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北游录纪闻上
自北上。以褐贱。所闻寥寥也。而不敢自废。辄耳属一二。辇上贵人。其说翔藐尘壒之外。迂朽毋得望。至渊儒魁士。未始多值。间值之。而余颛蒙自怯。嗫嚅久之。冒昧就质。仅在跬倾。惧其厌苦。手别心怅。余则垣壁桯杌之是徇。余之愦愦。不其甚乎。然幸于燕而闻其略也。若锢我荒篱之下。禽籁虫吟。聊足入耳。能倾隃糜之残渖乎哉。陋实余。不在游也。故纪闻。
【吏部楹帖】 吏部堂联。万历初。冢宰钱唐张瀚立。功名身外事。大就何妨。小就何妨。富贵眼前花。早开也得。晚开也得。
【宋濂裔孙】 浦江宋濂。谴卒夔州。子孙因家焉。而故里仍有宋氏。今蔚州知州宋三杰。云其後。
【汤若望】 大欧逻巴国人汤若望。今官太常寺卿。管钦天监印务。勑号通玄教师。其国作书。自左而右。衡视之。制茧纸洁白。表里夹刷。其画以胡桃油渍绢抹蓝。或绿或黑。後加采焉。不用白地。其色易隐也。所画天主像。用粗布。远睇之。目光如注。近之则未之奇也。汤架上书颇富。医方器具之法具备。有秘册二本。专炼黄白之术。溧阳陈百史相国 【 名夏】 欲传之不得也。崇祯甲申三月。京城陷。陈避天主堂。欲投缳。力沮之。汤又善缩银。淬银以药。随末碎。临用熔之。故有玻璃瓶。莹然如水。忽现花。丽艳夺目。盖炼花之精隐入之。值药即荣也。铸镔铁为刀。柔可绕指。挥之砉然有声。他制颇多。不具述。
【通政司参议】 通政司参议阙。大率以户刑工部郎中陞。试日读章疏一道。伟干闳声为贵。备上御门宣奏也。左右参议。一尝外转。一尝内转。时人语曰。一死一活。
【人枭】 崇祯时。宁海诸生包君禄。失其名。家颇裕。其子年始壮。好饮博。尝道中殴父。死。食其脑。土人执送熊太守。太守拷问。曰。吾当时谓牛耳。不知父也。毙于杖下。
【商文毅银章】 淳安商文毅 【 辂】 。有宪宗皇帝所赐银图章。曰澹泊宁静。今藏于家。其地九?邅回。水各环护。 【 遂安马扬明说。】
【徵异】 先朝大内多奇物。济宁杨太史士聪玉堂荟记曰。大内藏有瓜子。长五六寸。尝述之吴骏公先生。先生曰。不止此。吾友某。亲见大内一活蚁。修尺许。其状可畏。不知所自产。又太仓太常王烟客 【 时敏】 云。友人某。于蜀中见竫人若干共笼。形不隃三寸。衣冠垂髯。声啾啾如鸟雀。短于焦侥矣。
【金龙池】 马邑县西北十里。洪涛山下。有水一泓。深不可测。严冬不冰。後魏以来。人传池有二龙。时化为马。一骊一黄。遇天阴晦。民间之马遇之。生驹神骏。或有角。如鹿茸然。 【 马邑县志。】 洪涛山下。渊深无底。唐初有一马。从池中跃出。里人惊怪。莫敢近之。马每朝出。奔腾郊?。暮复投水中。以为常。尉迟恭往收之。从太宗征伐。翊成开创之功。後马不知其所终。今曰金龙池。 【 云中志。】 按鹿马易形。秦人以罪赵高。而冯梦祯快雪堂集云。大同有马似鹿者。抑洪涛山下所产。传奇有尉迟敬德洗马。则金龙池中事也。
【透玲碑】 大同应州佛宫寺。相传唐晋王墓上石。光明如镜。照见人物。元季兵燹。止留二尺许。曰透玲碑。
【王右军遗墨】 东阳何氏宋太师□之後。所遗右军书。若问淳熙还问之必还也。羲之顿首。字径五寸。长幅。今存。义乌金公辉尝见之。
【沙河古墓】 沙河县北阳村。有古墓志。盖上书扬君墓。傍刻葬後一千七百年墓为张安所发。发者灭门。今石见存古庙前。而扬君履历。已不可考。 【 顺德府志。】
【黄侍中祠联】 贵池黄侍中观祠。联曰。两榜抡魁。毫端洒不尽义胆忠肝。想到江上勤王。独往独来天地黯。一门殉节。波影留得住贞魂烈魄。说起桥边从事。同声同气鬼神惊。
【考经堂记】 三原冢宰王端毅 【 恕】 致政。潜心六经。作考经堂记。略曰。考经固当考先儒之传注。亦不可不以心考之。其经如此。其传如此。以心考之不如此。则当阙之。不可以讹传讹。以误後学。且如易之文言曰。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程传以为乾始之道。能使庶类生成。天下蒙其美利。而不言所利者。盖无所不利。非可以指名也。故赞其利之大。曰大矣哉。朱子本义以为始者。元而亨也。利天下者。利也。不言所利。大矣哉。贞也。今之学者。多不读程传而宗本义。如此章者。以吾心考之。当以程传为是。又如书之金作赎刑。蔡传以为赎鞭扑之刑。以吾心考之。鞭扑乃官府学校常用之轻刑。如何一一以金赎之。岂非赎老幼笃废之不能受刑者乎。又如诗之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注以为上耸无枝曰乔。以吾心考之。释乔木之乔。固可如此迁就。释乔岳亦可上耸无枝曰乔乎。乔字只可以高字训。不可以上耸无枝释之也。又如春秋。公羊、谷梁以尹氏卒为正卿。左氏以尹氏卒为君母。一以为男子。一以为妇人。学者将谁信乎。此考经者固不可不用传注。亦不可尽信传注。要当以心考之也。
【海运新考】 梁太宰梦龙海运新考曰。海道里数。淮安府至安东县九十里。安东县至马洛关五十里。马洛关至芦浦四十里。芦浦至杨寨四十里。杨寨至白沙关二十里。白沙关至云梯关二十里。云梯关至淮河套六十里。淮河套至大海东州山百二十里。东州山至高公岛三十里。高公岛至鹰游山三十里。鹰游山至卢沟所十五里。卢沟所至青口六十里。青口至兴庄五十里。兴庄至东流所百里。东流所至涛落场三十里。涛落场至信阳场百二十里。信阳场至斋堂岛四十里。斋堂岛至灵山岛九十里。灵山岛至竹槎岛五十里。竹槎岛至浮岛四十里。浮岛至湾岛六十里。湾岛至鳌山管岛三十里。管岛至田横岛七十里。田横岛至钦岛十里。钦岛至青岛百二十里。青岛至海洋所灰岛七里。灰岛至炕儿岛十八里。炕儿岛至玄城岛百二十里。玄城岛至双驼埠二十里。双驼埠至宁津所八十里。宁津所至成山卫五十里。成山卫至青鸡岛六十里。青鸡岛至罗山所五十里。罗山所至威海卫四十里。威海卫至刘公岛五十里。刘公岛至宁海州七十里。宁海州至空空岛五十里。空空岛至奇山所三十里。奇山所至福山县三十里。福山县至登州新海口八十里。登州新海口至沙门岛六十里。沙门岛至桑岛五十里。桑岛至莱州(山母)屺岛四十里。(山母)屺岛至三山岛八十里。三山岛至芙蓉岛五十里。芙蓉岛至海仓百里。海仓至鱼儿铺十里。鱼儿铺至白浪河五十里。白浪河至八沟河五十里。八沟河至小清河二十里。小清河至清河五十里。清河至丝网口十里。丝网口至江坌河十里。江坌河至大口子四十里。大口子至大清河十里。大清河至唐头寨十里。唐头寨至小沙河五里。小沙河至浑水汪十五里。浑水汪至降河三十里。降河至久山河十里。久山河至大沙河二十里。大沙河至泊油河十五里。泊油河至套河十五里。套河至沙头河十里。沙头河至大头河三十里。大头河至桑句河三十里。桑句河至徐家沟十里。徐家沟至乞沟河七十里。乞沟河至大沽河二十里。大沽河至天津卫百五十里。天津卫至张家湾八十里。自淮安至张家湾海道水程。共三千三百九十里。
海道湾泊。舟行停泊。宜在旧设墩上。昼树旗帜。夜悬灯笼。以便趋集。尝考永乐间平江伯陈瑄督海运于灵山。建烽火台。高三十余丈。今宜师其意。多为标识云。
由淮安起至信安场。 【 场东土民董氏门前。可泊舡二三百只。】
斋堂岛。 【 属诸城县。在夏河所东南。水陆相去共约二十里。自鹰游山风利一昼夜到岛後琵琶嘴。可泊舡二三百只。涛落夹仓口、旧夏河等所。安东灵山一带。近多徽、闽商贩。】
灵山岛。 【 西离斋堂水路五十里。北离灵山卫水路四十里。属胶州。风利由岛北径行。或阻风奔本岛。或灵山卫前。可泊舡二百余。】
古镇巡检司。 【 由镇南海边行。或阻风在镇西海王门前龙王溜处。可泊舡五百余。】
竹槎岛。 【 属胶州。在灵山卫东薛家岛前。离灵山卫水路五十里。舡由岛前行。或阻风。即奔北岛。或薛家岛前。可泊二三只。】
黄岛。 【 商舡每泊此守风。可泊舡百十只。】
淮子口。 【 胶州城东。最险要。内多隐石。潮长石见。须转南行。淮商熟路也。】
阴岛。 【 属胶州。舡由岛前行。潮退有旱路。内为民居。】
麻湾。 【 西口通胶州。可泊舡。】
福岛。 【 一作浮。即墨县南五十里颜武社地方。舡行岛後。亦可泊。】
淮口港。 【 鳌山卫。遇大潮。可泊四五十艘。】
董家湾。 【 即墨县南九十里。每三四月捕鱼时。百筏丛集。湾前有石堈。须近里二里开舡。】
大管岛。 【 即墨县萧旺社地方。距县十里。岛内外俱可行舡。】
十余里。】?小管岛。 【 萧旺社地方。离岸十里。如舡奔程不及。此岛可泊。离鳌山
田横岛。 【 属即墨县。去县百二十里。西去斋堂岛水陆共有五百里。风利一日可到。岛後东圈西圈。俱可泊。】
柘岛。 【 春时舡由外行。秋由内行。】
沙岛。 【 属大山所。去岸十里。可泊舡百十余只。】
马公岛。 【 即墨县正东。雄岸所正南。属莱阳。岛前岛後并何家马头。可泊舡六七十只。】
草头嘴。 【 大嵩卫正东。去卫二十里。属宁海州。自田横岛开舡。或阻风奔此。可泊舡六十只。】
青岛。 【 乳山寨西南小海。最可泊舡。带麦岛海口、杨家盘海口、擒虎山海口。俱可泊舡不多。】
黄岛。 【 海洋所正南。去所二十五里。岛西所前。可泊舡。属宁海州。去百六十里。】
海洋所白沙海口。 【 可泊舡不多。】
宫家岛。 【 即琵琶岛。宁海州即楚社地方。去海洋所四十里。岛西北可泊。】
长湾圈。 【 文登县可泊舡处。】
龙门口。 【 文登县界。在靖海卫西北。可泊。】
狗角口。 【 靖海卫东。苏心岛西北。与苏州南北相对。故名苏心。岛上有海神庙。此口可泊。】
槎山。 【 文登县南二十里。有九顶。南瞰大海。可以远了。为水程标记。】
宋家园。 【 即沙岛。俗呼柳埠。海口属靖海卫。可泊。又苏山海口。可泊百十余只。】
何家嘴。 【 即延真岛。去岸五里。文登县东百二十里。】
石岛。 【 文登县赤山寨界。舡行。】
别付岛。 【 在赤山寨南。可泊。】
木家岛。 【 即镆鎁岛。南可泊。岛东北海内有凹屋港。最险要。舡须内行。岛在文登县百里。昔有捕鱼者于此获宝剑。故名。】
黑石岛。 【 辽呼虾兕駞。舡内外可行。】
扬家茔。 【 宁建所东南。潮落则显。长则隐。内有石龙。有六七十墩。由内洋数里开舡无害。岸人呼为忤岛。岛人名为乾岛。】
菉豆岛。 【 寻山所南。遇南风可泊。】
窝岛海口。 【 可泊舡百十余。】
骆駞石。 【 水急可泊。】
竹岛。 【 成山卫正南相去二十里。舡由嘴东行转马山。至秦皇庙。或阻风。进马山北小海口。可泊舡守风。】
送波嘴。
家鸡汪海口。 【 属成山卫。可泊四十余只。】
春山嘴。 【 一名黄石崖。滩陡水湍。无风。激浪如雷。嘴可避。亦可泊百余只。】
成山卫海口。 【 可泊百余只。】
柳大川界口。 【 可泊百余只。】
白峰头。 【 属成山卫。约十里。其处多礁石。无风。激浪有声。舡经此向东开十余里避之。】
