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藏要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四

 

  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译

  如来藏品之余

  次说依净不净时不变不异故说[一]二偈.

  菩萨摩诃萨 如实知佛性 不生亦不灭 又无老病等.

  菩萨如是知 得离於生死 怜愍衆生故 示现有生灭。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老病死诸苦 圣人永灭尽 依业烦恼生 诸菩萨无彼。

  此偈明何义.明此老病死等苦火於不净时依业烦恼本生.如世闲火依薪本生.以

  诸菩萨得生意生身於净不净时毕竟永灭尽.以是义故诸业烦恼等常不能烧然.

  而依慈悲力故示现生老病死而远离生等.以见如实故。诸菩萨摩诃萨依善根结

  使生非依业烦恼结使生.以依心自在力生依大悲力现於三界示现生示现老示

  注:

  [一]藏本此段一颂.次在下颂之後.今译改文.

  ********************

  现病示现死.而彼无有生老病死诸苦等法.以如实见真如佛性不生不灭是名不

  净净时.如修多罗中依受无漏业根本烦恼广说应知。[一]如如来於大海慧菩萨经中

  说言.大海慧何者能住世闲善根相应烦恼.所谓集诸善根无有厌足故.以心愿生

  摄取诸有故.求见一切诸佛如来故.教化一切衆生心不疲倦故.摄取一切诸佛妙

  法故.於诸衆生常作利益故.常不舍离乐贪诸法结使故.常不舍离诸波罗蜜结使

  故.大海慧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世闲善根相应烦恼依此烦恼诸菩萨摩诃萨生於

  三界受种种苦不爲三界烦恼过患之所染污.大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此诸善根

  以何义故说名烦恼.佛告大海慧菩萨言大海慧如是烦恼诸菩萨摩诃萨能生三

  界受种种苦依此烦恼故有三界非染烦恼三界中生.大海慧菩萨以方便智力依

  善根力故心生三界是故名爲善根相应烦恼而生三界非染心生.大海慧譬如长

  者若居士等唯有一子甚爱甚念见者欢喜而彼一子依愚痴心因戏乐故堕在极

  深粪厕井中.时彼父母及诸亲属见彼一子堕在大厕深坑粪中见已歔欷悲泣啼

  注:

  [一]此字依丽刻加.

