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孔子智慧的通俗解读:论语正解 > 正文

第25节:第二节 君子之礼(1)



  第二节君子之礼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十一章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篇第三》第四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第一章

  学而知礼

  从前面内容,我们了解到"知礼"的必要性,"礼"是人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是表现"仁"的一个形式。但这些都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落到"礼"的现实基础上。所以我们要问"礼"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它的表现有哪些?

  首先我们要清楚"礼"的内容虽然是具体的,笼统说来它包括典章、制度和礼仪,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六艺"中最重要的内容。但要明白"礼"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行为规范。只有通过虚心学习、察言观行、向人请教等方式学习到的行为规范才称得上是"礼"。

  孔子少年时代就开始习礼,长大后又非常注意观察、学习种种礼仪活动。当时曲阜城内经常举行乡射礼、乡饮酒礼,还有各类祭祀活动以及丧葬、嫁娶活动,孔子经常参加或围观,对种种礼仪逐渐精通,以后又对古代的典章、制度进行了研究、探讨,并且很重视在种种实践活动中学习。曲阜城内有一座祭祀鲁国始祖周公旦的大庙,称为太庙。太庙中保存着大批鲁国历史文物,堪称鲁国的历史博物馆。鲁国的许多重要典礼都在这里举行,因此太庙是学习礼仪和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孔子每次来到太庙,都虚心向别人请教。一些人见孔子什么都问,不免有些怀疑,心想:作为有恢复周礼抱负的孔子怎么会问这些问题呢?这难道算是知"礼"吗?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议论说:"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篇第三》)即是说,哪个人说这位鄹地的年轻人知礼啊?他跑进太庙,什么事都要问。人们觉得孔子好像什么都不懂,凡事都要问,根本算不得知礼。这些议论被孔子听到以后,他很坦然地说"是礼也"。意思是说不懂的就问,这正是"礼"啊!"礼"只有通过认真学习、向人求教才能做到真正理解,即所谓"学而知礼"。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第八》)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他教学的三个重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他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讲个人的修养。"礼"在"诗"和"乐"中起的就是个人修养的中和作用,没有"礼"的"诗"和"乐"是不存在的。由此说明了"礼"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礼"是通过学习来的为人处事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给他们"礼"的知识。孔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习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但是孔子也不能将每一门技艺都作为重点,必然有所侧重。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论述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些论述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以此来教授他的弟子。宋代大儒朱熹说:"十年学幼仪,十三学乐诵诗,二十而后学礼。则此三者,非小学传授之次,乃大学终身所得之难易、先后、浅深也。"可见"礼"的重要性,它是必修的学问,是学而知之的行为规范,凡有志于做仁者、做君子的人都需要学习"礼"。

  孔子曾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篇第三》)意思是说夷狄即使有君王,还不如中原的国家没有君王。孔子的意思是侧重"礼","礼"是人们在社会上相互沟通交流时共同遵守的规范。他认为如果整个社会懂得"礼",社会便会秩序井然,即使没有君王社会也会和谐安稳。如果人们不懂得"礼",即使有君王,也不如没有君王却懂得"礼"的社会。孔子的意思只是强调"礼"的功用,并无其他想法,但这里不免令人产生偏见,误认为夷狄并不学"礼",不知"礼"。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