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战国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战国策卷十一  齐四

 

  齐人有冯谖者

  齐人有冯谖〔一〕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二〕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三〕。

  〔一〕 鲍本「谖」作「煖」。○ 补曰:即「谖」。故「谖」或作「喧」。 札记丕烈案:史记作「驩」。集解云,复作「煖」。鲍本当出此注也。

  〔二〕 鲍本「属」,「嘱」同。

  〔三〕 鲍本草,不精也。具,馔具。正曰:草,菜也。陈平传「恶草具」注,去肴肉云云。


  居有顷,倚柱弹其〔一〕剑〔二〕,歌曰:「长铗归来乎〔三〕!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四〕。」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五〕。」於是乘其车,揭〔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七〕。」後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八〕。」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於是冯谖不复歌。

  〔一〕 姚本一本无「其」字。

  〔二〕 鲍本补曰:以下文例之,疑当有「铗」字。 札记丕烈案:此文三句各不同,吴说未是。

  〔三〕 鲍本铗,剑把也。欲与俱去。补曰:庄子音义,铗,从棱向刃。

  〔四〕 姚本一本「客」上文有「鱼」字。 鲍本补曰:列士传,孟尝君厨有三列,上客食肉,中客食鱼,下客食菜。一本「比门下之鱼客」。

  〔五〕 鲍本乘车之客。

  〔六〕 鲍本集韵,揭,举也,担也。

  〔七〕 鲍本待我以客。

  〔八〕 鲍本补曰:吴氏韵补,家,凑工乎反。


  後孟尝君出记〔一〕,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二〕,能为文收责〔三〕於薛者乎?」冯谖署〔四〕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五〕,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於事〔六〕,愦於忧〔七〕,而性懧〔八〕愚,沉〔九〕於国家之事,开罪於先生〔一0〕。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於薛乎?」冯谖曰:「愿之。」於是约车治装,载券契〔一一〕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一〕 鲍本记,疏也。

  〔二〕 鲍本计会,会,总合也。正曰:会,古外反。周礼「司会」注,大计也。小宰「要会」注,计最之簿书,月计曰要,岁计曰会。

  〔三〕 鲍本「责」,「债」同。集韵,逋财也。

  〔四〕 鲍本署,书也。

  〔五〕 鲍本言果,则孟尝固意其能也。

  〔六〕 鲍本「事」作「是」。○ 是,谓国事。正曰:一本「是」作「事」,盖因音而讹。说闵王章「则是」作「则事」,亦此类。

  〔七〕 鲍本「愦」,「贵」同。愦,乱也,以忧思昏乱。

  〔八〕 鲍本「懧」,当作「儜」。集韵,弱也。

  〔九〕 鲍本补曰:沉,没溺也。下「沉於」义同。

  〔一0〕鲍本得罪於煖,自我启之。

  〔一一〕鲍本券,亦契。契别书之,以刀判其旁。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一〕,起〔二〕矫命〔三〕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四〕。

  〔一〕 鲍本凡券,取者、与者各收一。责则合验之,遍合矣,乃来听命。

  〔二〕 鲍本「起」作「赴」。○ 补曰:一本「赴」作「起」,则「起」属下文。谓作起而矫命也。「合」读,「起」句,亦通。

  〔三〕 鲍本汲黯传注,矫,托也。托言孟尝之命。

  〔四〕 鲍本祝孟尝也。


  长驱到齐〔一〕,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二〕?」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三〕。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柰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四〕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巿义也。」孟尝君不〔五〕说,曰:「诺,先生休〔六〕矣!」

  〔一〕 鲍本行不留也。

  〔二〕 鲍本孟尝问也。

  〔三〕 鲍本陈,犹列。

  〔四〕 鲍本拊,循,犹摩也。

  〔五〕 鲍本「不」作「乃」。○ 补曰:一本作「不」。

  〔六〕 鲍本休,息也。


  後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一〕。」孟尝君就国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二〕。孟尝君顾谓冯谖〔三〕:「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四〕得免其死耳。今君〔五〕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於梁,谓惠〔六〕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於诸侯〔七〕,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於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八〕,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九〕賫黄金千斤,文车〔一0〕二驷,服剑〔一一〕一,封书〔一二〕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庙之祟,沉於谄谀之臣,开罪於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一三〕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於薛〔一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一五〕高枕为乐矣。」

