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傅佩荣《论语》心得 > 正文

第11节:傅佩荣《论语》心得(11)



  所谓“乱”,是就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而言。春秋时代,礼坏乐崩,昏上乱相固然不少,乱臣贼子亦到处可见。换作今天的新闻媒体,可能每天都是耸人听闻的惨剧,不仅弄得人心惶惶,并且将使人性的负面情绪受到刺激,以为天下都是不正常的人,自己又何必坚持原则?江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孔子高唱“里仁为美”(《里仁》),维护及稳定社会秩序都来不及,当然绝口不谈“乱”了。


  所谓“神”,可以指鬼神,也可以指神秘事迹。孔子不谈,因为那是信仰的领域。他从未怀疑鬼神的存在及意义,否则如何说得出大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泰伯》),并且盛赞不已?信仰需要诚敬之心及实践之志,光靠言谈是不够的。以今日来说,求神拜佛或者烧香算命,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使人疏忽自己的责任,无法活出人的尊严。


  总之,孔子是脚踏实地、理性清明的人文主义者。在人的能力所及的范围,绝不逃避责任;在人的能力所不及的范围,则乐天知命,不再徒逞口舌或强为说词。后生可畏


  宗教家马丁?路德说过一段与教育有关的轶事,内容大致如下:一位小学老师每天穿着礼服上课,并且上课前,率先向学生鞠躬,行之多年,不免使人纳闷。终于朋友问他原因,他说:“这些孩子将来都会成为社会各方面的领袖,带领我们走向更理想的世界,因此我从内心里对他们表示敬意。”


  我国谚语也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似乎是客观的事实,但是,我们因而就认同“后生可畏”的说法吗?这句话来自《论语》,值得稍作探讨。原文是: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这句话有两大关键:一是无法确知后生不如自己;二是“无闻者”不足畏。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首先,像颜渊这么好学的人,连孔子也承认他是“语之而不惰者”,“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在知识上每天都在进步,持之以恒自然通晓各种道理。在德行上亦然。孔子一再赞叹:“贤哉回也。”(《雍也》)认为只有颜渊在出处进退的掌握上,可以与自己并驾齐驱。如果颜渊多活几年,孔子就不必担心道统失传了。这样的弟子,是值得“畏”的。然而,三千弟子,也只有颜渊一人合乎此项条件。


  其次,到了四、五十岁而“无闻”,就不足畏了。一般人把“无闻”解为“没有声名”,似乎值得商榷。因为孔子对于“声名”有三点看法:第一,声名可以由伪善而得,如“色取仁而行违”(《颜渊》);第二,君子应该心胸宽大,超越声名的诱惑,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三,声名应该建立在仁德上,如:“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里仁》)



上一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