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孔子智慧的通俗解读:论语正解 > 正文

第20节:第一节 不学礼,无以立(1)



  第二章为人知礼

  第一节不学礼,无以立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篇第二十》第三章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篇第八》第二章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篇第三》第四章

  伯鱼故事的启示

  伯鱼的故事载于《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三章。伯鱼是孔子的儿子,与颜渊、子张、子路、宰我等学生一起跟随孔子学习。按照当时的习惯,人们通常是"易子而教",孔子却将儿子安排在自己身边进行教育,于是有人便起了疑心,认为孔子可能对自己的儿子有所偏爱,陈亢便是其中之一,故事是这么说的: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陈亢问伯鱼说:"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些特别的教训吗?"伯鱼答道:"没有呀!有一次,我父亲独自站在正房里,我从中庭恭敬地走过,我父亲说:'你曾学过《诗经》吗?'我回答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诗》,便不懂如何讲话。'我退后便学诗。又有一次,我父亲又独自站在正房里,我从中庭恭敬地走过,我父亲说:'你学过礼吗?'我回答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礼,便不懂如何立身。'我退后便学礼。我私下只听到这两番教训。"陈亢回去后大喜,说:"我这次问一事,听得了三事。其一是该学《诗》,其二是该学礼,其三便是君子不对自己儿子有所偏私。"

  我们仔细分析陈亢从伯鱼那里学到的三件事。第一件是要学《诗》,《诗》在当时的地位非常重要,熟读《诗》是当时知识阶层的重要标志。一般人认为,如果不能通晓并援引《诗》中的句子与人交流,人们便会认为这人粗俗、没文化。只有学了《诗》,在别人面前才觉得有资格与人交谈,才有可能参与到政治、外交等活动当中去。孔子重视《诗》并不是因为它是参与政治、社交活动的敲门砖,而是因为《诗》的内容质朴,反映着人民的纯真情感。正如他所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以用它为基础进行交流,所以孔子将《诗》作为教育学生的一门课程。

  《诗》中"思无邪"的诗句,不但让人与人之间有了交流平台,同时还内化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变成为人处世的一种思想。《诗》固然是人们要重视和学习的,但其蕴涵的内容终须用一个形式来表达,这就是"礼",是陈亢学到的第二件事。深深体会"不学《诗》,无以言"的内涵,便会发现孔子所谓"无以言"的"言"不纯粹是"日常言语"的"言",在更大程度上是"言为心声"的"言",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思无邪"的内容结合"言"的意思可推断出来,孔子心中的《诗》是反映人之本的作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的一个具体表达。那么行"礼",即是表达"仁","仁"是"礼"的内容和根本;"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和形式。"不学礼,无以立"的教育意义也就显示出来了:做人不仅要学《诗》为"仁",还要有实现《诗》之思想--"仁"的表现,这就要通过学"礼"来实现了。

  第三件事是陈亢对孔子偏私的怀疑得到了答案,即孔子偏爱自己儿子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孔子并没有传授特殊的知识给伯鱼,他对自己的儿子与其他弟子一样平等看待。在《论语》中的谈话中我们还发现,伯鱼所学的知识并不比其他弟子多,并且从对话情景中看到伯鱼对父亲敬畏的态度占上风,亲密程度远不如颜回、子路等其他弟子。所以有后人评论:"孔子之教其子,无异于门人。"这件事情正是孔子以礼行仁的一个表现,他主张"泛爱众",并且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也做到这一点,并没有对自己的儿子有所偏爱。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