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红学”新解:否定群雄解红楼 > 正文

第81节:秦氏之丧的不解之谜(5)



  3.贾瑞死,表示儒林受到重创。黛玉之去,是为“林如海”送终,以示黛玉新秀人物和她的“母体”——“林如海”彻底割断关系。


  4.第十三回写秦氏死前来向凤姐托梦:“婶子好睡!(“睡”:梦也!)……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脂批:“一语贬尽贾家一族顶冠束带者。”)


  “素日相好”:言秦氏和凤姐代表的“王者之法”的关系。——秦氏之言意思是:只有凤姐代表的法治思想对社会才“中用”。


  5.秦氏说:“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脂粉队”是贬意。指凤姐代表的思想虽不很美,但在不太美中,她也算得“英雄”了。何况“男子”?——即昏臭之辈者。


  6.秦氏梦中对凤姐所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乐极生悲;树倒猢狲散。”这都是对老庄天道观的阐述。“乐极生悲”,即一切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据说“树倒猢狲散”,雪芹祖父时常说这句话。故,脂曰:“‘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五年矣。哀哉,哀哉!宁不痛杀!”


  7.凤姐听秦氏语,心胸大快,十分敬畏……问:“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这是用老庄哲学讲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岂人力能常保?”指社会荣辱、兴衰过程,有其客观发展规律,人的意志是难于决定的。


  “否极泰来”:用现代哲学讲,就是否定之否定。“荣辱自古周而复始”:用现代宇宙形成过程而论,宇宙经过无限远的运动变化后,又形成新的开始。老庄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所谓“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可谓常保永全”:老子认为万事早作准备。“(夫唯啬,是谓早服)”:就像树木一样,根扎得很深,就会长生不衰。


  8.秦氏梦托凤姐“两件事”,“如此一行,日后可保永全”即:“祖茔虽四时祭祀,却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大家定了则例……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竞争,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又可永继。若目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这一大段是治世纲领:一是如何维持经济基础;二是教育的经济来源;三是轮流执政;四是共产共用;五是去掉竞争和典卖诸弊;六是罚不责子孙。——这篇施政纲领就是“老朽托凤姐二事”之所在。老朽为何人昭然!


  9.秦氏告戒凤姐:“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临别赠两句话:“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这些话听去淡淡,却都是对老庄思想的阐述。老庄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有灭,有兴有衰,除了道是永恒的外,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存的。“盛筵必散”: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兴盛和衰落的过程,都有开始和结束的时候。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芳”,美的事物。“三春”:指事物和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发生、发展、结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向自身另一面转化的性质,即对自身否定的性质。


  五、宝玉贾珍的隐情


  秦氏之死是全书中场面最宏大、声势浩然的一幕。故,足以引发各种猜测,这也是作者在文势上的目的之一。脂曰:“‘瞬息繁华,一时欢乐’二语,可供天下有志事业、功名者同来一哭。但天生人,非无所为,遇机会、成事业、留名于后世者,亦必有奇传奇遇,方能成不世之功。此亦皆苍天暗中扶助。虽有波澜,而无甚害,反觉其铮铮有声。其不成也,亦由天命。其奸人倾险之计,亦非天命不能行。其繁华欢乐,亦自天命。人于其间,知天命而存好生之心,尽之力以周旋其间,不计其功之成否,所谓心安而理尽,又何患乎?一时瞬息,随缘遇缘,乌乎不可!”脂又曰:“语语见道,字字伤心,读此一段,几不知此身为何物矣。”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