十一   二

  己巳 九 三三月渤海相大诚谔进儿女口及貂鼠熊皮 九 十二   三

  庚午 十 四 十 十三   四

  辛未 十一遣使朝梁献方物 乾化元年八月渤海献方物 十一 十四   五

  壬申 十二遣使朝梁献方物 二五月渤海王子大光赞进方物闰五月赐渤海使分物银器 十二 神德王朴景辉元年   六

  癸酉 十三 三 十三     七

  甲戌 十四 四 十四     八

  乙亥 十五 梁末帝贞明元年 十五     九

  丙子 十六 二 十六     契丹阿保机神册元年

  丁丑 十七 三 十七 景明王朴昇英元年   二

  戊寅 十八遣使通好契丹契丹陷我显德东平二府 四 十八 二 高丽太祖王建建国改元天授 三渤海使来贡

  己卯 十九 五 十九 三 二 四

  庚辰 二十 六 二十渤海使裴璆来 四 三 五

  辛巳 二十一 龙德元年 二十一 五 四 六

  壬午 二十二 二 二十二 六 五 天赞元年

  癸未 二十三 後唐庄宗同光元年 延长元年 七 六 二

  甲申 二十四遣侄大元让大元谦先後朝於後唐五月袭契丹辽州杀其刺史张秀实七月契丹来攻九月契丹退兵女直黄头室韦合势攻之 遣裴璆贡於後唐 二正月渤海王子大禹谟来朝五月渤海王侄大元让贡方物八月以渤海王侄大元谦试国子监丞 二 景哀王朴魏膺元年 七 三渤海袭辽州杀刺史张秀实掠其民七月攻渤海九月师退女直黄头室韦合势攻之

  乙酉 二十五遣大陈林等入唐朝贡十二月契丹围我扶余府 三二月渤海使裴璆来贡五月以裴璆为右赞善大夫 三 二 八渤海将军申德礼部卿大和钧司政大元钧工部卿大福謩左右衞将军大审理率民户来奔 四十二月契丹主亲征渤海围扶余府

  丙戌 二十六正月契丹陷我扶余府进攻上京王降三月王举族从契丹西行七月王至契丹都城 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渤海使大陈林等朝贡七月大昭佐朝贡 四 三 九 天显元年正月克渤海扶余府进攻上京渤海王降三月班师使渤海王举族以从七月渤海王至都于都西筑城以居之

