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红学”新解:否定群雄解红楼 > 正文

第64节:秦氏、凤姐渊源(3)



  1.从凤姐对秦钟的态度看秦、凤关系。第七回:凤姐听说秦钟来了,就急于要见他,尤氏却笑道:“罢,罢!可以不必见他……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凤姐笑道:“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就罢了,竟叫这小孩子笑话我不成了?”贾蓉笑道:“不是这话,他生的腼腆,没见过大阵仗儿。婶子见了,没的生气。”凤姐啐道:“他是哪叱,我也要见一见!别放你娘的屁了。再不带来我看,给你一顿好嘴巴。”


  【解】


  (1)“破落户”:贾母也说凤姐是南省的“破落户儿”。指清朝时儒道兴而王法之治“破落”矣!也指凤姐代表的王者之法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此处非指一家一族,乃史笔也。“笑话死了”:笑凤姐则笑王法之治衰落和无能。


  (2)“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就罢了。”——这是写凤姐的“霸王”之气。“普天下之人”若是写区区一家一族,永远没有这种用辞之气概。这是“霸天下而吞江河之气矣”,也正是凤姐王者法治之气魄!


  (3)“没见过大阵仗儿”:没见过中国大地上帝王之争时的排山倒海之势!


  (4)“他是哪叱,我也要见一见!”概写凤姐“霸业”之质,不能只当作凤姐“狠、毒、丑、恶”而骂之。


  2.凤姐见秦钟“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携了这孩子的手,就命他身傍坐了,慢慢问他年纪、读书等事,方知他学名唤秦钟。(脂曰: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性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平儿知道凤姐与秦氏厚密……遂……拿了一匹尺头、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送过去”。


  【解】


  (1)凤姐赞秦钟即是赞秦氏代表的思想之美。在全书中凤姐还没有对哪一家孩子有如此之温存体贴之意,凤姐爱秦钟即爱秦氏之精神。脂曰:“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言书中所谓“玉”、“秦”,不过是以名托事之比。“大讽刺处”:不是指对秦、宝的“讽刺”,指对不解书中内容的呆汉们是一种具有讽刺味的艺术上的拟人方法。“先名玉”、“本性秦”:宝玉的性质来源于秦氏。


  (2)秦氏和凤姐同病相怜(连)。秦氏和凤姐二人都是因用心太过而“底下见了红”。凤姐最关心秦氏病的进展情况和后果。


  (3)贾蓉和凤姐。爱情论者因不知秦氏、秦钟写的是何人何事。把秦氏看成淫妇、乱伦、败家的首罪,错误地把贾府的败落和秦氏之淫联系在一起。所以不知道贾蓉是何人,必然也不知道贾蓉和凤姐是什么关系。


  作者写贾蓉和凤姐的暧昧关系,不是写皮肉之淫,而是写秦氏和凤姐之间:秦中有凤,凤中有秦。秦氏代表的黄老法治思想中存在着凤姐代表的王者之法的思想;凤姐的王者之法与秦氏黄老之法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贾蓉是秦氏之夫,所以贾蓉和凤姐的“眉来眼去”狎昵之态,实则是传秦氏和凤姐两种事物之间的“娇嗔眉语”之态。贾蓉向凤姐借炕屏儿时,凤姐说:“迟了……已经给了人了。”然后贾蓉嘻嘻地笑着半跪道:“婶子若不借,又说我不会说话了,又挨一顿好打呢。婶子只当可怜侄儿。”凤姐笑道:“也没见你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你们那里放着那些好东西,只是看不见,偏我的就是好的。”……贾蓉喜的眉开眼笑……起身出去了。凤姐忽又想起一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哥回来。”……贾蓉忙复身转来……那凤姐只管慢慢地吃茶,出了半日的神,又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方慢慢退去。


  《红楼梦》中一什一物皆能语,一草一木皆赋情。此处以“借物”而向读者作眉语态。作者在此,专点出贾蓉见了“‘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凤姐是王者之法的化身,爱王家之“物”,乃指青睐凤姐王者法治之情,以物赋理也。凤姐“慢慢吃茶”、“出神”、“这会子有人”、“也没精神了”、“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贾蓉“笑嘻嘻”。——这一切多么像“养小叔子”?——但作者巧就巧在以事而写秦氏和凤姐这个“古时富贵人家”、“古坟里的骷髅”二者之间的关系。痴迷者不解作者偷天换日之术,就会如贾瑞那样“正照风月鉴”——把手一撒,底下粘湿一片,昏昏然“进了镜子”。所以,读《红楼梦》就是“情者见情,智者见智;史者见史,哲者见哲;淫者见淫,理者见理。”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