  〔一〕 鲍本补曰:此遣其就国而为之辞,犹汉世所谓列侯,亦无由教训其民。

  〔二〕 鲍本「中」下有「正日」二字,又改「正」作「终」。○ 补曰:一本无此二字。

  〔三〕 姚本刘作「顾谓冯谖曰」。

  〔四〕 鲍本「仅」作「今」。○ 补曰:姚本「今」作「仅」。

  〔五〕 鲍本无「君」字。○

  〔六〕 鲍本「惠」作「梁」。○ 昭。正曰:文奔魏,在昭王时。此固辞不往,事必在前。史作秦王。

  〔七〕 鲍本此非当时所称,追书云尔。

  〔八〕 鲍本补曰:徙故相为上将军,而虚相位以待孟尝也。

  〔九〕 鲍本本周官,此齐大臣也。

  〔一0〕鲍本文,彩绘也。

  〔一一〕鲍本王所自佩者。

  〔一二〕鲍本「书」下有「一」字。○ 补曰:一本「书」下无「一」字,则上当以「封」字句。 札记丕烈案,「封书」连文,吴说未是。

  〔一三〕鲍本集韵,统,摄理也。

  〔一四〕鲍本前自靖郭君时既立庙矣,今又请立,则所谓宗庙者,非一王也。

  〔一五〕姚本集、曾本无「姑」字。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一〕之祸者,冯谖之计也〔二〕。

  〔一〕 鲍本介,独也。独则不众,故为微细之词。一说喻草芥也。正曰:「介」,「芥」通。

  〔二〕 鲍本孟尝传有。彪谓:能者客之,人孰不能?客无能者,孟尝於是为不可几也!煖之市义贤矣,而为之营窟,则亦声利之客耳!嗟乎,气俗之移,人莫觉悟也!以煖之贤而不能自擢於众,况不贤者乎?补曰:史文稍异,末无三窟之说为胜。正曰:冯公自言无能,非真无能也。孟尝盖已知之。故闻其署,则曰「客果有能也」。魏子予粟,冯公焚券,孟尝卒蒙其力。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岂迂也哉?「食以」、「食之」之「食」,音嗣。「为君」、「为文」、「足为」之「为」,去声。


  孟尝君为从

  孟尝君为从〔一〕。公孙弘〔二〕谓孟尝君曰:「君不〔三〕以〔四〕使人先观秦王〔五〕?意者〔六〕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七〕,奚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之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孟尝君曰:「善,愿因请公往矣。」

  〔一〕 鲍本文以襄王初中立为诸侯。楚顷襄二十三年,天下合从。此八年。正曰:文以襄王五年中立为诸侯,其後遂卒。襄王八年,诸侯无合从事。此闵王十六年,文怨秦,约韩、魏伐秦事也,当秦昭九年。鲍见策有薛地百里之文,遂以为文中立为诸侯时,误矣。

  〔二〕 鲍本齐人。

  〔三〕 姚本刘本作「君何不使人先观秦王」。

  〔四〕 鲍本「以」作「如」。○ 札记今本「以」作「如」,乃误涉鲍也,鲍改「以」为「如」。丕烈案:吕氏春秋作「若」。

  〔五〕 鲍本昭。

  〔六〕 鲍本设疑之辞。

  〔七〕 鲍本为秦臣。


  公孙弘敬诺,以车十乘之秦。昭王闻之,而欲媿〔一〕之以辞。公孙弘见,昭王曰:「薛公之地,大小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而曰:「寡人地数千里,犹〔二〕未敢以有难也〔三〕。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四〕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弘对曰:「孟尝君好人〔五〕,大王不好人。」昭王曰:「孟尝君之好人也,奚如?」公孙弘曰:「义不臣〔六〕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志不惭为人主,不得志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而治〔七〕可为管、商〔八〕之师,说义听行〔九〕,能致其〔一0〕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也;辱其使者,退而自刎〔一一〕,必以其血洿其衣,如臣者十人。」昭王笑而谢之,曰:「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谕寡人之志也〔一二〕!」公孙弘曰:「敬诺。」