  ********************

  哭而不能入彼极深厕粪屎器中而出其子.尔时彼处衆中更有一长者子或一居

  士子见彼小儿堕在深厕粪屎井中见已疾疾生一子想生爱念心不起恶心卽入

  深厕粪屎井中出彼一子.大海慧爲显彼义说此譬喻大海慧何者彼义.大海慧言

  极深井粪屎坑者名爲三界.大海慧言一子者一切衆生诸菩萨等於一切衆生生

  一子想.大海慧尔时父母及诸亲者名爲声闻辟支佛人以二乘人见诸衆生堕在

  世闲极大深坑粪屎井中旣见彼已悲泣啼哭而不能拔彼诸衆生.大海慧彼时更

  有一长者子一居士子者名爲菩萨摩诃萨离诸烦恼清净无垢以离垢心现见无

  爲真如法界以自在心现生三界爲教化彼诸衆生故.大海慧是名菩萨摩诃萨大

  悲毕竟远离诸有毕竟远离诸缚而回生於三界有中.以依方便般若力故诸烦恼

  火不能焚烧欲令一切诸衆生等远离诸缚而爲说法.大海慧我今说此修多罗句

  依诸菩萨心爲利益一切衆生得自在力而生三有依诸善根慈悲心力依於方便

  般若力故是名示现净不净时.又菩萨摩诃萨以如实智知如来法身不生不灭故

  ********************

  得如是菩萨功德法体。此修多罗句向前已说.自下此说大毗瑠璃摩尼宝喻.佛言

  大海慧譬如无价大毗瑠璃摩尼宝珠善治善净善光明堕在泥中住一千年.彼摩

  尼宝经千年後乃出彼泥出已水洗洗已极净极净洗已然後极明卽不失本清净

  无垢摩尼宝体.大海慧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如实知见一切衆生自性清净光明

  净心而爲客尘烦恼所染.大海慧诸菩萨等生如是心彼诸烦恼不染衆生自性清

  净心是诸烦恼客尘虚妄分别心起而彼菩萨复生是心我今毕竟令诸衆生远离

  客尘诸烦恼垢爲之说法.如是菩萨不生怯弱心转於一切衆生生增上力我要毕

  竟令得解脱.菩萨尔时复生是心此诸烦恼无有少体.菩萨尔时复生是心诸烦恼

  无体诸烦恼羸薄是诸烦恼无有住处.如是菩萨如实知诸烦恼虚妄分别而有依

  邪见念而有以正见者诸烦恼垢不能得起.菩萨尔时复生是心我应如实观诸烦

  恼更不复生以不生烦恼故生诸善法.菩萨尔时复生是心我若自起诸烦恼者云

  何而得爲诸烦恼所缚衆生说法令离诸烦恼缚.菩萨尔时复生是心以我不着诸

  ********************

  烦恼故是故得爲诸烦恼缚衆生说法我应修行诸波罗蜜结使烦恼相应善根爲

  欲教化诸衆生故。又复云何名爲世闲以三界相似镜像法故.此明何义.依无漏法

  界中有三种意生身应知。彼因无漏善根所作名爲世闲.以离有漏诸业烦恼所作

  世闲法故亦名涅盘.依此义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有有爲世闲有无爲世闲世尊

  有有爲涅盘有无爲涅盘故。又有爲无爲心心数法相应法故故说名爲净不净时.

  此义於第六菩萨现前地说.彼诸漏尽无障碍般若波罗蜜解脱现前修行大悲以

  爲救护一切衆生故不取证.如宝鬘经中依漏尽故说入城喻。彼经中言.善男子譬

  如有城纵广正等各一由旬多有诸门路险黑闇甚可怖畏有人入者多受安乐.复

  有一人唯有一子爱念甚重遥闻彼城如是快乐卽便舍子欲往入城.是人方便得

  过险道到彼城门一足已入一足未举卽念其子.寻作是念我唯一子来时云何竟

  不与俱谁能养护令离衆苦卽舍乐城还至子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爲

  怜愍故修习五通既修习已垂得尽漏而不取证.何以故愍衆生故舍漏尽通乃至

  ********************

  行於凡夫地中.善男子城者喻於大般涅盘.多诸门者喻於八万诸三昧门.路险难

  者喻诸魔业.到城门者喻於五通.一足入者喻於智慧.一足未举者喻诸菩萨未证

  解脱.言一子者喻於五道一切衆生.顾念子者喻大悲心.还子所者喻调衆生.能得

  解脱而不证者卽是方便.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如是.善男子菩

  萨摩诃萨大方便力发大精进起坚固心修行禅定得证五通.如是菩萨依禅通业

  善修心净无漏灭尽定现前.如是菩萨卽得生於大悲之心爲救一切诸衆生故现

  前无漏智通而回转不取寂灭涅盘.以爲教化诸衆生故回取世闲乃至示现凡夫

  人地.於第四菩萨焰地中爲自利益善起精进爲利益他善取坚固心漏尽现前.於

  第五菩萨难胜地中依止五通自利利他善熟心行无漏灭尽定现前.是故於第六

  菩萨地中无障碍般若波罗蜜起漏尽现前.是故於第六菩萨现前地中得漏尽自

  在说名清净.是菩萨如是自身正修行教化衆生令置彼处得大慈悲心.於颠倒衆

  生生救护心不着寂灭涅盘善作彼方便.现前世闲门爲衆生故现前涅盘门爲菩

  ********************

  提分满足故.修行四禅回生欲界以爲利益地狱畜生饿鬼凡夫种种衆生示现诸

  身已得自在[一]故。已说依不净净时不变不异.次说依善净时不变不异故说[二]二偈.

  佛身不变异 以得无[三]尽法 衆生所归依 以无边际故.

  常住不二法 以离妄分别 恒不[四]执不作 清净心力故。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不生及不死 不病亦不老 以常恒清凉 及不变等故。

  [五]此偈明何义.偈言.

