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藏要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成实论卷第十八

 

  成实论卷第十九

  成实论卷第二十

  成实论卷第十四

  诃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破意识品第一百五十

  意识亦不能取法.所以者何.意识不能取现在色香味触.先已说过去未来则无.是故

  意识不取色等。问曰.若意识不知色等法.应知自体。答曰.法不自知.所以者何.现在不

  可自知.如刀不能自割.过去未来无法故.亦无余心.是故意识不能自知。问曰.若人知

  他心时则意识能知心法。答曰.如人心不自知亦作是念言我有心.於他心中亦复如

  是。又若未来法无亦能生知.他心若如是有何咎。又意能缘法则有多过.如意到缘识

  不到缘及意不应忆色等.以此过故意识不知法。

  破因果品第一百五十一

  说无者言.若有果.应因中先有求那而生.先无求那而生.二俱有过。如两手中先无声

  ********************

  而能有声.酒因中先无酒亦能生酒.车因中先无车而能成车.故非因中先有求那而

  生果也。汝若谓因中先无求那而生果者.则以无色风之微尘应能生色.若尔风则有

  色.金刚等中亦应有香。又现见白缕则成白氎.黑缕还成黑氎.若因中先无求那而生

  果者.何故白缕但能成白不成黑耶.故非因中先无求那而成果也。理极此二而俱有

  过.是故无果。又若因中有果则不应更生.有云何生.若无亦不应生.无云何生。问曰.现

  见作瓶.云何无果。答曰.是瓶若先不作云何可作.以其无故.若先已作云何可作.以其

  有故。问曰.作时名作。答曰.无有作时.所以者何.所有作分已堕作中.所未作分堕未作

  中.故无作时。又若瓶有作应若过去未来现在.过去不作已失灭故.未来不作以未有

  故.现在不作以是有故。又因作者故有作业成.是中作者实不可得.所以者何.头等身

  分於作无事故无作者.无作者故作事亦无。又因於果若先若後若一时皆不然.所以

  者何.若先因後果因已灭尽以何生果.如无父云何生子.若後因先果因自未生云何

  生果.如父未生何能生子.若因果一时则无此理.如二角并出不得言左右相因.理极

  ********************

  此三而皆不然.是故无果。又此因果若一若异二俱有过.所以者何.若异则应离缕有

  氎.若一则缕氎无差.又世闲不见有法因果无别。又若有果应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

  是皆不然。所以者何.无有法能作自体.若有自体何须自作.若无自体何能自作.又不

  见有法能作自体.故不自作。他作亦不然.所以者何.眼色於生识无事故不他作.又无

  作想故一切诸法无有作者.如种不作是念我应生芽.眼色亦不作是念我等应共生

  识.是故诸法无有作想。共作亦不然.有自他过故。无因作亦不然.若无因亦无果名。若

  四种皆无.云何有果.若有应说。又此果应若先有心作.若先无心作。若先有心作.胎中

  小儿眼等身分谁有心作.自在天等亦不能作先已说.业亦无心於作.是业在过去中

  云何当有心作.是故业亦无心。若先无心作.云何苦他者得苦.乐他者得乐.又现作业

  中亦以心分别应如是作不应如是作.若无心作云何有此差别。是故先有心无心是

  皆不然。如是等一切根尘皆不可得.是故无法。

  世谛品第一百五十二

  ********************

  答曰.汝虽种种因缘说诸法皆空.是义不然.所以者何.我先说若一切无是论亦无.亦

  不在诸法中.如是等破空汝竟不答犹故立空.是故非无一切诸法。又汝所说无根无

  缘等.是事非我等所明.所以者何.佛经中自遮此事.谓五事不可思议.世闲事衆生事

  业因缘事坐禅人事诸佛事.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思量决断.但诸佛有能分别法智.

