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藏要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五

 

  龙树菩萨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解头陀品下之余

  复次.

  广说空闲法 及与乞食法 余十头陀德 皆亦应广说。

  十二头陀法上来已广解二事.余十头陀功德亦应如是知.何以故.是二则爲开十

  头陀门余则易解。十头陀者.一着粪扫衣二一坐三常坐四食後不受非时饮食五

  但有三衣六毳衣七随敷坐八树下住九空地住十死人间住.粪扫衣者人所弃舍

  受而後着.受者若心生若口言.一坐者先受食处更不复食.常坐者夜常不卧.食後

  不饮浆者食後不受非时饮石蜜等可食之物.但有三衣者唯受三衣更不畜余衣.

  毳衣者从毳所成麤毛毳衣毼旃钦婆罗等.随敷坐者随所得坐处不令他起.树下

  ********************

  住者乐住树下不入覆处.空地坐者露地止住.住死人间者随顺厌离心故常止宿

  死人间法.是名十二头陀令戒清净。粪扫衣有十利.一不以衣故与在家者和合.二

  不以衣故现乞衣相.三亦不方便说得衣相.四不以衣故四方求索.五若不得衣亦

  不忧.六得亦不喜.七贱物易得无有过患.八不违顺行初受四依法.九入在麤衣数

  中.十不爲人所贪着。一坐食亦有十利.一无有求第二食疲苦.二於所受轻少.三无

  有所用疲苦.四食前无疲苦.五入在细行食法.六食消後食.七少妨患.八少疾病.九

  身体轻便.十身快乐。常坐亦有十利.一不贪身乐.二不贪眠睡乐.三不贪卧具乐.四

  无卧时脇着席苦.五不随身欲.六易得坐禅.七易读诵经.八少睡眠.九身轻易起.十

  求坐卧具衣服心薄。食後不受非时饮食亦有十利.一不多食.二不满食.三不贪美

  味.四少所求欲.五少妨患.六少疾病.七易满.八易养.九知足.十坐禅读经身不疲极。

  但三衣亦有十利.一於三衣外无求受疲苦.二无有守护疲苦.三所畜物少.四唯身

  所着爲足.五细戒行.六行来无累.七身体轻便.八随顺阿练若处住.九处处所住无

  ********************

  所顾惜.十随顺道行。受毳衣亦有十利.一在麤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

  意可卧.五浣濯则易.六染时亦易.七少有虫坏.八难坏.九更不受余衣.十不失求道。

  随敷坐亦有十利.一无求好精舍住疲苦.二无求好坐卧具疲苦.三不恼上座.四不

  令下座愁恼.五少欲.六少事.七趣得而用.八少用则少务.九不起诤讼因缘.十不夺

  他所用。树下坐亦有十利.一无有求房舍疲苦.二无有求坐卧具疲苦.三无有所受

  疲苦.四无有受用疲苦.五无处名字.六无鬬诤事.七随顺四依法.八少而易得无过.

  九随顺修道.十无衆闹行。死人间住亦有十利.一常得无常想.二常得死想.三常得

  不净想.四常得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常得远离一切所爱人.六常得悲心.七远离

  戏调.八心常厌离.九勤行精进.十能除怖畏。空地坐者亦有十利.一不求树下.二远

  离我所有.三无有诤讼.四若余去无所顾惜.五少戏调.六能忍风雨寒热蚊蝱毒虫

  等.七不爲音声刺棘所刺.八不令衆生瞋恨.九自亦无有愁恨.十无衆闹行处。

  如五空闲说 余功德亦尔 自读诵教他 得舍空闲处。

  ********************

  阿练若比丘有五种分别.一以恶意欲求利养.二愚痴钝根故行阿练若.三狂痴失

  意作阿练若.四爲行头陀行故作阿练若.五以诸佛菩萨贤圣所称赞故作阿练若.

  於此五阿练若中爲行头陀行故作阿练若以诸佛菩萨贤圣所称赞故作阿练若

  是二爲善.余三可诃。如五种分别阿练若法.余十一头陀行亦应如是分别知见。问

  曰.佛说已受阿练若法终不应舍.若有因缘得舍去不。答曰.

