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七修类稿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卷三十九 诗文类

 

  苏若兰织锦璇图诗

  幼闻秦窦滔之妻苏若兰有《织锦璇图》诗。言止八百。而诗可读数百首。予以此特假文逞技。殆《玉连环》、《锦缠枝》之类欤。又闻成化间。北海仇东之色界句分其图。成诗二百六十篇。心虽异而犹未信也。及见衍圣公藏本载唐则天氏记云。可读二百余篇。遂按图求之。止可初读数首而已。後见宋刻黄山谷序者云。杨文公读至五百余篇。题曰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亦有英灵苏蕙子。只无悔过窦连波。据是。可读千首矣。予惊且叹曰。是何女子之慧哉。殆鬼工耶。抑仙才耶。古今才子亦有是思也耶。不可得而知也。又二十年。复得一本。乃皇朝起宗和尚经禅之暇。紬绎是篇。分为七图。一百四十七段。得三四五六七言之诗至三千七百首。星罗棋布。灿然明白。某王府从而刻之。并具读法。然其文之故典、人名、古诗、程语。丝纷网结。虽错杂联络。而音律畅协。反复成章也已。七言虽似牵强。而三四六言宛若天成者多矣。呜呼。蔡琰、崔莺。不过一文妇耳。世传慕之。非以其行也。若兰史载烈女。文无可匹。真天壤间之异人耳。每询士夫。图亦罕见。况知其事者乎。特序而志之於稿。略少抑扬。使他日读者亦默而识之也。

  夹城八景词

  吾杭市井。夹城巷口其一也。永乐间。其地有翰林侍讲王希范洪。号毅斋。一时学士推重之。朝廷亦尊宠焉。疾也赐药。卒也赐棺。惜四十二而终。尝以其地为八景。作《卜算子》八章。成化间。仁和教谕临川聂大年。亦有声当时者。又每题作《临江仙》一章。皆工致也。然王、聂二集少刻板。志收亦不全。今录於稿。