  以常故不生 离意生身故 以恒故无死 离不思议退.

  清凉故不病 无烦恼习故 不变故不老 无无漏行故。

  此偈明何义.明如来性於佛地时无垢清净光明常住自性清净.以本际来常故不

  生以离意生身故.以未来际恒故不死以离不可思议变易死故.以本後际来清凉

  故不病以离无明住地所摄故.若如是者不堕三世彼明不变是故不老以离无漏

  注:

  [一]藏本次有十颂及长行.释前文义.今略.

  [二]藏本一颂.今广爲二.

  [三]原刻作漏.今依丽刻及藏本改.

  [四]原刻作热.今依丽刻及藏本改.

  [五]藏本缺此句.以次颂连上文爲一段.

  ********************

  业[一]回转故。又复偈言.

  有二复有二 复有二二句 次第知常等 无漏境界中。

  此偈明何义.常恒清凉及不变等此四种句於无漏法界中次第一一句二二本二

  二释义差[二]别。如不增不减修多罗中说言.舍利弗如来法身常.以不异法故以不尽

  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

  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已说

  不变异.次说无差别.无差别者卽依此善净时本际已来毕竟究竟自体相善净如

  来藏无差别故说一偈.

  法身及如来 圣谛与涅盘 功德不相离 如光不离日。

  此初半偈示现何义.偈言.

  略明法身等 义一而名异 依无漏界中 四种义差别。

  此偈明何义.略说於无漏法界中依如来藏有四种义.依四种义有四种名应知。何

  注:

  [一]原刻作过.今依丽刻改.藏本作果异熟.今取意.译云回转.

  [二]藏本次有二颂云.具足无尽功德故爲不变异及我常义等.今略.

  ********************

  等四种义.偈言.

  佛[一]法不相离 及彼真如性 法体不虚妄 自性本来净。

  此偈明何义.佛法不相离者依此义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不空如来藏过於恒沙

  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故。及彼真如性者依此义故六根聚经言.世尊六根如

  是从无始来毕竟究竟诸法体故。法体不虚妄者依此义故经中说言.世尊又第一

  义谛者谓不虚妄涅盘是也.何以故世尊彼性本际来常以法体不变故。自性本来

  净者依此义故经中佛告文殊师利言.文殊师利如来应正徧知本际以来入涅盘

  故。又复依此四义次第有四种名.何等爲四.一者法身二者如来三者第一义谛四

  者涅盘.以是义故不增不减经言舍利弗言如来藏者卽是法身故.又复圣者胜鬘

  经言世尊不离法身有如来藏.世尊不离如来藏有法身.世尊依一苦灭谛说名如

  来藏.世尊如是说如来法身无量无边功德.世尊言涅盘界者卽是如来法身故。後

  半偈示现何义.偈言.

  注:

  [一]原刻作说.今依丽刻改.

  ********************

  觉一切种智 离一切习气 佛及涅盘体 不离第一义。

  此四种名於如来法身无漏界中一味一义不相舍离.是故虽复有四种名而彼四

  义不离一法门不离一法体。此明何义.所证一切法觉一切智及离一切智障烦恼

  障习气.此二种法於无漏法界中不异不差别不断不相离.以是义故[一]大涅盘经中

  偈言.无量种功德一切不思议不差别解脱解脱卽如来。以是义故圣者胜鬘经言.

  世尊言声闻辟支佛得涅盘者是佛方便故。此明何义.言声闻辟支佛有涅盘者此

  是诸佛如来方便.见诸衆生於生死旷野远行疲倦恐其退转爲止息故造作化城.

  如来如是於一切法中得大自在大方便故明如是义.世尊如来应正徧知证平等

  涅盘一切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清净毕竟究竟。此明何义.依四种义毕竟功德

  诸佛如来无差别.涅盘相无上果中佛及涅盘一切功德不相舍离.若离佛地果中

  证智更无余人有涅盘法.示现如是义依一切种智於诸佛如来无漏法界中譬喻

  示现。此明何义.宝髻经中画师譬喻示现具足一切功德应知。偈言.