  〔一〕 鲍本「媿」作「愧」。○ 使弘愧。 札记丕烈案:吕氏春秋作「丑」。「媿」即「丑」字。无盐丑女,武梁祠堂画像作「媿女」,是其证。鲍本作「愧」者误。

  〔二〕 鲍本「犹」作「由」。○ 下同。补曰:「由」,「犹」通。 札记丕烈案:吕氏春秋作「犹」,下同。

  〔三〕 鲍本为人之难。

  〔四〕 鲍本「欲」下补「以」字。○

  〔五〕 鲍本人,贤人。

  〔六〕 姚本臣,曾本作「不{一忠}」,刘本作「不{一忠}」。此武后字,恐非刘校。

  〔七〕 鲍本补曰:「而」字疑衍。「治」,当属下句;或「而」字上有缺文。 札记丕烈案:吴说未是。吕氏春秋作「能」。「而」、「能」同字。

  〔八〕 鲍本管仲、商鞅。

  〔九〕 鲍本所说有义,或能听而行之。

  〔一0〕鲍本「能致其」下补「主霸王」三字。○ 札记丕烈案:有者是也。吕氏春秋作「其能致主霸王」。

  〔一一〕鲍本集韵,刎,断也。

  〔一二〕鲍本以己之志晓告孟尝。


  公孙弘可谓不侵矣〔一〕。昭王,大国也。孟尝,千乘也。立千乘之义而不可陵,可谓足〔二〕使矣。〔三〕

  〔一〕 鲍本着书者美其不可侵辱。

  〔二〕 鲍本足,犹能。

  〔三〕 鲍本彪谓:公孙所陈,亦士之一概尔。自曹沫劫桓公,辨说士莫不以藉口,彼盖未学礼也。夹谷之会,孔子诏之,士付之有司耳矣!岂厓柴若世之猘狗然哉?帝曰,晓人不当如是乎?此说者之所当知也。


  鲁仲连谓孟尝

  鲁仲连谓孟尝〔一〕:「君好士也〔二〕!雍门〔三〕养椒亦,〔四〕阳得子养〔五〕,饮食、衣裘与之同之〔六〕,皆得其死〔七〕。今君之家富於二公〔八〕,而士未有为君尽游者也〔九〕。」君曰:「文不得是二人故也〔一0〕。使文得二人者〔一一〕,岂独不得尽?」对曰:「君之厩马百乘,无不被绣衣而食菽粟者,岂有骐麟〔一二〕騄耳哉?後宫十妃,皆衣〔一三〕缟紵〔一四〕,食梁肉,〔一五〕岂有毛廧、西施哉?色与马取於今之世,士何必待古〔一六〕哉?故曰君之好士未也。」〔一七〕

  〔一〕 姚本续:别本有「君曰」二字。

  〔二〕 鲍本「士」下补「未」字,「君」上有「君曰」二字。○ 补曰:一本「谓孟尝好士也」,一本「谓孟尝君曰好士也」。 札记今本「士」下有「未」字,乃误涉鲍也。鲍补「未」字。丕烈案:此读以鲁仲连谓孟尝为一句,孟尝即孟尝君也。上文有「君好士也」四字,别为一句。「也」、「邪」同字,与下「君之好士未也」不相涉。鲍误用下补耳。

  〔三〕 鲍本「门」下补「子」字。○ 此士以所居为称。正曰:雍门下有缺文。说苑有雍门子秋、雍门子周。今曰雍门子,则亦无考。雍门见前。 札记丕烈案:此多脱字,但所补未是。

  〔四〕 鲍本养,犹公养之养。椒,姓;亦,名。雍门子之所养。正曰:未知果椒姓亦名不?

  〔五〕 鲍本此下脱所养人。

  〔六〕 鲍本「同」下无「之」字。○

  〔七〕 鲍本并未详。

  〔八〕 鲍本雍门、阳得。

  〔九〕 鲍本游,犹友也。言不尽於交游之道。

  〔一0〕鲍本椒亦等。

  〔一一〕鲍本「人」下无「者」字。○

  〔一二〕鲍本「骐」作「麒」。○ 札记今本「麟」作「驎」。

  〔一三〕鲍本无「衣」字。○

  〔一四〕鲍本缟,鲜色绘也。紵,檾属细者。正曰:书注,缟,白也。

  〔一五〕鲍本梁,米名。本草注,青梁,粟类。正曰:梁米之善者,有黄、青、白三种。

  〔一六〕鲍本补曰:「君之厩马」至此,与王斗云云合。正曰:连上章有孟尝君,序次亦不当在此。

  〔一七〕鲍本补曰:孟尝君之门,高者如冯驩、魏子,能免难市誉而已。昔人讥其未尝得士,特鸡鸣狗盗之雄,世以为名言。今观鲁连曰,君之好士未也,则当时已有是论矣。仲连之言,亦引以自谓,而非区区於孟尝者。鸡鸣狗盗之出其门,宜仲连之不止也。


