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 > 正文

第43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43)



  于丹教授的第五个心得是“总有路可走”。她写道:

  善于讲寓言的庄子,借用了一个个或受过刑罚而残缺,或身有残疾,或外表丑陋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她还讲了现实生活中的舟舟与聋哑人舞蹈团的艺术家的故事,来进一步证明:

  有很多我们以往觉得是人生遗憾的事情,一样可以获得生命的圆满。

  无论是申徒家还是叔山无趾,他们虽然犯过错误并受过严厉的刑罚,但是他们知耻而改,用一种内心的力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庄子讲的是寓言,寓言是象征是隐喻,原本是实打实的叙述所讲不清的,最怕的就是实解,实解必定失去了意义。于丹教授恰好是实解了,她还探求: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当心理不堪重负、产生残疾时,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随后于丹教授又从人的肢体残疾转向研究心智上的残疾,并举例网站上的虐猫事件来说明现实生活中有心智残疾者。

  庄子讲残疾者的故事,不是要为残疾者寻求生活出路,也不是说明残疾人也能有生活出路。庄子是在用形体的残缺与丑陋来反衬精神的健全与美丽,说明精神境界的淳朴之德的美好神奇,远不是形体外表之美所能比拟的;真正的“德”不在于外表,而在于精神的境界和内心的修养;形体残缺者完全可能道德完美,只要道德完美,就可以化丑陋为美丽,化残缺为健全。真正有德行的人,内心充实丰厚,表面并不能看出来。庄子所要求的道德,不是世俗的道德观念,而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大境界。这几则寓言看似充满想象力和浪漫气质,其实深深蕴涵着庄子对现实的失望和厌恶,充溢着庄子对超凡入圣的境界的憧憬,表达了庄子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写到这儿,我由庄子的失望想到鲁迅的失望,他在《影的告别》中写道:“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庄子因对现实的大为不满,才生发出心灵飞翔的自由大境界。

  鲁迅对现实的大为不满,并且也不相信革命以及革命后的制度能改变国民性,这种深沉的悲哀使他连飞翔的力量也没有,而只能“彷徨于无地”。

  于丹教授的第六个心得是“谈笑论生死”。

  生死是最难谈的哲学的元问题。柏拉图说:“哲学是死亡练习”,怀特海说柏拉图之后的全部哲学都只是对柏拉图哲学的注解。

  就连孔夫子都躲开死亡问题不谈,他说:“未知生,焉知死。”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谈论生死问题最为详尽的哲学家,生死问题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占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于丹教授在这一章开篇处写道:

  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

  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到途中的遗憾。

  只有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能正确地面对死亡。

  接着于丹教授讲了兄弟俩爬楼梯回家的小故事,还讲了三个人看墙上蜘蛛及三个秀才进京考试的故事。

  以上的观点以及故事都与《庄子》没任何关系,都反映不出庄子的生死观,不读《庄子》也可以有这些观点和小故事。这种状况一直是于丹教授讲演和写书的方法——用一些与《论语》和《庄子》风马牛不相及的观点及故事来谈她的所谓心得,并强加在《论语》与《庄子》之上。这样宣讲的传统文化当然是伪劣的。

  稍微认真做学问,就能清晰地看出庄子的生死观包括三个内容,其一是说生死只不过是气的聚散而已,所谓“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至乐》)其二是说死为生之必然,是合乎客观存在的,所谓“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庄子·大宗师》)其三是说生死本一体,有生则有死,生死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事情,人死就是回归于大自然,不必喜欢生而厌恶死,所谓:“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