仙人桥。 【 潮退桥显十余里。潮长水没止露尖。无风。激浪如雷。由里开洋二十里行舡。或口西亦可。】
海驴岛。 【 成山卫东北四十里。可避仙人桥之险。开洋二十里。岛东北望西转。】
鸡鸣岛。 【 即青吉岛。文登县东一百里。自成山卫西北行抵此岛。行舡亦可泊。遇东风即行避。或回成山。或前山刘公岛。有鸡鸣屿。内有浮礁一片。可避。望西有夫人屿。不可在内行舡。望西北行。至刘公岛。约四十里。】
大沟海口。 【 文登县南。有暗石沙港。不可泊。】
辛江寨。 【 文登县迤北。有陈家崖。可泊。】
黑山洋。 【 近黑岛。在威海卫东北洋。险不可泊。】
刘公岛。 【 去文登县百二十里。东北行至王家嘴。转西行过有漫村海口。有二滩在威海卫後。东西有黑海口。俱陡崖不可泊。遇南风。在卫东北张家海口可泊。自刘公岛转西至小杵岛。抵空空岛。约百余里。风利一日可到芝罘岛。或值西风。西北风。正北风。亟回刘公岛避之。空空岛不可泊。】
威海卫东关外海套。 【 可泊舡二百余。】
宁海卫东柄海口。 【 可泊舡不多。】
养马岛。 【 水路至宁海卫十里。可泊。否则泊花合港。】
龙门港口。 【 古泊舡处。】
金山所双寺等海口。 【 俱属宁海卫。可泊舡三十余。】
芝罘岛。 【 俗呼慈乌岛。奇山所西北。山东通陆。东西二里长。内有福山民居。至奇山十里。】
大河海口。 【 不得已可泊舡五六十。】
奇山所前圈海口。 【 不多泊。】 後圈海口。 【 不多泊】 胜子圈。 【 不多泊。】
滩名口。 【 可泊舡六十。】
婆娑海口。 宅窠。
登州新海口。 【 备倭都司城。进可泊百十只。】
长山岛、沙门岛。 【 俱蓬莱海道要处。有井可汲。旧有监察行台二。巡检司。有海庙。正德前。有司春秋二祭。】
乐家海口。 【 可泊舡十只。遇北风。不敢久停。西至黄河口塞三十里。】
黄河营。 【 属登州卫。有东小海口。可泊舡二三十只。土人岛人最习者。】
桑岛。 【 一名桑鸡岛。岛前可泊舡百五十。东至新海口。六十里去岸。马亭寨十五里。有井可汲。】
马亭镇巡检司。 【 属黄县。迤西地名大龙口一带。滩浅不可泊。】
马亭镇备御所。 【 属莱州卫。西至东艮海口。属招远县。】
界河。 【 海道经云。开放莱州大洋收进界河。即在此。黄河西六十里。今浅沙不可泊。】
东艮海口。 【 东北羊栏河口。历王徐寨。城北海岸一带礁石。宜避。】
(山母)屺岛。 【 属黄县。南可泊舡五十。避北风。西至三山岛。约五十里。四面各有礁石。宜避。内有龙王庙。此岛有路约一里。南通陆。】
三山岛。 【 属莱州。西北俱可泊舡五十余。西南有礁石。有龙王庙。西至芙蓉岛四十里。】
蚝蝤岛。 【 属莱州。一名芙蓉岛。东有沙塔半截。没水显露。开舡里行无害。西至海仓巡检司一百里。岛可泊舡五十余。至虎头崖五十里。至唐头寨三百余里。】
莱州海神庙後海口。 【 潮浅。可泊舡十余。】
虎头崖。 【 登舟上舡。至虎头崖。俱有岛屿可泊。虎头崖至海仓口七十里。唐头寨百八十里。唐头寨至天津七百余里。此路虽远。有泊处堪行。又虎头崖开洋往西北。至天津五百余里。此路迳便。但无泊处。】
海仓口。 【 西半里。新河海口可泊。而至鱼儿铺巡检司十里。至潍河三十里。可泊舡十余。】
潍河口。 【 可泊舡三十余。西至鱼儿舖三十里。至白浪河五十余里。】
鱼儿铺巡检司。 【 属昌邑县。西至青州左卫唐头寨二百二十里。洱河海口往里十五里。可泊舡三十余。】
洱河海口。 【 属青州。可泊。】
小清河大清河海口。 【 并可泊。】
唐头寨。 【 属乐安。通商处。】
小沙河口。 【 至浑水汪十五里。】
浑水汪口。 【 可泊舡三十余。】
大沙河。 【 西北东俱可泊。】
套河。 【 往里二十余里。可泊舡三十余。至沙头河十里。】
沙头河。 【 可泊舡百十余。】
桑句河。 【 至徐家沟十里。】
徐家沟海口。 【 可泊舡三十余。至乞沟河七十里。】
乞沟河海口。 【 可泊舡三十余。至天津百二十里。】
天津海口。 【 至张家湾八十里。】
隆庆辛未。海运初雇海鵰舡五只。分载米二千石。每驾?十二人。自淮安至天津。试运无碍。
【赵(山函)游略】 盩厔赵(山函)。字子函。万历己酉贡士。未宦。好金石遗刻。所着石墨镌华若干卷。其游览皆以搜访旧蹟也。如游九嵕记。略曰。马嵬北五里。有隋李使君碑。碑隶书。稍逊汉法而不甚阙。独阙使君名。据碑云。季父琰之。琰之见魏书。使君封安喜县公。官亦不卑。而隋史无传。不可考。过延长寺。抵仪门村。至昭陵十里。北一里许。得许洛仁碑。碑书不大佳。又北半里许。得薛收碑。駸駸有伯施法。折而西。一里许为赵村。有广济寺。寺後石鼓。唐人书尊胜呪。精健绝伦。止存十三。考长安志图有石鼓兴宫。而不言所以。从赵村北行八里为庄河村。先于道旁塚得姜遐断碑。及至村中。则段志玄碑。行间。一牧羊儿云。碑甚多。予犒以金。使导。东行数十步。田间又横一碑。则监门将军王君碑。又东行数十步。一碑无字。亦无塚。盖土人平之而?磨其碑耳。以图考。疑是长孙无忌碑。又东行半里许。为刘洞村。流水界之。渡而东。一碑则房梁公玄龄碑。褚河南正书。存者无几。又东数十步。高士廉碑在。又东数百步。李靖碑在焉。撰书姓氏残阙。与诸碑同。而上半完好。靖塚作三山形。文皇以象其功。土人谓上三塚。李积塚亦如靖。土人谓下三塚。二塚南北相去不二里。积碑高宗御书。高二丈余。崭然屹立。与温彦博碑榻者甚多。土人捶其字殆尽。彦博碑在靖碑北数十步。欧阳询书。法视皇甫、九成、化度最为得中。而不复可榻。就西峪村东南。古塚相连。碑甚多。褚亮碑、阿史那忠碑、张後胤碑、孔颖达碑、豆卢宽碑、张阿难碑。鳞次都不百步。书与段、姜等碑皆有法。而孔颖达碑极类虞伯施。但结构小疎。昔人谓为伯施书。非也。颖达卒在世南後。不应世南作书。当是习世南者书之。然已优孟矣。已又得兰陵公主碑於老军营之西北。得马周碑于狗村之东。得唐俭碑于小阳村之北。碑多佳。孔颖达碑螭首嵌空处。有至正四年三月顾游特看此碑墨书十二字。积泥土中。拭视如新。亦一奇也。又宿西峪村。马逸。追止之。马止处。一碑仆地。募人起之。乃崔相公敦礼碑。大半完好。是又一奇也。予既不即行。访求残碑。仆者起之。埋者出之。存额者榻额。尉迟敬德碑。自额以下埋土中。闻十五年前令尹芮质田掘而榻数十纸。予出之。了无一字。盖土人于令尹榻後。捶而瘗之耳。又山半数塚。土人谓宰相坟。仆一碑。传是魏郑公碑。山东半数塚。土人谓乱塚坪。予皆起之。则与尉迟碑同。不知何年捶而仆之也。又陵北四十五里叱干村。有乙速孤公碑者。会雨止。翌日。从西道九嵕。中一峰为太宗葬处。曰昭陵。高不敌中南一小峰。峰下观历朝祭碑与翁仲。或侧或仆。独六马皆以片石刻其半。左右列。各三。考欧阳书赞刻石。殷仲容又书刻马座。今马身半刻而无座字。制亦不类唐人。且太宗以天下全力。岂难作一石马。而半刻之耶。姑存以待博物者。自此益斗绝。至马鞍山。达其巅。则分东西二峰。见地脉从崆峒来。至此。界以泾。仲山嵯峨障其东。泾出山後。渭绕其前。南则终南、太乙。亘若列屏。平川一带。俛视无际。长安城若弹丸矣。循山北三十里为东庄村。是日午之叱干村。村东二塚。一为乙速孤昭佑碑。苗神客撰。释行满正书。一为乙速孤行俨碑。刘宪撰。白义晊分书。地僻。榻者少。故得稍完。翌日南行。缘谿上下。由东道下谷口为烟霞洞。传为郑子真隐居处。泾阳亦有谷口。此去泾尤近。而汉中又有谷口。不知谁是。翌日。南过阿史村。村亦有数大塚。因忆叱干、豆卢、阿史那皆代北大姓。而阿史那、豆卢诸人。又有功于唐。陪葬昭陵。此必三族所居。而无所考。过此东望。茂陵岿然壁上。而卫、霍诸将附焉。略而南。阪尽。得兴平城。城上于九嵕、茂陵。又皆指顾中矣。兴平泮宫乃隋贺若谊碑。宋人磨其阴。刻作夫子庙碑。元文尚存十五。昔曾完好。一县令不耐严贵人之索取。捶其字过半云。已于崇宁寺壁得魏常丑奴墓志。虽不大佳。唐以前物。可存也。是役也。为日十四。得隋碑二。隋墓志一。唐碑二十。石鼓一。尉迟恭、杜淹、李思摩、顺义公、先妃陆氏、清河公主碑额六。
赵子函又游城南记。略曰。出安定门。 【 西安府西门。】 过演武场。游崇仁寺。本名崇圣。随唐建。今为秦邸香火院。缔构丹碧。长安城诸寺不及也。俗呼金胜寺。经堂前有唐大德檀法师塔铭。姜立佑撰。石幢尊胜神呪。张少悌书。皆殊绝。又二日。出永宁门。西安之南门也。旧记所谓安上、启夏、含光诸门。皆亡其故处。今城四门。东曰长安。西曰安定。南曰永宁。北曰安远。自永宁至荐福寺三里许。寺废徙。非唐创。塔十五级。嘉靖乙卯地震。裂为二。癸亥地震。复合无痕。亦一奇也。又三里许兴善寺。前据草场坡。所谓横冈之第五爻也。雍录长安志诸书。皆云。隋宇文恺筑大兴城。以城中有六大坡。象乾六爻。于九二置宫室。九三置百司。九五贵位。不欲人居。置玄都观、大兴善寺以镇之。观当在寺东。西又有裴度宅。张权舆所谓宅据乾冈者。今观与宅皆废。独寺存。寺後阁巍然。铜佛像并转经藏。疑皆昔时物。阁前有大德禅师碑额。寺东南又三里许为慈恩寺。据记云。寺经废毁殆尽。惟一塔俨然。则今寺亦非唐创。而塔自宋熙宁火後不可登。万历甲辰。重加修饰。施梯始得至其巅。秦山泾渭皆入目中。唐人墨蹟。孟郊、舒元舆之类。皆不可得。塔下以石为桄。桄上唐画佛像精绝。为游子刻名侵蚀。可恨。东西两龛。褚遂良书圣教序记。尚完好。而唐人题名碑刻无一存者。问之僧云。塔前元有碑亭。乙卯地震。塔顶坠。压为碎段。今亡矣。按唐史。高宗御制并书慈恩寺碑。玄奘迎置之寺中。又寺西南一里。有李晟先庙碑。张彧撰。韩秀弼书。今二碑皆亡。寺前小渠曲江泉。合黄渠水。经鲍陂而西。闻二十年前尚有水。宋侯谊汜茔在其北。引水作池。忌者塞其泉。竭矣。寺东南行一里。即曲江西岸。江形委曲可指。皆莳禾稼。江正北一阜。故乐游原。今为永兴王府茔原。下旧有青龙寺。今亦毁。江头古塚。隆起数处。疑非塚。当是唐宫殿基。杏园、芙蓉池。皆在江西南。今不可考。又西北有杨尚书瑒庙碑。李林甫撰。王曾书。令狐氏庙碑。刘禹锡撰并书。今皆亡。呼庙坡头如故。又东南二里。为汉宣帝杜陵。陵下为三赵村。村中小塚鳞比。疑皆帝从葬者。又东南五里。为张曲。记谓有萧嵩墓。今数塚。未知谁是。盖由曲江达张曲。地渐高。自东南一带迤逦过长安西。皆所谓少陵原也。本凤栖原。以宣帝葬许后起少陵。遂曰少陵。少陵在司马村东。其西皆秦王葬地。松柏森郁。华表翁仲数十里相望焉。据记。张曲之西赵村有论弓仁墓。张说为碑。已断仆无字。今亡。村中有石翁仲二。疑是仁墓上物。赵村西为高望。有萧嵩父灌墓碑。张说撰。梁升卿书。高望之西北。又有仇士良、郭敬之、昇平公主三碑。皆当在十余里内。亡矣。遂东南行。至庞留。宿王氏庄。庄西半里为秦惠王墓。墓前掘得段府君碑。碑字皆平。隐隐可读。乃唐段志玄父也。碑额字亦渐平细如处州缙云碑。似是石理渐长。欧阳永叔言不诬耳。西南五里。原尽。得兴教寺。据高原。俯樊川。玉案山天池寺在其南。韦赵三像院在其东。韦杜、庄严诸寺在其西。