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红学”新解:否定群雄解红楼 > 正文

第57节:正解太虚幻境诗词歌曲(18)



  蔡义江认为:“王熙凤……十足表现出剥削阶级的权欲和贪欲……是垂死的封建阶级和他们所代表的反动社会制度彻底崩溃的形象写照……道出了正在走向没落的一切反动阶级的共同规律……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制造了许多罪恶,直接死在她手里的就有好几条人命……”(《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实际上,凤姐在作品中是作者褒多于贬的人物。贾府的灭亡与衰落罪不在凤姐,恰恰相反,贾府这个“金马玉堂”王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和凤姐的性质背道而驰。在人物之死问题上,凤姐不是坏人而是好人,在后面我们将逐一分析,得出不容质疑的论述。爱情论者所以不能正确给凤姐人物定性,主要不知道秦氏是何人,没弄清“两赋论”,因此不能正确理解凤姐和秦代、凤组和贾府之间的关系。


  (1)“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在作品中,“秦”“邦业”之“女儿”秦可卿和凤姐都属法家思想体系人物,属于从“正邪两赋而来”之人。故此二句是以老庄思想对法家治世思想中的不足和弱点的批判。


  (2)“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秦氏和凤姐的一个共同弊病就是心性刚强,用心太过,最后“底下见了红”。“性空灵”:性灵,聪慧。言法家人物治世,生前把心用碎,死后白争个性情聪慧之名。蔡义江认为“死后性空灵”不可知,解释成凤姐对她的女儿“巧姐”的挂念。又说“性灵”是指“死后性灵”“是一种迷信说法”等等。


  (3)“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此处的“宁”字和“宁国府”宁字含意相同,即平安、不变的意思。“奔腾”指社会事物消散、不可遏制的样子。如果解释成:“形容灾祸临头时,各自急急找生路的样子。”(蔡语)这就损害了文章哲理上的内涵,使与日月同辉的天地之哲,成为私家的灾祸和逃亡之说。


  (4)“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老庄认为世界中的一切都有它自己的规律性,人要“随遇而安”。而法家却对什么事都用心太过,但也是“枉费心机”,老庄认为这种人没认清事物的道理,所以好像飘飘忽忽在做梦一样。“忽喇喇似大厦倾”:他们在荣辱面前会看得太重,心境容易遭受惊恐。“叹人世,终难定!”人世间的一切,都是难于主观预先加以确定的。


  “留余庆”(第五回)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解】


  此曲是作者经过前面诸曲对老庄哲学天道观的阐述之后,用此曲以教世。脂曰:“如作一人看,便是呆汉”,“题只十二钗,却无人不有,无事不备。”作者的宗旨是述事述理而非图记事。爱情论者不解此意,故对此曲如《正册判词九》一样,只从一人一事上挖地三尺,不从述哲述理大方向上着眼,因此在解时为读者留下一串串不解之谜。蔡义江把此曲视为是写巧姐遇刘姥姥“从火坑中救出”。但蔡解又“不知曹雪芹原计划中‘奸兄’所指系谁。”蔡说:“续书写巧姐后为王仁(狠舅)、贾环、贾芸(奸兄)等所盗卖。但可以肯定贾芸不是曹雪芹原计划中所说的‘奸兄’。……脂评说,后半部有‘芸哥仗义探庵’(靖藏本)事,并说‘此人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贾环则既非‘舅’,也非‘兄’,而是巧姐的叔叔。”蔡并把“留余庆”和“积得阴功”解释为“一种因果报应的迷信说法”等等。


  (1)“留余庆”:余福泽及后人,指人要做好事,善有善报。“忽遇恩人”:指哲学上因果报应的偶然性。“幸娘亲”和“积得阴功”,它的目的和结论就是“劝人生,济困扶穷。”这是《太上感应篇》和《阴骘文》中反映老庄观念的重要内容。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