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红学”新解:否定群雄解红楼 > 正文

第3节:宝玉的真面目(2)



  ①所谓“补天”就是以老庄哲学来阐明济世治世之道,就是建立以大观园为模式的人类理想社会。作者为实现理想社会,在理论上有历史分析,有纲领,有批判,有哲学论述,有社会模式和手段。


  ②历史分析和哲学理论的阐述:从秦法、秦之太虚说起,到大观园初建,到探李钗三位一体对大观园的改革的完成,这是用老庄哲学对理想社会的历史渊源、理论论述、社会模式的系统阐述。


  ③对旧社会的批判:从演说荣国府开始,经过协理宁国府,祭宗词开夜宴,破除陈腐旧套等,来阐明对旧社会的批判。


  ④自传说和爱情论对“补天”的错误解释:认为作者补的是反动贵族阶级之“天”,作者梦想恢复他失去的贵族阶级生活的“天堂”。周汝昌认为:“人们总以为曹雪芹……生来就厌恶仕途……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有志于做一番大事业。”蔡义江认为:“作者……说明维持封建秩序的纲纪已经败坏,自己却无力挽救清王朝终将走向崩溃。”


  ⑤“大荒山”——“荒唐也。”即含无人所知,无人所晓,似荒唐不经之说——作者自嘲也!犹如庄子用言放达,寓意极深,愚人不知,“不可庄语”之意。


  ⑥“无稽崖”——“无稽”,无法考察之处。


  ⑦“高经十二丈”——“应十二钗”:十二钗也是石头幻化而来。“方经二十四丈”——“副十二钗”也是石头幻化而来。“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然十二钗、副十二钗之外众多之人,“合周天之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乘一百倍,为三万六千五百天之数。“零一块”——多出一块。“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即此意。


  ⑧“炼石补天”之说——《淮南子?览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后以济世救民为补天。作者在此句句设喻,暗藏天机。所谓宝玉经过“煅炼”得以“通灵”,即宝玉代表的思想经过社会的磨炼和作者在理论上的提炼,尚未被世人所理解,所应用,便日夜悲哀。它在作品中经过和尚的“大展幻术”,变成“甚属可爱”、“鲜莹明洁”之美玉。实则是通过艺术的折光,“忽明忽暗,可大可小”种种艺术变幻之法,被世人所珍爱。对作者的补天之论,待大观园结束时自会水落而石出。读者须慢慢品味。


  (3)“引登彼岸”——“彼岸”:佛教语。梵语是“波罗”的意思。佛教将人生分为三个境界:有生之界,曰此岸;烦恼、苦难,曰中流界;超脱生死——即涅的境界,曰彼岸。此处作者指:沿作者指明的“通灵”之真理,使人达到与现实社会不同的另一个理想世界。


  (4)“造劫历世”——“劫”:佛教把天地从形成到毁灭叫做“一劫”。《法苑珠林劫量述意》:“夫劫者,盖是纪世之名,犹年号耳。”如《红楼梦》第一回:“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造劫”:制造劫难,后来比喻人们对灾难在主客观上无法逃脱的必然性。“历世”:经历世劫和灾难。书中写道:正当士隐这类儒子处于“手倦抛书”,精神“朦胧”恍惚之际,“和尚”告诉他:“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使他去经历经历”,“原来近日风流冤家又将造劫历世,但不知起于何处?落于何方?”——“不知起于何处?落于何方?”是对将发生的“劫难”的一种预测、告知。“风流”是对有才华而又不羁的人士的称谓。使之加上“冤家”二字,示这些人士要干出一番出人预料而又无可奈何的事业来。


  (5)“可继祖业”——可继宁、荣二祖之业。“宁荣二祖”:既不是指清王朝之世祖,也不是指作者曹家之世祖,而是指中国历史上的老庄之鼻祖。宁荣二公的替身是中国历史上尊崇老庄思想的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之子孙张道士。从汉到清朝都以张族为道家之正统,历封二品之尊。其宁荣二魂的所在处是“清虚观”。“享福人福深还祷福”是到“清虚观”张道士处为宝玉的“太虚”初建去“祷福”。“祭宗祠”时,脂曰关键是对神像“看不真切”一句(五十三回)。故宝玉梦游秦之太虚时,宁荣二公之灵说:“虽子孙众多,可继业者,惟宝玉略可望成”,即只有宝玉代表的老庄思想对社会“济世”“治世”有用。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