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红学”新解:否定群雄解红楼 > 正文

第27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2)



  智通寺对联(第二回)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的处世哲学和思想就如同一位齿落舌钝、既聋且昏的老僧那样,又腐朽,又老于世故。所以二人在心灵上形影想照。雨村触情发叹道:“文虽甚浅,其意则深,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正是这种内心卑鄙外表装得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但“这正是贾政最喜的‘读书’人”。


  在作品中所有人物来到“贾府”,在艺术上都是“一干风流冤家”、“投胎入世”的一种艺术形式,作者只是不特别点明而已。黛玉来到荣国府也是写她的投胎入世。黛玉的前身是在“通灵宝玉”“甘露”的哺育下形成的“一棵绛珠仙草”幻化成一个“女体”(女儿),她的入世是被雨村携带来到荣国府的。因贾府代表清王朝社会,作品中每个人以什么形式投胎入世很重要,反映了每个人物的性质。由雨村携带黛玉入世,艺术上也绝非偶然。说明她的投胎入世和儒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三回写道:“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解】


  此段处处设喻,不能用爱情论和自传说或索隐猜谜的方法,从实论病、论药、论衣、论体。


  (1)此处黛玉“年纪虽小”,“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有不足之症”:根据女儿为真美善之代称,此处转化为艺术语言。“年纪虽小”:指黛玉是从儒林似海的狭缝中产生出来的一颗幼小而不甚完美的新思想之幼芽!但她已冲寒破土而出,展露出“一段风流态度”。所谓“弱不胜衣”“不足之症”:指她代表的思想有美中不足之处,并非是医学上和肉体生理上的真病。


  (2)“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经过多少名医,总不见效。”对凡夫俗子而言,吃药就是吃天然植物之药,艺术上再无别味可嚼赏。但雪芹传神之笔,假为写药,其目的和艺术之味却深藏药味之中。黛玉吃药之多之长,可见她的病根子之深。在吃药夸张中,包藏着为了治愈黛玉从儒林似海中沾染的病根,从她一问世、一诞生就需要“治疗”。


  (3)所谓癞头和尚化他出家:这与和尚化英莲出家如出一理。要想使黛玉这个从儒林似海中产育出来的幼芽彻底脱去儒者的胎胞,走向“通灵宝玉”所指引的那个老庄思想境界,他的“父母”和甄士隐一样,哪能舍得?“既舍不得他,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这就是黛玉一生体弱多病的根本原因。


  此处之病,非肉体上和医学意义上的病,此处的病是艺术上的比喻。是指黛玉从儒林似海中育化出来的这种新秀、新思想,如果舍不得和产育她的那个社会基础、母体,彻底割断关系,她“父母”留在她身上的“病根”就永远无法根除。


  (4)所谓“若要病好,以后总不许见哭声,外亲一概不见”。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会体察到黛玉代表了某些知识分子。她对许多社会问题心明眼亮,思想敏感性强。但这类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改造又无能为力,故她们对许多社会问题多愁善感,这是她“爱哭”的根本原因。但这种“哭”也体现了她的软弱性。故,“不许哭”:即去掉她身上软弱、经不起风雨的弱点。“外亲一概不见”:彻底摆脱其他儒家派系思想的影响和联系。


  二、黛玉之隐


  根据宝玉的思想体系和两赋论:宝玉的思想是由儒法二者相搏击而来。故宝玉的父母是“贾‘存周’”和“王者”之“夫人”。王夫人并不是个聪明剔透的人,她对晴雯这样的“女儿”抱有固见,王夫人是反面人物。宝钗和黛玉是构成宝玉儒法的两个方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