  注:

  [一]藏本次颂属於本颂.无引大涅盘经之说.

  ********************

  如种种画师 所知各差别 彼一人知分 第二人不知.

  [一]有自在国王 敕诸画师言 於彼彩画处 具足作我身.

  国中诸画师 一切皆下手 若不阙一人 乃成国王像.

  画师受敕已 画作国王像 彼诸画师中 一人行不在.

  由无彼一人 国王像不成 以其不满足 一切身分故.

  [二]所言画师者 喻檀戒等行 言国王像者 示一切种智.

  一人不在者 示现少一行 王像不成者 空智不具足。

  此偈明何义.以是义故宝髻经言善男子谛听谛听我今爲汝说此譬喻.善男子譬

  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悉善知画.其中或有善能泥涂或能磨彩或巧画身不

  善手足或巧手足不善面目.时有国王以一张叠与是诸人而告之言凡能画者皆

  悉聚集於此叠上画吾身像.尔时诸人悉来集聚随其所能而共作之.有一画师以

  缘事故竟不得来.诸人画已持共上王.善男子可言诸人悉集作不.不也世尊.善男

  注:

  [一]藏本此下一颂.今广爲二.

  [二]同上.

  ********************

  子我说此喻其义未显.善男子一人不来故不得言一切集作亦不得言像已成就.

  佛法行者亦复如是若有一行不成就者不名具足如来正法.是故要当具足诸行

  名爲成就无上菩提故。又此檀等诸波罗蜜一一差别唯是如来所知境界.如来知

  彼种种差别无量无边应知.以彼算数自在力等不能思议故.以对治彼悭等诸垢

  是故得成清净檀等诸波罗蜜。又以修行一切种一切空智及种种三昧门.於第八

  菩萨不动地中不分别一切菩萨地无闲无隔自然依止道智修行得无生法忍成

  就具足如来无漏戒成就一切功德.於第九菩萨善慧地中依阿僧只三昧陀罗尼

  海门摄取无量无边诸佛之法依止解一切衆生根智成就无量无边功德空智得

  无生法忍.於第十菩萨法云地中依止一切如来现前空智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聚

  得无生空法忍.次後得诸三昧断一切烦恼障智障依止诸解脱门智成就清净彼

  岸功德具足得一切种一切空智.以如是等四种地智中非声闻辟支佛地.以彼声

  闻辟支佛等去之甚远.以是义故说彼四种成就不差别涅盘界。是故偈言.

  ********************

  慧.智.及解脱. 不离法界体. 无差涅盘界 [一]日相似相对。

  此偈明何义.以何等慧以何等智以何等解脱彼三不离法界实体.明彼四种功德

  成就无差别涅盘界.偈言无差别涅盘界故。爲彼四种义次第故有四种相似相对

  法应知.何等爲四.一者佛法身中依出世闲无分别慧能破第一无明黑闇彼光明

  照相似相对法应知.偈言慧故日相似相对故.二者依智故得一切智智知一切种

  照一切事放光明罗网相似相对法应知.偈言智故日相似相对故.三者依止彼二

  自性清净心解脱无垢离垢光明轮清净相似相对法应知.偈言解脱故日相似相

  对故.四者卽此三种不离法界不离实体不相舍离相似相对法应知.偈言不离法

  界[二]体故日相似相[三]对故。是故偈言.

  不证诸佛身 涅盘不可得. 如弃舍光明 日不可得见.

  此偈明何义.以如向说无漏法界中无始世界来诸佛法身中无漏诸法一切功德

  不相舍离.以是义故远离如来无障无碍法身智慧离一切障涅盘体相不可得见

  注:

  [一]原刻作日.今依丽刻改.长行同.

  [二]此字依丽刻加.

  [三]原刻下衍法字.今依丽刻删.

  ********************

  不可得证.如离日光明无日轮可见。以是义故圣者胜鬘经言.法无优劣故得涅盘.

  知诸法平等智故得涅盘.平等智故得涅盘.平等解脱故得涅盘.平等解脱知见故

  得涅盘.是故世尊说涅盘界一味等味.谓明解脱一味故。

  [一]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

  论曰.偈言.

