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红学”新解:否定群雄解红楼 > 正文

第84节:秦氏之丧的不解之谜(8)



  4.凤姐理出宁府存在的“五大弊病”:头一件是人口混乱,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管,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诗曰: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脂曰:“五件事若能如法整理得当,岂独家庭?国家天下治之不难!”凤姐所作所为,脂批皆把治国和治家同论。脂批亦皆隐语。——写家,实则写国。“金紫万千谁治国?”“金紫”,指朝中为官为相之类人物。“裙钗一二可齐家。”“齐”:整治的意思。两句诗的意思是:朝中上下千万个掌握国家大权的人,哪个能治理国家呢?而作品中像秦氏、凤姐这样的裙钗——“女儿”,她们代表的思想才是治国齐家的根本。所谓宁府“五大弊病”,实则是对宁府代表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中存在的弊端的经典之谈,对今人也有教益。


  5.凤姐“理事”,都总管向众人说:“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不要把老脸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众人……笑道:“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特不像了。”凤姐“理事”,“众人不敢擅入……凤姐……道:‘既托了我……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脂曰:“此话听熟了……破尽痼弊根底。”)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李希凡先生说:“多少所谓泼悍、残暴、阴险、狠毒……由表及里,由形入神,曹雪芹对其‘恶行’与‘恶德’,都进行了从思想、行为到灵魂的解剖……作者……用他的人性观中积极的审美理想去烛照、揭露、鞭挞,以至否定她。……王熙凤……在人们的恨骂声中仍然有着‘不见凤姐想凤姐’的‘效应’。……作者的化丑为美的……适度,骂得有分寸……冲淡了她丑恶灵魂的色调。这似乎……不能解释清楚王熙凤艺术形象中的矛盾现象。”(《红楼梦艺术世界》)。从“两赋论”而言,否定了凤姐,就是否定了《红楼梦》的主题。


  6.凤姐“协理”,将一草一木,一什一物,一事一礼,都“协理”得清清楚楚;时间、理事地点严如日行月运。差一点各有所责,“有徇情”枉法者,“经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脂曰:“所谓先礼而后兵是也!协理口气,好听之至!”)——赞“口气”“好听”,即赞“以法从事”和“理事”之妙。这一理:“众人都有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苦差使没个招揽,也不迷失东西。……如今这些无头绪、慌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一概都蠲了。”——这一切不是表明只有“以法齐家治国”,才能蠲免了种种社会弊端吗?


  7.凤姐“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过来理事……”脂曰:“不畏勤劳者,一则任专而易办,一则技痒而莫遏。士为知己者死;不过勤劳,有何可畏?”脂批指凤姐为治世而尽心尽职之极也,这也是法家反对君主无为的思想特征之一。


  8.“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凤姐放声大哭。”脂曰:“谁家行事?宁不堕泪?”凤姐和秦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凤姐之痛,也是哭自己生不逢时也。


  9.一个婆子来迟一步,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来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脂曰:“凡凤姐恼时,偏偏用‘笑’字,有章法。”)凤姐又说:“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登时放下脸来。法家的一个特点就是“重刑”。凤姐的“严而少恩,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形象,在此是以身说法。


  写秦氏之丧,宗旨是写“以法治国”,凤姐秦氏二者不可分,实则是写秦氏精神永存。故,脂曰:“写秦氏之丧,却只为凤姐一人。”“‘兆年不易之朝,永治太平之国’,奇甚妙甚。”——此处“兆年不易、永治太平”,并非指贾府,而是指秦氏梦托凤姐如何“永保无虞”之志。作者洋洋万言,借凤姐协理宁国府,表现了法治可以除弊兴利。把迟到、冒领、偷懒、赌钱、吃酒、丢损东西、推诿、纷乱等社会诸弊,都解决了。“一一清白处置”。对迟到的婆子,打了二十大板。把宁府代表的社会经济、体制、机构、人员职责、奖罚条例、规章制度、遵纪守法、社会治安等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写得栩栩然,犹鱼游于水中;娓娓然,妙笔传神;千姿百态,不觉其繁。
秦钟说:“你们两府里都是这牌,倘别人私造一个,支了银子去,怎么好?”凤姐笑道:“依你说,都没王法了!”——千沟万渠,最后归到一个“王法”上来。一字点出,千言有源。作者虽然写尽“法治”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但从老庄思想而言,凤姐代表的“王法”中的:“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褒贬,费尽精神,挥霍,逞强”等等,这都不合老庄思想和天道观。故,对凤姐称颂中多含贬意。所谓“越显得凤姐洒爽风流,典则俊雅”,“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了——哪里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前也曾点出秦氏生前“心性高强”等思想弱点。老庄认为:刚强易折,柔弱则易保全。这正是凤姐在以后随故事的发展中,她“骑虎难下”,“最后底下见了红”的根本原因所在。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