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第三节 乐在学中(10)
孔子对《礼》与《乐》二经的重点在于"修起",即起而修之,以免沦亡泯灭。他上起唐尧虞舜之间,下到秦穆公止,依照事类秩序加以编排。特别是当他考察了殷夏以来礼制增损的情形后,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篇第二》)认为殷代因袭于夏代的礼仪,其中虽然有一些损益的,现在仍然可以通过考查而知道它的内容;周代因袭于殷代的礼仪,其中也有些损益的,现在也可以通过考查而知道它的内容;将来会有继周代礼仪而兴起的礼仪,纵使过去一百世那么久,也该可以通过预测而知。因为承袭不移的是礼的精神本体,增损改变的是礼的文采仪节。孔子治学的理想中有一个便是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虽然他没能实现,但他的努力还是有收获的,他整理出了《礼》和《乐》,并且将这种理想传给他的学生后人。
《易》和《春秋》是孔子晚年精心学习研究的成果。《易》原是古代的卜筮之书,不过这部书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孔子很多思想有着《易》的影子,比如孔子认识自然的思想,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孔子在学习研究《易》之后为它作了《传》,后人称之为《易传》。《易传》主要是阐述《易》哲学思想的,它原是一部深奥难读之书,经孔子作《传》,后人才得以领会其中的微言大义。
《春秋》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记的《鲁春秋》而写成。《春秋》所载的历史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后一共包括了十二位国君,以鲁国为记述的中心。孔子的编纂不是简单汇集,而是有原则的,即是尊奉周王为正统,参酌了殷朝的旧制,推而上承三代的礼制。凡符合遵从礼制者大力颂扬,凡违反礼制者则朝廷贬抑责备。比如晋文公召集的践上会盟,周襄王竟以盟友身份应召前往与会,孔子以为这事不合礼制,便改写成"周天子巡狩到了河阳"。孔子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篡改历史,而是意在维护周朝礼制。《春秋》文辞精简而旨意深广,以"约之以礼"的原则进行修订。这种手法被后人称之为"春秋笔法",意思有些转变,我们应当从正面来理解它的内涵。修订完《春秋》之后,孔子深有感触地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可见孔子对《春秋》的重视。
虽说"六经"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并非孔子的原创,不过都是经过孔子不同程度的修订,加入了孔子的思想,都蕴藏着孔子的思想。庄子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孔子的功绩,并反映了孔子为学的境界,他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更能描绘孔子为学境界之高的当属孔子的学生颜回,他感叹孔子的学识,说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篇第九》)意思是说:"颜回我想仰望老师的学识,越看越觉得高;我想仔细钻研老师的学问,越钻研越觉得深厚难测。一会儿看它在前面,一会儿又像在后面,老师的学问无所不通……并且老师还用渊博的知识开导,用礼来引领。"孔子为学的境界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