  向说如来藏 十种义示现 次说烦恼缠 以九种譬喻。

  此偈明何义.向依如来藏说无始世界来彼法恒常住法体不转变明如来藏有十

  种义.自此已下依无始世界来烦恼藏所缠说无始世界来自性清净心具足法身.

  以九种譬喻明如来藏过於恒沙烦恼藏所缠.如修多罗说应知。九种譬喻者如[二]

  说言.

  萎华中诸佛 衆蜂中美蜜 皮糩[三]中坚实 粪秽中真金.

  地中珍宝藏 诸果子中芽 朽故弊坏衣 缠裹真金像.

  注:

  [一]藏本不分品.

  [二]藏本此段二颂.今广爲四.

  [三]原刻此二字作等中.今依丽刻改.

  ********************

  贫贱丑陋女 怀转轮圣王 燋黑泥[一]模中 有上妙宝像.

  衆生贪恚痴 妄想烦恼等 尘劳诸垢中 皆有如来藏。

  [二]此偈示现何义.自此已下依此略说四偈句义余残譬喻五十四偈广说应知.此四

  行偈总略说彼广偈中义应知。又依彼义略说[三]二偈.

  华蜂糩粪秽 地果故坏衣 贫贱女泥模 烦恼垢相似.

  佛蜜实真金 宝芽金像王 上妙宝像等 如来藏相[四]似。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五]华蜂等诸喻 明衆生身中 无始世界来 有诸烦恼垢.

  佛蜜等诸喻 明衆生身中 无始来具足 自性无垢体。

  又复略说此如来藏修多罗中明一切衆生界从无始世界客尘烦恼染心.从无始

  世界来净妙法身如来藏不相舍离.是故经言依自虚妄染心衆生染依自性清净

  心衆生净。云何自心染.依自心染有九种喻谓萎华等应知。偈言.

  注:

  [一]原刻作摸.今依丽刻改.下俱同.

  [二]藏本无此段长行.以次颂连上爲一段.

  [三]藏本此段一颂.今广爲二.

  [四]藏本次有二十八颂.解释九喻九法.与今译第一卷文同.此处略而未牒.

  [五]藏本此段摄诸喻义.凡有三颂.今文略.

  ********************

  [一]贪.瞋.痴相续. 及结使.熏习. 见.修道.[二]不净. 及净地有垢.

  萎华等诸喻 说九种相对 无边烦恼缠 故说差别相。

  此偈明何义.略说有九种烦恼.於自性清净如来法身界中如萎华等九种譬喻.於

  诸佛等常外客相诸烦恼垢亦复如是於真如佛性常客尘相。[三]何等以爲九种烦恼.

  一者贪使烦恼二者瞋使烦恼三者痴使烦恼四者增上贪瞋痴结使烦恼五者无

  明住地所摄烦恼六者见道所断烦恼七者修道所断烦恼八者不净地所摄烦恼

  九者净地所摄烦恼.此如是等九种烦恼以彼九种譬喻示现应知。此明何义.世闲

  贪等衆生身中所摄烦恼能作不动地业行缘.成就色界无色界果报.出世闲智能

  断.名爲贪瞋痴使烦恼.偈言贪瞋痴相续故。又增上贪瞋痴衆生身中所摄烦恼能

  作福业罪业行缘.但能成就欲界果报.唯有不净观智能断.名爲增上贪瞋痴等结

  使烦恼.偈言及结使故。又阿罗汉身中所摄烦恼能作无漏诸业行缘.能生无垢意

  生身果报.唯有如来菩提智能断.名爲无明住地所摄烦恼.偈言熏习故。又有二种

  注:

  [一]藏本颂本此下有三颂.但释论中止牒萎华等诸喻一颂.

  [二]原刻作杂.今依丽刻及藏本改.

  [三]藏本缺此段释.

