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容斋随笔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容斋随笔提要

 

  (纪昀)

  宋鄱阳洪迈撰。凡十六卷,续笔、三笔、四笔,卷数亦如此。五笔未脱稿而殁,故仅十卷。自序称作一笔,首尾十八年。四笔不费一年,迟速何若是之悬殊也。书中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靡不引证详洽。虽晚年撰夷坚志,於是书不甚措意,未免利钝互形。然大致则辩析精审。於宋代掌故,尤为娴熟,非徒事掎摭者比,昔人谓南宋说部,当以此为首屈。知言哉。(此则录於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第1版--发文者注)

  容斋随笔总序

  知赣州寺簿洪公汲,以书来曰:「从祖文敏公由右史出守是邦,今四十余年矣。汲何幸远继其後,官闲无事,取文敏随笔纪录,自一至四各十六卷,五则绝笔之书,仅有十卷,悉锓木於郡斋,用以示邦人焉。想像抵掌风流,宛然如在,公其为我识之。」

  仆顷备数宪幕,留赣二年,至之日,文敏去才旬月,不及识也。而经行之地,笔墨飞动,人诵其书,家有其像,平易近民之政,悉能言之。有诉不平者,如诉之於其父,而谒其所欲者,如谒之於其母。後十五年,文敏为翰苑,出镇浙东,仆适後至,滥叨朝列,相隔又旬月,竟不及识。而与其子太社木莘,其孙参军偃,相从甚久,得其文愈多,而所谓随笔者,仅见一二,今所有太半出於浙东归休之後,宜其不尽见也。可以稽典故,可以广闻见,可以证讹谬,可以膏笔端,实为儒生进学之地,何止慰赣人去後之思。仆又尝於陈日华晔,尽得夷坚十志与支志、三志及四志之二,共三百二十卷,就摘其间诗词、杂着、药饵、符呪之属,以类相从,编刻於湖阴之计台,疏为十卷,览者便之。仆因此搜索志中,欲取其不涉神怪,近於人事,资鉴戒而佐辩博,非夷坚所宜收者,别为一书,亦可得十卷。俟其成也,规以附刻於章贡可乎?

  寺簿方以课最就持宪节,威行溪洞,折其萌芽,民实阴受其赐。愿少留於此,他日有余力,则经纪文敏之家,子孙未振,家集大全,恐驯致散失,再为收拾实难。今盘洲、小隐二集,士夫珍藏墨本已久,独野处未焉,寺簿推广随笔之用心,愿有以亟图之可也。嘉定壬申仲冬初吉,宝谟阁直学士、太中大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临川何异谨序。

  容斋随笔旧序

  书必符乎名教,君子有所取,而读者要非无益之言也。夫天下之事,万有不齐,而可以凭藉者理之正,事不一而理有定在,犹百川万折,必归於海。否则涉於荒唐缪悠,绝类离索,以盲聩人之耳目者,在所不取。古今驰声於墨札之场者,嘘英吐华,争相着作,浩渺连舻,策氏籍名,不可纪极,嗜博者亦必珍如拱璧,而把玩之不辍焉。

  文敏公洪景卢,博洽通儒,为宋学士。出镇浙东,归自越府,谢绝外事,聚天下之书而遍阅之。搜悉异闻,考核经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虽诗词、文翰、历谶、卜医,钩纂不遗,从而评之。参订品藻,论议雌黄,或加以辩证,或系以赞繇,天下事为,寓以正理,殆将毕载。积廿余年,率皆成书,名曰随笔,谦言顺笔录之云尔。加以续笔、三笔、四笔,绝於五笔,莫非随之之意,总若干万言。比所作夷坚志、支志、盘洲集,踔有正趣。可劝可戒,可喜可愕,可以广见闻,可以证讹谬,可以祛疑贰,其於世教未尝无所裨补。

  予得而览之,大豁襟抱,洞归正理,如跻明堂,而胸中楼阁四通八达也。惜乎传之未广,不得人挟而家置。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於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弘治戊午冬十月既望,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沁水李瀚书。