  孟尝君逐於齐而复反

  孟尝君逐於齐而复反〔一〕。谭拾子〔二〕迎之於境,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所怨〔三〕齐士大夫?」孟尝君曰:「有。」「君满意杀之乎〔四〕?」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不知。」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五〕,亡故去。愿君勿怨。」孟尝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六〕削去之,不敢以为言。〔七〕

  〔一〕 鲍本此三十年,孟尝奔薛,此言复反。传言「王召之,因谢病,老於薛」,与此駮。正曰:二十年。

  〔二〕 鲍本齐人。

  〔三〕 鲍本「怨」下有「於」字。○

  〔四〕 鲍本拾子借以杀之为惬乎?

  〔五〕 鲍本所求者存,故往趋之。

  〔六〕 鲍本牒,札也,书所怨人。

  〔七〕 鲍本冯驩传略同。以此策及驩传考之,盖反而後谢病也。


  齐宣王见颜斶〔校一〕

  〔校一〕此篇姚本与《孟尝君逐於齐而复反》连篇,鲍本另列一篇,据文义,从鲍本。

  齐宣王见〔一〕颜斶〔二〕,曰:「斶前!」斶亦曰:「王前!〔三〕」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四〕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五〕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六〕曰:『有敢去柳下季〔七〕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

  〔一〕 鲍本补曰:见,贤遍反。

  〔二〕 鲍本集韵音触,引吕春秋,齐有颜斶。补曰:春秋後语作王蠋。 札记丕烈案:古今人表中上作颜歜,其王歜别在後,未知後语何据乃以为一人也。

  〔三〕 鲍本并使之即己。

  〔四〕 鲍本「亦」上有「斶」字。○ 札记今本「亦」上有「斶」字。

  〔五〕 鲍本「趋」作「慕」。○ 趋,就也。

  〔六〕 鲍本无「曰」字。○

  〔七〕 鲍本鲁展禽字季,食采柳下。亦云,居之垄,其冢埒。秦伐齐,先径鲁,故云。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一〕钟,万石虡〔二〕。天下之士,仁义〔三〕皆来〔四〕役处〔五〕;辩知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六〕。求万物不〔七〕备具,而百〔八〕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九〕、监门、闾里〔一0〕,士之贱也,亦甚矣!」

  〔一〕 鲍本一石,百二十斤。

  〔二〕 鲍本「虡」作「簴」。○ 钟鼓之桴。 札记今本「虡」误「簴」。

  〔三〕 鲍本无「仁义」二字。○ 补曰:姚本,「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恐「仁义」字当在「之士」上。

  〔四〕 鲍本「来」作「为」。○

  〔五〕 鲍本役,为之使。处,在其位。

  〔六〕 鲍本「服求」作「来服」。○ 补曰:「求」属下句。

  〔七〕 札记今本「不」上有「无」字。

  〔八〕 鲍本「百」下有「姓」字。○ 札记今本「百」下有「姓」字。

  〔九〕 鲍本五酇为鄙,郊外曰野,亦所处也。补曰:鄙,五百家。

  〔一0〕鲍本闾,在乡;里,在野。并五百家,皆有门。正曰:周礼大司徒,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闾、里皆二十五家。乡谓之闾,遂谓之里,二十五家共有巷,巷首有门。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一〕。故舜起农亩,出於野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二〕?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三〕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四〕哉?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五〕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六〕慢骄奢,则凶从〔七〕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八〕,无德而望其福者约〔九〕,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一0〕。』故曰:『矜功不立〔一一〕,虚愿不至〔一二〕。』此皆幸乐其名,华〔一三〕而无其实德者也。是以尧有九佐〔一四〕,舜有七友〔一五〕,禹有五丞〔一六〕,汤有三辅〔一七〕,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於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一八〕问,不媿下学〔一九〕;是故〔二0〕成其道德而扬功名於後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故曰:『无形〔二一〕者,形之君也。无端〔二二〕者,事之本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二三〕明学〔二四〕,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非〔二五〕夫〔二六〕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二七〕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傅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一〕 鲍本言能贵士,故德厚。