神禾原道安洞、惠炬寺横亘其西南。游塔院观三藏、慈恩、西明三塔。三藏铭。刘轲撰。慈恩寺。李弘度撰。俱建初书。西明铭。宋复撰书。吕大防所创玉峰轩。以玉案得名。当在寺後原半。今独陈正举所为记在殿壁间。壁间嵌一唐人画地狱变相。止存阎罗王一。鬼三。大不盈尺。而狰狞之状。骇人心目。亦一奇也。下寺。渡潏水寻道安洞。洞半倾。亦寥落。道安事无考。有金人所为碑。独叙安生平而不及洞所始。至此西倚高岸。东眺樊南之景。举目可尽。又东南过郑家庄。唐驸马乾曜後。族尚百人。据记。郑氏居莲花洞。在道安洞西北。今乃在东南。岂年久迁徙耶。似不可晓。自此南行。抵南山。普光寺有二。一在山上。一在山下。下寺金碧庄严。为长安诸寺之冠。即崇仁不及也。最胜者寺门内莲花池大数亩。中作藏经阁。环以廊百楹。上寺距下寺五里许。石磴飞梁。长松古柏。翠壁苍岩。应接不暇。而庄严则减下寺。考寺直玉案山北。是故龙池寺。东北坡上有昙远禅师塔。记云。上兴教寺玉峰轩。南望龙池废寺。则寺自宋已废。国初有无坏禅师者。西方人。与秦愍王有宿世缘。卓锡至此。夜击木鱼。声达王宫。异之。明日来见师。与语。王恍然悟前生事。命席礼师。师携石甑炊饼。石罐煮水。饮食王从者数千人皆给。王乃即山起寺。竟证圆寂。所遗禅衣禅杖及甑罐见存。师化後。又一西僧貌类师。踪迹诡异。或与食。食亡算。或累日不食。或饮之酒。不醉。或自遗矢倾食中。并食之。一居士欲从之游。僧指矢令食。居士有难色。僧笑而舍之。去後所遗矢处辄生白莲花。僧殆亦无坏之流也。惜无所遇云。翌日。西北行。循神禾原过惠炬寺。荒落特甚。下原经杜固。有水西北流。当是杜正伦所凿。尚名凤凰嘴。自此稍西行。为杜曲。又西北为杨万坡、夏侯村。上华严寺。丹碧雕残。而倚高原瞰太乙诸山。粲在目前。则犹昔也。寺西二塔。昔五塔。今存二。东一塔有杜顺禅师像。西一塔为清凉国师妙觉塔。俱经重修。败垣中有唐比邱圆满断碑。书雅有欧、褚法。又僧舍有唐俨尊者塔额大字。又有梦英撰碑。何润之书。记文殊阁载杜顺肉身。今亡所在。而杜顺和尚碑。不知何缘乃在长安开佛寺中。循原西行数里。有宗尉怀斛庄。亭馆参差。林木掩映。怀斛者。怀(土败)弟也。怀(土败)字长房。博学能诗文。西二里为牛头寺。地胜如华严。而庄严过之。盖亦秦邸香火院也。寺有徐士龙撰碑。今亡。自寺西南行。过申店。渡潏水。西北望皇子坡大塚。其西为毕原。下为杜城、何氏山林、逍遥公读书台、岑嘉州诸庄。俱无考。西南过神禾原。十里为香积寺。樊川御宿之水。交流其下。谓之交水。西合于沣。入于渭。亦一胜地也。寺颓塔裂。壁上有毕彦雄撰净业禅师塔铭。书虬健有登善法。寺北汾阳破安贼时战处。交水东南十里。得胡村寺。原名宝际寺。壁间有进法师塔铭。又东南五里为百塔寺。本信行禅师塔院。山畔唐裴行俭妻库狄氏葬塔尚存。余小塔累累相比。谓之百塔。今止存三五而已。殿前石幢经。无可书。殊绝。寺亦入秦邸。故庄严稍胜。殿壁金元旧画。雄伟可观。僧出一像。纱帽金龙红袍。云得之承尘。意金元达官修寺者也。东望普光。仅十五里。所谓南五台者。曰观音。曰灵应。曰文殊。曰普贤。曰现身。皆(山卓)立。楼殿出半天。在普光之西南。百塔之东南。而道塞。多猛兽。不易至。每岁六月。奠祷云集。秦邸人缘道设饮食以待之。乃可游焉。循山西行。林中多柿栗。其阴蔽日。又十五里。为子午镇。直子午谷口。有市。多山珍。长安人往往就之。南望谷口殊险。因忆魏延欲以精兵五千自子午谷薄长安。此去褒斜千里。首尾不相救。纵走夏侯懋。岂能当曹叡、张合步骑五万耶。真妄言也。镇西十五里为董村寺。是翠微下院。山上寺为翠微。壁间金牒。历载诸寺。化度寺犹存。思率更邕禅师塔铭。不胜慨叹。又西十里为观音山。奇峭与诸山殊。大壑精气出入。令人骇目。又西十里丰谷。沣水为八水之一。而谷口仅数十步。乱石夹水北流。殊非大浸。稍北合高观水、交水始大耳。又西一里。为高观谷。谷水注一大石罅。曰高观潭。濆沫如雪。上有铁悬桥如丰谷。高观谷之西。则草堂寺也。秦姚兴迎鸠摩罗什译经于此。原名逍遥园。唐僧宗密居之。为草堂寺。今名栖禅寺。有鸠摩罗什葬舍利。精殊甚。宋人作亭覆之。今尚在。傍有龙井。云与高观潭通。未知的否。殿後有(圭定)慧禅师碑。柳公权篆。裴休撰书。(圭定)慧禅师者。宗密也。壁间又有隋郑州刺史李渊为子世民祈愿记。渊。唐高祖。世民。太宗也。又有章惇、蔡京题记。皆历历可读。寺前揖紫阁峰。东观音山。西圭峰。如屏环。而圭峰独壁立。亦曰笄头山。又曰鸡头。十六国春秋云。石生兵败潜鸡头山是也。寺南一里。有长兴寺。秦邸创。又西南三里。有寺曰子房寺。则僧大海创以译经。俗谓留侯寻黄石公。非是。当时由紫阁讹为子房耳。东南一小峰。峰顶圭峰寺。四寺惟栖禅最古。而庄严颇不及长兴。是行也。为日十三。得隋记一。唐碑三。塔铭六。石幢佳者二。宋碑一。记三。唐碑额三。
西安安定门外西北二十里。阳甲城之外。无其郭。其寨曰白日为都。出城二十里。至胭脂陂。则董仲舒墓。墓在阳甲城东南隅。今西安盖唐都而小。唐城则包曲江。阳甲则北枕渭渼。渼并天津渭。又五里则阳甲之皇门。皇门者。宫城门也。又村数里。曰古未央地。今入秦邸屯田。又上数里。则古殿址。其中斩如折角之巾。登之。北五陵。南杜霸。俱豆列。其西南。秦阿房也。杜陵在曲江东。谓据乐游原上者误。按雍录。乐游原在慈恩寺北。而又谓前蓝水後黄山者。亦误。黄山谷盖在盩厔。陵後实无他阜。蓝水者。盖滻水。自东南来者也。滻东为白鹿原。有陵为薄太后塚。称簸箕塚。谓薄姬也。
【王弘庆片石语】 咸阳王弘庆文宣。好古刻。以欧阳永叔集古录。洪容斋之隶释。赵德夫之金石录。明都玄敬之金薤琳琅。杨用修之金石古文。赵子函之石墨镌华。俱有成书。子函所录。距今三十余年。兵燹之後。且多不存。况其他乎。今所收共二百余本。汇为十卷。曰片石语。
卷之一 【 三代至汉。】
夏禹衡山碑。 【 在衡山密云?。】
周武王铜盘铭。 【 在卫辉府。】
周穆王坛山刻石。 【 在赵州。】
周宣王石鼓文。 【 在北京国子监。】
仲尼题季札墓。 【 在丹阳县。】
秦峄山刻石。 【 翻刻在西安府学。】
汉八年荆王贾石枕题字。
汉泰山都尉孔宙碑、孔宙後碑。
汉泰山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
汉鲁相史恭孔子庙碑後碑。 【 以上五种。在曲阜孔庙。】
汉大风歌碑。 【 在沛县。】
汉司隶尉鲁峻碑。 【 并碑阴在济宁州。】
汉执金吾武荣碑。 【 在济宁州。】
汉合阳令曹全碑。 【 并碑阴在合阳县。】
汉北海相景君碑。 【 在济宁州。】
汉淳于长夏承碑。 【 在广平府。】
汉朱邑侯相张寿碑。 【 在城县。】
卷之二。 【 六朝。】
魏受禅碑。 【 锺繇书。在许州。】
魏封孔羡奉孔子祀碑。 【 在孔庙。】
吴皇象天发神谶碑。 【 在应天府。】
晋太公志。 【 在卫辉府。有二种。】
宋谢灵运诗石。 【 在陕西布政司。】
後魏豆卢恩碑。
後魏周惠达碑。 【 二碑在咸阳县。】
北齐玄极寺碑。
後周保定二年残字。 【 在姜保府。】
後周邑子题名。
隋陈明府修孔子庙碑。 【 仲孝俊撰。在孔庙。】
隋淮安定公残碑。 【 在中兆村。】
隋义成子梁罗墓志。 【 在杜曲堡。新出。】
隋李渊为子世民祈疾疏。 【 在草堂寺。】
隋皇甫诞碑。 【 欧阳询书。在西安府学。】
隋智永真草千文。 【 在西安府学。】
卷之三。 【 唐帝王。】
唐刻石经。 【 在西安府学。】
唐景云观锺铭。 【 睿宗作。】
唐万年宫铭。 【 高宗撰书。碑阴题名。诸臣自书。】
唐李英公世积碑。 【 高宗撰书。在醴泉县。】
唐述圣碑。 【 武后碑。】
唐武后诗。 【 王知敬书。在登封县。】
唐昇仙太子碑。 【 武后撰书。】
唐凉国公主碑。 【 在蒲城县。】
唐鄎国公主碑。 【 在蒲城县。】
唐玄宗注孝经。 【 在西安府学。以上三碑。玄宗分书。】
唐兰陵公主碑。 【 在醴泉县。】
唐金仙公主碑。 【 在蒲城县。】
唐尚书杨珣碑。 【 玄宗分书。在扶风县。】
卷之四。 【 唐名臣】
唐房梁公玄龄碑。 【 褚遂良书。】
唐温虞公彦博碑。 【 欧阳询书。】
唐李卫公靖碑。 【 许敬宗撰。王知敬书。】
唐高申公士廉碑。 【 许敬宗撰。赵模书。】
唐于燕公志宁碑。 【 在三原县。令狐德棻撰。于立政书。】
唐段襄公志玄碑。
唐莒公唐俭碑。
唐芮公豆卢宽碑。 【 李义府撰。】
唐中书令崔敦礼碑。 【 于志宁撰。于立政书。】
唐中书令马周碑。
唐姜遐碑。 【 以上十碑。俱在醴泉县。】
唐国子祭酒孔颖达碑。 【 于志宁撰。】
唐苏许公瓌碑。 【 卢藏用撰序。张说撰铭。在武功县。】
唐临淮王李光弼碑。 【 颜真卿撰。张少悌书。在富平县。】
唐中书令王忠嗣碑。 【 在渭南县。】
唐将军臧怀恪碑。 【 在三原县。】
唐淄川公李老仝碑。 【 三原县。】
唐剑州刺史李广业碑。 【 三原县。】
唐西平王李晟碑。 【 裴度撰。在高陵县。】
唐李元谅懋功昭德碑。 【 韩秀弼书。在华州。】
唐尚书苻璘碑。 【 柳公权书。在富平县。】
唐尚书冯宿碑。 【 柳公权书。在西安府学。】
唐高力士残碑。 【 在蒲城县。】
唐邠国公功德碑。 【 在西安府学。】
唐契苾明碑。 【 在咸阳县。】
唐澄城县令郑公德政碑。
卷之五。 【 唐名蹟。】
晋祠之铭。 【 太原府。】
唐九成宫醴泉铭。 【 欧阳询书。在麟游县。】
唐述圣颂。 【 达奚珣撰序。吕南撰颂。并书。】
唐华岳寺精享碑。
唐昭告华岳碑。 【 韩赏撰。韩释木书。】
唐西岳祷雨文。
唐岳祠题名。
唐贾竦谒西岳诗。 【 以上俱在华阴岳庙。】
唐长安二年祷雨记。
唐赠太师孔宣公碑。 【 在孔庙。】
唐兖公之颂。 【 张之宏撰。包文书。】
唐宗圣观碑。
唐缙云县城隍庙记。 【 李阳冰书。】
唐御史台精舍碑。 【 并碑阴碑名。崔湜撰。梁昇卿书。在西安府学。】
唐共城县百门陂记。 【 辛怡谏撰。孙去烦书。在县。】
唐武安君庙碑。 【 在咸阳县。】
唐二思局题名记。 【 卢肇撰。韩琮书。在西安南关。】
唐左思题名。 【 在西安府学。】
唐司直厅题名记。 【 在刘家村。】
唐令新城碑。
卷之六。 【 唐寺塔。】
唐昭仁寺碑。 【 朱子奢撰。在长武县。】
少林寺碑。 【 登封县。】
法华寺碑。 【 李邕书。在绍兴府。】
净住寺文贤像赞。 【 在车家巷。】
铁弥勒像颂。 【 林谔撰。高氏书。在交城县。】
净土堂五十二菩萨赞。
高延贵造佛像赞。
萧元眘造佛象赞。
杨将军新庄像铭。
虢国公花台铭。
常均造佛像铭。
李承嗣造佛像铭。
多宝佛塔感应碑。 【 岑勋撰。颜真卿书。在西安府学。】
悯忠寺宝塔颂。 【 苏灵芝书。在顺天府。】
共北山浮国铭。 【 赵不为撰序。赵不疑撰铭。】
