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三
龙树菩萨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释愿品之余
复次.
愿净佛土故 灭除诸杂恶.
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命饮酒等.有如是恶名爲不净。复次国
土中有地狱畜生饿鬼等诸恶道名爲不净。复次衆生无信懈怠.乱心愚痴.谄曲悭
嫉.忿恨重邪见.慢憍慢大慢我慢邪慢.矫异自亲激动抑扬因利求利.贵於世乐放
逸自恣.多欲恶欲邪贪邪婬.不识父母沙门婆罗门.不忍辱破威仪.难与语邪觉观.
贪欲瞋恚睡眠调戏疑悔所覆蔽.名爲不净。复次恶鸟兽多怨贼.无水浆饥馑灾疫.
人畏非人畏.内反逆外多贼寇.若多雨若亢旱.诸衰恼小劫尽诸苦恼等.名爲不净。
********************
复次衆生短命恶色无力.多诸忧苦少胆干.多疾病少威力.少眷属恶眷属易坏眷
属.小居家儜劣邪出家.名爲不净。复次僧佉榆伽优楼迦王那波罗他毗佉那瓶沙
王.那吉略仙人象仙人断婬人上弟子行者.放羊者大心者忍辱者乔昙摩鸠兰陀
磨活人者度人者经水者婆罗沙伽那颇罗堕闍.着衣者无衣者韦索衣者皮衣者
草衣者着下衣者角鵄毛衣者木皮衣者.三洗者随顺者事梵王者事究摩罗者事
毗舍闍者事金翅鸟者事乾闼婆者事阎罗王者事毗沙门王者事密迹神者事浮
陀神者事龙者.裸形沙门白衣沙门染衣沙门末迦梨沙门毗罗哆子者迦旃延尼
犍子者萨耆遮子者.持牛戒者鹿戒者狗戒者马戒者象戒者乞戒者究摩罗戒者
诸天戒者上戒者婬欲戒者净洁戒者火戒者.说色灭涅盘者说声灭涅盘者说香
灭涅盘者说味灭涅盘者说触灭涅盘者说觉观灭涅盘者说苦灭涅盘者说苦乐
灭涅盘者.水衣爲鬘者水净者食净者生净者.执杵臼者打石者喜洗者浮没者空
地住者卧刺棘者.世性者大者我者.色等者声等者香等者味等者触等者.地知者
********************
水知者火知者风知者虚空知者.和合知者变知者.眼知者耳知者鼻知者舌知者
身知者意知者神知者.如是等在家出家种种邪见邪行名爲不净。复次其地高下
坑坎埠阜榛丛刺棘多所妨碍.尘土坌秽泥潦臼陷.恶山巉岩屈曲隈障.重岭隔塞
峻峭难上.咸卤乾燥沙砾瓦石.衆果少味色香不具.药草不良势力薄少.有妙色声
香味触园林楼阁流水浴池小山土岭登缘远望娱乐之处皆悉尠少.郡县聚落不
相接近.地多丘荒人民希少.多见无福贫穷下劣诸城.宰牧大官贵人诸贾客主巧
匠工师学读之人亦复甚少.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便身之具甚爲难得虽得非妙.名
爲不净。不净略说有二种一以衆生因缘二以行业因缘.衆生因缘者衆生过恶故.
行业因缘者诸行过恶故.此二事上已说.转此二事则有衆生功德行业功德.此二
功德名爲净土。是净国土当知随诸菩萨本愿因缘.诸菩萨能行种种大精进故所
愿无量不可说尽.是故今但略说开示事端.其余诸事应如是知。略说净土相所谓
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功德力.法具足.声闻具足.菩提树具足.世界庄严.衆
********************
生善利.可度者多.大衆集会.佛力具足。善得菩提者以十事庄严.一离诸苦行二无
厌劣心三速疾得四无求外道师五菩萨具足六无有魔怨七无诸留难八诸天大
会九希有事具足十时具足。离诸苦行者若菩萨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出家不
行诸苦行所谓若四日若六日若八日若半月若一月乃至食一麻一米一果或但
饮水或但服气不以如是苦行求道安坐道场而成佛道.无厌劣心者若菩萨少得
厌离心卽时出家.速疾得者若菩萨出家已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求外道
师者若菩萨出家已时有外道大师有名称者不往谘求汝等说何法论何事以何
爲利亦不於四方求索.菩萨具足者菩萨欲成佛道时三千大千世界中诸菩萨及
他方诸菩萨各持供养具来围遶已待佛成道放大光明各共供养从佛闻法皆是
不退转一生补处.无魔怨者若菩萨垂成佛时无有魔军能来破者.无诸留难者菩
萨垂成佛时乃至无有毫厘烦恼来入其心.於大衆集会者若菩萨垂成佛时四天
王诸天忉利诸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乃至阿迦腻吒天诸
********************
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一切诸神十方无量世界各
持第一上妙供养之具来供养菩萨名爲大衆集会又声闻人言十世界诸天尽来
名爲诸天大会.希有行具足者若菩萨得佛时地六种震动十方无量三千大千世
界诸魔王宫殿皆变坏无色光不复现无量须弥山皆悉动摇无量大海皆悉振荡