  读诵经因缘 可舍阿练若。

  若比丘欲从他受诵经法若欲教他读诵应从阿练若处来入塔寺.以是因缘可得

  舍离。

  教他读诵时 不应望供给 卽时应念佛 佛尚有所作。

  阿练若从空闲处来教他读诵不应求敬心供给.应当念佛.佛尚自有所作何况於

  我。念佛者佛是多陀阿伽度三藐三佛陀诸天龙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

  摩睺罗伽释提桓因四天王人非人所供养一切衆生无上福田尚不求他供给身

  ********************

  自执事.我今未有所知始欲求学云何受他供给。复应作是念.

  我应善供给 一切诸衆生 不望彼供给 自利利他故。

  云何爲自利.若贵供给则失法施功德.若不贵供给者则得法施功德。云何爲利他.

  若贵彼供给而教令读诵者彼则生念师直以世利故而教诲我不以法故.是人若

  以是心供给师者则不得大利。若但恭敬法故尊重师者则得大利.是名利他。

  从他求智慧 应不惜身命。

  若行者欲从他求智慧应舍身命.舍者爲智慧故勤心精进恭敬於师不惜身命。问

  曰.何以故爲智慧恭敬师而不惜身命。答曰.

  若一字一心 以此爲劫数 恭敬於师所 能说此论者.

  离诸谄曲心 深爱而供给 昼夜不休息 尽於尔所劫。

  随师所教论议字数及尔所心念.若受法者心无谄曲不惜身命昼夜恭敬始终无

  异虽能如是犹不报师所益论议智慧之恩.是故弟子应离谄曲心舍贪惜身命破

  ********************

  於憍慢。若师轻懱及以敬爱心无有异.当生深爱心第一恭敬心应生父母心应生

  大师心应生善知识想应生能爲难事想应生难报心。若师听则受常所行事不须

  师敕.余事则相望师意随事而行.师所爱重随而爱重.不应因师求於世利.莫求师

  赞叹莫求名闻但求智慧法宝.师有谬失常应隐藏.若师过亹若彰露者当方便覆

  之.师有功德称扬流布深心爱乐听受持解[一]思惟义趣如所说行.求自利利他者莫

  爲咎弟子莫爲殃弟子莫爲垢弟子莫爲衰弟子莫爲无益弟子.无如是等过但住

  善弟子法中供给於师。[二]如般舟经说.佛告跋陀婆罗若菩萨欲得是三昧者应勤精

  进於诸师所生尊重心难遭心.若从口闻若得经卷处於是师所应深心恭敬生父

  母心善知识心大师心.以能说如是法助菩提故. 跋陀婆罗若求菩萨道者若求声

  闻者所从师读诵是法处不生深恭敬心父母心善知识心大师心能得通利是法

  令不忘失久住不灭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跋陀婆罗以不恭敬因缘故佛法则灭.跋

  陀婆罗若求菩萨道者若求声闻者於所从闻读诵书写是法处生恭敬心父母心

  注:

  [一] 原刻作怠.今依丽刻改.

  [二] 下引大集经贤护分见佛品.

  ********************

  善知识心大师心者於所读诵书写未得者令得已得久住则有是处.何以故.以恭

  敬心故佛法不灭.是故跋陀婆罗我今告汝於是师所应生深恭敬心父母心善知

  识心大师心是则随我所教。

  助尸罗果品第三十三

  [一]如是菩萨爲求多闻知多闻义已随说行故能令尸罗清净.清净尸罗法应当修行。

  问曰.何等法能令尸罗清净。答曰.

  护身口意业. 亦不得护法. 终不令我见 及以余见杂.

  回向萨婆若. 此四净尸罗。

  行者修此四法尸罗自然清净. 护身口意业者常应正念身口意业乃至小罪不令

  错谬譬如龟鼈常护头足.此人深乐空故於第一义中而亦不得护三业法有人虽

  见法空谓知空者在是故说不[二]杂我见衆生见人见夀者见命见知者见.回向萨婆

  若者持戒果报不求余福但爲度一切衆生以求佛道.是爲四。复有四法能令尸罗

  注:

  [一] 以下各段引宝积经郁伽长者会.又与瑜伽菩萨地戒品清净戒对同.

  [二] 原刻作离.今依丽刻改.