  〔二〕 鲍本昔诸侯多,由得策也;今失策,故诛灭而寡。得策,贵士也。

  〔三〕 姚本晁去「灭亡无族」四字,三本同。一有四字,集无。

  〔四〕 鲍本「乎」作「也」。○

  〔五〕 鲍本「以」作「而」。○ 补曰:恐当作「而」。

  〔六〕 鲍本补曰:「倨」、「据」通借。

  〔七〕 鲍本「从」上有「必」字。○

  〔八〕 鲍本削地也。正曰:削弱也。

  〔九〕 鲍本约,穷也。

  〔一0〕姚本续云:高士传作「渥」。 鲍本言祸辱随之不舍也。

  〔一一〕鲍本言徒有矜大好功之志而不为,故功不立。

  〔一二〕鲍本不求、不为而欲得之,虚愿也,物不自至。

  〔一三〕鲍本无「华」字。○

  〔一四〕鲍本九官也。

  〔一五〕姚本续云:陶元亮集圣贤群辅录引战国策,舜有七友,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鲍本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见陶渊明四八目。正曰:雄陶云云,又见皇甫谧逸士传,不訾或云不识,不虚或云不空。尸子无灵甫。愚谓,此类皆不可深考,或後人所妄造。

  〔一六〕鲍本楚辞,八师三后外,有益、稷、皋陶、垂、契。

  〔一七〕鲍本商书,伊、虺二相外,有谊伯、仲伯、咎单,岂此?未详。

  〔一八〕鲍本亟,犹数。

  〔一九〕鲍本学於臣下。

  〔二0〕姚本「故」下曾、刘本有「能」字。

  〔二一〕鲍本「形」作「刑」。○ 无形,谓削约之未着者。补曰:当作「形」,下同。古书字通。「形民之力」,家语作「刑」。朱子谓当从家语。

  〔二二〕鲍本正曰:无形、无端,皆指实德言。

  〔二三〕鲍本衍「人」字。 札记今本无「人」字,乃误涉鲍也,鲍衍「人」字。

  〔二四〕鲍本明学,学之明者。言上见下,通圣明之事。

  〔二五〕姚本曾本无「非」字。

  〔二六〕鲍本犹言非邪。补曰:疑「非」字当在「欤」字上。而「夫」音「扶」,属下句,与下文「岂非下人而尊贵士欤?夫尧」云云同。一本作「本欤」,无「非」字,义明。

  〔二七〕鲍本以身下人。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一〕!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二〕之行,愿请受〔三〕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四〕,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五〕。」

  〔一〕 鲍本补曰:自取病,谓斶言士贵王贱。

  〔二〕 鲍本细人,王自称。正曰:细人,前所谓无实德不贵士者。

  〔三〕 姚本刘本无「受」字。

  〔四〕 鲍本牛、羊、豕具为太牢。

  〔五〕 鲍本皆美称。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於山,制〔一〕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二〕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三〕尊遂〔四〕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五〕,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六〕。制言〔七〕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八〕辞去也〔九〕。

  〔一〕 姚本曾本作「制取」,集无「取」。 鲍本制,裁断之。

  〔二〕 鲍本「夫」作「大」。

  〔三〕 鲍本无「得」字。○

  〔四〕 鲍本遂,犹达。

  〔五〕 鲍本晚,言饥而食也,其美比於食肉。补曰:当,敌也,如字。

  〔六〕 鲍本「虞」,「娱」同,乐也。

  〔七〕 鲍本言,谓命令。

  〔八〕 鲍本无「而」字。○

  〔九〕 鲍本无「也」字。


  斶〔一〕知足矣,归〔二〕反扑〔三〕,则终身不辱也〔四〕。〔五〕

  〔一〕 鲍本「斶」上有「曰」字,又补「君子」二字。○

  〔二〕 鲍本「归」下有「真」字。○

  〔三〕 鲍本「朴」作「璞」。○

  〔四〕 鲍本无「也」字。○

  〔五〕 鲍本正曰:「曰」者,斶既辞而又自言也。上言大璞不完,以喻士之形神不全,故曰归反璞云云。文意甚明,添字谬。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先生王斗〔一〕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二〕。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於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三〕,寡人请从〔四〕。」宣王因趋而迎之於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五〕。斗生於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一〕 鲍本齐人。补曰:一本标文枢镜要作「王升」。 札记丕烈案:「升」字当是也。古今人表中上作「王升」。今高士传作「王斗」,亦非。

