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五)豪富家族的财富积累和土地兼并
两汉之际,虽然出现十来年的战乱,但豪族强宗的财产所受损失不大;相反他们的财产还有所扩大。前面已经说过,王莽末年有两种势力起来造反。一是农民势力,为饥饿所迫起而暴动,一是豪族强宗势力,他们在战乱中起而自保,他们中的一部怀抱野心起来争天下或割地称雄。这些豪族强宗,一般达到了他们起而自保的目的,他们抗住了农民暴动的袭击,保住了他们的坞堡和财产。当然,豪族强宗中的一部分,一般是势力小的豪族或他们势力虽强大但敌对势力更强大,在战乱中失败了,营堡被击破,财产流散。但他们的失败,财产的流散,更好了另外一部分势力大的豪族强宗。对整个豪族强宗来说,两汉之际是他们的发展时期。
东汉统一后,社会安定下来,豪族强宗又疯狂的进行财富扩大和土地兼并。战乱中一些豪族强宗失败,家破人亡,一些农民流亡死伤,这情况正好为那些得势的豪族强宗提供掠夺和兼并的条件。光武初年的检核垦田户口推行不下去的情况就是很好的说明。
豪族强宗积累财富中表现比较疯狂的是皇帝的宗室和外戚。他们权势大,通过赏赐取得大量国家财富,因之有钱有势来进行强迫性掠夺。
刘秀的儿子康,封为济南王。“康在国不据法度,交通宾客”,(《后汉书·济南王康传》),明帝时为人告发,受到削地处分。章帝时,他少年时的豪气没落了,转而置产业生活侈恣。“康遂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奴婢至千四百人,厩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奢侈恣欲,游观无节。”(同上)。刘康的财富或土地兼并是突出的,但不是唯一的。东汉诸侯王都会如此。
东汉是外戚势力强大的时代,外戚家族的财富积累和土地掠夺也是疯狂的。刘秀的母舅樊家有田土三百余顷,在西汉后期就是一家世家豪族。刘秀阴皇后家,自西汉宣帝时家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明帝外戚马皇后家,“(马)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以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后汉书·马援传》附子防传)。邓禹是知道仗势力增殖财产没有好处,常常教育子弟“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后汉书·邓禹传》)。但到他儿子邓骘得罪遣就国时,“没入骘等赀财田宅”(同上)。可证邓骘已有田土。
最恃势豪夺别人财产土地的是窦、梁两家外戚。窦宪强夺土地,夺到公主头上。《后汉书·窦宪传》:“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公主,明帝女),主逼畏不敢计。后肃宗驾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唱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怒,召宪切责曰: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久念使人惊怖。昔永平中,常令阴党、阴博、邓叠三人更相纠察,故诸豪戚莫敢犯法者,而诏书切切,犹以舅氏田宅为言。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人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
但章帝长者,并没有治窦宪的罪,仅“使以田还主”而已。和帝时,窦宪一家更为不法。他们家“奴客缇骑,依倚形势,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商贾闭门,如避寇雠。”(同上)。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仓帑为虚”(同上)。浩大的赏赐,加速了东汉皇朝的财政破产,也扩大了外戚豪族的财富积累,使他们更加有力去兼并农民土地。
外戚中最不法的是梁冀和他老婆孙寿。《后汉书·梁冀传》:“冀用寿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赀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从贷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赀财亿七千余万。”
他还封闭洛阳周围地近千里作为他的林苑,强取自由人作他的奴隶。传云:
“又多拓林苑,禁同王家,西至弘农,东界荥阳,南极鲁阳,北达河淇,包含山薮,远带丘荒,周旋封域,殆将千里。又起免苑于河南城西,经亘数十里,发属县卒徒,缮修楼观,数年乃成。……或取良人,悉为奴婢,至数千人,名曰自卖人。”
顺帝诛梁冀,“收冀财货,县官斥卖,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散其苑围,以业穷民。”(同上)。《史记》、《汉书》所载西汉豪族富商的财产,一般是千万,几千万,最多的是巨万、万万,而梁冀的财产竟多到三十万万,是西汉豪富最高财产的数十倍了。
官到封侯的有俸禄还有租税收入,没有取得封侯的就只有俸禄收入。但只要作官,土地财产就会跟着而来。他们的土地财产,形式上可能来自购买,而“购买”之中也必然隐藏着一些“侵枉”的内容。《后汉书·陈龟传》,顺帝时,“拜京兆尹,时三辅强豪之族,多侵枉小民。龟到,厉威严,悉平理其怨屈者,郡内大悦。”权势大到像外戚窦宪,连公主的田园,“尚见怪夺,何况小人哉!”侵夺小民的土地,是很平常的。
东汉的豪族强宗,多数是世家。一部分大世家豪族,政治斗争失败,自然家破人亡失掉产业。一般世家豪族,都能世代为官,世代保其产业。如郑兴,更始时曾任凉州刺史,东汉初大儒,子郑众亦名儒,章帝时任大司农。(《后汉书·郑兴及子众传》)。到灵帝末他的曾孙郑太时还是“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后汉书·郑太传》)。郑家的产业和东汉一代同始终。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和弘农杨家,膏腴田土,一定会保持不堕。
东汉富商大贾手里也积累了大量财富。我们已经引述过,仲长统有两段很好的描述商人的财富和土地兼并。说:“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昌言·理乱篇》,见《后汉书·仲长统传》)。又说:“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昌言·损益篇》)。
宦官在东汉时是一个政治上有势力的阶层。他们有了势力,也侵占人财产,夺人土地。大宦官侯览,“前后请夺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顷。”(《后汉书·宦者·侯览传》)。“京畿诸郡数百万膏腴美田,皆属让等”(董卓表语,见《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典略》)。桓帝延熹九年,刘瑜上书说宦官“第舍增多,穷极奇巧。……民无罪而复入之,民有田而复夺之”(《后汉书·刘瑜传》)。
财富积累,特别是土地占有,是豪富家族的经济基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