  ********************

  清净.所谓

  无我我所心 亦无断常见.  入於衆缘法 则能净尸罗。

  无我我所心者不贪着我我所心但知此心虚妄颠倒而无我法.无断常见者以断

  常见多过故.入衆缘法者知诸法从衆缘生无有定性行於中道.如是四法能净尸

  罗。复有四法能净尸罗.所谓

  行四圣种法. 及十二头陀. 亦不乐衆闹. 念何故出家。

  四圣种者所谓趣得衣服而足趣得饮食而足趣得坐卧具而足乐断乐修行.十二

  头陀者所谓受阿练若法受乞食法粪扫衣一坐常坐食後不受非时饮食但有三

  衣毛毳衣随敷坐树下住空地住死人间住.亦不乐衆闹者不与在家出家者和合

  有人虽行阿练若法多知多识故多人往来是故说不乐衆闹若至余处若心不与

  和合.何故出家者行尸罗者作是念我何故而出家念已随出家事欲成就故如所

  说行.是爲四。复有四法能净尸罗.所谓

  ********************

  五阴无生灭. 六性如法性. 见六情亦空.  不着世俗语.

  如是之四法  亦能净屍罗。

  五阴无生灭者思惟五阴本末故见五阴无生灭.见地等六性如法性如法性不可

  得六性亦不可得.知六情虽是苦乐等心心数法因缘以正智推求亦知是空了达

  三种皆知是空.有行者贪着於空则还妨道是故说莫贪着空随於世俗说空名字.

  如是法者能净屍罗。问曰.若尔者云何言五阴诸法。答曰.以空故五阴诸法空.最後

  言莫着於空者空亦应舍.如是无有邪疑法妨碍屍罗。问曰.五阴诸法以有相可相

  故决定有.如说色是苦恼相觉苦乐是受相.现有如是等诸相云何言非空非不空。

  答曰.恼坏是色相何等爲是色若恼是色相离相无可相.此相在何处无相无可相

  世界终无有无相有可相.相与及可相非合非不合其来无所从去亦无所至.若有

  合非合成於相可相如是则爲失相及可相相以相成可相相.亦不自成相自不能

  成云何成可相.世界甚可愍分别相可相迷惑诸所经邪师所欺诳.相可相则是无

  ********************

  相无可相如是眼见事如何不能知.随计相可相有如是戏论随起戏论时则堕烦

  恼处。复次行者以不来不去门观诸阴性入空.如说生老病死法生时无从来生老

  病死法灭时无所去.诸阴界入性生时无从来灭时无所去佛法义如是.如火非人

  功亦不在钻木和合中亦无而因和合有薪尽则火灭灭已无所去诸缘合故有缘

  散则皆无.眼识亦如是不在於眼中不在於色中亦不在中间不在和合中亦不离

  和合亦不从余来而因和合有和合散则无诸法亦如是生时无从来灭时无所至.

  如彼龙心力而有阴云现不从龙身出亦不余处来而此大阴云雨流满世界然後

  乃消灭亦无有去处如云无来去诸法亦如是生时无从来灭时无所去.如壁上画

  人不在一一彩亦不在和合壁中亦复无画师所亦无画笔中亦无不从余处来而

  因和合有和合散则无诸法亦如是有时无从来无时无所去.灯焰不在油亦不从

  炷出亦不余处来而因油炷有因缘尽则灭灭时无去处诸法来去相皆亦复如是。

  复有四法能净尸罗.所谓

  ********************

  能自思量身 不自高下他. 此二无所得. 心倚无有慢.

