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藏要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摄大乘论本校勘说明

 

  一.是书校历二周.一译校.二刻校。

  二.译校用四种异译及二种释论对校。(一)元魏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校注略称

  魏本。(二)陈真谛译摄大乘论.略称陈本。(三)隋笈多等译世亲摄大乘论释论

  牒文.略称隋本。以上三种并举则略称三本。(四)西藏胜友等译摄大乘论.略称

  藏本。(五)唐玄奘译世亲摄大乘论释.略称世亲。(六)又玄奘译无性摄大乘论

  释.略称无性。以上两种并举则略称二释。

  三.异译对校凡有三事。(一)品目.诸本开合立名有异者.悉爲注出曰.以下某本不

  分品.或某本某品第几.某章第几。(二)文句.诸本具缺详略有异者.悉爲注出曰.

  某本云云。其有异文与释论所解相关者.亦注出曰.与某释合.或今从某释。(三)

  意义.诸本译述较爲明畅者.悉爲注出曰.某本云云。因此对校而见奘译改文或

  有未惬者.并加按语曰.今译云云。

  ********************

  四.刻校用南宋刻爲底本.对校丽刻明刻.订正文字.附注曰.原刻云云.今依某刻云

  云。

  五.是书对校所用魏本陈本隋本及二释.悉取日本大正大藏经本。藏本则取曲尼

  版丹珠本theg-pa chen-po bsdus-pa(原本经解部 ri 字函一页至四十三页

  上)。至南宋丽明三刻则依日本弘教书院版正藏及大正大藏经之校注。

  ********************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