景教流行中国碑。 【 吕秀岩书。释景净撰。在崇仁寺。】
姚元景造佛像铭。
陈公心经。
草书心经。
卷之七。 【 名书。】
唐集右军圣教序记。 【 太宗制序。高宗制记。僧怀仁集。】
唐集右军残碑。 【 僧大雅集。以上在西安府学。】
孔子庙堂碑。 【 虞世南撰书。在城武县。】
孔子庙堂碑。 【 在西安府学。】
圣教序。 【 褚遂良书。】
圣教序记。 【 褚遂良书。在同州。】
圣教记。 【 褚遂良书。二碑分刻在慈恩塔下。】
云麾将军李秀碑。 【 李邕书。在宛平县。】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李邕书。在蒲城县。】
娑罗树碑。 【 李邕书。在淮安府。】
歙州刺史叶有道碑。 【 李邕分书。在处州府。】
张旭千文。
张旭肚痛帖。 【 上二种在西安府学。】
郭敬之家庙碑。 【 并碑阴在陕西布政司。】
颜氏家庙碑。
争坐位碑。 【 上二碑在西安府学。】
东方朔像赞。 【 在山东陵县。】
玄靖先生李含光碑。 【 在茅山。】
八关斋会记。 【 在归德府。】
麻姑坛记。 【 在抚州府。】
孔子庙碑。 【 皮日休撰。在华州王氏。】
颜真卿奉使题字。 【 在同州。】
唐华岳题名。 【 在华阴岳庙。以上俱颜真卿书。】
先茔记。
三坟记。 【 二碑李阳冰撰书。在西安府学。】
碧落碑释文。 【 陈维玉书。在绦州。】
碧落碑。 【 在绦州。】
怀素千文。
怀素圣母帖。
怀素藏真帖。 【 并在西安府学。】
卷之八。 【 唐墓志。】
唐骑都尉李文墓志。 【 在同州。】
唐王损之墓志。
唐张景墓志。 【 张泰客撰。】
唐郑恒墓志。 【 秦贯撰。】
唐内侍李辅光墓志。
唐内侍刘光俊墓志。 【 高肃撰。在咸阳县。】
唐参军元瑶墓志。 【 在曲江。新出。】
唐韦夫人墓志。 【 在寺坡。】
唐元夫人墓志。 【 在军滹沱。】
唐内侍张氏墓志。 【 索玄庆撰。子林有鉴书。在咸阳县。】
唐内侍王氏墓志。 【 王孟诸撰。】
唐王夫人塔记。 【 在留村。】
卷之九。 【 唐方外。】
梦真容碑。
宗圣观主尹文撰碑。
玄元灵应颂。 【 戴璇撰序。刘同升撰颂。戴汲书。以上三碑在终南楼观。】
道因禅师碑。 【 欧阳通书。】
不空禅师碑。 【 徐浩书。】
大智禅师碑。 【 并碑阴史维则书。】
楚金禅师碑。 【 吴通微书。以上四碑。在西安府学。】
圭峰禅师碑。 【 裴休书。在草堂寺。】
寂照和尚碑。 【 段成式撰。僧无可书。在咸阳县。】
杜顺和尚碑。 【 杜殷撰。董景仁书。在开福寺。】
隆阐禅师碑。 【 僧怀深书。】
大徧觉禅师塔铭。 【 刘轲撰。僧建初书。在兴教寺。】
净业禅师塔铭。 【 在香积寺。】
灵运禅师塔铭。 【 崔琪撰。僧勤书。在少林寺。】
大法师基公塔铭。 【 在兴教寺。】
大德进法师塔铭。
大德檀法师塔铭。 【 在崇仁寺。】
圆测法师塔铭。 【 在兴教寺。】
思恒律师塔铭。 【 在玉泉寺新出。】
敬节禅师碑。 【 在杜永村。】
大德禅师迁葬记。 【 在华严寺。新出。】
圆和尚塔铭。 【 沈兴宗撰。】
赵素法师石函题额。 【 在温国塔。】
比丘尼法琬碑。 【 在贾林村。新出。】
比丘尼法印塔铭。 【 在後沟。新出。】
比丘尼法证塔铭。 【 在军滹沱。新出。】
卷之十。 【 唐石幢经。】
唐石幢心经。 【 僧元普书。】
唐石生兜率天经。
唐燃灯功德经。 【 在香积寺。】
唐保唐寺天王灯赞 【 在雍家村。今亡。】
唐光宅寺灯台记。 【 在华藏寺。】
王岳灵灯台铭。
尊胜陀罗尼经。 【 刘慎徽书。在宝庆寺。】
唐僧无可书。 【 在百塔寺。】
唐僧藏器书。 【 在蔺家村。】
唐席彪书。 【 在广济寺。】
唐洞宣书。 【 在蔺家村朱氏园。】
三原县。 【 北原。】
韩参塚。
泾阳慧果寺。
富平六井寺。
长安普贤寺。
三桥镇。
宜川王府。
二龙寺。
兴庆寺。
贾里村。 【 以上俱石幢。书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呪。 【 张少悌书。在崇仁寺。】
佛顶尊胜呪。 【 僧嗣洁书。在牛头寺。】
佛顶尊胜呪。 【 僧玄德书。在开福寺。】
尊胜呪 【 马季武大书。】
尊胜呪。 【 赵庄观音寺。】
尊胜呪。 【 塔坡寺。】
尊胜呪。 【 黄渠头。】
尊胜呪。 【 慈恩寺。】
【琼花】 宋徐节孝先生积集中云。淮南转运林公次中所居之府。有花一株。旧名玉蕊。改曰瑶真。即琼花之别本也。琼。赤玉也。名其花者。盖误矣。
【奉天老民】 奉天老民。关中人。不知其姓氏爵里。所着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後集廿卷。近监三十卷。韩子十卷。概言二十五篇。研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书六十卷。好蓄书。老不便检阅。作圆转书厨。聚所用环而帙之。以便轮阅。号曰臂僮。谓不过一引臂也。作记时六十有九。愚意此老作韩子。必韩姓。
【诗话】 顾元庆夷白堂诗话云。越僧不知名。索画于石田翁。寄一绝句云。寄将一幅剡溪藤。江面青山画几层。笔到断崖泉落处。石边添个看云僧。按此诗为海盐朱元素作。见西村集中。
【胡云】 无锡胡云题楹曰。思亲每忆临危日。对卷常怀赴考时。 【 云官松阳知县。】
【漳州府额】 闽中军府之类。皆用真书。独漳州府额用古篆体。故老相传。谓其字从泣从早。书法当避。故篆以别之。
【制书偶遗】 大明官制不载翰林院庶吉士。盖官制一书。定于洪武。而庶吉士则始于永乐二年甲申也。似宜补入。
大明一统志不载水马驿巡检司。
大明会典不载内臣职掌。
【甘水】 京师天坛城河水甘。余多苦。兰州黄学士谏京师水记云。自郊畿论之。玉泉第一。自京师论之。文华殿东大庖厨井第一。 【 谏正统壬戌探花。】 又故相石珤酌泉诗。往往城中水。不如郊外甘。如何城市客。不肯住长安。京师各巷。有汲者车水相售。不得溷汲。其苦水听之亡论。
【房寰无後】 德清房寰。万历初。以监察御史提督南畿学校。多通苞苴。与操江都御史琼山海瑞不相下。互讦奏。各去位。时人大为瑞不平。今传三世而绝。偶燕中客房生言。余豁然有省。昔人云。天道有记性。无急性。观于房寰侍御。天之记性。固未爽也。
【字谏】 二人同上树。两树又无人。换却两人字。令人无处寻。乃来、来、耒、三字也。处州万象山庙。或题曰。戊境本有心。须得一口来。佳人倚檐立。闷把门儿推。云感应字也。
【白石】 京师白石如玉。出都城北三山大石窝。
【魏氏石狮】 故宁国公魏良卿旧宅二大石狮。其目下视。魏太监怒之。榜石工至死。良卿诛。没官。曰策勋府。以待复辽者赐之。今门墙圯矣。
【五谷】 五谷。颜师古曰。黍、谷、麻、麦、荳。朱晦翁曰。稻、黍、稷、麦、菽。晋江何镜山先生(乔远)曰。稻。说文谓稻为粳稬。稌属也。亦名秫。福州曰粳。曰秫黍。诗名物云丹谷也。其类有黏。黏如稻之粳糯。不黏为饭。黏者亦名秫。以为酒。按黍。北人曰粱。浙人曰黍。泉中有一种名稊。粒似黍而小。稷。说文曰五谷之长也。北人曰高粱。泉曰番黍。浙人曰芦穄。朱梅麓太史以尔雅难详。采本草诸说。曰。稷一名穄。与黍相似。而粒殊大。黍乃作酒。此乃作饭。疎爽香美。塞北最多。今人不甚珍此。惟祠事用之。农家惟以备他谷之不熟则为粮耳。黍出北地。江东时有。而非土所宜。其苗如芦。粘滞与糯米同性。其气性温煖。丹黍皮赤。其米黄。惟可为糜。不堪作饭。北人以之酿酒作糕。粟。江南所种皆是。苗俱似茅。种类凡数十。早则赶麦黄、百日粮之类。中则有八月黄、老军头之类。晚则有雁头青、寒露粟之类。古但呼为粱。以本草言之。稷乃是今高粱。黍乃是今小米。粟乃是今所常用之漕白米也。
【项氏家箴】 嘉兴项中翰墨林元汴好墨蹟古画。多令仇实父 【 英】 临本。今子孙亦不能辨。其古画如顾恺之女史箴图、阎立本豳风图、王维江山霁雪图。皆尤物也。余不论。
【王仁】 武功王仁。有美才。所着有林泉清漱集。其诗若词。得谐即已。初不深求东、钟、江、阳之细。或以庚、青叶东、钟。以寒、山?监、咸。曰歌之不离。是即大协。我道盖如是耳。客有难者。笑而不答。已而曰。於戏。三百篇亦古之乐歌也。被之管弦。荐之郊庙。神人以和。顾岂拘拘于韵者。天地间所闻皆韵。视作者何如耳。夫岂有不协哉。见康对山先生序中。
【牧羊】 北人牧羊。尝数百为群。暮归。从隘道。两人交挺如乂。羊逐一跃过。即得其数。
【泅人】 重舟渗水。猝不得其处。泅者从舟底听之。知某仓受水。发之不爽。
【种麦】 北地正二月种麦。以冬雪厚。湿透而锄之。艺麻麦。弥茂。其八月种曰冬麦。二麦获。始种荞麦。
元王祯农书。八月社前。即可种麦。经两社即倍收而坚好。又汉武帝纪。劝郡种宿麦。盖二麦比他谷隔水种。故号宿麦。
【水稻】 畿内间有水田。其稻米倍于南。闻昌平居庸关外保安、隆庆、阳和并艺水稻。其价轻。
北人饔飱。多屑麦稷荞菽为(食不)飥及粟饭。至速客始炊稻。市仅斗升。其价甚昂。土人亦不之种。密县超化寺前一区二百亩始稻。 【 密县志。】 按稻必水田。北多坟土。易黍稷麦粟。其滨水处。又直渠而少支流。不能时灌。又无水农以导之。故田有遗利。
【早蔬】 汉太官园。种冬生葱韮菜茹。昼夜然蕴火。待温气乃生。见汉书召信臣传。今都下早蔬亦其法。以先朝内监。不惜厚直。以供内庖。三月末。以王瓜不二寸辄千钱。四月初。茄弹丸或三千钱。
【福州梨】 福州有梨。十月方熟。重至二斤。甚甘美。
【芹】 江南芹生于泽。视为剩物。北芹土种。修可二尺。味亦佳。
【笋藕】 北笋以芦以蒲。非竹萌也。其腴脆如笋。藕。细如小儿臂。不耐嚼。屑为粉。佳甚。
【槟子沙菓】 吴匏庵先生集。有马槟榔诗。白花细而密。实甘翻可尝。意即槟子也。林檎。吾乡曰花红。北人曰沙菓。又柰似林檎而小。北人曰唬喇槟。有红黄二种。
【芍药】 宣府赤城卫。春时芍药满山谷。土人摘其芽。或鲜食。或乾食。以和牲俎。味佳甚。枚乘七发所谓芍药之酱也。隆庆州岁贡芍药二百斤。永宁县岁贡百斤。并充药物。
大同山阴县辛寨南山麓龙王祠前。芍药一丛。每岁开花十五朵。色各不同。昔有一僧折其一。将以供佛。随萎。复至其处。则原茎复开一花如旧。人惊其神异。不敢攀折。虽无药栏。牛马不敢践。 【 山阴县志。】
【赤城】 昌平州西居庸关外三百里。至赤城。始见屠宰席。多木器。去赤城卫十二里汤泉。周二亩。沸涌可燖鸡。良久辄糜。常堕大牛。肤溃死。
【鹿园】 崇文门外二里大通桥东园。旧豢鹿处。地平如掌。漫衍可数里。
【银鱼】 宝坻银鱼似吴中脍残。而大倍之。出海中舡山下。秋深霜後。泝流而上。育子诸淀中。夏雾映日。波浪皆成银色。人每候其至网之。瓦窑头出尤佳。有银鱼厂。命内监提督。冬月抱子以冰进。价颇贵。