  声闻辟支佛但有通达泥洹智慧於分别诸法智中但得少分.诸佛於一切法一切种

  本末体性总相别相皆能通达.如人舍宅等物易坏难成.如是空智易得.正分别诸法

  智慧难生。问曰.如佛坐道场所得诸法相.如佛所说.当如是说。答曰.佛虽说一切法.不

  说一切种.以不爲解脱故.如佛说诸法从因缘生.不说一一所从因缘.但说要用能灭

  苦者.彩画等诸色伎乐等诸音诸香味触无量差别不可尽说.若说亦无大利.故佛不

  说如是等事.不得言无。又如人不知分别彩画等法便言其无.汝亦如是.所不能成事

  而便说无是事.於知者则有不知者爲无.如生盲人言无黑白我不见故.不可以不见

  故便无诸色.如是若不能以因缘成故便言无一切法。又诸佛世尊一切智人我等所

  ********************

  信.佛说有五阴.故知色等一切法有.如瓶等以世谛故有。

  灭法心品第一百五十三

  问曰.汝先言灭三心名灭谛.已知灭假名心因缘.今何谓法心.云何当灭。答曰.有实五

  阴心名爲法心.善修空智见五阴空.法心则灭。问曰.行者观五阴空.谓五阴中无常法

  定法不坏法不变法我我所法.以无此法故言其空.非不见五阴。答曰.行者亦不见五

  阴.所以者何.行者断有爲缘心得无爲缘心.是故行者不见五阴但见阴灭。又若见五

  阴则不名爲空.以阴不空故.如是空智则不具足。问曰.行者见色以无我故空.如经中

  说行者见此色空乃至见此识空.当知非无色等诸阴。答曰.有如是言但非清净.如法

  印经中说行者见色等法无常败坏虚诳厌离之相.是亦名空但未是清净.是人於後

  见五阴灭是观乃净.故知见诸阴灭。问曰.以有爲缘智何故不得清净。答曰.行者或时

  起五阴想故假名心还生.是故有爲缘心不得清净.若证诸阴灭则五阴不复现前.成

  假名因缘灭故假名想则不随逐譬如有树翦伐焚烧灰炭都尽树想乃灭不复随逐.

  ********************

  是事亦尔。又佛语罗陀汝破裂散坏衆生令不现在.又一经说汝罗陀破裂散坏色乃

  至识令不现在.故知若坏衆生是假名空.若破坏色是名法空。[一]又二种观.空观无我观.

  空观者不见假名衆生.如人见瓶以无水故空.如是见五阴中无人故空.若不见法是

  名无我。又经中说得无我智则正解脱.故知色性灭受想行识性灭是名无我.无我卽

  是无性。问曰.若以无性名无我者.今五阴实无耶。答曰.五阴实无.以世谛故有.所以者

  何.佛说诸行尽皆如幻如化以世谛故有.非实有也。又经中说第一义空.此义以第一

  义谛故空非世谛故空.第一义者所谓色空无所有乃至识空无所有.是故若人观色

  等法空是名见第一义空。问曰.若五阴以世谛故有.何故说色等法是真谛耶。答曰.爲

  衆生故说.有人於五阴中生真实想.爲是故说五阴以第一义故空。问曰.经中不说有

  业有果报但作者不可得耶。答曰.此因诸法说作者不可得是说假名空.如经中说诸

  法但假名字.假名字者所谓无明因缘诸行乃至老死诸苦集灭.以此语故知五阴亦

  第一义故无。又大空经中说.若人言此老死其老死.若人说身卽是神若说身异神异.

  注:

  [一]无人法爲空无我义.(章一.二无我.)

  ********************

  此言异而义同.若有此见非我弟子非梵行者.若遮其老死则破假名.遮此老死则破

  五阴。又说生缘老死名爲中道.当知第一义故说无老死.世谛故[一]说生缘老死。又如过

  瓶相则第一义故无瓶.如是过色等法则第一义故无色。又经中说若法是诳卽是虚

  妄.若法非诳卽名爲实.诸有爲法皆变异故悉名爲诳.诳故虚妄.虚妄故非真实有.如

  偈说.世闲虚妄缚状如决定相.实无见似有深观则皆无.当知诸阴亦空。又见灭谛故

  说名得道.故知灭是第一义有非诸阴也.若诸阴实有.行者亦应见而得道.而实不然.