一切世界出非时华雨旃檀末香及诸天名华等诸希有事.时具足者时无疾疫饥
馑刀兵流离逃迸雨泽随时无诸灾蝗诸国王等如法治化人民安乐夀命延长无
有怨贼诸恶鸟兽毒虫鬼神恼害衆生。佛功德力者一切去来今佛威力功德智慧
无量深法等无差别.但随诸佛本愿因缘或有夀命无量.或有见者卽得必定.闻名
者亦得必定.女人见者卽成男子身.若闻名者亦转女身.或有闻名者卽得往生.或
有无量光明.衆生遇者离诸障盖.或以光明卽入必定.或以光明灭一切苦恼。无量
夀命者夀命无量劫过诸筭数一劫百劫千劫万劫亿劫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祗
劫如是久住爲利益怜愍衆生故一切诸佛虽力能无量夀以本愿故有久住世者
********************
有不久住者.见时得入必定者有衆生见佛卽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
地何以故是诸衆生见佛身者心大欢喜清净悦乐其心卽摄得如是菩萨三昧以
是三昧力通达诸法实相能直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必定地是诸衆生长夜深
心种见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爲首善妙清净爲通达一切佛法故爲度一切衆
生故是善根成就时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诸佛本愿因缘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闻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愿若闻我名者卽入必定如见佛闻亦如是.女人见佛得
转女形者若有一心求转女形深自厌患有信解力誓愿男身如是女人得见佛者
卽转女形若女人无有如是业因缘又女身业未尽不得值如是佛.女人闻佛名转
女形者此事因缘如见佛经中说.闻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诸善根成就业
障碍已尽如是之人得闻佛名又是诸佛本愿因缘便得往生.无量光明者一切佛
光明所照随意远近此说无量者是其常光常光明不可以由旬里数以爲限量徧
满东方若干百千万亿由旬不可得量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但知其无量
********************
而莫知边际.遇光明得除诸盖者是诸佛本愿力所致贪欲瞋恚睡眠调悔疑除此
障盖衆生遇光卽能念佛念佛因缘故念法念法故诸盖得除.光明触身苦恼皆灭
者若衆生堕地狱畜生饿鬼非人趣中多诸苦恼以佛本愿神通之力光触其身卽
得离苦。法具足者一切诸佛法悉皆具足无有具足不具足者.诸佛说法同故法俱
具足.但以本愿因缘故差别不同或有久住不久住耳.何谓法具足.法有略说.有广
说.有略广说.有具足声闻乘.有具足辟支佛乘.有具足大乘.以诸神通力守护.令不
爲外道所坏.不爲诸魔所破.久住於世。略说者以少言辞包含多义利根之人闻则
开悟.广说者於一事一义种种因缘爲诸钝根乐分别者敷演解说.若略广说者亦
以一言包举广义又亦种种演散一义.有具足声闻乘具足辟支佛乘具足大乘者
此义後当说.神力护法者以佛神力护念是法以诸佛印印之诸佛印者所谓四大
因离四黑因.不爲外道所坏者一切沙门婆罗门外道论师所有邪见说生灭味患
出又觉一切善说破坏因缘.不爲一切魔所坏者诸佛有无量无边功德智慧方便
********************
神通力故魔虽有力而不能坏又诸菩萨力故魔不能坏.法久住者若一劫若减一
劫若过是数百劫千劫万劫十万劫百万劫千万劫万万劫无量千万亿那由他阿
僧祗劫乃至无量无边劫。声闻具足者一切诸佛悉皆具足声闻僧.但诸佛本愿因
缘故有少多差别.何谓具足.所谓如来声闻衆具足持戒.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
同等.清净.悉是利根.利[一]益诸菩萨.形色严净。具足持戒者远离杀生偷盗邪婬妄语
两舌恶口绮语饮酒邪命等诸恶法又毗尼所制皆悉远离又能成就无漏戒故.具
足禅定者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解脱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入等及得无漏
诸禅定故.具足智慧者成就四种智慧从多闻生从思惟生从修集生从先世业因
缘果报生.具足解脱者於一切烦恼得解脱又於一切障碍得解脱.具足解脱知见
者知名识其事见名明了其事於解脱中了了知见无疑又知名尽智见名见四谛.
同等者诸入须陀洹果悉皆同等乃至阿罗汉亦如是.清净者成就三种清净身清
净口清净意清净.利智者但闻少语能广解了通达义趣略能作广广能作略义理
注:
[一]原刻下衍者字.今依丽刻删.