【西安低银】 友人朱义儒过西安。云市易并低银。余按康对山集有为乡人论银禁书云。此县自国初至今。惟纳边银粮用足色。其余用使。常五六程耳。九程则太高者也。今欲一切悉用足色。使贫者典无衣服。卖器物以十易五。尚不得常行六七程。谓为通行之物。今被抚公之命。市井之徒动勒卷桶。卷桶者。此间足色银之别称。彼贫寒之家。安得有卷桶耶。抚公之意。以两直隶、山东、河南、江、淮俱行用细丝银。盖此数处。钱法通行。故不得不用细丝。今若能使百姓通用钱法。则可不刑一人。而自无低银矣云云。读此知习尚难变。虽厉禁无益也。
【邓将军庙】 万历戊戌。副总兵南昌邓子龙。领众援朝鲜。渡鸭绿江。有物触舟。取视之。乃沉香一段。把握良久曰。宛似人头。爱护之。每入梦。则香木与人首或对或协而为一。後阵没。丧其元。归骸以香木雕其首。酷肖子龙。今建州人立庙事之甚谨。谓其神能制死命也。□□□奴□建特庙于朝门之巽隅。丹楹黄瓦。元日临祭。余常辇入大内。由中门导从甚盛。□不是过也。
【张津】 吾海宁谯楹帖。宽一分则民受赐一分。取一文则官不直一文。尝阅闽书云。博罗侍郎张津知南安县。所书于屏者。先正爱其语。故传录之。
【董学】 枣强县东三十里董学。古广川也。汉董仲舒授徒处。今土人苏氏。云其先董氏受业者。
【炎帝黍】 泽州高平县之东北羊头山。旧传炎帝种五谷于此。至今山下有黍二畔。其南阴地黍白。其北阳地黍红。
【晏婴墓】 临淄县城十里内外。累累多大塚。小者二三丈。大者连冈带阜。皆齐初君臣葬地。独田氏四王塚。在两山下。巍然并峙。土人言。塚皆发掘。独晏婴墓近之屡有神怪。不可穿。
【豫让桥】 顺德城内豫让桥。俗呼为板桥。
【孙夫人庙】 芜湖县梁山枭矶上孙夫人庙。吴王权女弟适刘先主者也。神极灵验。寝殿男子不得入。薰沐衾被。朝夕严洁。有男子拭其榻。遽腹痛死。
【贾岛村】 景州法善寺。唐瀛州也。范阳贾岛。尝祝发于寺。寺在州城南。已芜没。静夜居。尝闻铃铎梵贝之音。其村即以岛名。後居房山西峪。举进士。授长江簿。卒归葬房山城南十里。
【袁天纲遗蹟】 袁州烧砖瓦不黑而白。云袁天纲遗蹟。
【善济侯】 莆田县尖山土神曰善济侯。最灵怪。土人不敢犯。兴化卫指挥丁晟读书。特正直。上山巅鞭神而归。亦不能害。
【石莲】 赵州宁晋县。有石莲子。皆埋土中。不知年代。居民掘土。往往得之有数斛者。状如铁石。肉芳香不枯。投水中即生莲。食之令人轻身延年。已泻痢诸症。
【玄狐教】 康对山集云。咸阳、醴泉、三原、三水、淳化、高陵处处有之。但不若泾阳之多耳。此教风行二十余年。妖师所至。家家事若祖考。惟其所命。极意奉承。一饮一馔。妖师方下箸入口。其家长幼大小。即便跪请留福。夺去自食。至于退处空室。则使处女少娟次第问安。倘蒙留侍枕席。即为大幸有福云云。按今闻香教即狐妖也。天启间盛行。致徐鸿儒之乱。近有长生教。但斋素默坐。男女淆杂。立庙于临平 【 仁和县。】 最闳丽。余见于各乡者不一。吾里有少妇往海盐。四人舁之。值彍骑。谓彼佛耶。我当射之。不动。方弯弧。其妇遽下舆而走。被污久之。愚俗冀福。诳于妖师。可叹也。
【田氏铁狮】 故左都督田弘遇赐第前。铁狮二。元元贞十年彰德路铸造。精莹不锈。吴骏公先生作田家铁狮行。曰。田家铁狮屹相向。舑舕蹲夷信殊状。良工朱火初写成。四顾咨嗟觉神王。先朝异物徕西极。上林金锁攀槛出。玉关罢献兽圈空。刻画丹青似争力。武安戚里起高门。欲表君恩示子孙。铸就铭词镌日月。天贻神兽守重阍。第令监奴睛闪烁。老熊当路将人攫。不堪此子更当关。钩爪张眸吐龈齶。七宝香猊玉辟邪。嬉游牵伴入侯家。圉人新进天闲马。御赐仍名狮子花。假面羌胡粧杂技。狻猊突出拳毛异。跳掷声声画鼓催。条枝海上何由致。异材逸兽信超群。其气无如乃将军。将军岂是批熊手。瞋目哮呼天下闻。省中忽唱田蚡死。青犊明年食龙子。虾蟆血洒上阳门。三十六宫土花紫。此时铁狮绝可怜。儿童牵挽谁能前。橐駞摩肩牛砺角。霜摧雨蚀枯藤缠。主人已去朱扉改。眼鼻尘沙经几载。锁钥无能护北门。画图何处归西海。吾闻沧州铁狮高数丈。千年猛气难凋丧。风雷夜半戏人间。柴皇战伐英灵壮。芦沟城雉对西山。桥上征人竟不还。枉刻蹲狮七十二。桑乾流水自潺潺。秋风吹尽连云宅。铁凤铜乌飞不得。却羡如来有化城。香林狮象空王力。扶雀犁牛见太平。月支使者贡西京。并州精铁终南冶。好铸江山莫铸兵。
芦沟桥石狮两行。共三百六十有八。
【沈氏人头鸟】 天启间。义乌沈司城 【 明道】 。家于野塘。人头鸟一双。获其一。大如鹅。灰色。饲以饭。後死。其孙幼尝见之。为余言。余按山海经顒鸟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见则大旱。沈氏所获或顒鸟。然不言其四目也。
【天台金钱】 宋嘉泰四年。天台石梁下涌出金钱。钱圆径六寸。文曰太平通宝。实宋太宗赐道人自询者。僧徒分攫则青虵驱逐。樵牧探取则坠石塞穴。乃白于县。命之还潭。台州府学教授有记。明天启□年。石梁下又流出金钱一枚。重一两□钱
【宜安】 藁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有宜安社宜安村。汉旧县也。本赵地。史记李牧拔宜安。走秦将桓錡。今父老指其阜曰李牧塚。指邱曰廉将军台。见石熊峰集。
【袁景休】 吴县袁景休孟逸。喜歌诗。卖卜终老。刘子威以文自负。景休每向人摘其字句钩棘文义纰谬者。以为姗笑。子威闻之大怒。诉于郡尉。摄而笞之。尉诘曰。若敢复姗笑刘侍御文章耶。景休仰而对曰。民宁更受笞数十。不能改谀刘侍御也。尉笑而遣之。
【诰轴】 南京内府织造局神帛堂丝料。
制帛一段。长十八尺。料丝十五两。每尺该丝八钱三分三厘强。
诰轴。一品文职。长丈有二尺。料丝一斤十二两六钱一分二厘五毫。
二品长一丈。料丝一斤六两八钱六分二厘五毫。
三品长八尺五寸。料丝一斤四两一钱八分七厘五毫。
五品长六尺。料丝一斤五钱一分二厘。
勑命一轴。料丝十三两六钱九分二厘五毫。
诰轴。武职料丝十三两一钱三分八厘。
【石鼓文】 石鼓文。潘迪有训音。予得唐人拓本于李文正先生。凡七百二字。盖全文也。尝刻之木以传矣。然都玄敬金薤篇。梅冈广文选所收。仍是残阙四百九十四字。 【 杨慎金石古文。】
【窆石】 会稽山禹陵。窆石高七尺。锐上而广下。上有孔。其形如锤。可撼不可动。相传其下有机捩故也。旧经曰。禹葬会稽山。取此石为窆。上有古隶。不可读。今以亭覆之。宋魏了翁诗。禹穴元从一罅通。禹陵元在乱山中。饮泉窆石皆如此。误却东游太史公。顷岁丁亥。土寇推石仆之。徙平地无一他物。
【南宋六陵】 会稽县宝山。去城二十五里。高、孝、光、宁、理、度六陵在焉。明初遣祭孝、理二陵。立享殿。以孝宗志恢复。理宗重道学也。
【万寿寺戒坛】 万寿寺戒坛。距京城西七十里。每四月八日。蓆棚满山。劣僧下妓。给钱拥醉。士庶辄以为笑。犹有元之遗俗焉。戒坛後五里。极乐峰也。有庞涓洞。又西孙膑洞。
【蒯通墓】 都城广渠门 【 元沙河门。俗因之】 外北八里庄。其南坡蒯通墓。高四尺。相传通时出没其上。高冠广衫道人装。一童子携纱灯随之。墓百步外一井。通向井汲乃反。万历初。丘太守瓒葬其侧。遂不复见。瓒梦通责以尺寸地不相让耶。今丘氏微矣。
【芯题草】 房山县西南四十里石经山。生芯题草。他处所无。曰芯题山。
【仙梅石】 岳州岳阳楼仙梅石。得之土中。其文斑剥似梅花。
【弃金坡】 安邱县弃金坡。即管宁旧宅。
【土炭】 丹阳练湖旱时。土人掘葑淤二尺余。得土。色黑。性埴。可焚代炭。
【王龙泽】 宋义乌王龙泽字潜渊。度宗咸淳甲戌科状元也。官签书昭武军节度判官。元时拜行台监察御史。卒葬□。其墓堙久。朱氏筑祠其上。坎土见塚刻。不发。而祠且成。徙无及矣。朱孟九太史说。
【韩愈】 一统志。韩愈南阳人。今修武县北南阳城是也。何文定瑭集云。韩文公河阳人。今孟县也。县西韩庄。庄有塚。云公墓。公集有过河阳省坟墓。及我家本瀍谷。有地界皋巩之句。则公为孟人无疑。唐史乃谓公邓州南阳人。盖传误耳。弘治间尚书耿裕奏立祠。
【锁穴】 大别山锁穴。即孙皓铁锁截江处。对江即黄鹤楼。
【长平公主诔 【 松江张宸】 】 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玅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公子都尉周君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以宅之。贰室天家。行有日矣。夫何蛾贼鸱张。逆臣不诫。天子志殉宗社。国母嫱嫔慷慨死焉。公主时在穉龄。御剑亲挥。伤颊断腕。颓然玉折。损矣兰摧。贼以贵主既殒。授屍国戚。覆以锦茵。载归椒里。五宵旦。宛转复生。泉途已宫。龙髯脱而剑远。兰薰罢殿。蕙性折而神枯。顺治二年。上书今皇帝。九死臣妾。局蹐高天。髡缁空王。庶申罔极。上不许。诏求元匹。命吾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赐予有加。称备物焉。嗟夫。乘(皇鸟)扇引。定情于改朔之朝。金犊车来。降礼于故侯之第。人非鹤市。慨紫玉之重生。镜异鸾台。看乐昌之再合。金枝秀发。玉质含章。逢德曜于皇家。迓桓君于帝女。然而心恋宫帷。神伤辇路。重云笔墨。何心金榜之门。飞霖谷林。岂意玉箫之馆。弱不胜悲。溘然薨逝。当扶桑上仙之日。距穠李下嫁之年。星燧初周。芳华未歇。呜呼悲哉。都尉君悼去凤之不留。嗟沈珠之在殡。银台窃药。想奔月以何年。金殿煎香。思返魂而无术。越明年二月之吉。葬于彰义门之赐庄。礼也。小臣宸薄游京辇。式覩遗容。京兆虽阡。谁披柘馆。祁连象塚。只叩松关。拟伤逝于子荆。朗香空设。代悼亡于潘令。遗挂犹存。敢再拜为之诔云。
又宸记事曰。甲申春。上议降主时。中选者两周君。其一即都尉也。其一人。内臣纠家教失谨。即掖群内侍。环都尉驩曰。贵人贵人。是无疑矣。顺治二年。诏故选子弟。都尉君应诏起。是时有市人子张姓者。冒选应。诡得之矣。召内廷给笔札。各书所从来。市人子书祖若父皆市侩。则大叱去。曰。皇帝女配屠沽儿子。命都尉书。则书父太仆公。祖仪部公。高曾以下皆簪缨。遂大喜。曰。是矣。即故武清侯之第。赐金钱牛车。庄一区。田若干顷。具汤沐。成吉礼焉。时乙酉六月上浣事也。公主喜诗文。善鍼饪。视都尉君加礼。御臧获。阳笑语。隐处即饮泣。呼皇父皇母。泣尽继以血。以是坐羸疾。怀娠五月。於丙戌八月十八日薨。淑龄十有七耳。都尉藏所遗像。右颊三剑痕。即上所击也。老内寺见。辄拜曰。眉似先帝云。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曰。公主名徽媞。甲申年十五。伤右臂肩际。明年九月成婚。丁亥卒。公主葬周氏宅旁。今地赐丰盛王。垣之不可入。在广宁门内。周世显。父国辅。