  故知五阴非第一义有。又以阴灭爲实.故知诸阴非实.不可言诸阴是实无阴亦实。又

  所有见法皆以痴故.如人眼不可诳则不见幻.如是若无愚痴则不见诸阴.是故诸阴

  非第一义有。又经中说随有我则是动处.而阴中有我.如阿难说因法成我.谓因色阴

  乃至识阴。又如诸上座比丘问差摩伽汝以何事爲[二]我.差摩伽言我不说色是我不说

  离色是我.乃至识亦如是.但於五阴中我慢未断.此经意以学人或时散乱念故则起

  我慢.若摄心念五阴灭我慢卽灭.如华非但根茎枝叶爲华.亦不离此爲华.如是非色

  注:

  [一] 原刻作诸.今依丽刻改.

  [二] 原刻下衍答日二字.今依丽放删.

  ********************

  等是我亦不离色等是我.如是灭我因缘则我慢不起.故知诸阴亦空。又行者应灭一

  切相证於无相.若实有相何爲不念.非如外道离於色时知实有色但不忆念.行者要

  见色等诸阴灭尽.见尽灭故名入无相.故知色等非第一义。又随有五阴则有我心.当

  知无五阴故我心则灭.是故诸阴皆空。又水沫经中佛说若人见水聚沫谛观察之知

  非真实.比丘亦尔.若正观色阴卽知虚诳无牢无坚败坏之相.观受如泡想如野马行

  如芭蕉识如幻亦复如是.此中五喻皆示空义.所以者何.眼见水沫消时还无.泡等亦

  尔.故知诸阴非真实有。又若佛弟子深厌生死.皆以见法本来不生无所有故.若见无

  常则但能生败坏苦相.若见无性无余相故则能具足行苦.具此三苦名得解脱.当知

  一切诸法皆空。又空是解脱门.此空非但是衆生空.亦有法空.如说眼生时无所从来.

  灭时无所至处.则知过去未来眼空.现在眼亦以四大分别故空.如佛说眼肉形中所

  有坚依坚名爲地等.若得此空则说无所有。又说一切诸行断故名断性.离故名离性.

  灭故名灭性.故知一切诸行皆灭.若实有诸行则无正断离灭.灭名爲无.当知第一义

  ********************

  故诸行皆无.但以世谛故有诸行。

  灭尽品第一百五十四

  若缘泥洹是名空心。问曰.泥洹无法.心何所缘.答曰.是心缘无所有是事先明.爲知泥

  洹故。问曰.此空心於何处灭。答曰.[一]二处灭.一入无心定中灭.二入无余泥洹断相续时

  灭.所以者何.因缘灭故此心则灭.无心定中以缘灭故灭.断相续时以业尽故灭。论者

  言.行者若能灭此三心则诸业烦恼永不复起。问曰.何故不起。答曰.是人具足无我故

  业烦恼灭.如灯烟墨.有所依处则住.无依处则不住也.如是若有我心依处业烦恼则

  集无则不集。又无漏正见烧尽诸相令无有余.如劫火烧地等无余.以无相故诸业烦

  恼则不复集。又有我心者则业烦恼集.阿罗汉通达空智无我心故则不复集。问曰.是

  人虽新业不集.以故业故何得不生。答曰.是人以正智慧坏此业故不能得报.如焦种

  子不复能生。又若无爱心则诸业不能得报.如地无润则种不生。又此行者於诸识处

  悉灭诸相识无所依.故无生处.如种无依则不得生。又业烦恼具故能受身.不具则灭.