  ********************

  学人.何等爲二.一者凡夫二者圣人.凡夫身中所摄烦恼初出世闲心见世出世闲

  法智能断名爲见道所断烦恼.偈言见道故.圣人身中所摄烦恼如先见出世闲法

  修道智能断名爲修道所断烦恼.偈言修道故。又不究竟菩萨谓从初地乃至七地

  所摄烦恼七住地中所对治法.八地已上三住地中修道智能断.名爲不净地所摄

  烦恼.偈言不净故。又毕竟究竟菩萨身中所摄烦恼八地已上三地修道智所对治

  法.金刚三昧智能断.名爲胜地所摄烦恼.偈言及净地有垢故。是名略说九种烦恼

  次第.萎华等九种譬喻我已广说应知。[一]又复卽此九种烦恼依八万四千衆生行故

  有八万四千烦恼差别.如如来智无量无边故有如是无量无边烦恼缠如来藏故.

  言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是故偈言.

  愚痴及罗汉 诸学及大智 次第四种垢 及一二复二.

  [二]如是次第说 四凡一圣人 二学二大智 名爲不净地。

  此偈明何义.此九种譬喻於无漏界中如是次第四种譬喻及第五譬喻.後时二二

  注:

  [一]此下仍同藏本.

  [二]藏本缺此颂.

  ********************

  烦恼诸垢依烦恼垢染故言不清净。又复云何知此九种贪等烦恼於萎华等九种

  譬喻相似相对.又云何知如来藏於诸佛等九种譬喻相似相对。偈言.

  [一]依佛神力故 有彼衆妙华 初荣时则爱 後萎变不爱.

  如华依荣悴 有爱有不爱 贪烦恼亦尔 初乐後不乐.

  羣蜂爲成蜜 瞋心啮诸华 瞋恚心起时 生种种苦恼.

  稻等内坚实 外爲皮糩覆 如是痴心缠 不见内坚实.

  犹如臭秽粪 智观贪亦尔 起欲心诸相 结使如秽粪.

  [二]譬如彼地中 种种珍宝藏 衆生无天眼 是故不能见.

  如是自在智 爲无明地覆 衆生无智眼 是故不能见.

  如子离皮糩 次第生芽等 见道断烦恼 次第生诸地.

  以害身见等 摄取妙圣道 修道断烦恼 故说弊坏衣.

  七地中诸垢 犹如胎所缠 远离胎藏智 无分别淳熟.

  注:

  [一]藏本一颂.今广爲二.

  [二]同上.

  ********************

  [一]三地知诸垢 如泥模所泥 大智诸菩萨 金刚定智断.

  萎华至泥模 如是九种喻 示贪瞋痴等 九种烦恼垢.

  垢中如来藏 佛等相对法 如是九种义 以三种体摄。

  此偈明何义.谓依法身自性清净心如来藏等三种实体有诸佛等九种譬喻相似

  相对法应知。三种实体者.偈言.

  法身及真如 如来性实体 三种及一种 五种喻示现。

  此偈明何义.初三种喻示现如来法身应知.三种譬喻者所谓诸佛美蜜坚固示现

  法身.偈言法身故.一种譬喻者所谓真金示现真如.偈言真如故。又何等爲五种譬

  喻.一者地藏二者树三者金像四者转轮圣王五者宝像.能生三种佛身示现如来

  性.偈言如来性故。又法身者.偈言.

  法身有二种 清净真法界 及依彼习气 以深浅义说。

  此偈明何义.诸佛如来有二种法身.何等爲二.一者寂静法界身以无分别智境界

  注:

  [一]藏本一颂.今广爲二.

  ********************

  故如是诸佛如来法身唯自内身法界能证应知.偈言清净真法界故.二者爲得彼

  [一]因谓彼寂静法界说法依可化衆生说彼说法应知以依真如法身有彼说法名爲

  习气.偈言及依彼习气故。彼说法者复有二种.一细二麤.细者所谓爲诸菩萨摩诃

  萨演说甚深秘密法藏以依第一义谛说故.麤者所谓种种修多罗只夜和伽罗那

  伽陀忧波陀那尼陀那等名字章句种种差别以依世谛说故。是故偈言.

  以出世闲法 世中无譬喻 是故依彼性 还说性譬喻.