  ○年表下

  渤海亡後分建国            

  定安 乌惹 一曰扶余 铁利 中国 契丹 高丽 女真

  丁亥       後唐明宗天成二年 契丹太宗天显二年 高丽太祖王建天授十年渤海工部卿吴兴等来附  

  戊子       三 三 十一  

  己丑       四渤海使高正词来献方物 四 十二渤海王近等三百人来附  

  庚寅       长兴元年 五 十三  

  辛卯       二 六 十四  

  壬辰       三 七 十五  

  癸巳       四 八 十六  

  甲午       闵帝应顺元年末帝清泰元年 九 十七渤海王世子大光显率众数万来奔赐姓名王继附之宗籍授光显元辅使守白州以奉其祀赐僚佐爵军士田宅有差  

  乙未       二渤海使列周义来献方物 十 十八  

  丙申       三晋高祖天福元年 十一 十九  

  丁酉       三 会同元年 二十  

  戊戌       三 二 二十一渤海朴昇率三千户来附  

  己亥       四 三 二十二  

  庚子       五 四 二十三  

  辛丑       六 五 二十四  

  壬寅       七 六 二十五契丹使来遣橐駞五十匹以背盟减渤海国流其使于海岛系橐驼万夫桥下皆饿死  

  癸卯       八 七 二十六  

  甲辰       出帝开运元年 八 惠宗元年  

  乙巳       二 九 二  

  丙午       三 建国号曰辽改元大同世宗天禄元年 定宗元年  

  丁未       後汉高祖仍称天福十二年 二 二  

  戊申       隐帝乾佑元年 三 三  

  己酉       二 四 四  

  庚戊       三 五 光宗元年  

  辛亥       周太祖广顺元年 穆宗应历元年 二  

  壬子       二 二 三  

  癸丑       三 三 四  

  甲寅     国主武那沙使女真万豆如高丽献方物 显德元年世宗立 四 五铁利使来献马及貂鼠青鼠皮  

  乙卯       二 五 六  

  丙辰       二 二:三 五:六 六:七  

  丁巳       三 三:四 六:七 七:八  

  戊午       四 四:五 七:八 八:九  

  己未     使阿卢太如高丽高丽使来 六恭帝王 九 十铁利献土马遣使如铁利报聘  

  庚申       宋太祖建隆元年 十 十一  

  辛酉     遣使如高丽 二 十 十:一一 十二铁利使来请归附如旧  

  壬戌     遣黑水阿夫间如高丽 三 十二 十三铁利使来献方物  

  癸亥       乾德元年 十三 十四  

  甲子       二 十四 十五  

  乙丑       三 十五 十六  

  丙寅       四 十六 十七  

  丁卯       五 十七 十八  

  戊辰       开宝元年 十八 十九  

  己巳       二 景宗保宁元年 二十  

  庚午   黄龙府衞将燕颇杀都监张琚据城拒守 遣女真施陁汉如高丽贡并请日历 三 二渤海人燕颇据黄龙府拒守 二十一铁利使来献方物并请日历  

  辛未       四 三 二十二  

  壬申       五 四 二十三  

  癸酉       六 五 二十四  

  甲戌       七 六 二十五  

  乙亥 国王乌元明元兴元年     八 七 二十六  

  丙子 二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 八 景宗元年  

  丁丑 三     二 九 二  

  戊寅 四     三 十 三  

  己卯 五     四 乾亨元年 四渤海人数万来投  

  庚辰 六十月附女真使上表于宋请助讨契丹     五 二 五  

  辛巳   琰府王奉宋诏助讨契丹   六定安国表至因女真使赐以诏书又赐琰府王诏助讨契丹 三 六  

  壬午       七 四 成宗元年    

  癸未       八 圣宗统和元年 二  

  甲申       雍熙元年 二 三  

  乙酉       二 三 四  

  丙戌       三 四 五  

  丁亥       四 五 六  

  戊子       端拱元年 六 七  

  己丑 定安国王子因女真使献方物于宋     二定安国王子附献马雕羽鸣镝 七 八  

  庚寅       淳化元年以乌惹不通朝贡诏女真攻之斩一级给绢五匹 八 九  

  辛卯   宋使女真攻我   二 九 十  

  壬辰       三 十 十一  

  癸巳       四 十一 十二  

  甲午   宋人来赂使叛契丹   五赂乌惹使叛契丹 十二 十三 以乌惹叛告于契丹

  乙未   酋长乌昭度与燕颇同侵铁利 乌惹酋长乌昭度与燕颇来侵 至道元年 十三遣奚王和朔奴等讨乌惹 十四  

  丙申       脱二字 十四 十五  

  丁酉       三 十五 十六  

  戊戌       真宗咸平元年 十六 穆宗元年  

  己亥   部人乌昭庆叛入辽   二 十七 二  

  庚子       三 十八 三  

  辛丑       四 十九 四  

  壬寅       五 二十 五  

  癸卯   补遣使入贡于辽   六 二十一补乌惹渤海等五部遣使来贡 六  

  甲辰       景德元年 二十二 七 送乌昭庆妻子于辽

  乙巳       二 二十三 八  

  丙午       三 二十四 九  

  丁未       四 二十五 十  

  戊申       大中祥符元年 二十六 十一  

  己酉       二 二十七 十二  

  庚戌       三 二十八 显宗元年  

  辛亥       四 二十九 二  

  壬子     国主那沙送乌惹户百余于辽 五 开泰元年赐铁利丝绢 复赐佛像一易诗书春秋礼记各一部 三  

