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红学”新解:否定群雄解红楼 > 正文

第38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13)



  (4)“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运败”,指没赶上机会。“运”,运数。天地间的运动规律叫“天运”。如社会和人有“时运”。“时乖”:“乖”,不顺,背离。贾雨村“两赋论”说:仁者应运而生;大恶者应劫而生。此处所指之“运”就是雨村“两赋论”中所说之“运”。故,此二句:因宝钗代表的思想没赶上时运,没有好的社会机遇,所以使她代表的思想无法放射出她的光彩。因为没有时运,所以宝玉代表的思想,无法显出他(它)的光芒。金:指宝钗;玉:宝玉。


  (5)“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白骨如山”,指作品中所述历史人物之众多。白骨者,史中人物。“忘姓氏”:读者忘记作品中所写人物之本质、宗旨、目的、性质!此处“忘”字含“不辨”、只看表面之意,因此在作品中看到的就只有“公子与红妆”。“公子”——“臭皮囊”。“红妆”——贵族小姐。最后两句脂曰:看似和主题无关,“然正是极贴切语。”看成“公子”“红妆”,就是俗眼,就是只看到“臭皮囊”的一面,就是“忘姓氏”,就是不解作者“白骨如山”的春秋之笔。读“红楼”,镜花水月,不必泥足于其外形。然时代人物,不尽凿空;别种诗文,另得用心;词令之妙,灵婉轻快;锦心绣口,字字含芳。乃世之绝唱,波及万代之史也!


  七、黛玉的“半含酸”


  《红楼梦》乃千古不朽伟大之作,不说中国,无儒、法、老庄之哲理,何能筑起《红楼梦》艺术大厦?


  对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脂曰:“一是先天含来之玉,一是后天造就之金。金水相合,是成万物之象,再遇水而过寒,虽有酒浆,岂能助火?因生出黛玉之讽刺,李嬷嬷之唠叨,晴雯、茜雪之嗔恼,故不得不收功静息,涵养性天,以待再举,识丹道者,当解吾意。”


  脂批句句扣紧《红楼梦》的明哲大理:“先天含来”:即所述天然之理!“后天造就”:由社会发展而造成!将金比之火,玉比之水,即中国五行哲学之理。“成万物之象”:由事物的矛盾关系形成万物。“水过寒,以酒助之”,使书中之酒与庸辈浑酒相区别,酒一理也!“收功静息,涵养性天,以待再举”:指宝钗学习老庄的修道养性。《红楼梦》事事皆有喻,不可以世俗间老婆舌头而论之。句句藏哲达理,钗黛每娇婉一颦一笑,都寓春秋之哲。故情则春水,酒则理由也!钗黛口角机锋,乃透皮囊之下而达哲理之中!


  宝玉闻到宝钗一股香气!此处乃以“香”喻理,这香是集“百花之蕊”之“精髓”苦修苦练之香。是“和尚”治疗宝钗之疾的适人意之香。宝玉要吃,宝钗说:“一个药也是混吃的?”作品中治黛玉病、秦氏病、小红病、宝钗病,各有其法;改造人和事物,也要因人而异,这就是书中以“病”而论“理”。因前文有了“和尚”之说,故才结出此“藏哲之理”。一般俗笔,无此耕耘,不能得出此果。下文也皆如此!


  “一语未了……人说:‘林姑娘来了。’……黛玉已摇摇摆摆地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呦!我来的不巧了!’……宝钗道:‘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


  俗眼看去是钗黛两美争奇斗艳之语,实则用黛玉讽刺语,点宝钗人物性质中“不觉奢华,罕言寡语,安分从时”,静若秋水,冷如冰霜的本质。如果一味追求热闹,就会失宝钗之本性。就失去“良贾深藏若虚”的性质。在此作者娓娓之笔,写了宝玉喝酒的过程。“酒”在作品中有特定的含意。作者赋予万物以精魂仙魄,荡溢于深沟万壑之中。第五回曾写道“芳气袭人是酒香”。故“李(礼)嬷嬷”之绕舌:(宝玉)“喝了酒更弄性了”。“弄性”:不过是表演出宝玉老庄的疯、傻、狂、痴、乖僻等状态。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