  观诸法平等. 是四净尸罗。

  能自思量者行者作是思我身不净无常死相爲何所直.如是念已卽不自高下於

  他人.信解身及他无我我所故无所得.倚者得如是法故心轻柔輭堪任受法.以此

  倚乐心不自高。观诸法平等者.以空观有爲无爲法一切悉等无上中下差别.如说

  若当因於下而有中上者下不作中上云何因下有下自作下者中上先定有.若当

  因於中而有下上者中不作下上云何因中有中自作中者下上先定有.若当因於

  上而有中下者上不作中下云何因上有上自作上者中下先定有.因下不得作不

  因亦不得若先定有者不应因於下若先定无者云何成中上.因中不得作不因亦

  不得若先定有者不应因於中若先定无者云何成下上.因上不得作不因亦不得

  若先定有者不应因於上若先定无者云何成中下。复次以空一相故观诸法皆平

  等.衆生亦如是.如说智者于空中不说分别相空一而无异能如是见空是则爲见

  ********************

  佛佛不异空故.说言诸佛一一切衆生一一切法一法无上中下别一切佛世尊离

  自性他性一切诸衆生亦离自他性一切法亦尔离自性他性以是因缘故是故名

  一相.有诸佛则非无诸佛亦非有诸衆生非无诸衆生非有诸法亦非无诸法亦非

  离於有无故名之爲平等.一切佛世尊衆生及诸法一切不可取名诸法平等.一切

  佛衆生及法无差别不可分别故名之爲平等.诸佛与衆生幷及一切法入生住灭

  中寂灭无所有亦无所从来亦复无所去以无来去故名之爲平等.诸佛与衆生幷

  及一切法悉皆无所有过一切有道此三非是等亦复非非等非等非非等非非等

  不等如是说诸法皆等无差别。复有四法能净尸罗.如说.

  善能信解空. 不惊无相法. 衆生中大悲. 能忍於无我.

  如是之四法 亦能净尸罗。

  行者了达诸法无自性无他性故名爲信解空.如说一切所有法终不自性生若从

  衆缘生则应从他有.不从自性生云何从他生自性已不成他性亦复无.若离自性

  ********************

  相则无有自性若离於自性则无有自相.自性自性相不以合故有不以散故有二

  定有则无.他不能生法自亦不能生自他亦不能离二亦不生.若无有自者云何从

  他生离於世俗法则无有自他.若他从他生他卽无生体无体则非有以何物生他.

  以无自体故他生亦复无四种皆空故无法定生灭。不惊无相者.信乐远离诸相故

  不惊.如是说一切若无相一切卽有相寂灭是无相卽爲是有法.若观无相法无相

  卽爲相若言修无相卽非修无相.若舍诸计着名之爲无相取是舍着相则爲无解

  脱.凡以有取故因取而有舍离取取何事名之以爲舍.取者所用取及以可取法共

  离俱无有是皆名寂灭.若法相因成此卽爲无性若无有性者此卽无有相.若法无

  有性此卽无相者云何言无性卽名爲无相.若用有与无亦遮亦应听虽言心不着

  是则无有过.何处先有法而後不灭者何处先有然而後有灭者.此有相寂灭同无

  相寂灭是故寂灭语及寂灭语者.先来非寂灭亦非不寂灭亦非寂不寂非非寂不

  寂。衆生中大悲者.衆生无量无边故悲心亦广大.复次诸佛法无量无边无尽如虚

  ********************

  空悲心是诸佛法根本能得大法故名爲大悲.一切衆生中最大者名爲佛佛所行

  故名爲大悲。忍无我法者.信乐实法故诸佛皆一涅盘道故名爲无我法.若入此法

  中心则不忍.如小草入火则烧尽若真金入火能堪忍无失.如是若凡夫人不修习

  善根入无我中不能堪忍卽生邪疑.是菩萨无量世来修习善根智慧猛利诸佛护

  念虽末断结使入无我法中心能忍受.无我法者阴界入十二因缘等诸法是.破我

  因缘如先说。是故欲净尸罗当行此四法。复次.

  有四破尸罗 而似持尸罗 行是当精进 自制慎莫爲。

  [一]宝顶经迦叶品中佛告迦叶.四种破戒比丘似如持戒比丘.何等四.迦叶有比丘於

  经戒中尽能具行而说有我迦叶是名破戒似如持戒. 复次迦叶有比丘诵持律经

  守护戒行於身见中不动不离是名破戒似如持戒. 复次迦叶有比丘具行十二头

  陀而见诸法定有是名破戒似如持戒. 复次迦叶有比丘缘衆生行慈心闻诸行无

  生相心则惊畏是名破戒似如持戒.迦叶此四破戒人似如持戒。复次.

  注:

  [一]勘同宝积经普明会.次段同.

  ********************

  世尊之所说 沙门有四品 应爲第四者 远离前三种。

  迦叶品中说四种比丘行者应学第四沙门不应爲三.何等爲四.佛告迦叶有四种

  沙门.一者形色相沙门二者威仪矫异沙门三者贪求名利沙门四者真实行沙门.

