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红学”新解:否定群雄解红楼 > 正文

第71节:秦氏、凤姐渊源(10)



  (4)“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草木有情皆留人”,滴滴然,幽香然,境中化出意态之迷人,思想之幽香。


  (5)“西风乍紧,犹听莺啼”:和贾瑞遭遇设在秋天,秋象征贾府代表的社会处于败落时机。“西风乍紧”:指凤姐一流人物所处的社会斗争形势,突然趋于险峻。“犹听莺啼”:指凤、秦等代表的美好事物哀叹之状。


  (6)“笙簧盈耳,别有幽情。”——此二句指文章外在形式和隐藏的内涵。即借为贾敬庆寿,写的似是“笙簧盈耳”,但其中却另有他指。“幽情”本指深远的感情,此处借指对文章背面所隐藏的另一种幽深的用意。


  (7)“罗绮穿林,倍添韵致。”——本指众女子穿着绮罗,姗姗然慢步于华林之间。但此处借指写众人在会芳园中之状,使这场斗争更增加了特殊意味。


  (8)贾瑞遇见凤姐,贾瑞说“这不是有缘么?”脂曰:“重点‘有缘’二字,方是笔力。”——“有缘”指儒法狭路相逢之意。当贾瑞离去,凤姐心里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脂曰:“大英雄气概。作者以此命凤,其有为耶?”——这是对法家在斗争中英雄气概的赞誉。


  (9)作者对秦氏的“病”,特别点出“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到交节的那几日,贾母、王夫人、凤姐儿日日差人去看秦氏……王夫人说:‘这个症候,遇着这样大节不添病,就有好大的指望了。’贾母说:‘……好个孩子,要是有些原故,可不叫人疼死。’……”


  到了初二日……秦氏(向凤姐)说道:“好不好,春天就知道了。如今现过了冬至,又没怎么样,或者好的了,也未可知。”在书中节气有严格哲理上的含意。“冬至”,指以贾府代表的社会环境正处于向最严峻、最残酷的形势转化,暗示儒法斗争更趋于激烈。“遇着这样大节”,指社会发展、社会条件处于转化的关键时刻。“春天就知道了”:春天是秦氏升仙而元春晋选凤藻宫之时。


  八、毒设相思局解疑


  1.第十二回“毒设相思局——正照风月鉴”,是“两赋论”中写儒法斗争最惨烈的一回。很多红学家,对此都以淫事解之。而脂批却说此回可使社会中各类人物得到教益。脂曰:“儒者正心,道者(老庄)炼心,释辈戒心。可见此心无有不到、无不能入者,独畏(“独”脂批之意)其入于邪而不反(入魔不返),故用正谏戒以缚之。请看贾瑞一起念,乃至于死,专诚不二,虽经两次警教,毫无反悔,可谓痴子,可谓愚情。相乃可思,不能相而独欲民,岂逃倾颓?作者以此作一新样情理,以助解者生笑,以为痴者设一棒喝耳!”


  【解】


  脂砚斋许多批语是《红楼梦》诞生以来,最富真知灼见之家。


  “儒者正心”:使“现今之老儒”的子孙们去掉妄想邪念。“道者炼心”:作者用通灵玉代表的老庄思想,借道士之形,炼出治世之心。这段意思是:最怕那些一入邪就迷惑不返之辈,故用老庄的正确方法警言缚之。贾瑞这等朽儒一起念,到死痴心不反,两次对他警教,竟毫不醒悟,可知其愚昧之痴,他怎么能逃脱颓倾呢?作者用这样一种出人意料的新鲜道理来教世人,可使能解作者之用意者“生笑”。


  2.十二回脂砚斋总评诗


  十二回总评诗


  反正从来总一心,镜光至意两相寻。


  有朝敲破蒙心瓮,绿水青山任好春。


  【解】


  《红楼梦》在艺术上正面和反面、假和真,都有作者一个总的目的,它就像一面宝镜那样,能照出真假两种形态,二者互相联系耐人寻味。一旦有一天蒙在人们头上的这个盖头的瓮被打破,《红楼梦》被正确解开,其中许多美好的思想就像一片大好春光那样美。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这凤姐儿假心假意,步步设营诱敌,朽儒贾瑞却认为“有缘”,“那情景越发难堪了,身上已木了半边”。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