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孔子智慧的通俗解读:论语正解 > 正文

第34节:第三节 从礼以成事(5)



  听完他们的讨论后,顾炎武就向周围的人打听。原来这位见解不凡的人是城内一个普通的私塾先生,名字叫张尔岐。他的父亲被清兵杀害,他怀着杀父的仇恨,决定不与政府合作,不再涉足仕途,而是立下志向,专心做学问。为了谋求衣食,就当了私塾先生。

  顾炎武决定登门去拜访。没有想到,他的朋友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上门劝阻,理由是:"你一个堂堂的大学者,怎么能够去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书匠请教呢?这样做岂不是有悖礼节吗?再说,一个小小的教书匠,又能有多大的学问,向他请教,不是浪费时间吗?"听了这些话,顾炎武笑了笑,他对朋友说:"你们不要以为张先生是一个教书的,就看不起他,我前几天亲耳听到过他在谈论《礼》,他的见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其中还有许多观点是我从来也不曾听到过的。再说,就自己不懂的东西向别人请教,不管被请教的人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不但不违背'礼',而且是一种有'礼'的表现。"

  第二天,顾炎武就穿戴整齐,步行来拜访张尔岐。等他一路打听来到张家的门前已是晌午时分,看到大门紧紧关闭着,他敲打了很久,可是没有人来开门。于是,他就站在门旁边等待,一直等到太阳偏西,夜幕降临了,他都一动不动。

  其实张尔岐在听到第一声敲门声时,就从门缝里看到来人是顾炎武,但是不敢开门。不过看到他一直等到天黑,很是感动,于是打开门将他请了进来,沏上好茶,并准备饭食。当他听到顾炎武说了来这里的目的后,连声说道:"不敢,不敢,你是名闻朝野的大学问家,我怎能做你的老师呢。"一个是诚恳地要求,一个是坚决地不从。最后两个人决定以朋友相称,互相切磋讨论。

  正因为顾炎武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做到以"礼"为人行事,而不顾及他人的议论,才能交上张尔歧这样的朋友。从这以后,顾炎武就常常来到张尔歧的住处。他就研究《礼》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向张请教,大都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因此,顾炎武后来在写《日知录》时,就采用了不少张尔歧的观点和见解。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