  云何名爲形色相沙门.有沙门形沙门色相所谓着僧伽梨剃除须发执持黑鉢而

  行不净身业不净口业不净意业不净寂灭不善悭贪懈怠行恶法破戒不乐修道

  是名形色相沙门.云何威仪矫异沙门.有沙门具四种威仪审谛安详趣得衣食行

  圣种行不与在家出家和合少於语言以是所行欲取人意心不清净如此威仪不

  爲善不爲寂灭而见诸法定有於空无所有法畏如堕坑见说空者生怨家想是名

  威仪矫异沙门.云何爲贪求名利沙门.有沙门虽强能持戒作是念云何令人知我

  持戒强求多闻云何令人知我多闻强作阿练若法云何令人知我是阿练若强行

  少欲知足远离云何令人知我少欲知足行远离法非爲厌离心故非爲灭烦恼故

  非以求八直圣道故非爲涅盘故非度一切衆生故是名求名利沙门.云何真实行

  ********************

  沙门.有沙门尚不贪惜身何况惜名利闻诸法空无所有心大欢喜随说而行尚不

  贪惜涅盘而行梵行何况贪惜三界尚不着空见何况着我人衆生夀者命者知者

  见者见但於诸烦恼中而求解脱不於外求观一切法本来清净无垢此人但依於

  身不依於余以诸法实相尚不贪法身何况色身见法离相不以言说尚不分别无

  爲圣衆何况衆会不爲断不爲修习故不恶生死不乐涅盘无缚无解知诸佛法无

  有定相知已不往来生死亦复不灭迦叶是随真实行沙门.迦叶汝等应勤行真实

  行沙门莫爲名字所害。复次.

  不爲王等法 而持于尸罗 亦不依生等 而持于尸罗。

  行者欲净尸罗不应爲王等法。王等法者.佛爲净德力士说.善男子菩萨尸罗者乃

  至失命因缘犹不破戒.不期爲国王故持戒.不期生天故持戒.不期爲释提桓因不

  爲梵天王不爲富乐自在力故持戒.不爲名闻称赞故不爲利养故持戒不爲夀命

  故不爲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资生物故持戒.不依生等法者不爲生天人持戒.不自

  ********************

  依持戒不依他持戒.不依今世持戒不依後世持戒.不依色不依受想行识不依眼

  不依入不依耳鼻舌身意故持戒.不依欲界色界无色界故持戒.不爲得脱地狱畜

  生饿鬼阿修罗恶道故持戒.不爲畏天中贫故持戒.不爲畏人中贫故持戒.不爲畏

  夜叉贫故持戒。问曰.若不爲如此等法者爲何法故持戒。答曰.

  爲欲令三宝 久住故持戒  爲欲得种种   利益故持戒。

  三宝久住者.爲不断佛种故持戒.爲转法轮故持戒.爲摄圣衆故持戒.爲脱生老病

  死忧悲苦恼故持戒.爲度一切衆生故持戒.爲今一切衆生得安乐故持戒.爲令衆

  生到安隐处故持戒.爲修禅定故持戒.爲智慧解脱解脱知见故持戒.是事如净德

  经中广说。

  菩萨能如是 成就于尸罗 不失於十利 及余种种利.

  亦复不堕於 四难处邪道 不得四失法 不值四坏法.

  又得不欺诳 诸佛等四法 能过堕地狱 十事诸怖畏。

  ********************

  不失於十利者.不失常爲转轮圣王.常於彼中不失不放逸心.不失常作释提桓因.

  常於彼中不失不放逸心.常不失求诸佛道.常不失诸菩萨所教化事.常不失乐说

  辩才.常不失种诸善根福德满足所愿.常不失爲诸佛菩萨贤圣所赞.常不失疾能

  具足一切智慧.是爲十。种种利者.于种种功德不退失.如经中说菩萨善守持戒常

  爲诸天所赞诸龙王善护诸人供养常爲诸佛所念常爲世人大师愍念衆生。不堕

  四难处等邪道者.菩萨能如是成就尸罗者不堕四难处.一不生无佛处二不生邪

  见家三不生长夀天四不堕一切恶道。得四不失法者.一不失菩提心.二不失念佛.