  〔二〕 鲍本谒者,掌宾赞受事。延,引也。

  〔三〕 鲍本使待其至。正曰:使无趋至。

  〔四〕 鲍本就之也。

  〔五〕 鲍本不如所闻。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一〕公所好者〔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三〕籍〔四〕,立为大伯〔五〕。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六〕殒〔七〕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八〕。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九〕王不好士〔一0〕」。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驎騄耳〔一一〕,王〔一二〕驷已备矣。世无东郭俊〔一三〕、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一四〕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一五〕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一六〕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一七〕。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一〕 鲍本此桓公虽非田氏之先,斗,齐人也,得称为先。

  〔二〕 鲍本「者」下补「五」字。○ 补曰:一本标文枢镜要有「五」字。 札记丕烈案:有者当是也。说苑,淳于髡曰「古者所好四」,可为证。

  〔三〕 鲍本「受」作「授」。○ 补曰:当作「授」,字通借。

  〔四〕 鲍本土地人民之籍。犹赐履也。

  〔五〕 鲍本二伯之伯。

  〔六〕 姚本曾、集本作「夫」字。 鲍本「失」作「夫」。○

  〔七〕 鲍本殒,失也。春秋传,「殒子辱矣」。

  〔八〕 鲍本无「否」字。○

  〔九〕 姚本刘本无「是」字,曾有。 鲍本「是」作「而」。○

  〔一0〕鲍本补曰:「先王好马」以下,说苑以为淳于髡之言,小异。

  〔一一〕姚本刘本有「之马」字,集无。 鲍本字书不说,骐驎不载。唯玉篇云,马,黑脊,亦不言良马。陆玑疏,「麒麟行中律吕」,则此马以麒麟比也。騄耳,八骏之一。正曰:玉篇单言「驎」尔。此二字单言,如诗及说文、尔雅不一。

  〔一二〕鲍本「王」下有「之」字。○

  〔一三〕鲍本补曰:一本作「逡」。前有。

  〔一四〕鲍本庄子疏,毛嫱,越王嬖妾。西施,越女,吴王姬。

  〔一五〕鲍本縠,细繗也。正曰:增韵,縠,绉纱。齐三「服官轻绡」注,今纱。下章「曳绮縠」,又章「帝省齐冰纨方空縠」,知齐产善也。说文,縠,细缚。恐此注字误。

  〔一六〕鲍本便,顺其所好;辟,避其所恶。

  〔一七〕姚本集本无「也」字。三同。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於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一〕

  〔一〕 鲍本彪谓:王斗之义无所取,出门求见,自卑甚矣。而徒以趋见於咫尺之间以为高,此孟子所谓「不能三年而缌小功之察」者也。抑其陈谊迂而不切,独所谓学縠者可知耳。然不若魏牟之言之悫,而彪为序,舍牟而取斗,为牟之言出於斗也。正曰:王斗造门求见,徒以趋见於咫尺之间为高,鲍论当矣。其言王不好士,不可谓不切也。特桓公好狗马酒色之说,亦管仲不害霸之意。此其所以为辩士之言,而非君子之正尔。学縠之言与魏牟合,又何不若之有?战国论说相类者甚多,牟岂果出於斗乎?补曰: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赐列第为上大夫者七十六人,不治而议论,稷下学士至数百千人,士非不盛也。然邹衍、淳于髡之徒,类皆诙诞无实,不治而议,所养非所用,国何赖焉?故颜斶劝以贵士,王斗讥其不好士,有以也!然若斗与斶者,亦未知其何如也。有一孟子而不能用,安用彼数百千人哉!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一〕。书未发〔二〕,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三〕?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後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四〕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五〕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六〕,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七〕,何以至今不业也〔八〕?叶阳〔九〕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一0〕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一一〕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一二〕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一三〕?此二士弗〔一四〕业,一女不〔一五〕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一六〕?是其为人也,上不臣於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於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一七〕

  〔一〕 鲍本惠文后,孝威太后。

  〔二〕 鲍本补曰:未发其封。

  〔三〕 鲍本恙,忧也。

  〔四〕 姚本刘本有两「以」字。 鲍本无两「以」字。○

  〔五〕 姚本一无「问」字。

  〔六〕 鲍本锺离属九江。正曰:路史云,沂之承(音惩)有锺离城,乃鲁、吴会处。成十五年杜云,淮南县,今属濠州者非。应劭云,锺离子国在九江,盖其後徙于此,吴灭之。补曰:锺离,姓也,非地。汉有锺离昧,盖以地氏者。