  如美蜜一味 微细法亦尔 修多罗等说 如种种异味。

  此偈明何义.诸佛美蜜及坚固等三种譬喻此明如来真如法身有二种义.一者徧

  覆一切衆生.二者徧身中有无有余残示现一切衆生有如来藏。此明何义.於衆生

  界中无有一衆生离如来法身在法身外离於如来智在如来智外.如是种种色像

  不离虚空中。是故偈言.

  [二]譬如诸色像 不离於虚空 如是衆生身 不离诸佛智.

  注:

  [一]原刻次衍因字.今依丽刻删.

  [二]藏本此下二颂爲引经文.不属本颂.

  ********************

  以如是义故 说一切衆生 皆有如来藏 如虚空中色.

  以性不改变 体本来清净 如真金不变 故说真如喻。

  此偈明何义.[一]明彼真如如来之性乃至邪聚衆生身中自性清净心无异无差别光

  明明了.以离客尘诸烦恼故後时说言如来法身如是以一真金譬喻依真如无差

  别.不离佛法身故说诸衆生皆有如来藏.以自性清净心虽言清净而本来无二法

  故.是故经中佛告文殊师利言文殊师利如来如实知见自身根本清净智以依自

  身根本智故知诸衆生有清净身.文殊师利所谓如来自性清净身乃至一切衆生

  自性清净身此二法者无二无差别。是故偈言.

  [二]一切诸衆生 平等如来藏 真如清净法 名爲如来体.

  依如是义故 说一切衆生 皆有如来藏 应当如是知。

  又复偈言.

  佛性有二种 一者如地藏 二者如树果 无始世界来.

  注:

  [一]藏本此段长行广释九烦恼.今文异.

  [二]藏本此二颂爲引文.非本颂.

  ********************

  [一]自性清净心 修行无上道 依二种佛性 得出三种身.

  依初譬喻故 知有初法身 依第二譬喻 知有二佛身.

  真佛法身净 犹如真金像 以性不改变 摄功德实体.

  证大法王位 如转轮圣王 依止镜像体 有化佛应现。

  此偈明何义.余五种譬喻所谓藏树金像转轮圣王宝像譬喻.示现生彼三佛法身.

  以依自体性如来之性诸衆生藏是故说言一切衆生有如来藏。此示何义.以诸佛

  如来有三种身得名义故.此五种喻能作三种佛法身因.以是义故说如来性因。此

  以何义.此中明性义以爲因义.以是义故经中偈言.无始世来性作诸法依止依性

  有诸道及证涅盘果。此偈明何义.无始世界性者如经说言诸佛如来依如来藏说

  诸衆生无始本际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如来说如来藏者

  是法界藏出世闲法身藏出世闲上上藏自性清净法身藏自性清净如来藏故。作

  诸法依止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世尊不

  注:

  [一]藏本一颂.今广爲二.

  ********************

  离不离智不断不脱不异无爲不思议佛法.世尊亦有断脱异外离离智有爲法亦依

  亦持亦住持亦建立依如来藏故。依性有诸道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生死者依

  如来藏.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故。及证涅盘果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

  尊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证涅盘.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

  盘不欲涅盘不愿涅盘故。此明何义.明如来藏究竟如来法身不差别.真如体相毕

  竟定佛性体於一切时一切衆生身中皆无余尽应知。此云何知.依法相知.是故经

  言善男子此法性法体性自性常住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自性清净本来常住一切

  衆生有如来藏。此明何义.依法性依法体依法相应依法方便.此法爲如是爲不如

  是不可思议.一切处依法依法量依法信得心净得心定.彼不可分别爲实爲不实.

  唯依如来信。是故偈言.

