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汉官六种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汉旧仪一卷

 

  汉官仪〔一〕

  汉卫宏撰

  清王仁俊辑

  开阳门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来止楼上,琅琊开阳县上言,南门下柱飞去。因刻记年月于其门。或曰七宝,生于酒泉郡。稽瑞

  校勘记

  〔一〕书名当作汉官旧仪,或作汉旧仪。

  

汉官仪一卷

 


  汉官仪

  汉应劭撰

  元陶宗仪辑

  獬豸兽性触不直,故执宪者以其角形为冠。〔一〕

  侍御史,周官也,为柱下史,冠法冠。一曰柱後,以铁为柱。〔二〕

  正月旦,天子御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陪位朝贺。蛮貊胡羌朝贡,必见属郡(封)〔计〕吏,皆陛觐。〔三〕

  孝武时,天子以下未有帻。元帝頞上有壮发,不欲使人见,乃始进帻,群僚随焉。〔四〕

  省中皆胡粉涂壁,画古烈王。〔五〕

  孝武皇帝南平百越,北攘戎狄,置交址朔方之州,复徐梁之地,改雍曰梁,改梁曰益,凡十三州。所以交朔独不州,明示帝王未必相袭,始开地方,〔六〕遂交南方,为子孙基址也。

  侍中,秩千石。黄门有画室署、玉堂署,各有长一人。〔七〕

  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八〕

  世祖封禅,久有白气一丈,〔九〕东南极望,正直坛所,有青气上与天属,遥望不见此,〔一0〕瑞命之符也。

  谒者着缃帻大冠。〔一一〕

  绶者,有所受,以别尊卑,彰有德也。〔一二〕

  司空骑吏以下皂袴,因秦水德。今汉家火德,宜着绦袴。〔一三〕

  虎贲中郎将衣纱縠单衣,虎绵袴。〔一四〕

  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渝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一五〕

  天子坛田,公卿耕讫,啬夫下种。凡称籍田为千畆,亦曰帝籍,亦曰耕籍,亦曰东耕,亦曰亲耕,亦曰玉籍。〔一六〕

  侍中向存年老口臭,〔一七〕帝乃赐以鸡舌香,令含之。

  校勘记

  〔一〕此引出初学记卷二六。

  〔二〕同右。

  〔三〕宛委山堂本说郛避清人之忌,删「胡」字。今据御览卷二九补。又改「封」作「计」。此引又见于类聚卷三九,「必」作「毕」,属上读。

  〔四〕此引见於御览卷八九。

  〔五〕御览卷一八七有此引,「烈王」作「烈士」,当是。

  〔六〕御览卷一五七引「地方」作「北方」,余皆同。

  〔七〕此引见於御览卷二一九。

  〔八〕此引与御览卷九八三所引皆同,但御览作蔡质汉官仪之文。又书钞卷六0、初学记卷一一引汉官仪中,有此十一字。御览卷二一五引汉官仪中,有「郎」以下九字。不详陶氏所本为何。

  〔九〕御览卷八七二「久」引作「夕」,御览卷一五亦同。夕,於此指夕牲之时,详见续汉志补注所引封禅仪。

  〔一0〕御览卷八七二「此」作「巅」,是。

  〔一一〕此引见於御览卷六八七。

  〔一二〕此引出御览卷六八二。

  〔一三〕唯御览卷六九五引与此引多同,仅两「德」字皆作「行」,「宜」下无「着」字。

  〔一四〕此引分见书钞卷一二九、御览卷六九五。疑陶辑「虎」下脱「文」字。

  〔一五〕此引与初学记卷二一中两引同。然其中叙事引作汉书之文,事对作蔡质汉官之语。疑陶辑引误。

  〔一六〕此引分见初学记卷一四、御览卷五三七。其引「坛田」作「升坛」,「玉藉」作「王藉」,与陶辑略异。

  〔一七〕御览卷三六七引有此条,「向存」作「乃存」。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