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孔子智慧的通俗解读:论语正解 > 正文

第42节:第二节 学习的章法(2)



  十一岁时,常于夜间起来秉烛读书,他读书从来不简单记忆,盲从古人,而是勤于思考。十三岁时,与哥哥复斋共读《论语》,忽发议论说:"孔子的话言简意赅且逻辑严密,有子的话则显得有些松散而没有结构。"一日,复斋在房间内读《伊川易传》,读到《艮》卦,对程颐的解释反复诵读,恰好陆九渊来找他,复斋便问:"你看程颐正疏的这段怎么样?"陆九渊答道:"我看这种解释还不直接明了。'艮其背,不获其身',无我。'行其,不见其人',无物。"如此透辟的解说,在他却似信口道来。又一日,读书至古人对"宇宙"二字的注解--"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时,陆九渊恍然大悟道:"原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中者也。"终于解开了十年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于是,他进一步阐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五十三岁时,陆九渊奉旨守荆门军,这个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古今征战的战场。这个宋金的边界重地,一直没有城墙。以前有人想要修筑,但是害怕耗费钱财太多,便没有人来做这个工程。陆九渊仔细研究后,只用三万即告完成。平日他常常检阅士卒习射,中者受赏,普通群众也可以参与。一年之后,整个军队的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周丞相称赞说:"荆门之政,可以验躬行之效。"这充分肯定了陆九渊过去所学所思的成果。

  陆九渊在小时候便会问"天和地的边际在哪里啊",表明他能思索,但是他并不限于思索,他精心读古人的着作,用思索的功夫与古人对话。用他的话说,这叫"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不崇拜古人,不迷信先儒。

  古人的故事在学与思方面已经给我们很多启发,除此之外,我们在学习时还要结合多问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当我们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问问前人,或者问问师友,哪怕有时只是随便聊聊,可能就豁然开朗了。有时,我们自以为是自己最得意的创造,翻翻书,可能别人早就说出来了,而且说得更好。北京大学的一名教授回忆做研究生时写读书笔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导师对他写的连看都不看。为什么?导师知道学生你的火候如何,大概不会超出前人,还需要更多的学与思,不懂的可以多问,不过这种读书习惯一定要坚持。当时自己觉得很委屈,但后来却越来越觉得那样打下的扎实的知识基础,终身受用无穷。

  博闻方可多识

  孔子说:"盖有不识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篇第七》)即是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妄为的人,我没有这等本事。我是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次一级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知。

  从《论语》的整本书来看,孔子绝非不识而作,这里的话只能当作他的自谦之词。孔子在之前也曾谦虚地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懂得一切的,我只是喜欢向古人学习,勤奋刻苦地学习。孔子曾自称"学而知之",我们一般人也不是"生而知之",所以我们只能像孔子那样用刻苦学习来弥补,不应该"不知而妄作"。现在一些人只是凭借道听途说的二手的知识便四处发表议论,出书立说,其实他根本什么都不懂,只是图名图利地到处乱说。他们把自己的歪理邪说吹嘘得神乎其神,普通人分不清是假是真。孔子给我们的教诲便是:对于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要认真求索,研究前人的学问,接受保留他们正确的见解;要严厉抨击那些不懂装懂、有害于人的学说。

  《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的经历,或许可以给孔子的话作一个漂亮的注解。李时珍出生在湖北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一起行医。父亲去世后,他便继承了父亲的职业治病救人。他虽然成为了人们称赞的好医生,不过有一个问题始终让他感到很苦恼。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