【赵璞】 广宁门 【 元彰义门。俗因之】 在外城西南。门外天宁寺。正统七年重建。塔轮壮丽。内侍赵璞连城逃禅于此。尝值之。问以遗事。云懿安张皇后被难。谓伪将刘宗敏曰。国母也。毋自辱。送归外戚张氏。张氏母同懿安皇后投环死。因附德陵。先太子被胁东出师。劳惫。薨于三河。其後入燕。入金陵。俱伪也。如果太子更入燕。何为。岂仍有千秋之望哉。必不然矣。此不过狂少年失计。图一饱终身耳。又贵妃袁氏流落雄县民间。事露。雄县令送入京。寻寓行人司致饩。前岁卒。给五十金。葬西山。熹庙妃东李氏及赵氏俱存。又贵妃田氏名秀英。妹淑英。今更嫁。天寿山十二陵。初岁祭羊豕。今止三牲。平西王吴三桂捐千金营思陵。本朝亦助费若干云。
【熊明遇】 进贤故大司马熊坛石 【 明遇】 。隐山中。金声桓之变。招大司马。答以诗曰。脱却朝衣换衲衣。人生七十古来稀。乾坤广大容吾老。不管人间是与非。
【高倬】 忠州高倬云章。筮令金华。尝夜坐衙舍。有鬼裸立。高色不动。叱而逐之。鬼奔入壁隙。高引笔署封字。鬼不复出。
【盛王赞】 吴县盛王赞。崇祯丁丑进士。令兰溪。秋毫不缁。归家。败屋三间。风雨漂零。漠如也。兰溪人过而遗金帛。不受。今杜户不出。
【朱大典】 东阳朱大典未孩抚淮时。退食。偶抱幼子。戏云。再任三载。其庶乎。适缝人旁听。遂夜下山阳令。立死于狱。令诘缝人何罪。曰实未尝忤。适听其所云云耳。
【王绍徽】 关中王冢宰绍徽。与冯都宪少墟先生从吾同居省城。以少墟讲学。病之。各不相见。庆吊俱绝。冢宰污于魏 【 璫】 。败其名。而性亦清执。不问生产。田宅如诸生时。无寸进。霍鲁斋先生说。
【薛国观】 韩城薛相国不良死。坐赃五万。籍其家。财六百金。所居厅事三间。共室四进。并世产也。好使气。故乡人不附。霍鲁斋先生说。
薛国初直阁。欲出榜。思久之。书到任未久云云。中书某从旁曰。宜履任方新。即改从之。
【孙之獬】 淄川孙之獬。以翰林侍讲于崇祯初。争三朝要典。时编修倪元璐倡言毁之也。毁之日。孙大哭於朝。自免归。甲申降李自成。起官翰林院。胥吏窃语。孙厉声曰。我亲未葬。子又穉。不得已为此。我独不能为倪鸿宝乎。後堂榜曰聚星。以犯伪相牛金星讳。毁之。入清朝。拜招抚江西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未至。转内翰林院侍读学士。之獬天启壬戌进士。
【杨昌祚】 崇祯甲戌。(木巳)县刘理顺、宜兴吴国华、宣城杨昌祚。以进士及第。拜官後。各领廷试卷。後昌祚被盗。盗携箧出。剖得廷试卷。涂弃之。逻骑拾以呈东厂。因上进。亡何。上命取甲戌科鼎甲卷入览。刘、吴并如命。昌祚计窘。欲藉言付归未易及也。或曰。上徵廷牍。必有故。恐即在内中。宜以实闻。昌祚从之。得不问。刘、吴卷竟不复给。
【王厈】 兰阳王厈字王屋。崇祯辛未进士。敏给善谐谑。壬申除滋阳令。六月莅事。十八日以鲁宗人寿熔杀以(氵篡)。厈承牒治其狱。鞭寿熔十五。忤鲁王。为巡按御史所劾。逮下法司。谪戍睢州卫。行时。厈御舆赤帻。列二赤棒。牌书钦戍睢州。其姻家尝招饮。厈戴金冠而往。凝坐不一语。酒半忽起。入优舍。装巾帼如妇人。登场歌旦曲二阕而去。其狂诞类此。在戍十年。庚辰上书自理。略曰。臣叨崇祯辛未进士。壬申四月除滋阳县。六月二十八日到任。七月二十日因山东巡按御史□□以擅刑宗室。激变地方见劾。逮戍睢阳。九年于兹。嗟乎。臣独何心。能不悲哉。古者迁罪人於四裔。曰御魑魅。明其不以为人而鬼物之也。况名业辱在缙绅。一旦贱而不齿于齐民。又不能有犬马之决。一瞑万世不视。尚蚁贪幸得减死。墫墫然视息人间世。廉耻智勇可谓俱尽。臣独何心。能不悲哉。然臣之所以含酸茹痛。不敢一言自明于当年者。诚念折翼穷鸟。方在罗网。直指不出力杀累臣以轩轾之词。不啻注洪海之波以沃然灰。颓华岳之岩以糜虫臂。奋螳而反唇相稽。坠井恐还深下石之毒。姑蠖屈而吾舌尚存。戴盆当终有见天之日也。陛下累除禁锢之令。弘使过之仁。顾臣孑立无援。且莅官浅。能未有所效。非实如鲍叔之深知管仲。孰敢为刘陶之浪任朱穆。新额许罪人得输锾自赎典盛。奈臣力与愿违。坠雨殒蘀。有槁项黄馘。荷戈以死。卒不获沐圣天子之特恩休泽也。臣是用拊膺痛心。而直指又不任职罢去。臣乃敢以负罪颠末。一一为皇上陈之。夫寿熔杀死以(氵篡)。乃臣未莅任抚案批滋阳简审。不敢问经年矣。臣到官。吏胥难臣。臣亦自乐见。命两长史与俱。及期南面设王位。臣西向。左长史东向。右长史比臣肩。简竟。使前受薄责。则皆左右邻株连者。臣颇不能平。呼渠魁。移时乃昂然峨冠博带高趾阔步跛立于前。而左右翔若无人。臣益不能平。是无朝廷三尺矣。笞十五。释株连者械械之。先是。寿熔以五十金贿左长史右长史用医。幸王见臣执法。各惭震失气。惟是易谋大家。昔人所戒。臣之疎。臣不能自讳也。然是役也。臣以为直死雪生。事惬人鬼。不图寿熔夜号召死党。鸠众捏揭。与臣为难。诘朝臣犹关一干人犯赴县成招。而长史司发诸宗要劫之。臣具启。王投臣故粪溷中。臣乃求去官杜门。士民具状保留。臣之戆。臣不能自讳也。至云擅刑。窃谓以朝廷命吏不敢尸一罪宗之狱。屑屑焉假王位为虎附。而长史如鼠妇。识者或有畏首畏尾之讥。翻得自用自专之誉。臣实媿矣。至诸宗各从其类。士民亦自行其直。意偶相左。声仅反恶。大何所。杀何人。而无故张大其事。曰地方有变。夫地方亦幸而无变也。假不幸当日有侠如郭解、剧孟者流。愤诸宗之强梁。泄蓄怒以因众。赵人笑薛公之变兴于感慨。华臣逐狾狗之祸生于虑表。敢忘死请陛下。当谓谁是激之。乃尤可异者。直指初特勇于行肤受之仇诬。既亦知贸贸入告之无谓。作事失谋始。耻过遂尔作非。必欲实诸宗虐刑毙命之口。陷小臣以蹊田夺牛之罚。遂有老病考终牖下。而曾因公薄惩者。指曰杖实致之。苛请他比。构成臣罪。嗟乎。臣独何心。能不悲哉。臣以廿日令。为诸宗窘辱。其逮也。士民数千人。攀辕痛哭。当日官旗具在。人可质讯。敢忘死请陛下。此岂宁成、义纵所能得之百姓者哉。假能得之。窃谓尽得令如是。与之理天下足矣。又何多诛焉。臣少负不羁。危行高论。宽其用敢必犹人。数年来魂惊汤火。神怆鬼祸。侧足含吝。乞火绝望于邻姬。曳尾怀安。热中久冷于渔父。第以生尧舜之世。罹工驩之罚。臣实痛之耻之。且近患呕血之疾。药石无功。昔人不得行其志。往往有斯。贫病交侵。理鲜老寿。尝恐不及客星见于天。青蝇呼于市。薄命之人。旦晚狗马填沟壑。世有不畏强御之士。惩臣为前车。而又为龌龊吐刚茹柔者藉口。此之所谓骨即冷而目不□者也。故冒死哀鸣。乞陛下之怜察之也。疏上不报。疾亟。自作墓志铭曰。谁之不如。而作公卿。奚养之违。以不久生。同年张天机刻其遗稿。
【辨黄石斋荐事】 孙侍郎北海承泽。作四朝人物传。以黄道周谓相国贺逢圣荐之。吴骏公先生曰。吾往见温体仁当国。虽推夙望之臣。如上饶郑 【 以伟】 。以醇谨易与也。吴人群推文文起。文起虽清望。尝议乌程。不心折。语人曰。文文起议我。我未之服。服我者必贺对扬、姜居之也。乌程素贪财好色。自廷讦入相。实自厉不缁。姜居之性清执。是非井井。对扬敦雅。不甚练事。故乌程引贺直阁。东宫出阁就学。推讲官。不及道周。同官项水心 【 煜】 、杨机部 【 廷麟】 各奏臣才不逮黄道周也。时乌程罢。淄川张至发、句容孔贞运在事。阁疏自辨。且诋道周尝荐郑鄤失。内有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云云。道周引谢。杨机部又上言。孔子圣人也。自谓词命不如宰予。管子贤人也。自谓进谏不如东郭牙。後世不以此置贬。于道周何多求焉。一日道周、伟业并转官。朝谢毕。会阁臣于直庐。对扬曰。前揭某所草也。先是。阁揭出。群议淄川、句容。不以及江夏。至是士论不之直。亡何。会省中泄旨事。江夏论去。
【榜购一词】 总督杨文岳 【 嗣昌】 。出师榜缉剧寇张献忠。画二人头。书西江月词一首。曰。此是谷城叛贼。而今狗命垂亡。兴安平利走四方。四下天兵赶上。逃去改名换姓。单身黑衣逃藏。军民人等绑来降。玉带锦衣陞赏。此词遍粘通衢。可笑甚矣。
【崔青蚓】 都人崔青蚓。顺天诸生也。善书绘。轨守寂。无子。赘婿无赖。尽破其产。甲申之乱。竟馁死。吴骏公先生题其洗象图云。呜呼顾陆不可作。世间景物都萧索。云台冠剑半无存。维摩寺壁全凋落。开元名手空想像。昭陵御马通泉鹤。燕山崔生何好奇。书画不肯求人知。仙灵云气追恍惚。宓妃(名隹)女乘龙螭。平生得意图洗象。兴来扫笔开屏幛。赤罽如披洱海装。白牙似立含元仗。当时驾幸承天门。鸾旗日月陈金根。鸡鸣钟动双阙下。岿然不动如崑仑。崔生布衣怀纸笔。道冲驺哄金吾卒。仰见天街驯象来。归去沉吟思十日。眼前突兀加摩挲。非山非屋非陂陀。昔闻阿艰骑香象。旃檀林里频经过。我之此图无乃是。贝多罗树金沙河。十丈黄尘向天阙。霜天夜踏宫墙月。刍豆支来三品料。鞭梢趣就千官谒。材大宁堪世人用。徒使低头受羁绁。京师风俗看洗象。玉河春水涓流洁。赤脚乌蛮缚双帚。六街士女车填咽。叩鼻殷成北阙雷。怒蹄卷起西山雪。图成悬在长安市。道旁观者呼奇绝。性僻难供势要求。价高一任名豪夺。十余年来人事变。碧鸡金马争传箭。越人善象教象兵。扶南身毒来酣战。惜哉崔生不复见。画图未得开生面。若使从军使赵佗。苍梧城下看如练。更作昆明象战图。止须一匹鹅溪绢。嗟嗟崔生饿死长安陌。乱离荒草埋残骨。一生心力付兵火。此卷犹存堪爱惜。君不见。武宗供奉徐髯仙。豹房夜直从游畋。青熊苍兕写奇特。至尊催赐黄金钱。只今零落同云烟。古来画家致身或将相。丹青惨淡谁千年。骏公先生又工诗余。善填词。所作秣陵春传奇。今行世。尝作贺新郎一阕。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王重戒鳖】 金坛王选部有三 【 重。】 岁壬辰。烹鳖剖见玄武像。眉目如画。因不复箸。选部亲为吴太史说。
【岳父执事】 长洲文待诏徵明。为崑山参政吴愈之婿。书致吴。称岳父执事。
【王倬续配】 太仓王侍郎质庵 【 倬。】 元配某氏。生子愔。官生。晚年五十四。乡行见某氏女。当织不举目。异而纳之。生忬。忬生世贞、世懋。名位奕奕。冠冕海内。
【续文献通考】 华亭王圻续文献通考。其艺文类载琵琶记、乐府、水浒传。谬甚。国朝宗室郑、越、襄、荆、淮、滕、梁、卫八王并仁宗昭皇帝子。而云成祖子。其误庸止鲁鱼亥豕耶
【李潜伯】 潜江李潜伯能诗。遭乱死。苍头某能口记数十首。因搜刻之。见溧阳陈百史序中。萧颖士有仆杜亮。爱其博奥。虽箠楚不忍去。今得李氏苍头。尤奇。
【银山】 天台县南十里银山。万历二十六年采矿。四月四日太监委官来。采之不得。先是。地理□言。此山居午。动必致火。五月县东南果被火。八月复采。不能得。明年闰四月。内臣刘某率同知黄某深入取沙。烹试不得。
【顾成墓】 镇远侯顾成葬江都县官河之东岸。乱後为逆仆所发。讼于官。逆仆论死。追黄金十两。白银五十两。铜鑪等物。塚骸朽尽。仅骨在。