  夹城夜月

  孤月泛江秋。露下高城静。期着佳人夜不来。坐转霜梧影。 吹彻紫鸾箫。宝篆烟消鼎。桂子飘香下广寒。银汉秋波冷。

  陡门春涨

  惊雪喷高崖。雷响青天晓。刚道吴胥驾海来。势压沧溟小。 两岸是渔舟。泼乱飞春鸟。须言神鱼去不留。五色祥云绕。

  半道春红

  宿雨涨春流。晓日红千树。几度寻芳载酒来。自与春风遇。 弱水与桃源。有路从教去。不见西湖柳万丝。满地飞风絮。

  西山晚翠

  斜日照疏帘。雨歇青山暮。白鸟鸣边一半开。香霭和烟度。 楼上见平湖。影隔青林雾。吹断鸾箫兴未阑。月照芙蓉露。

  花圃啼鸾

  旭日照花林。莺啭春风早。一片红云暖不开。无奈春声搅。 乘兴且闲游。莫待韶华老。随意飞红点绿苔。休着家僮扫。

  臯亭积雪

  积玉映空青。蓬岛人间近。珠树瑶花满眼开。缥缈仙台影。 便欲跨青鸾。直上三山顶。鹤氅披云看下方。月白银河冷。

  江桥暮雨

  淅沥带秋垧。两岸蒹葭响。何处渔舟暝未还。隔浦闻清唱。 撩乱下枯槎。一夜苕溪涨。天目应添翠色重。回首看晴嶂。

  白荡烟村

  绿竹绕清流。草舍人家远。几处牛羊晚下来。烟外闻鸡犬。 禾稼满秋原。路向桑麻转。箫鼓从教乐社神。岁岁长相见。

  已上王希范词。後聂大年词也。

  夹城夜月

  万里碧霄云散尽。长天孤月流辉。城阴空阔柝声稀。试登高处望。露湿五铢衣。 不见辽东华表鹤。人民昔是今非。惊乌三匝正南飞。银河风露冷。骑得彩鸾归。

  陡门春涨

  西北城闉如铁瓮。夜来春涨崩奔。惊涛拍岸撼崑仑。桃花三级浪。何处觅桃源。 彷佛鸱夷乘白马。潮头日落云昏。渎只川后亦消魂。琴高骑赤鲤。随水到龙门。

  半道春红

  记得武林门外路。雨余芳草蒙茸。杏花深巷酒旗风。紫骝嘶过处。随意数残红。 有约玉人同载酒。夕阳归路西东。舞衫歌扇绣帘栊。昔游成一梦。仍问卖花翁。

  西山晚翠

  一抹夕阳低远树。分明翠歛西山。苍苍松桧锁禅关。疏钟残磬里。倦鸟亦知还。 谷口樵苏归路晚。六桥流水潺潺。行人指点有无间。天风吹散尽。露出豹文斑。

  花圃啼莺

  芳圃万花围绕处。软红晴点香泥。金衣公子羽毛齐。为怜春色好。终日往来啼。 记得早朝花底散。金河草色凄凄。数声只在御桥西。东风回首处。香雾满长堤。

  臯亭积雪

  昨夜孤峯如泼翠。今朝玉立漓岏。琼林琪树间琅玕。蓬莱尘世隔。弱水竟漫漫。 玉宇琼台千仞表。羣仙飞佩骖鸾。不知何处倚阑杆。洞箫吹一曲。鹤氅不胜寒。

  江桥暮雨

  一叶渔舟吞暮景。夜来江涨平桥。蒹葭两岸响萧萧。水村烟郭外。隐隐见归樵。 鸿雁欲归愁翅湿。谁怜万里云霄。空蒙山色望中遥。钟声何处寺。白鸟没林腰。

  白荡烟村

  北郭秋风禾黍熟。牛羊晚食平田。一村桑柘起寒烟。田翁邀社饮。击鼓更烧钱。 处处鸡豚泥饮罢。瓦盆浊酒如泉。往来东陌与西阡。虽言淳朴俗。自有一山川。

  子昂探梅诗

  予过演福寺僧房。见赵魏公子昂亲书《探梅访僧》一绝句云。轻轻踏破白云堆。半为寻僧半探梅。僧不逢兮梅未放。野猿笑我却空回。惜公《松雪集》中失载。今寺已为坟地。不知此纸存亡也。噫。

  甫似审言

  杨万里序杜审言集。谓其祖孙诗句相似者数处。不知尤有极似者。如日气抱残虹。即日射江楼雾气黄。明年春色倍还人。即锦江春色逐人来。如八荒平物土。即八荒开寿域。如伐鼓撞钟惊海节。撞钟考鼓天下闻。如去岁兹辰捧玉床。五更三点入鵷行。即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臣捧玉床。

  武后制字

  唐史载武后制字十二。?一?人? 【天】 、埊 【地】 、瞾 【照】 、囗?乙 【日】 、囝 【月】 、○ 【星】 、□ 【君】 、??忠 【臣】 、??尖乙? 【幼】 、□ 【载】 、? 【年】 、凵?干 【正】 。却无释文。而後山丛谈中又多?一?賏土? 【初】 、?求全金? 【证】 、?核?三? 【授】 、??生 【仁】 、?髟山土? 【圣】 、?囗八方? 【国】 、匚?出 【生】 、七字。及读《通志》。止是十八字。而无君、仁、幼三字。却又益以?土?车? 【戴】 字。重一一?正 【正】 ?生字为武后星字。似此增损书讹。恐後人所传之不一。且天作一?宂。日作囗?乙。并篆文也。年作?。正作凵?干。亦有作一?正者。授作?核?三?。亦有作?禾?风??禾??工?者。国作?囗八方?。亦有作囗?方者。地字籀文亦有作坔者。星字崔希裕纂古而作。然又非武后所创可知。或武后当时所书。?字。总计则又二十字矣。书且不同。《六书本义》亦以此 【『书』乾隆本作『载』。据明本改】 人自不考。遂以谓其创也。若以据史止十二字。则黄林云《华严经》跋云。武后有证圣等字。乃桓彦范署名亲校者。是出十二字之外矣。但因古所有而传写不同。今则据其所同者。书以释之於右。