  〔七〕 鲍本「也」上补「者」字。○

  〔八〕 鲍本言不得在位,成其职业。

  〔九〕 鲍本诸书叶阳皆不地。范睢传注,「华」一作「叶」。补曰:正义云,叶阳今许州叶县。又见魏策。

  〔一0〕鲍本息,生也。

  〔一一〕鲍本集韵,撤,去也,通作「彻」。

  〔一二〕鲍本情,犹诚。

  〔一三〕鲍本命妇则朝。

  〔一四〕札记今本「弗」误「不」。

  〔一五〕姚本「不」一作「弗」。

  〔一六〕鲍本於陵属济南。皆以所居为号,此自一人。若孟子所称,已是七八十年矣。补曰:路史,於陵,今淄之长山。正曰:此言於陵仲子之行与孟子所称者合,恐即此人也。赵惠文王与齐闵王同时,惠文后用事,实孝成之世,其在惠文时,则仲子犹相及。

  〔一七〕鲍本彪谓:威后贤矣,其是非乃不诡於圣!齐有此数士不能察,至使邻国老女子愧之,王建不足道也。时君王后故无恙,胡为亦无察乎?正曰:问王而不及后,必非君王后、王建时。鲍因策言谓后为贤智,故曲说至此。 「王使」之「使」,如字。瑱,它典、它甸二反。


  齐人见田骈

  齐人见田骈〔一〕,曰:「闻先生高议〔二〕,设为不宦〔三〕,而愿为役〔四〕。」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五〕矣。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六〕养千锺〔七〕,徒〔八〕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也〔九〕」。田子辞〔一0〕。

  〔一〕 鲍本齐处士。

  〔二〕 鲍本补曰:恐是「义」字。 札记今本「议」误「谊」。

  〔三〕 鲍本设者,虚假之辞。

  〔四〕 鲍本为骈给使。

  〔五〕 鲍本毕,犹已。言过於嫁已矣。

  〔六〕 鲍本「訾」,「资」同。所资所养也。

  〔七〕 鲍本昭三年注,四豆为区,自四以登至於釜,十则锺。又〈桌,中"一改仌"〉氏注,四升为豆,则锺凡六斛四斗也。札记今本「锺」误「钟」。

  〔八〕 鲍本徒,从车者。

  〔九〕 鲍本「也」作「矣」。○

  〔一0〕鲍本谢之也。


  管燕得罪齐王

  管燕〔一〕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莫对。管燕连〔三〕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四〕对曰:「士三食不得餍〔五〕,而君鹅鹜有余食〔六〕;下宫糅罗纨〔七〕,曳绮縠〔八〕,而士不得以为缘。〔九〕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轻与士〔一0〕,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一一〕

  〔一〕 鲍本齐人。正曰:无考。新序作燕相。 札记丕烈案:新序当有误。

  〔二〕 姚本一本无「而」字。 鲍本而,辞也。

  〔三〕 鲍本「连」与「涟」同,泣下也。

  〔四〕 鲍本补曰:田需,见魏策,与公孙衍并相者,岂即此人欤?

  〔五〕 鲍本饱也。

  〔六〕 鲍本鹜,舒凫。

  〔七〕 鲍本下宫,後宫下列。 糅,杂;纨,素也。

  〔八〕 鲍本绮,文绘。

  〔九〕 鲍本缘,衣纯。

  〔一0〕札记今本「士」误「亡」。

  〔一一〕鲍本补曰:说苑,宗卫相齐罢归,召田饶等问,饶对亦与此合。 札记丕烈案:韩诗外传云,宋燕相齐见逐,罢归之舍,召门尉陈饶等二十六人。此策文当有误。


  苏秦自燕之齐

  苏秦〔一〕自燕之齐〔二〕,见於华章〔三〕南门〔四〕。齐王曰:「嘻〔五〕!子之来也。秦使魏冉致帝〔六〕,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七〕,而患之所从生〔八〕者微〔九〕。今不听,是恨秦〔一0〕也;听之,是恨天下也。不如听之以卒〔一一〕秦,勿庸〔一二〕称也以为天下。秦称之,天下听之,王亦称之,先後之事,帝名为无伤也〔一三〕。秦称之,而天下不听,王因勿称,其〔一四〕於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一五〕

