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红学”新解:否定群雄解红楼 > 正文

第37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12)



  (1)“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此言尽写良贾富商老庄之德,行老庄无为装愚之态。人不要追求奢华和享受——这才符合清静无为的道德观。故脂曰这是为“宝卿”写“正传”也!“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指宝钗代表的事物具有一种自然之美。


  (2)“罕言寡语,人谓藏(装)愚”:老子提倡“大智若愚”:“一般人认为聪明好,我却认为一个智者应该表现得愚鲁,大智若愚。”故,把宝钗此时的“少言寡语,人谓藏愚”视为宝钗三从四德,固守封建道德“标准”,皆是红学中的“俗眼”,是不识宝钗“真传”的目的。


  (3)“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老子主张:“道常常是无为的,要顺其自然”。君子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无为而治,天下万物就能自然归化。脂批为什么让读者和前面黛玉对照参看呢?因为宝钗身上这些老庄性质,正是黛玉所不具备的。故,才有此回中写宝钗“巧合认通灵”之说。


  宝钗说:“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通灵玉正面刻有:“除邪祟,疗家疾,知祸福”;背面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钗将“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莺儿说宝钗项圈上有两句话“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和通灵玉上是“一对儿”,宝钗说:“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錾上了,叫天天戴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意趣儿。”……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等他说完……


  【解】


  (1)对通灵玉的态度、关系、识别、知与不知,是关系到作品中人物的“悟性”和对作者用的老庄思想指点迷津的认知能力。黛玉虽和宝玉同吃同住同行,日夜不分,但作品中从始至终,没写黛玉对通灵玉的仔细观察。而且宝玉和黛玉初次见面时就引出“摔玉”和骂人:“人高下的不识”,“什么劳什子”。引来黛玉大哭一场。


  (2)“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在朦朦胧胧“梦幻”状态下只有一面之缘,就能使他深解《好了歌》,并能跳出人生的火坑。宝钗亲自将通灵玉托于掌上,并“细看”,口内还用心念两遍,以此说明宝钗和宝玉老庄思想之间的契合程度。


  (3)宝钗的金锁与和尚有关,这不是儿戏之语。说明作者早已认定宝钗代表的商贾阶层和宝玉老庄思想之间的密切联系。


  (4)通灵玉正面和背面所镌之字和宝钗金锁上的字,表示通灵玉的性质和金锁的性质二者相结合就会使金锁(宝钗)代表的“芳龄永继”,就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芳龄”美的事物的生命力。


  嘲顽石幻相(第八回)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解】


  此诗是作者用通灵玉和“金玉良缘”的艺术形式来阐述治世思想和阐明哲学道理的警世之文。所以爱情说失之大道天理。


  (1)书中注道:“看官们须知道,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幻相”此言是对主题的回照,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宝玉投胎入世的目的、性质和意义。


  (2)“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女娲炼石”,只不过是一种没根据的荒诞之说而已。但作者只是借此荒唐之说,对社会嘲弄、讥讽。


  (3)“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即失去了通灵玉本来、原有的性质和宗旨。“幻来”:指艺术上用一位公子少爷的形象来表现、来描绘通灵玉所表达的思想。所以爱情论者对《红楼梦》看到的是它的外在形式,失去的是假象后面的真善美。脂本此二句是:“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污浊臭皮囊”。“污浊”二字比“新就”更能表达作者对宝玉公子哥儿外在形式的厌恶之意。对此二句脂曰:“二语可入道,故前引庄叟秘诀。”“庄叟秘诀”,指写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老庄之语。“可入道”:老庄观察事物,认为形在外,而“道”深藏于形之内。“道”:事物的本质,“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