  唯依如来信 信於第一义 如无眼目者 不能见日轮。

  此偈明何义.略说一切衆生界中有四种衆生不识如来藏如生盲人.何等爲四.一

  ********************

  者凡夫二者声闻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发菩提心菩萨。如圣者胜鬘经中说言.世尊

  如来藏者於身见衆生非其境界.世尊如来藏者於取四颠倒衆生非其境界.世尊

  如来藏者於散乱心失空衆生非其境界故。此明何义.身见衆生者谓诸凡夫.以彼

  凡夫实无色等五阴诸法而取以爲有我我所虚妄执着我我所慢.於离身见等灭

  谛无漏性甘露之法尚不能信.何况出世闲一切智境界如来藏能证能解无有是

  处。又取四颠倒诸衆生者所谓声闻辟支佛人.以彼声闻辟支佛等应修行如来藏

  常而不修行如来藏以爲常.而颠倒取一切法无常想修行如来藏无常乐无常修

  行.以不知不觉故。应修行如来藏乐而不修行如来藏以爲乐.而颠倒取一切法苦

  想修行如来藏苦乐苦修行.以不知不觉故。应修行如来藏我而不修行如来藏以

  爲我.以颠倒取一切法无我想修行如来藏无我乐无我修行.以不知不觉故。应修

  行如来藏净而不修行如来藏以爲净.以颠倒取一切法不净想修行如来藏不净

  乐不净修行.以不知不觉故。如是声闻辟支佛等一切不能如实随顺法身修行.以

  ********************

  是义故第一彼岸常乐我净法非彼声闻辟支佛等所知境界.如是乐颠倒无常苦

  无我不净想等彼如来藏非其境界.如是之义大般涅盘修多罗中池水譬喻广明

  此义应知.彼经中言.迦叶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琉璃宝没深

  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沙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

  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於是大衆乃见宝珠故在

  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是时衆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中卽便得珠.汝

  等比丘不应如是修集无常苦无我想不净想等以爲真实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

  木沙砾而爲宝珠.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复应当知先

  所修集四法相貌悉是颠倒.欲得真实修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常乐

  净想故。又散乱心失空衆生者谓初发心菩萨离空如来藏义以失变坏物修行名

  爲空解脱门.此明何义.初发心菩萨起如是心实有法断灭後时得涅盘.是菩萨失

  空如来藏修行。又复有人以空爲有物我应得空.又生如是心离色等法别更有空

  ********************

  我应修行令得彼空.彼人不知空.以何等法是如来藏。偈言.

  不空如来藏 谓无上佛法 不相舍离相 不增减一法.

  如来无爲身 自性本来净 客尘虚妄染 本来自性空。

  此偈明何义.不减一法者不减烦恼.不增一法者真如性中不增一法以不舍离清

  净体故.偈言不相舍离相不增减一法故。是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有二种如来藏

  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於恒沙不离

  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故。如是以何等烦恼以何等处无如是如实见知名爲空智.

  又何等诸佛法何处具足有如是如实见知名不空智.如是明离有无二边如实知

  空相.此二偈中明如是义。又衆生若离如是空智彼人则是佛境界外名不相应不

  得[一]定不得一心.以是义故名散乱心失空衆生.何以故.以离第一义空智门无分别

  境界不可得证不可得见。是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如来藏智名爲空智.世尊如来

  藏空智者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本所不见本所不得本所不证本所不会.世尊一切

  注:

  [一]原刻作空.今依丽刻改.

  ********************

  苦灭唯佛得证坏一切烦恼藏修一切灭苦道故。如是此如来藏以法界藏故身见

  等衆生不能得见.已说以身见相对治真实法界未现前故。又如是出世闲法身如

  来藏非颠倒衆生境界.已说以无常等世闲法对治出世闲法界未现前故。又如是

  自性清净法界如来空藏非散乱心失空衆生境界.已说以烦恼垢客尘染空自性

  清净功德法不相舍离出世闲法身得名故。此明何义.又依一味等味法界无差别

  智门观察出世闲自性清净法身是名如实知见真如.是故经说十住菩萨唯能少

  分见如来藏何况凡夫二乘人等。是故[一]偈言.

  譬如薄云中 见虚空有日 净慧诸圣人 见佛亦如是.

  声闻辟支佛 如无眼目者 不能观如来 如盲不见日.

  所知一切法 有无量无边 徧虚空法界 无量智能见.

  诸如来法身 充满一切处 佛智慧能见 以无量智故。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四

  注:

  [一]藏本缺次四颂.

  ********************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