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红学”新解:否定群雄解红楼 > 正文

第70节:秦氏、凤姐渊源(9)



  3.刑夫人、王夫人道:“我们来原为给大老爷拜寿,这不竟是我们来过生日了么?”凤姐儿说道:“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经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脂曰:此等趣语,亦不肯无着落。)一句话说的满屋里的人都笑起来了。


  【解】


  为贾敬庆寿是假,借此写儒法相争是真,过生日是声东击西法,把此种目的借邢、王、凤之口用诙谐打趣的形式点画出来。“这不竟是我们来过生日来了么?”——这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法。“太太们这么一说,就叫‘心到神知’”,也是点破邢、王说话的用心。此处“心到神知”之神,既指贾敬,又指借邢、王“这么一说”能使读者们心里就明白了,故“神知”又指读者心领神会之意。故脂曰:“此等趣语也不肯无着落”,即在用意上也有暗指。因凤姐斗贾瑞属儒法斗争,故人物中独突出邢、王二人的话。


  凤姐和宝玉来“观察”秦氏的“病状”:实际是校之以情,察之以势,度之以理。秦氏说生在这样人家:公婆、上下、长辈、同辈,没有一个不疼她、不和她好的。——以此说明秦氏代表的思想,深得以宁府中人的拥戴。当秦氏说她的“病”未必熬过年去时;宝玉用眼瞅着“海棠春睡图”和秦太虚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并勾起宝玉想起睡晌觉和“太虚幻境”事。听秦氏说自己的病“未必熬过年去”时,宝玉“如万箭攒心”,“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这是将秦氏之病和宝玉对秦氏精神世界——“太虚”进行回照,使读者深察秦氏此时之病和宝玉思想之间的关系。


  秦氏说:“任凭他是神仙,‘治了病治不了命’……我知道这病不过是挨日子的。”凤姐说:“若不治,怕的是春天不好。”“任凭他是神仙”:作品中能为人治病者,都是指作者从社会中总结、抽象和神化出来的一种思想、一种哲理,如通灵玉、警幻仙姑、癞头和尚、张友士等等,故“神仙”,泛指对秦氏之病有益的东西。“治了病治不了命”:此处所谓“命”,指社会发展规律。


  4.会芳园秋景赞并不觉突兀。


  会芒园秋景赞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解】


  蔡义江先生说:“这段景物描写,在情节安排上有它的反衬作用。王熙凤在观赏景致中,碰上……等她的贾瑞。接着……写‘毒设相思局’的丑事,对封建大家庭的生活糜烂、道德败坏作了无情的暴露。这些帏内幕后的丑恶与芳园的美好外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见,接天台之路,实际上是通淫秽之径;涧流清溪,也只不过是臭水泥潭而已。”(《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这样:“天台之路”作“淫秽之径”解;“涧流清溪”作“臭水泥潭”解。脂砚斋赞的“大英雄”成了“生活糜烂、丑恶、道德败坏”等等。《红楼梦》不就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淫书吗?本书的解是:


  (1)“会芳园”是秦氏精神的象征,是和“贾府”对立之物,是“金马玉堂”这个社会中的精华,是秦氏仙魂丽魄游弋栖息之处。“梅花盛开”、宝玉梦游,此时的“菊花盛开”、都是秦氏集百花众美“会芳”的体现。


  (2)“黄花”:即菊花。菊花秋天开。秋令在金,故以黄色为正,故称“黄花”。


  (3)“通若耶之溪”——若耶溪也叫浣纱溪,即“钱塘江”。明,梁辰鱼《浣纱记》:“溪路沿流向若耶,春风处处放桃花。山深路僻无人问,谁道村西是妄家。”——是西施浣纱处。指会芳园的性质可使人“曲径接天台之路”。


  此处借若耶溪和天台之典,指“会芳”园体现的精神境界超凡脱俗,无限诱人,并非衬托凤姐之淫的“反照”,更不是什么“接天台之路,实际上是通淫秽之径”和“涧流清溪,也只不过是臭水泥潭”之意。故对此二句脂曰:“点明题目。”指点明凤姐和朽儒的这场厮杀之主题。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