  三不失常求多闻.四不失念无量世事。不值四坏法者.一不值法坏.二不值刀兵.三

  不值恶毒.四不值饥饿。得四不诳法者.一不欺诳十方诸佛.二不欺诳诸天神等.三

  不欺诳衆生.四不自欺诳身。又过十怖畏者.菩萨如是清净持戒能过堕地狱等十

  怖畏.何等十.一能过地狱怖畏.二能过畜生怖畏.三能过饿鬼怖畏.四能过贫穷怖 

  畏.五能过诽谤诃骂恶名怖畏.六能过诸烦恼所覆怖畏.七能过声闻辟支佛正位

  ********************

  怖畏.八能过天人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怖畏.九能

  过刀兵恶毒水火师子虎狼他人所害怖畏.十能过邪见怖畏。菩萨如是净持於戒

  则能住诸佛法所谓四十不共法.堪任爲法器。

  赞戒品第三十四

  菩萨如是净持尸罗能摄种种功德诸利.如无尽意菩萨说。复次略赞尸罗少分. 尸

  罗者是出家人第一所喜乐处如年少富贵最可喜乐.能增长善法如慈母养子.能

  防护衰患如父护子. 尸罗能成就诸出家者一切大利如白衣多财. 尸罗能救一切

  苦恼如正行顺理. 尸罗善人所敬如报恩法. 尸罗人所爱重犹如夀命.尸罗智者所

  贵如智慧.求解脱者善护尸罗如王密事大臣守护.乐道利者爱重尸罗如乐涅盘

  爱重佛法.智慧之人善守尸罗如惜夀者护安身法.救死时急尸罗爲最如遇急难

  得善知识.尸罗清净庄严贤人如贵家女惭愧无秽. 尸罗卽是功德门如不谄曲开

  诸善利.尸罗最是梵行之本如直心则是正见之本.诸大人法以尸罗爲本如求重

  ********************

  位以直心爲本. 尸罗卽是功德宝[艹/积]如不放逸亦如正念能生诸利亦如贤友初中

  後善.学正法者不得过越如海常限. 尸罗卽是功德住处亦如大地万物依止. 尸罗

  润益诸善功德亦如天雨润益种子能成五根如火熟物能生诸利如风成身. 尸罗

  能受一切道果亦如虚空含受万物亦如吉瓶随愿皆得亦如美膳利益诸根. 尸罗

  善能通利诸道能令诸根清净无碍.智慧夀命以尸罗爲本犹如身命以气息爲本.

  尸罗卽是最上依处如民依王. 尸罗卽是诸功德主如军大将. 尸罗得衆快乐如随

  意妇能称夫心.若求涅盘及生天上尸罗卽是学道资用如彼远行必持衣粮. 尸罗

  将人令至善处如经险路得善导师. 尸罗度人从生死过犹如牢船能渡大海. 尸罗

  能灭诸烦恼患犹如良药能消衆病. 尸罗器仗能御魔贼如善兵器能对敌阵.如所

  爱亲经难不舍尸罗将人诸衰恼中随护不舍. 尸罗能照後世痴冥如大灯明能除

  黑闇.尸罗度人出诸恶道如渡深水得好桥梁. 尸罗能除烦恼热急如清凉室能除

  毒热.欲堕恶趣尸罗能救如勇士持刀救人怖畏.诸凡夫人应深爱尸罗如诸菩萨

  ********************

  学谛胜处.行者善行尸罗如诸菩萨行舍胜处.得果之人善修尸罗亦如菩萨修灭

  胜处.护持尸罗令人得果亦如菩萨修慧胜处.不坏法者能净尸罗如诸菩萨清净

  无垢.诸恶人等舍离尸罗如彼谄曲舍离直心.放逸之人不行尸罗如悭贪者不行

  惠施.放逸之人舍离尸罗如戏论者离寂灭法.愚痴之人无有尸罗犹如盲者不见

  五色.无思惟者去尸罗远如离八道去涅盘远.善爱身者深乐尸罗如阿罗汉深爱

  乐法. 尸罗能使无悔善法相续不断如佛出世善事不绝. 尸罗能令诸道果住如佛

  神力令法久住. 尸罗如佛自利利人. 尸罗善护诸善功德如王知时能护国界. 尸罗

  安行者心如须陀洹果如时发事後则无悔. 尸罗究竟必得涅盘如菩萨愿究竟得

  佛. 尸罗亦如良田好泽投之以种疾得增长. 尸罗是正行之因如知时方等是成诸

  事因.如人端严福德智慧人所尊贵尸罗如是自他所敬.如福德熟时心则安隐尸

  罗能使心得安隐受诸利报. 尸罗能令行者欢喜犹如好儿令父心悦. 尸罗则是无

  有过失无畏之法如人无过心则无畏. 尸罗令人今世後世无有怖畏无诸罪恶供

  ********************

  养称赞.持尸罗者余者亦喜自知有分. 尸罗亲爱衆生如修慈定. 尸罗灭苦如修悲

  定. 尸罗与喜如修喜定. 尸罗无憎无爱如修舍定. 尸罗爲人所信如四种善语能令

  人信. 尸罗乐行如世法中常欢喜心.如多闻是乐说因尸罗则是言行相应因. 尸罗

  是无畏因如辩才无畏. 尸罗是名闻因如通诸经有好名称. 尸罗是能救法如易与

  语者爲人所救. 尸罗能成明解脱法如随所说行. 尸罗是诸佛相如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 尸罗助修道法如定助慧. 尸罗令人无所畏难如大心胆无所畏惧. 尸罗是