  注:

  [一]无漏有数灭义.(章二.三无爲.)

  ********************

  是人无烦恼故因缘不具.虽有诸业不能受生。又衆生以烦恼故受诸趣身.以受身故

  诸业於中能与果报.若无烦恼则不受身.不受身故诸业云何能与果报.如人负债依

  恃势力则债主不能得便.行者亦尔.若不在生死.虽有诸业不能与报。又如人被缚余

  人则能随意毁辱.如是衆生爲烦恼所缚.随业多少皆能与报.得解脱者则不能得便。

  又自业能与果报.是人行空行故.於诸法中无有自相.是故诸业不能与报.如以儿爲

  奴则无有财分.此亦如是。又烦恼力能转诸业.烦恼势尽则诸业不转.如轮虽在动势

  尽故则不复转。又烦恼力能变诸业.如母爱子血变爲乳.爱心灭故则不复变.如是烦

  恼力故业能与报.离则不能。又是人以戒定慧等功德修身.势力大故诸业不能得便.

  是故虽有故业不能与报。如是此人故业现在少偿新业不造.如火烧薪薪尽则灭.是

  人亦尔.以不受故灭。灭三心故於一切诸苦永得解脱.是故智者应灭三心。

  道谛聚定论中定因品第一百五十五

  论者言.今论道谛.道谛者谓八直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八圣道略说有二.一名三昧

  ********************

  及具.二名爲智.今当论三昧。问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处是三昧相。问曰.是心云

  何得住一处。答曰.随所多习於此处住.若不多习则速舍离。问曰.当云何习。答曰.随所

  乐习。问曰.云何能乐。答曰.身心麤重名苦.以猗法除身心麤重相则能生乐。问曰.云何

  生猗。答曰.以欢喜因缘故身心调适。问曰.云何生喜。答曰.从念三宝及闻法等心悦故

  生。问曰.云何心悦。答曰.从清净持戒心不悔生。问曰.已说三昧因.今三昧复是谁因。答

  曰.是如实智因.如实智者谓空智也.如说行者如是摄心清净心除盖心住心不动心

  则能如实知苦圣谛集灭道圣谛.是故欲得如实智者当勤精进修习三昧.散心者尚

  不能得世闲经书工巧等利.何况能得出世闲利.故知一切世闲出世闲利皆以定心

  故得。又一切妙善皆由正智.一切鄙恶皆由邪智.如经中说无明爲首无惭愧随从起

  一切恶.以明爲首惭愧随从起一切善.而三昧是正智慧因.故知一切妙善皆因三昧.

  是故当勤精进修习。

  定相品第一百五十六

  ********************

  问曰.汝说心住一处是三昧相.三昧与心爲一爲异。答曰.[一]三昧与心不异。有人说三昧

  与心异.心得三昧则住一处.虽有此言是义不然.若心得三昧能於缘中住者.是三昧

  亦住缘中亦应更因余三昧住.如是无穷.是事不可。若是三昧自然住者.心亦如是不

  应因三昧住.是故若言三昧异心於义无益。又受想等诸心数法亦於缘中住.此复更

  因何法故住.是事应说。若受想等各有三昧.卽同先过。又经中但说一心是三昧相.不

  说心得三昧故住.故知不然。又言一心则不明余法.如先说随心乐处於此缘住.当知

  心边无别三昧.随心久住名爲三昧。问曰.是三昧爲有漏.爲无漏。答曰.三昧二种.有漏

  无漏.世闲诸禅定是有漏.入法位时诸三昧名无漏.所以者何.是时名爲如实知见。尔

  时二种.亦名三昧亦名爲慧.摄心故名三昧.如实知故名慧.摄心有三种.善不善无记.

  是中以善摄心爲三昧.非不善无记。此三昧亦有二种.一是解脱因一非解脱因.解脱

  因者名爲定根.有论师言但无漏定名爲定根.是语不然.若有漏无漏能爲解脱因者

  皆名定根。是三昧随住缘故分别三种.小大无量.心少时住若见小缘是名爲小.余二

  注:

  [一]定唯心爲体义.(章十三.八禅定.)