者加重刑。舍巴辈公服如汉制。妇饰澹粧。鸦鬓燕尾。耳环累累。贫富判焉。衫短襦长似帷。裳二重。必曳地。不袴不弓足。土妇草履。官妇朱履。野行乘马。?【永顺保靖二司土风】 永顺长官司长官彭弘澍。地周七百余里。设五十一旗。各旗或千人。或三五百人。自耕而食。听徵发。十抽其一。各裹饷。限日践更。无隃期者。五十旗舍把分领之。其一土官自领。土官妇。名宠致巴、擢致巴、宠巴、擢巴、擢擢麻、金夫人、银夫人。男子网发或布缠头。短衫短单
土官署壮丽直段锦山。原名断头。形似之。土官讳而改焉。自前代来。子仆多篡弑。则淫祸也。
永顺镇溪界接辰州。自镇溪而上曰凤滩、刺滩。大石横枕。最湍险。过者必割牲以祷。长年二人。首尾刺舡。浪高至数丈。舡仅露首尾。幸者十之七。
永顺辖崇山。有驩兜庙。土人修怨者。持牲酒往诅之。三日。怨家多毙。汉官车骑经此。判署止蓝墨笔。不宜朱。朱则被祟。
渔户最悍。有警即充前锋。春夏间。士官观渔为乐。先截流聚鱼。俟士官酒酣。入水捕鱼。口噉一。手捕其二。跃岸称贺。
土人善织丝。又峝布以苎蔴。拭污不秽。
茶用草菓、荆芥、蔴、茶、椒、姜等杵茶杂和之。晨辄数瓯。点以炙麪。味辣而浊。
种晚稻曰堂禾米。
酒赤如双投法。麯以荆芥各香等物。色清黄。味洌。曰峝酒。外贩得善价。磨乳舂荳为粉。水调之。承以箕。漉其粗者。冬青树子点茶。
土人见虎伏草间。捕者树竹栅围之。凡三层。层必积低一隅。俟虎之轶。候六七日。虎饥死。遂告擒以献。
鱼类不一。有鲨鱼。唇丰脑满。脊青腹白。匿石隙。不耐水。土人夜维两艇。秉炬。前人持叉。後叩板。鱼□声仰腹。叉中之。百不一失。
保靖长官司长官彭朝柱。与永顺司同支。今甥舅矣。亦时仇杀。设十三旗。地陿于永顺。而兵锐过之。旗各一舍把。土官自领其一。缠头短衫。刀耕火种。其田再易三易者不赋。屋舍饮食俱洁。美器自外郡至。汉官至。例公讌。酒九行。优唱九出。更请先至客一人主席。舍把左右侍坐。土官微服给役。听汉官语。嗣後正筵。方出款。俗好巫。凡卜迎老巫。鼓乐幢盖。导至一荒坪。攒茅而裸跣其上。舞蹈婆娑。寻引斧呪毕。劈脑至胸。取肝沥血以祭。土官刑牛马祷焉。土人以五色旗绕坛而呼。巫仍呪。纳肝跃下。被法服。同主人至暗室。张数灯。书主客姓名年庚爵分。灯历一昼夜。明则吉。昏则咎。老巫胸额刀瘢可数也。土官延客。优人备南北调。正席坐後。撒送副席。始供箸。食盒是织金锦笼。跽进之。每进。侍奴高唱。主人方举箸自起行酒。至十余。金银犀玉等器一酌不再侑。以箑帨刀佩及土物之佳者。递陈于前。更衣啜茗。至别馆。进女妓夹侍。爇香秉烛。其礼大抵拟于王公。
保靖山连酉阳司。相传大禹所开。岩壁有斧凿痕。一溪中流。自蜀分派。历酉阳、保靖、永顺。三月出北江。经辰、常。汇洞庭以达于海。水多碎石。流徙靡定。水性冽。土人涉水没胫。即仆不能起。下滩转捷。数十里挽舟而上。少不逮。缆倒水溺矣。
山上有异书。贮以沉香匣。其形如棺。半露岩间。土官尝往发之。辄值暴风雷而止。壁削十余仞。
石乳凝为大士。旁列瓶焉。善财、龙女等像俨若图画。
土司两岸山高。虽大风第见岭树摇曳不定。不之觉也。冬不甚寒。少雪。衣蔴数重。足御冬。
舍把各居一庄。自耕织。畜产不等。所猎禽兽。董之以馈外客。马少而骏。登山如履平也。
土官食蒸豚。喜全体。豚虽穉。味腴。重不过十斤。
夜寝。男女同一室。炕上仅距尺余。幔隔之。
土人于绝壁。止骑稻草一束。推下乱石间不伤。号草马。
土产腊梅、通草、黄杨。沿溪连岭。土人以为薪。不惜也。
土官馈客。尝食外。禽兽野味凡百余种。而不可多受。以人贪廉。默为轻重。
以上二司土风。有客向习彼中者。为详其事而录之。
【珠池】 廉州府城三门。官署外。俱茅舍。珠池即在海中。一望沉碧。周若干里。余则浊浪排空矣。崇祯三年珠繁。其後甚少。天涯驿在城南。旁为海角亭。
【都市】 北方待期而市曰集。京师大明门两旁曰朝前市。不论日。东华门外灯市。则元节前後十日。东华门内曰内市。则每月三日。正阳门之桥上曰穷汉市。则每日晡刻。刑部街西都城隍庙市。则每月朔望及念五日。今庙市移外城报国寺。期如前。甲午冬增市灵佑宫。则每月八日。灯市亦移正阳门外。闻之人曰。皆不如昔日之盛。
【衚衕】 京师各巷曰某衚衕。其义无出。谢肇淛五杂俎曰。闽中方言。家中小巷谓之弄。南史东昏侯遇杀于西弄。弄即巷也。元经世大典谓之火衖。今京师误为衚衕。
【洪孝廉】 新安洪孝廉 【 某】 游于平康见薄。妓摄衣而寝。问之。曰。我寝衣也。洪因纳靴衾中。妓作色曰。何污我锦衾芳裀乎。洪曰。此吾寝靴也。遂哄。始知为孝廉也。乃引谢。?计偕。道临清。值雨後。蹑油
【伪正文体】 李自成盗据关中。令诸生经义俱散文。毋八股对偶。礼政府尚书巩焴、侍郎姜学易、从事秦镜、提督校监察御史黎志陞等八人。各撰文一篇。刊布为式。
【後宫内师】 真宁文翔凤继室邓氏。定远侯之裔也。其姑字秦邸。氏往依焉。通慧工绣绘书法。文翔凤嬖之。尝从游未央宫。赋诗。诗人醉卧未央宫。笑弄晴霞映酒红。落叶渐随寒蝶舞。高秋爽气碧烟空。又和翔凤诗。幽人问水更携琴。好傍清池发妙音。曲径横穿花意密。重台斜拂竹情深。荒篱媚菊含金笑。疎木寒禽弄玉吟。欲攀艳日留歌舞。纵迫归心恋暮岑。氏既嫠居。後李自成陷西安。前参政张国绅。故文之同年也。言邓氏才貌于自成。自成召入。封为後宫内师。与妻女讲毛诗。自成败。还家。或言于北将。携入京。在道列牌钦召後宫内师。在道口占。三峰一别不复还。□□□□和泪弹。妾与王嫱同薄命。学骑胡马度阴山。内院范文程闻而购得之。其弟邓元荐知黄梅县。
【谢茂秦直说】 谢茂秦 【 榛】 诗家直说。载山房随笔。曰禽言。其曰。鹁鸪鸪。鹁鸪鸪。帐房遍野相喧呼。阿姊含羞对阿妹。大嫂挥泪看小姑。一家不幸俱被掳。犹幸同处为妻孥。愿言相怜莫相妬。这个不是亲丈夫。此作可悲。读者尚不堪。况遭其时乎。茂秦又载马柳泉卖子叹。贫家有子贫亦娇。骨肉恩重那能抛。饥寒生死不相保。割肠卖儿为儿曹。临时一别何时见。遍抚儿身?儿面。有命丰年来赎儿。无命九泉抱悲长。嘱儿切莫忧爷娘。忧思成病谁汝将。抱头顿足哭声绝。悲风飒飒天茫茫。
【梁州杰】 梁州杰皋庑。本李姓。嘉善丁清惠公 【 宾】 奴产子也。令伴读。特警敏不群。得补诸生。曰丁中龙。蔑视诸郎君。作黑大王传以刺之。同学常晓呈丁清惠。遂呈按察使陈良训。捕之急。走松江。改姜中盛。已走湖州。改孙玺。仍补诸生。清惠闻之。益购捕。遂走扬州。襄陵梁尚亿以治盐筴。子视之。又好游狭邪。义母张氏有後言。尚亿曰。大吾门者此子也。第任之。毋问所出入。已就试襄陵。不见容。会有大工之例。入赀诸生。庚午举于山西。明年辛未成进士。出右中允倪元璐之门。齿录俱书父尚亿。母张氏。妻费氏。则元配也。所刻制义故诞肆不经。如子路止宿节。破云。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如舜南面而立。二句文。有云。谨具田间大老。计开陛下门生。如以直报怨文。起云。杀人之父兄子弟者。人亦杀其父兄子弟。奸人之妻子朋友者。人亦奸其妻子朋友。夺人之功名富贵者。人亦夺其功名富贵。坏人之节义文章者。人亦坏其节义文章。凡怨当皆报也。是遵何德哉云云。此盖为丁氏发也。已授城固令。八月调剧长安。先是。故里举家下狱。至是托保。遣舟尽携以行。在任三年。貤封尚亿。行内召。而倪元珙以御史按吴。为逮常晓杖褫之。丁公子 【 镛】 度其反噬。入奏其无赖。银台不纳。而御史松江张某为清惠公门生。遂奏梁州杰秽黠无状。有旨夺职。州杰寓关中四年。益酣淫放浪。恣为奸利。尚亿没。但白衣冠。不哀不丧。巡抚孙传庭勘上。谓本丁氏佣书。非苍头也。陈良训时转陕西左辖。活口可证。州杰又赂大璫曹化淳数千金。有旨复官。补曹县。婪甚。苛罚富室以事朝贵。迁刑部主事。未赴。病还襄阳。犹市任御史大宅。嫌其堂卑。改筑五楹。堂成。州杰伏枕不及居一日。以消渴病卒。今其家颓落。有遗议云。咸宁王文宣说。
【惠世扬】 米脂惠世扬元儒。万历甲辰进士。历刑部右侍郎。李自成故牧卒。尝给事世扬之门。及僭位。思世扬。语人曰。得惠先生来。则幸甚。因致书世扬。即至。拜右平章事。时左平章牛金星也。世扬拥大轿。扬扬出入。亡何。自成败走。世扬从北兵入燕。三年不见用。或闵其困。奏世扬先朝夙望。今年老。如未用。当放归。毋令索米长安也。摄政王从之。世扬还里。绥德副总兵王永强作乱。劫世扬从军。流掠富平。败于米原镇。永强自缢。世扬不知所终。
【辰州杜烈女诗并自序】 余辰之城南杜氏女也。父偕公。母姜氏。生余一女及兄弟两人。母孕余之夕。梦一女子玉声璆然。向母而揖。自号英台小姐。欲租居数载。母觉而孕。及期生余。遂名小英。父母因爱之。余姨母适郭东王氏。素巨族。善刺绣。早寡。余每就姨学之颇工。余舅氏姜伯仁。邑庠博士也。余祖与父俱博士员。舅氏尝过弄余。喜余聪。欲训之。余母喜而听之。迎舅于家之小园挹凉轩。取古今烈女闺训。逐一详诲。其古文诗歌。例皆烈女节妇语录。他不敢从。余尝读木兰记逮黄崇嘏传。莫不心讶。以为女子混迹男儿。纵完璧亦藏身危险。切切非之。甲午王师扫荡。辰以左右举足实难两全。余母携之入山累月。适王师大括山。穷崖绝壁。鸟飞不及者。扳援而上。余为小军所获。当求死不得。小军进之主帅。主帅将图不免。余含泪跽曰。此身敢不相依。奈母昔年病。余尝设有誓。期为母斋持三年报本。今已两载十月矣。尚差两月。倘将军能宽我。俟回向完。沐浴薰衣。以充下陈。所甘心也。不然。惟祈一死。将军姓曹。亦有母。事之至孝。闻余言泪下。竟如约。盖洋洋洞庭。余非不能死也。忍以一片丹心。投之荒烟野水中。遂无知者。时当大比。楚贤士大夫俱集黄鹤白云间。即节钺楚与镇抚楚者。或具特识。且余里应选者亦必有人。是日六月廿四日也。主帅晨起以一镜赠余。余拜受。私祝曰。彼求镜圆。吾恐镜破耳。主帅素怜余。不欲闭之舟中。以汉上一室相储。日午。余自知不免。因复语主帅曰。感君恩。宽至此。恨含报无地。但余粗知笔墨。昔不敢言。今不再隐矣。余母为他军投之湖畔。今余与汝好合。骨肉之情。宁忍恝乎。敢借纸一幅。作祭文。江上吊之。祭毕。则终身偕老矣。主帅诺。以纸笔给之。余私笑曰。非祭母也。实自作绝命词以传此千古伤心事耳。因赋诗十绝。以油衣一幅。纳之胸前。至晚。临江祭母。滔滔大江东去。或得与波上下以免一身之辱耳。江神有灵。拥余于怒涛惊浪中。得传不朽。亦非敢望也。绝命诗十首。
家乡一别不胜情。此日含羞到汉城。忽听将军搜括令。教人焉敢惜余生。
征帆又说过双孤。掩泪声声却夜乌。葬入江鱼波底去。不留青塚在单于。
骨肉亲辞弟与兄。依人千里梦长惊。归魂欲返家园路。报到双亲已不生。
厌听胡儿带笑歌。几回肠断岭猿多。青鸾有意随王母。空教人间设网罗。
遮身犹是旧罗衣。梦到潇湘何日归。远涉风涛谁作伴。深深遥祝两灵妃。