  〔一〕 鲍本「秦」作「子」。○ 史作「代」,是。补曰:字误。 札记丕烈案:史记作苏代自燕来入齐。

  〔二〕 鲍本此三十六年。正曰:二十六年。

  〔三〕 鲍本「华章」作「章华」。○ 补曰:姚及一本作「华章」。

  〔四〕 鲍本史作「东门」。注,齐都赋「小城北门」,不知是一门,非也。补曰:括地志,齐城东有闾门、武鹿、章华之门。

  〔五〕 鲍本集韵,有所多大之声。正曰:叹声。

  〔六〕 鲍本致帝号於齐。

  〔七〕 鲍本与「猝」同。

  〔八〕 鲍本「生」作「往」。○ 补曰:一本作「生」,是。 札记丕烈案:史记作「来」。

  〔九〕 鲍本患在後,故言「从往」,与「从来」异也。今未着,故言微。

  〔一0〕鲍本违秦,秦恨之。

  〔一一〕鲍本「卒」作「为」。○ 犹善。正曰:卒成秦之事。

  〔一二〕鲍本庸,用也。

  〔一三〕鲍本虽称有先後,无害於帝。

  〔一四〕姚本一本无「其」字。 鲍本衍「其」字。 札记丕烈案:史记无「其於」二字。

  〔一五〕鲍本齐记三十六年有。彪谓:此策自为智则明,为人谋则忠,苏、张之巨擘也。正曰:受帝号以顺秦,而不称以收天下,无非诈谋耳!补曰:「子以为」之「为」,如字。


  苏秦谓齐王〔校一〕

  〔校一〕此篇姚本与《苏秦自燕之齐》连篇,鲍本另列一篇,据文义,从鲍本。

  苏秦〔一〕谓齐王曰〔二〕:「齐、秦立为两帝,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王曰:「尊秦。」「释帝则天下爱齐乎?且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两帝立,约伐赵〔三〕,孰与伐宋之利也〔四〕?」对曰:「夫约然〔五〕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宋之利。故臣愿王明释帝,以就天下;倍〔六〕约傧〔七〕秦,勿使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则卫之阳城〔八〕危;有淮北〔九〕则楚之东国危;有济西〔一0〕则赵之河东〔一一〕危;有阴〔一二〕、平陆则梁门〔一三〕不启。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一四〕,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服〔一五〕,天下不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一六〕而後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易尊者也!愿王之熟虑之也!」〔一七〕

  〔一〕 鲍本「秦」作「子」。○ 补曰:字误。史作「代」。 札记丕烈案:史记无此句,吴以意言之耳。当在上,入此者非。

  〔二〕 鲍本苏子问。

  〔三〕 鲍本亦问辞。

  〔四〕 姚本刘本有「王曰,不如伐宋」。 鲍本「也」下有「对曰伐宋利」五字。○ 札记丕烈案:史记有「王曰,伐桀宋利」。

  〔五〕 姚本一本无「然」字。 鲍本然其伐宋之约。补曰:史作「夫约钧然」,言齐、秦俱相约如此。一本无「然」字。愚恐「钧」,「约」字讹,无「然」字,而以「约与」连下文读为是。 札记丕烈案:史记,「夫约钧」句绝,「然」下属。此当有误。

  〔六〕 鲍本「倍」,背同。

  〔七〕 鲍本「傧」,「摈」同。集韵,弃也。补曰:「摈」、「傧」、「宾」,古通用。策多有,後仿此。 札记丕烈案:史记作「宾」。

  〔八〕 鲍本汝南、颖川皆有。正曰:非卫地。史作「阳地」,注,濮阳之地。

  〔九〕 鲍本淮水之北。淮出平氏桐柏。正曰:淮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禹自桐柏导之,东会泗、沂入海。

  〔一0〕鲍本庄十八年注,济水之西。

  〔一一〕鲍本赵河之东,非郡也。

  〔一二〕鲍本阴属南阳。正曰:阴即陶,说见赵策。 札记丕烈案:史记作陶。

  〔一三〕鲍本大梁之门。

  〔一四〕鲍本贰,不与秦合也。秦约伐赵,而此伐宋。

  〔一五〕鲍本「形」作「刑」。○ 刑,犹威也。言畏威而服。 札记丕烈案:史记作「形」。

  〔一六〕鲍本非实敬之。

  〔一七〕鲍本齐记与上为一章。今详上章犹欲听秦,此章决欲傧之,非一日之谈,为二章可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