  ********************

  亦尔。又随时故有三种相.制相发相舍相.心退没时应用发相.心掉动时应用制相.心

  调适时应用舍相.如金师冶金或炙或渍或时舍置.若常炙则消.常渍则生.若常舍置

  则不调柔.行者心亦如是.若动不制则常散乱.若没不发则复懈怠.若适不舍则还不

  适。又如调马.若疾则制.若迟则策.若调则舍.行者调心亦复如是。又此三昧有三种方

  便.入定方便住定方便起定方便.如法入定是入定方便.在定不动是住定方便.如法

  起定是起定方便。问曰.云何得此三种方便。答曰.行者取自心相如是制如是发如是

  舍则能入定.住出亦尔。问曰.但直取定.何用方便。答曰.若不生此三种方便则有过咎

  不得随意.欲入则起欲起还入.有此等过。又以利爲损以损爲利.如见少净色及少光

  明谓得大利.若念无常苦空等心不得乐反谓爲损。问曰.行者何故或有得定或不得

  耶。答曰.得定因缘有四.一者今世勤习.二者前身有缘.三者善取定相.四者闻随定法。

  又修定四种.一常勤习而不一心行.二一心行而不常修习.三亦常修习亦一心行.四

  不常习不一心行。又有四种.有多善少慧.有少善多慧.有多善多慧.有少善少慧.於此

  ********************

  中第三行者必能得定.第四必不能得.第一第二若调等则得。

  三三昧品第一百五十七

  问曰.经中说三三昧.一分修三昧共分修三昧圣正三昧.何者是耶。答曰.一分修者.若

  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共分修者.若修定亦修慧.是世闲三昧在[一]煖等法中。圣正

  三昧者.若入法位能证灭谛则名圣正.何以知之.如长老比丘说行者以定修心因慧

  能遮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遮烦恼.以定慧修心因性得解脱.性谓断性离性灭性。又

  若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如以定慧得解脱名俱解脱。问曰.有人言.一分修者若因

  三昧能见光明不见诸色若见诸色不见光明.共分修者谓能见色亦见光明.圣正者

  谓学无学所得三昧.是事云何。答曰.无有经说唯见光明而不见色.经中但说我本曾

  见光明亦见诸色.今失光明亦不见色。又汝应说因缘何故能见光明而不见色如是

  等.故汝说非也。问曰.又经中说三三昧.空无相无愿.是三三昧云何差别。答曰.[二]若行者

  不见衆生亦不见法是名爲空.如是空中无相可取此空卽是无相.空中无所愿求是

  注:

  [一] 原刻作暖.今依丽刻改.

  [二] 就现法说三解脱门义.(章二.三解脱门.)

