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48)
人的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懊悔。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所畏惧,也无所懊悔。
我真的不明白她所说的不要怕是指对什么不要怕,也不明白她所指的不要悔是指的对什么不要悔。若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所畏惧,也无所懊悔”,那为什么前半生与后半生还分别有“不要怕”与“不要悔”呢?改成“前半生不要悔,后半生不要怕”不是同样也行吗?
于丹教授在最后一章里,没讲清大道,也没讲清自然,简直是不知所云!
(六) 国学热与文化转型
一些报刊和网友认为我与于丹争论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关注《论语》及传统文化,以激发国学热潮。我认为国学热潮能够引发文化转型的呼唤,才是国学热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任何历史的都是现实的,任何传统的都是当代的。
任何文化的热,任何有关文化的争论,都应该有个理性的学术大方向,那就是关注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推进。
国学为什么这时候热起来?
因为中国的文化近百年来遭到持续的、残酷的打击,虽已弱不禁风,但它报复国家与民族的力量却是强大的。就如同一个病入膏肓之人,身上的病毒却是无坚不摧的。这是文化的宿命,这是文化的报应。
这种报应已经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且不说生态的破坏、能源的破坏、城市的破坏、文物的破坏,也不说教育的失误、人口掌控的失误……就只说一说文学艺术吧!弱文化状态下的文学艺术已经惨不忍睹。而今中国有哪一位作家的作品有精神力度?有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能够对得起一个民族的苦难?别说托尔斯泰和索尔仁尼琴那样的作家在中国没有,就连巴金那样的作家也没有了。我们的民族真的丧失了审美能力了吗?再说相声与小品,还有相声和小品吗?全是形体的滑稽、搞笑和出洋相,我们的民族莫非连幽默感也没有了?
这些统统是弱文化的产儿,统统是文化的报应。
刘心武对《红楼梦》的曲解与误读,易中天对《三国演义》的歪批与瞎讲,于丹对《论语》、《庄子》的阉割与歪曲,却能够风行一时,受到粉丝们的热捧,哄成一种文化潮流,也是弱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报应。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已在世界上崛起,但是文化忙于报应,并没有与经济相伴崛起,弱文化给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生态的破坏、能源的危机、贫富差别的加大、伦理道德的崩溃、拜金主义的盛行、腐败的日益严重……
经济与文化的不和谐已经引起了社会的不和谐!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没有文化上的崛起,经济的崛起并没有引起文化的复兴,更没有造就相应优秀的文化。相反,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正在逐步消失。商业文化、恶俗文化、快餐文化正在登堂入室,以致因缺少了文化的支撑,国家的外在崛起就缺失了相伴的软力量。文化的崛起并不亚于经济上的崛起,它是外部世界认同中国的主要因素。
中国别无选择,唯一的选择就是现代化。只有现代化才能极大改善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在着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一般精神生活的过程。并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恰好相反,正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对现代化的选择就决定我们只能改变经济与文化的不和谐现状。
文化是长期在历史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言行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即使处于弱化状态,也是无法彻底从生活的现实中消灭,当然也就不能从其他国度移植过来。一味地照搬西方文化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实施的可行性。我们曾经照搬过苏俄的模式进行集体化生产和计划经济,结果是行不通。今日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进行现代化也是行不通的,中国有中国的存在,有中国的国情。同样,文化也是不能嫁接的,中西文化不能嫁接,其它文化也不能相互嫁接。上个世纪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就是要寻找文化的新的价值依托,从王国维和严复就开始寻找,几乎将西方各种文化用来当依托,但却没有成功。如今国学热只能是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守望。数典忘祖,求礼与野显然是行不通的,真正的新文化的价值只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本根、最精华的品质之中。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文化与知识必须以道德为根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