  诸功德聚处犹如雪山宝物积聚信等功德.诸希有事依止尸罗犹如大海有诸奇

  异亦如美果依止於树. 尸罗与人随所乐果如随正智慧者如行卽得. 尸罗名爲无

  水而净. 尸罗则是最上妙香不从根茎枝叶华果中出. 尸罗庄严过诸宝饰常住其

  身无能却者.尸罗大乐不从五欲生後世亦有诸妙乐报. 尸罗是一切世间天人魔

  梵沙门婆罗门所赞叹者. 尸罗快乐自在身中不从他得生天涅盘之善方便. 尸罗

  卽是信河正济无有泥陷瓦石刺棘随意可入善渡无碍. 尸罗是宝财无诸衰恼. 尸

  ********************

  罗是净道无能坏者犹如平路行者无难. 尸罗是好田不种不获自然获实. 尸罗是

  甘露果不从树草生香美无比. 尸罗是好华不从水陆生常不萎坏. 尸罗除烦恼热

  如冷水洗浴. 尸罗善守护胜诸刀仗.行尸罗者不以人畏故而得恭敬. 尸罗是自在

  处无有诤竞. 尸罗是好宝不从山生不从大海出而宝价无量. 尸罗能过不活畏入

  衆畏考掠畏堕恶道畏. 尸罗常随逐人今世後世如影随形。

  戒报品第三十五

  菩萨离垢地 清净具说已 菩萨住此地 常作转轮王。

  第二地於十地中名爲离垢.悭贪十恶根本永尽故名爲离垢.菩萨於是地中深行

  尸罗波罗蜜。是菩萨若未离欲此地果报因缘故作四天下转轮圣王.得千辐金轮.

  种种珍宝庄严其[一]辋真璢璃爲毂.周圆十五里.百种夜叉神所共守护.能飞行虚空

  导四种兵轻捷迅疾如金翅鸟王如风如念.所诣之处灭诸衰患降伏怨贼一切小

  王皆来归伏亲族人民莫不爱敬.普能照明圣王姓族种种华鬘璎珞间错庄校.五

  注:

  [一]原刻作网.今依丽刻改.

  ********************

  种伎乐常随逐之.以奇妙宝盖罗覆其上.行时有种种华香碎末栴檀常雨供养.烧

  真黑沈水牛头栴檀黄栴檀以涂其身.其轮两边天女执持白拂侍立.种种珍宝以

  爲其盖.其轮有种种希有之事而用庄严.是名金轮宝.具足一切[一]象相.身大而白如

  真银山生出神岳.大[二]象衆中能飞行虚空.伊罗婆那安闍那王摩那等诸大象王皆

  能摧却.是名白象宝.具足马相.色如孔雀颈.其体轻疾如金翅鸟王飞行无碍.是名

  马宝.贵家中生身无疾病.有大势力形体净洁.忆念深远直心柔輭.持戒坚固深敬

  爱王.能通达种种经书伎术.是名主兵臣宝.如财主天王富相具足.千万亿种诸宝

  伏藏常随逐行.千万亿种诸夜叉神眷属随从皆是先世行业之报.善知分别金银

  帝青大青金刚摩罗竭砗磲码碯珊瑚颇梨摩尼真珠璢璃等种种宝物.悉能善知

  出入多少随宜能用能满王愿.是名居士宝.光明如日月照十六由旬.形如大鼓.能

  灭种种毒虫恶气疾病苦痛.人天见者莫不珍爱.好华璎珞以爲庄严.处在高幢威

  光奇特.能令衆生发希有心生大欢喜.是名珠宝.其手爪甲红赤而薄.其形修直高

  注:

  [一]原刻作家.今依丽刻改.

  [二]同上.