  ********************

  空卽名无愿.是故此三一义。问曰.若尔.何故说三。答曰.是空之能谓应修空.修空得利

  谓不见相.不见相故无相.无相故不愿.不愿故不受身.不受身故脱一切苦.如是等利

  皆以修空故得.是故说三。问曰.有论师言.若三昧以空无我行是名爲空.若行无常苦

  因集生缘道如行出是名无愿.若行灭止妙离是名无相.是事云何。答曰.汝言行无常

  苦名无愿者.此则不然。所以者何.佛常自说若无常卽是苦.若苦卽是无我.知无我则

  不复愿.故知亦以空故不愿。若说行因集生缘名无愿者.此或可尔。所以者何.经中说

  见所有生相皆是灭相则生厌离。又道中不应有无愿行.所以者何.愿是爱分.如经说

  上中下愿道中不生贪爱.是故不应有无愿行。又经中说五阴灭故名灭.当知随无五

  阴是名爲空.空卽是灭.是中无愿.以爱身故愿.故知此三一义不应差别。问曰.又经中

  说三三昧.空空.无愿无愿.无相无相.何者是耶。答曰.以空见五阴空.更以一空能空此

  空.是名空空。以无愿厌患五阴.更以无愿厌此无愿.是名无愿无愿。以无相见五阴寂

  灭.更以无相不取无相.是名无相无相。问曰.有论师言.是三三昧名有漏.是事云何。答

  ********************

  曰.此非有漏.所以者何.是时无漏能使故。[一]又此三昧於空等胜.云何当是有漏。问曰.若

  空等三三昧实是智慧.何故名三昧耶。答曰.诸三昧差别故。又三昧能生如实知见故

  名三昧.果中说因故。问曰.有论师言是空空等三三昧但无学人得非余人.是事云何。

  答曰.[二]学人亦应得.所以者何.行者应证有漏无漏一切法灭.是故学人亦应当证无漏

  法灭。

  四修定品第一百五十八

  有修定爲现在乐.有修定爲知见.有修定爲慧分别.有修定爲漏尽。[三]若三昧能得现在

  乐.谓第二禅等.何以知之.佛说第二禅谓从三昧生喜乐爲名爲余法.如入舍衞城爲

  饭食故。问曰.初禅亦有喜乐.何故不说有现乐耶。答曰.初禅杂诸觉观能散心故.不说

  现乐。问曰.第二禅亦有喜等能乱心法.何故名乐。答曰.先灭诸觉深摄心故.说喜等爲

  乐.但以行苦故一切名苦。又初禅中苦麤.二禅等中苦细.苦细故得名爲乐。问曰.第二

  禅等亦有後世乐行.何故但说爲现在乐。答曰.如爲阿闍世王说现在沙门果。又以近

  注:

  [一] 重空三昧无漏义.(章二.三解脱门.)

  [二] 学人得重空三昧义.(章二.三解脱门.)

  [三] 二禅以上爲正法乐义.(章十一.四修定.)

  ********************

  故说。又爲破五欲乐故说现在乐.若人贪着五欲乐故不得诸禅.爲是故说汝等若能

  离五欲乐当得胜现在乐。又诸佛不赞受後身.故不说後乐。又世闲人言在家人乐非

  出家人.是故佛说此是出家人现在乐也。又是四修定皆爲现乐.以初受名故独说现

  乐。问曰.若是四修定能成种种利.何故但说此四利耶。答曰.利有二种.世闲利出世闲

  利。第二修定爲世闲利所谓知见.[一]知名八除入十一切入等利.见名五神通等利。所以

  者何.是利眼见故名爲见.是事因取光明故成故爲知见说光明相。二是出世闲利.[二]

  慧分别五阴名慧分别.故经中说慧分别者行者若生诸受诸觉诸想皆能别知。别知

  受者诸触因缘受无有受者.别知觉者此计我觉云何令无.谓分别男女等假名想破

  此想故则无诸觉.如经中说诸觉何因所谓爲想.故知但破想故则无诸觉.诸觉无故

  诸受亦无.故知破假名故名慧分别。以慧分别故得漏尽.如经中说行者观五阴生灭

  相故能证阴灭。故知一切世闲出世闲利皆摄在四中。问曰.有论师言第四禅中能得

  阿罗汉果无碍道名爲漏尽.是事云何。答曰.[三]是中无有差别因缘但第四禅中无碍道

  注:

  [一] 修除入及一切入爲知见义.(章十一.四修定.)

  [二] 慧分别爲修慧义.(章十一.四修定.)

  [三] 一切地无碍道有漏义.(章十一.四修定.)

  ********************

  名爲漏尽非余.是故不然。又修定爲三种利.一爲现乐.二爲知见.三爲断结。或说爲二.

  如说爲毕竟尽故善清净故.生死尽故分别种种性故.是有眼者说道.是中前三说断

  後一说知.佛於此中不说现乐。

  成实论卷第十四

  ********************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