  重刻容斋随笔纪事一

  元调少时就童子试於松江,郡将堂邑许公,通经学古人也。一语意合,或旬日再三召,恒坐列肆中,以待门启而入。有鬻容斋随笔者,取阅一二,则喜其闻所未闻,千钱易之。然犹未悉容斋之为何等人,随笔之为何等书也。归以告本师子柔先生,先生曰:「此宋文敏洪公之所着书,其考据精确,议论高简,读书作文之法尽是矣。」又曰:「吾向从丘子成先生见此书而不全,汝亟取以来,吾将卒业焉。」又曰:「考据议论之书,莫备於两宋,然北则三刘、沈括,南则文敏兄弟,欧、曾辈似不及也。」元调谨受教,日夕浸灌其中,行李往来,未尝不挟与之俱。

  壬子秋,寓长干报恩僧舍,得略识一时知名士,每集必数十人,论及古今成败及文章得失,忿争不决者,元调辄片言以解,此书之助为多。间以示玉绳周子,读之尽卷,惘然曰:「古人学问如是,吾侪穷措大,纵欲留意,顾安所得书,又安所得暇日乎?虽然,吾来年将馆丹阳荆氏,君游踪务相近,颇载所藏书借我。」已而周子入翰林为修撰,寄语:「子今不患无书可读矣。」周子谢不敏,报书:「吾则未暇,留以待子。」盖戏之也。自後读随笔渐熟,又推其意以渐读他书,如执权度称量万物,爽者鲜矣。每逢同侪,必劝令读是书,而传本甚少,慨然欲重梓以公同好。

  去年春,明府勾章谢公刻子柔先生等集,工匠稿不应手,屡欲散去。元调实董较勘,始谋翻刻,以寓羁縻。而所蓄本未免舛讹,适丘子成先生家鬻旧书,得向不全本,考其序,乃弘治中沁水侍御李公瀚所刻。又从友人沈子诲借得残落数卷,会之良合。然舛讹较所蓄本尤多,参伍是正,为改定千余字,仍阙其疑,明府公遂为之序,复纪其重刻之故,以告我後人。

  嗟乎!二十年之间,曩时相与读是书者,遭逢圣明,当古平章军国之任,元调独穷老不遇,啜粥饮水,优游江海之滨,聊以整顿旧书为乐事,曾不得信其舌而奋其笔,何托落之甚也。上有稷、卨,下有巢、由,道并行而不相悖,均之为太平之象,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崇祯三年三月朔,嘉定马元调书於僦居之纸窗竹屋。

  重刻容斋随笔纪事二

  先文敏公容斋先生随笔一书,与沈存中梦溪笔谈、王伯厚困学纪闻等,後先并重於世。其书自经史典故、诸子百家之言,以及诗词文翰、医卜星历之类,无不纪载,而多所辨证。昔人尝称其考据精确,议论高简,如执权度而称量万物,不差累黍,欧、曾之徒所不及也。

  考公自浙东致政归田里後,自谓老懒读书不多,凡意有得,随笔志之,初成十六卷,又续笔以至三笔、四笔、五笔共七十四卷。宋嘉定中,公从孙寺簿汲,锓木於章贡郡斋。明宏治中,沁水御史李公瀚,又尝序而梓之。其嘉惠来学,为读书稽古之益者,岂为少哉!吾家旧有此书,乃嘉定娄先生子柔,俾其门人马巽甫氏刻而行世者。又尝补其残缺,订其舛讹,流传於今,亦已七十余年矣。从子天爵,自疁邑得此版而归於璟,其有阙失者,一一补正完好,重为披读,如获重器焉,然愧学殖荒落,不能发明其万一。而公之沾丐後人者,已历五百年所,又世为家藏之旧,用以公诸天下博雅嗜古之儒,未必不如瑚琏、簠簋三代法物,登之宗庙,可以观礼,与他玩好者殊异也。公父子兄弟,忠孝大节,炳在宋史,人皆知之。

  又公所着有文集、唐人万首绝句、夷坚志等书,其题跋一种,今刻於津逮秘书中,又巽甫刻有梦溪笔谈,与是书如合璧然,皆天下之公物也。璟喜是书之归,而有光复旧物之意,因志其本末如此云。康熙三十九年春三月,族孙璟谨书。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