  癸丑       六 二 四  

  甲寅       七 三 五  

  乙卯       八 四 六  

  丙辰       九 五 七  

  丁巳       大禧元年 六 八  

  戊午       二 七 九  

  己未       三 八 十  

  庚申       四 九 十一  

  辛酉       五 太平元年 十二  

  壬戌       乾兴元年 二 十三  

  癸亥       仁宗天圣元年 三 十四  

  甲子       二 四 十五  

  乙丑       三 五 十六  

  丙寅       四 六 十七  

  丁卯       五 七 十八  

  戊辰       六 八 十九  

  己巳 八月大延琳称帝于辽之东京国号兴辽改元天庆     七 九 二十兴辽国大延琳使来告建国兴辽国遣宁州刺史大庆翰郢州刺史李匡禄来乞援是岁契丹渤海人归附甚众  

  庚午       八 十 二十一  

  辛未       九 兴宗景福元年 二十二  

  壬申     遣使如高丽贡献 明道元年 重熙元年 德宗元年铁利使来献貂鼠皮渤海监军门大道行郎都军判官高真祥孔目王光禄押司官李南松等来投  

  癸酉     遣使如高丽贡献 二 二 二铁利献良马及貂鼠皮  

  甲戌       景佑元年 三 三  

  乙亥       二 四 靖宗元年  

  丙子       三 五 二  

  丁丑       四 六 三  

  戊寅       宝元元年 七 四  

  己卯       二 八 五  

  庚辰       康定元年 九 六  

  辛巳       庆历元年 十 七  

  壬午       二 十一 八  

  癸未       三 十二 九  

  甲申       四 十三 十  

  乙酉       五 十四 十一  

  丙戌       六 十五 十二  

  丁亥       七 十六 文宗元年  

  戊子       八 十七 二  

  己丑       皇佑元年 十八 三  

  庚寅       二 十九 四  

  辛卯       三 二十 五  

  壬辰       四 二十一 六  

  癸巳       五 二十二 七  

  甲午       至和元年 二十三 八  

  乙未       二 道宗清宁元年 九  

  丙申       嘉佑元年 二 十  

  丁酉       二 三 十一  

  戊戌       三 四 十二  

  己亥       四 五 十三  

  庚子       五 六 十四  

  辛丑       六 七 十五  

  壬寅       七 八 十六  

  癸卯       八 九 十七  

  甲辰       英宗治平元年 十 十八  

  乙巳       二 咸雍元年 十九  

  丙午       三 二 二十  

  丁未       四 三 二十一  

  戊申       神宗熙宁元年 四 二十二  

  己酉       二 五 二十三  

  庚戌       三 六 二十四  

  辛亥       四 七 二十五  

  壬子       五 八 二十六  

  癸丑       六 九 二十七  

  甲寅       七 十 二十八 女真世祖劾里鉢元年

  乙卯       八 大康元年 二十九 二

  丙辰       九 二 三十 三

  丁巳       十 三 三十一 四

  戊午       元丰元年 四 三十二 五

  己未       二 五 三十三 六

  庚申       三 六 三十四 七

  辛酉       四 七 三十五 八

  壬戌       五 八 三十六  

  癸亥       六 九 三十七  

  甲子       七 十 宣宗元年  

  乙丑       八 大安元年 二  

  丙寅       哲宗元佑元年 二 三  

  丁卯       二 三 四  

  戊辰       三 四 五  

  己巳       四 五 六  

  庚午       五 六 七  

  辛未       六 七 八  

  壬申       七 八 九 肃宗颇剌淑元年

  癸酉       八 九 十 二

  甲戌       绍圣元年 十 十一 三八月肃宗卒穆宗盈歌元年

  乙亥       二 寿昌元年 献宗元年 二  

  丙子       三 二 肃宗元年 三  

  丁丑       四 三 二 四

  戊寅       天符元年 四 三 五

  己卯       二 五 四 六

  庚辰       三 六 五 七

  辛巳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天祚帝乾统元年 六 八

  壬午       崇宁元年 二 七 九

  癸未       二 三 八 十十月穆宗卒

  甲申       三 四 九 康宗乌雅束元年

  乙酉       四 五 十 二

  丙戌       五 六 睿宗元年 三

  丁亥       大观元年 七 二 四

  戊子       二 八 三 五

  己丑       三 九 四 六

  庚寅       四 十 五 七

  辛卯       政和元年 天庆元年 六 八

  壬辰       二 二 七 九

  癸巳   补偕铁利同归女真 补偕乌惹同归女真 三 三 八 十补乌惹铁利来归

  甲午       四 四 九 十

  乙未       五 五 十 女真太祖阿骨打建国号曰金改元收国

  丙申       六 六 十一 二

  渤海国记下篇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