  ********************

  隆润泽不肥不瘦.身肉次第肌肤厚实细密薄皮不堪苦事.身安坚牢如多罗树.身

  上处处吉字明了.吉树文画庄严其身.象王牛王马王画文旛盖文鱼文园林等文

  现其身上.踝平不现足如龟背.足边俱赤足跟圆广.腨[月*庸]柔輭膝圆不现.[月*坒]如金柱

  如芭蕉树如象王鼻輭泽光润.[月*庸]圆而直横文有三.腹[月*庸]不现脐圆而深脊背平直.

  乳如频罗果如双鸳鸯圆起不垂柔輭鲜净.又其臂纤[月*庸]圆且长节隐不现.其鼻端

  直不偏现出不大不小孔窍不现.两颊不深平满不高两边俱满.额平而长有吉画

  文.耳輭而垂着无价环.齿如珍珠贯如月初生如雪如珂.唇如丹霞如频婆果上下

  相当不麤不细如赤珍珠贯.眼白黑睛二色分明庄严长广光明清净.其[目*妾]青致长

  而不乱.眉毛不厚不薄不高不下如月初生高曲而长两边相似.发輭而细润泽不

  乱.其身芬馨常有香气如开种种上好香奁.身诸毛孔常出真妙栴檀名香能悦人

  心.口中常有青莲华香.身体柔輭如迦陵伽.天衣细滑之事一切具足.心无谄曲直

  信惭愧深爱敬王.知时知方善有方便摄取王心.坐起言语能得王意随王意行.常

  ********************

  出爱语如人间德女衆好具足.色如提卢多摩天女清净分明如月十五日画文炳

  现.如帝释夫人舍脂着天衣天鬘天香多以天光明金摩尼珠庄校其身.善知歌舞

  伎乐娱乐戏笑之事.善有方便随意能令王发欢喜.一切女中是女爲最.是名玉女

  宝。又转轮圣王有四如意德.一者色貌端严於四天下第一无比二无病痛三人民

  深爱四夀命长远.教诲衆生以十善业.能令诸天宫殿充满.能减阿修罗衆.能薄诸

  恶趣增益善处.能爲衆生多求利事.有所施作不用兵仗.以法治化天下安乐.外无

  敌国畏内无阴谋畏.又其国内无疫病饥饿及诸灾横衰恼之事.一切边王皆所归

  伏.多有眷属能疾摄人.更无有能侵害国界.其四种兵势力具足.诸婆罗门居士庶

  人皆共爱敬.甘香美食自然而有.国界日增无有损减.善能通达经书伎艺算数呪

  术皆悉受持.巧能论说分别义趣.羣臣具足悉有威德.常行财施无能及者.千子端

  严如诸天子威德勇健能破强敌.所住宫殿堂阁楼观如四天王帝释胜殿.王所教

  诲无有能坏.于四天下唯有此王威相具足故无能及者.音声深远易听易解不散

  ********************

  不乱如迦罗频伽鸟美輭和雅闻者悦耳.眷属同心不可沮坏.所住之处地水虚空

  无有障碍.威力猛上能堪大事.念问於耆老不欺诳人.心无妒嫉.不忍非法.无有瞋

  恨.威仪安详而不轻躁.所言诚实未曾两舌.行施持戒常修善心.进止知时不失方

  便.神色和悦言常含笑.未曾皱眉恶眼视人.退失利者爲之作利已有利者令深知

  报.怀惭愧心.有大智慧.威德尊严而能忍辱.大丈夫相其性猛厉.诸所爲事疾能成

  办.先正思量然後乃行.王有法眼所爲殊胜.善思量者乃与从事.若不任者更求贤

  明.善集福德财物清净.能自防护不破禁戒.多饶财宝如毗沙门王.有大势力如天

  帝释.端严可爱犹如满月.能照如日.能忍如地.心深如海.不爲苦乐之所倾动如须

  弥山王风不能摇.诸宝妙事之所住处.诸善福德之所依止.是诸一切世间亲族诸

  苦恼者之所归趣无归作归无舍作舍.有怖畏者与不怖畏.转轮圣王有如是等相。

  能转破戒者 令住於善法 其余所行事 如初地中说。

  转破戒者能令衆生舍恶行善得安乐事.令住善法者能转衆生恶身口意业令行

  ********************

  善身口意业.此事如初地中说.所谓见诸佛得诸三昧.但彼数百此地数千以爲差

  别。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五

  ********************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