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孔子智慧的通俗解读:论语正解 > 正文

第33节:第三节 从礼以成事(4)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他告诉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在春秋旧中国时代,君臣之间还有些民主气氛,但到了汉朝之后,道德要求变成单向的:君、父可以不义不慈,而臣民、子女却绝不可不忠不孝。从"五四"以来,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实际上,专制是统治者造成的,不要把罪名挂在孔子身上,打倒专制是对的,打倒孔子就错了。孔子从来都是讲中庸之道的,他从来都是从相对的两方面来要求的。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从君臣双方面来要求的。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孔子道德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只有君王礼待臣子,才会得到臣子的忠心。

  王猛是中国十六国时期前秦国丞相,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西)人,擅长于谋略和用兵。公元三百五十四年,东晋大将桓温进兵关中,王猛往谒。他拒绝桓温之聘,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两人正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典范。

  如果用"礼"行事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单以君臣关系来看,双方感到安心,在上者不怕臣子不忠;在下者不怕君王不信。这样的关系在处理国家大事时自然都各尽所能,把事情处理得井然有序。如果反过来,君王对臣子不能尽信,臣子不能对君王尽忠,国家恐怕就要发生变乱,做起事来也是事倍功半。君臣关系、国家大事尚且如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也是如此。

  率性而行礼

  以"礼"行事在一些时候也会给人带来麻烦,孔子便受到过这种问题的困扰。他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篇第三》)作为臣子向君王尽忠以"礼"是一件好事,却被世人说成是谄媚的事,这怎能不让人气愤?但是话说回来,我们能因此便不守"礼"了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就是给那些平庸者的回答。要想成为君子,就不要管别人的眼色,而是应当坚持自己的为人准则,以"仁"为本,以"礼"行之。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来侍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主要因为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但是孔子并不因此就放弃,即使别人误会他,不理解他,甚至讽刺挖苦他,他仍旧一如既往,克己复礼,走自己的路。

  南怀瑾《论语别裁》说这段话是说做人处世的艰难。我想大家有时也会有同感。一个人想做个忠臣,有时候也很难。对主管、对领导人尽"礼",处处尽忠合"礼",而旁边的人会认为这是拍马屁。凡是当过领导也当过别人部下的,都有这种经验。如果自己毅力不坚定,见解不周到,受环境影响,只好变了。那么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坚持以"礼"为准,所谓"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人格还是建立在自己身上。自己的见解与人格的精神,等待时间来考验,等到时间已经证明并不是他人说的那么一回事,也就心安理得了。

  明末清初博古通今、名扬四海的大学者顾炎武,因为知识渊博,所以向他请教的人不计其数,都以他为老师。但是,顾炎武并没有得意忘形。每当他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都会谦虚地向行家请教,没有一点架子。因为他觉得以"礼"行事是为人的基础。

  有一天,他在济南城游览,无意中听到几个游客模样的人在高声谈论《礼》,几个人还不时争论着,顾炎武心里在嘀咕:"这是些什么人,在风景区还有这样的兴致讨论如此高深的学问?"他一边想着,一边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站在那几个人后面,听他们的见解。只见一位书生模样的男子,正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听着他的话,顾炎武不由得刮目相看,对这位不知名的男子的从容谈吐大为赞叹,尤其是他那精辟的见解让顾炎武不断点头赞同。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