  箕诗题蕉

  旧闻有人召箕仙赴诗。以芭蕉一叶置袖扣之。箕写一诗云。袖里深藏一叶青。知君有意侮神灵。今宵试听西窗雨。欠滴潇潇一二声。可谓甚妙。此必生以诗名世者。可与八杀之词类耳。

  废主诗

  梁简文帝为侯景幽於永福省。将崩。诗云。宝剑藏龙匣。神龙逐陆居。有意聊思句。无情堪着书。湘东王被害时诗。南风且绝唱。西陵最可悲。今日还蒿里。终非封禅时。北齐高欢後主为周灭时。为诗曰。龙楼绝行迹。凤阙求无因。独知明月夜。遥想邺城人。李後主归宋後。念嫔妃散落。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奈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数日後下世。杨溥为徐知诰逼迁於江南时。诗云。烟凝楚岫愁千点。雨洒吴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独坐细思量。宋徽宗在北时诗。国破山河在。人非殿宇空。中原何日事。搔首赋《车攻》。投老汗城北。西江又是秋。中原心耿耿。南北泪悠悠。尝胆思贤佐。顒情忆旧游。故宫禾黍遍。行役闵宗周。又。杳杳神京路八千。宗祧隔越已经年。衰残病渴那能久。辛苦穷荒敢怨天。右六主所咏。虽有高下。皆非闻蟇声而问公私。黜大臣而不知者。甘於困辱而不能死社稷。此帝王所以贵德而不贵才云。

  富字义非

  敖方伯英《绿雪亭杂》言。尽有高论。但论富字曰。古人惟贵务农。故富从田。田从一口者。有田之入。又贵食之者寡也。理虽是而字义则非也。盖《说文》富曰。备也。《广韵》曰。丰於财也。厚也。《礼记》祭义注曰。臣能世禄曰富。未尝以田字起义。而贵人口之寡。真可笑也。若贫字则如敖解。盖分贝则贫。故说文云。财分少也。而敖何不证此。

  汤胤绩

  天顺间。锦衣指挥汤胤绩。信国公孙也。志大言大。武略少可。而诗文亦称是。徐武公、李文达当国。曲意承奉。徐则以为狂生。李见其有大志。且通文墨。亦重之也。每自言。士不脱颖而出。何见其才。使某独当边方一面。必有可观。李因荐为参将守边。一日。与友人正饮。闻虏 【乾隆本改作『敌』。据明本改正】 人牧马城下。遂勒兵出语友曰。某擒此胡来饮。不意胡人大至。汤兵寡无援。胡直前。一箭而毙。时人遂传曰。汤一面。汤一箭。数月後。口外通州驿天色将暝。忽有兵官驺从甚盛。来坐中室。令免供具。但索纸笔灯烛。闭户而寝。明早。驿吏候起。寂然无闻。开门。惟见壁间一诗云。手提长剑斩渠魁。一箭那知中两腮。胡马践来头似粉。老鸦啄处骨如柴。交游有义空挥泪。弟侄无情不举哀。血污游魂归不得。幽冥空筑望乡台。一时哄然。人以汤素好怪。而死亦有怪焉。殊不知胤绩素已用物多而取精宏矣。又一旦卒然而死。气血壮盛。精灵不散。魂魄安能无此耶。但鬼有形而诗有迹。亦可为 【『为』字据明本补】 异也。

  赋新月诗

  卢多逊当直。宋祖命赋新月诗。限用些子儿。诗曰。太液池边玩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此见《后山诗话》。《锦绣万花谷》独载其诗後二句云。谁家镜匣参差盖。露出楞边些子儿。尤觉善状。王禹偁当直。亦赋此。限敲、梢、交韵。诗曰。禁鼓楼头第一敲。乍看新月出林梢。谁家宝镜初磨出。玉匣参差盖不交。古人以为模多逊之句也。殊不知二诗皆祖袭老杜尘匣元开镜之句耳。《桐江诗话》。禹偁又作曹希蕴。余忘年友处州王义中。少时同余夜坐。因新月语此二诗。明日。王呈一诗云。风外空传药杵敲。云边微见桂枝梢。定疑今夜蟾蜍小。含出明珠口未交。余讶之。以其他日必成大名。惜为弟子员。不久下世。至今梦寐常思之。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