生小伶仃画阁时。读书曾□母兄师。涛声夜夜悲何极。犹记挑灯读楚词。
闲时闺阁惜如珍。何事牵裾逐水滨。寄语双亲休眷恋。入江犹是女儿身。
生平犹是未簪笄。自投江澜叹不齐。河伯有心怜薄命。东流直绕洞庭西。
影照江干可胜悲。永辞鸾镜敛双眉。朱门空许成秦晋。死去相逢总不知。
图史当年强解亲。杀身自古欲成仁。簪缨虽愧奇男子。犹胜王朝共事臣。
【陈简肃】 归安陈简肃 【 雍】 。隃冠登弘治进士。在京邸见鼠穴竖一薪。偶坎之。得书二帙。俱兵遁之术。读之神解。遂谙土火二遁。後官□□。剿峝夷。出入矢刃间。有验。巡抚南赣三月。晋大理寺卿。王阳明代镇。告之曰。宁藩必叛。宜备之。在棘寺。尝署刑部。阅囚有僧九人。公素不喜僧。讯时。俱杖毙。逾二日。频见僧为祟。寻卒。年五十二。子应和。隆庆进士。历河南布政使。于秘书不解矣。应和长子 【 某】 狂易。焚其书。简肃公曾孙冰远说。
【九螭玉樽】 崇祯己卯冬。钱塘朱方伯本吴。以兵备商州。尝堑地三丈余。得古塚。有髑髅如斗。旁剑一。金甲数叶。又九螭玉樽一。血渍斑剥。五色皆备。朱珍之。今不存。
【神庙遗事】 大内牡丹盛开。神庙思以瓶注之。偶江阴民有一均州瓶。高数尺许。欲得十金。或笑之。忽内官觅进。上喜问价。奏曰二百金。上谕内官先给百金。如未肯。再给五十金。後得之。神庙宠李敬妃。妃死。上简括其房闼。得一床。究问何来。曰。石尚书所进。上大怒。即除却所服饰。决意诛石星矣。神庙侍太后最恭笃。梓宫殡殿产莲花九枝。神庙问内侍曰。外间说我字若何。对曰。甚是宝爱。上曰。老氏云。知美之为美。于是绝不复书。
御史刘光复既逮。褫带落内侍手。上顾见之曰。此刘御史带也。御史何在。对曰。在朝房候旨。上曰。送还他去。
【三途并用】 三途并用。谓科、贡、吏也。近来人多不知。以甲科、乡科、岁贡当之。非也。
【试部曹】 泰和郭子章曰。南京工部後库多贮旧卷。查洪武年间案卷。与今无异。特有试郎中、试员外、试主事等官。其都吏令史俱用花押。视尚书花押不甚小。
【兔鹘生卵】 洪武初。宁夏都督马监宅。所畜兔鹘。忽生一卵。访于老者。曰。此不祥也。城其空乎。後空。果符所验。
【长坂草】 当阳长坂赵云战处。今草尚斑。 【 楚志。】
【鲥鱼】 鲥鱼不过鸭阑驿。上饶郑以伟诗。出似游鱼过鸭阑。
【西施神】 苎萝村土地为西施。萧山县人。
【香球】 司马相如美人赋云。金鉔薰香。鉔音匝。香球也。衽席间可旋转者。西京杂记长安巧工丁缓作被中香炉。即此。
【岳飞庙】 汤阴县岳忠武庙闳壮。两廊从祀数十人。皆当时同事文武诸人。寝殿祀忠武及子女。庙门内祠施全。铁铸秦桧、王氏、万俟禼、王鵰儿、张俊五像。过者击之已破。
【康朔座右铭】 惠安康朔用复举于乡。绝意仕进。遥授都察院都事。作座右铭。中庸五弗措之训可以为学。曾子三自省之旨可以立身。孟氏三自反之说可以居乡。
【诸城古瓦】 诸城县西南二十里。有古诸邑。即春秋文公十二年。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处。今城北皆湮而濠。东北犹存故迹。北临潍水。啮南岸塌。出古井。甃甚工。中得古瓦。厚大且坚。瓦面皆作细纹。声如铁。扣之铿然。与古瓦迥异。二千年前物也。古人性巧心醇。凡制为器物。皆精致不苟。故有裨世用。不似今人一切卤莽。祗解博利已也。 【 陈烨诸城县志。】
【蟠桃核】 南京大内蟠桃核。其半容米二升七合。左刻蟠桃。右刻咸朔三年。又大鹏翅骨长数丈。管周□尺。又大鱼脊骨一节。合抱如臼。以上俱陈冰远所见。
【元宝】 北京节慎库金银元宝各一。盖镇库之物。以梯登其上。其边尚高于人也。上刻永乐元年。
【龙宫宝石】 成都唐高僧智浩。尝诵法华经。所居近龙洞。龙女时来听经。一夕贻一明珠。浩不受。珠化为石。似石榴。以水洗之。有四字曰。龙宫宝石。至今存焉。见明初全室禅师 【 宗泐】 诗中。
【麒麟皮】 弘光帝初。顾瑞屏馈钱谦益麒麟皮。方二尺。土蚨壳。容升余。
【童子命名】 新河宋登春游楚。京山唐氏赠二童子。呼为赤砂、白石。
【夏鍭】 天台夏鍭。能诗文。拙于书。凡题识。辄令友人潘祯代之。祯弟(礻奇)并进士。祯尝有难色。鍭于是勉学书。自为一体。他人不易识也。当时甚易之。今颇有珍者。杨开宗说。
【丁宾】 丁尚书宾。初举进士。见座主王锡爵。锡爵曰。既登第。当略看古文。丁请古文云何。锡爵曰。如韩柳欧苏是也。宾问韩柳欧苏是一人是二人。或言廿一史。宾曰。一个人如何做许多。尚书名臣也。初年寡学故尔。
【李蔉】 内乡李蔉于田。嘉靖癸丑进士。选庶常。授检讨。左迁南京仪制主事。历提学副使。罢归。蔉多藏书。好学。着于堧注笔诸书。援据该博。其持论多呰毁道学。讥评气节。而诋王守仁太过。言多失实。诸笃信者弗与也。左官家居。好纵倡乐。有所狎女优往来汴洛间。蔉微服往从之。女优登场。为之按节。群优漏言于主人。主人延坐。懽饮竟日。借厩马与女优连骑而去。中州人至今传其事。
【郑之文】 南城郑之文应尼。公车下第。薄游金陵。时北里马湘兰负盛名。与王百谷诸公为文字饮。易视应尼。应尼与吴非熊作白练裙杂剧。极为讥调。聚子弟演唱。召湘兰观之。湘兰为之微笑。司业定襄傅振商训士清严。一日召应尼跽东厢下。出一编掷地。数之曰。举子故当为轻蛱蝶耶。朴以夏楚。久之。乃遣去。应尼举进士。傅晋北祭酒。介钱谦益为谢过。傅一笑而已。应尼官南部郎。终□□知府。
【军器】 京师西内戊字库。贮一切军器。如兜盔刀剑之类。凡锈者。有铮磨匠治之。其法先涂香。令润透。後以两柄钢努銛之。其锈尽脱。复磨以砺石。光明耀目。
【铜梁】 钱塘詹锺玉。尝读书古僧寺。见钟楼倾圯。有铜梁一。为宣德五年物。购之。久而过海宁沈氏。其舡屋为梓枋丈许。上载弘治岁月甚详。又锯而购之。命工斵琴刊铭。
【毘陵龙】 崇祯九年四月。江阴之青洋获一物。如鲮鲤。有鳞角四足。足五爪。色青黑。长可五尺。渔人以进常州守陈琯。曰。龙也。时孙慎行拜礼部尚书。琯作龙见说。绘龙其首以祖道。而郑鄤北上。谓陈守独赠宗伯也。来别。多请托。不听。鄤至京口。贻陈守诗。其题曰龙见于毘陵。已鄤至京下狱。作活龙说讥上。谓出自陈守。云龙见非休徵。历历有验。上得之。以语太监曹化淳。此事果否。化淳故善大司马陆完学。完学以语侍郎蔡奕琛。奕琛遣急足走常州徵状。陈守进郑氏诗扇。事得白。先是。陈守放龙西门外潭中。日啖池鱼。土人毙之。始知非龙也。
【塞河】 俗传宋礼治河。于汶水发源处。铸七釜。塞其泉。水始衰。
【章湘友】 长兴章湘友。尝有道者至其门云。秦人授以秘书二卷。先览上卷。俟十五年後发下卷。章览上卷颇平平。久之。发下卷。夜梦道者。责以负约。断汝足。忽足废。卧蓐三年。又梦道者云。知汝悔心。且还汝足。遂能步。今殆五旬。人欲传其术。终秘之。自云。吾特守是书。非能用者。如用书。後自有人也。
【刘汉儒】 大城刘汉儒任四川巡抚。长子某从宦而归。下巴江。经张桓侯祠。山势险恶。自下望之。见厓石如神像。例先祭。始发。刘氏子不信。竟发。湍流奔迅。覆其二舟。俄巴县令致祭。谓此中丞子。必移罪我。奈何。祷毕。恍惚间有三人挈刘氏子又二仆出水。又二仆没矣。刘氏子得悸疾。抵家卒。
【仙人岛】 崇祯甲申春三月。长安失守。户部郎中孟津陈惟芝
【 庚辰进士】 司饷永平。挈家以海舡南奔。甫出港。飓风大作。舟摇摇靡从。沿潮而行。抵暮折入一岛。隐隐见灯。亟□舟人。毋惊岸上人也。夜分复闻机杼声。乃稍安。质明。以二三苍头登访。遇女子数辈。俱妍皙。长襦广袖。满插山花。见客而避。忽失之。意其仙也。行里许。稍进平畴。望牛羊在牧。鸡犬相闻。环居数百家。方田作。讯之。则导至家。有叟出揖。布袍芒履。大冠若箕。庞眉长数寸。毵毵蔽目。貌似红玉。问官长所自。曰自永平失风者也。因述时艰。叟谢不知。问其里姓。曰某姓。年百二十有五。此地长春。不甚暑祁。稔而不饥。寿而不夭。俗称仙人岛云。问何代至此。笑而不答。因命其子进黍享官长。余刑一豕。炊粟一石。享从者。其子亦百岁余人也。叟曰。吾居此百年。绝外事。渔舟间一至。距永平千二百里矣。昨竟一日至。亦奇遘也。吾山中饶木石。公能居之乎。陈辞。强留焉。日馔鱼。隃旬即大治具。土人多寿。有二百八十余岁者。惟日饮潼乳。啖薄糜。不出户。耕人佚豫。妇人不黛而妍。无禽鸟马驴。衣俱木棉。其布纤润胜于纨绮。设食洁甘而无酒。陈所携酒。取饮之。数进。不云佳也。击一鲜。则客我。终不赴客饮。久之。舟人思归。谓乘风四五日可达永平也。别以八月望後一日。赠叟白金。笑却之。曰。山中无需此也。赠以粟。曰。吾田自沃。陈氏内子赠其妇女珠翠衣钿之属。皆不受。仅受帛衣若干。岛人群送。既扬帆。犹登海山远望云。陈再宿返永平。恍然自失者累日。
【钱汝绍】 崇祯甲申北京陷。常熟钱汝绍希高。闻变哭三日。及乙酉南都之变。一日襆被入庄收麦。因敛锁钥付家人曰。有急可沉井中。汝绍平生未尝外宿。家人疑之。近庄里许。使童子先往。久之不至。扶路求之。不得。明日得屍于僻路浅水中。盖自沉也。年五十。绝笔诗曰。吾族在宋代。轮翮称名门。颇思仕韩节。终元无显人。大明既中天。稍稍登缙绅。迨兹三百年。奕叶被国恩。小子最不才。慕忝观国宾。迨兹祚中绝。空伤嫠妇魂。五人下农禄。四叶太平民。祈死非吾分。偷生愧此身。悠悠盖棺意。欲与楚龚论。
【何母董氏】 钱塘何母董氏。老而嫠。有田数十亩在超山。无子。待从子良栋甚厚。崇祯庚午。良栋乡荐。为竭力治装。岁赠并不薄。乙酉。母迎良栋一家以往。资给之。已良栋谋仕。母痛哭止之。良栋不听。委署临安令。杀前令唐士□。母闻之大怒。逐其二子归。取斧碎其登科榜额。骂良栋。绝不许往来。詹锺玉亲见其事。为作赞。
【祁彪佳】 祁氏过绍兴偏门内之能仁寺。有豕临刃哀鸣。闵之。问值四金。命脱之。放寺中。凡三十年。去岁死。重可五百斤。
【伶人马锦】 金陵伶人马锦。其先西域人。尝两坊角技。演鸣凤传奇。而西部李氏为严阁老独绝。马锦自以为不如。竟遁。遁三年。还故部。告诸客部曰。令若奏鸣凤。愿效所长。于是貌严相以角。奏毕。李氏大惊服。夜问所自。锦曰。我安所自哉。闻今相国顾秉谦。犹严相也。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於朝房察其举止。听其语。久能得之。此吾之所师也。李氏曰善。
【左懋第】 左萝石北使被幽。弘光败报至。摄政王使人宴左侍郎。饮颇酣。问今日何故。曰。此太平宴。问所自。曰。江南破矣。左大怒。仆席於地。其绝命诗曰。山折巢封归路迥。片云南向意如何。寸丹冷魄消难尽。荡作寒江总不磨。闰六月十八日临刑。又书曰。生为大明忠臣。死为大明忠鬼。都人吴某收殡。同遇害五人。兵部司务加职方司主事崑山陈其极。
【阎尔梅】 沛县阎尔梅用卿。一号古古。崇祯庚午贡士。能诗文。陈百史微时尝至其家。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