********************
微隐能令易解.利益菩萨者念诸菩萨乃至初发心者亦不轻慢深爱敬故常开示
善恶爲说佛道方便因缘.形色严净者身体姝美姿容具足兼有相好见者欢悦如
辟支佛行来进止坐卧寤寐饮食澡浴着衣持鉢威仪庠序无所阙少若人见者心
则清净。菩提树具足者所有大树娑罗树多罗树提罗迦树多摩罗树婆求罗树瞻
卜树阿输迦树娑诃迦罗树分那摩树那迦树尸梨沙树涅劬陀树阿输陀树波勒
叉树优昙鉢罗树等於此诸大树中随取一树在平地者高广具足根茎枝叶滋润
茂盛华色鲜明无有伤缺.其树举高五十由旬端直平泽无有盘节皮肤细輭色白
鲜净无有刺碍内不朽腐又不空中不爲虫蠍之所伤啮.其根深固连编相次其华
严饰如鬘璎珞枝叶郁茂犹如圆盖次第分布功殊人造其叶青鲜犹如宝色枝无
绞戾萎黄枯叶无有虫蛾蚊蜹蝱蚁.其下清净布诸金沙种种光明周帀照曜栴檀
香水以洒其地平坦柔輭清凉快乐牛头栴檀细末布上.诸天常雨曼陀罗华烧黑
沈香芬馨流溢五色天缯参罗垂列清风微动猗靡随顺鸟兽游侧寂然无声.其树
********************
左右天常雨华衆妙杂色自然间错垂以爲缨犹如龙身身上往往悬以金色华贯
四面大枝垂宝罗网衆宝庄严犹紫金山巍巍殊妙如帝释幢.斯由菩萨百千万亿
阿僧祗劫修集善行功德所致种种妙宝化爲师子王四师子顶上有广大宝牀敷
诸天缯.四天王天忉利诸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乃至阿迦
腻吒天乘琉璃砗磲码碯大青宝帝青宝金刚颇梨衆宝宫殿其色无比光明远照
俱集宝树围遶供养.又十方无量世界诸菩萨衆俱随本所愿备诸供具雨衆宝物
华香旛盖种种伎乐等.是名具足菩提树。世间庄严者菩萨观察十方清净国土最
上妙者而发大愿.我当修集功德所得国土复胜於此第一无比。衆生善利者衆生
端正无诸疾患无有老病夀命无量阿僧祗劫.悉皆化生身无衆秽具足三十二相
光明无量烦恼微薄易可化度。可度具足者一坐说法恒河沙衆生同时得度.自有
余佛演说法时度一人二人.是诸衆生宿种善根结使微薄闻说卽悟。大衆集会者
有佛大会满一由旬或十由旬有百千亿万由旬有满三千大千世界.此中大集会
********************
者十方恒河沙世界以爲大会.又其会中但是福德之人及诸天八部初地菩萨乃
至十住悉共集会唯除诸佛。佛力具足者诸佛所行四十不共法是一一法所行处
一切无量无边。是第七愿。复次.
俱行於一事 愿无有怨竞.
若菩萨所作福德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若谛舍灭慧四功德处若因诸
大愿求佛道时应作是愿.若有余人同我行此六波罗蜜四功德处求佛道者愿我
以此福德因缘不於余人而生怨竞.何以故.同行一事诸有智者说有怨相世间亦
复现有此事.除此过故发是大愿.是第八愿。复次.
愿行菩萨道 转不退转轮 令除诸烦恼 得入信清净.
轮者法轮.不退转者无人能坏.菩萨应如是发愿我当如说行道必转不退法轮.转
此法轮除诸衆生三毒烦恼转舍生死入佛法衆苦集灭道中使得清净.是第九愿。
复次.
********************
愿一切世界 皆示成菩提.
随诸世界应有佛事处尽於其中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安乐一切衆生故灭
度一切衆生故.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故独说.其余入胎出胎生长在家出家
受戒苦行降伏魔衆梵王劝请及转法轮大衆集会广度衆生现大神力示大灭度
如此诸事悉皆如是应作.是知有如是无量力能利无量无边衆生不应但於一国
示成佛道.有人言於一佛国所有四天下诸阎浮提是一佛土过此以外唯佛能知
而实不尔.是第十愿。复次.
如是诸菩萨 十大愿爲首 广大如虚空 尽於未来际.
及余无量愿 亦各分别说。
愿名心所贪乐求欲必成.十者有十种门.广大如虚空者愿所缘方如所有虚空处
愿亦如是.尽未来际者愿时所住尽一切衆生未来生死际.有人言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是未来世生死际.若诸佛入无余涅盘是生死後际.菩萨志愿无尽而实成
********************
佛则止.一切十方世界诸大菩萨皆有是愿。余无量愿者诸菩萨成就无量希有功
德故.诸所有愿不可尽说。复次.
菩萨发如是 十大愿究竟.
是十大愿有十究竟事。何等爲十.答曰.
衆生性.世性. 虚空性.法性. 涅盘.佛生性. 诸佛智性竟.
一切心所缘. 诸佛行处智. 世间法智转. 是名十究竟.
初衆生性竟二世间性竟三虚空性竟四法性竟五涅盘性竟六佛生性竟七诸佛
智性竟八一切心所缘竟九诸佛行处智竟十世间法智转竟.是名十究竟。问曰.汝
言竟何者爲竟.此义应分别。答曰.
衆生性若竟 我愿亦复竟 如衆生等竟 如是诸愿竟.
竟义名无竟 我善根无竟。
衆生性竟者.若衆生都尽灭我愿便应息.随世间性尽虚空性尽诸法性尽涅盘性
********************
尽诸佛生性尽诸佛智性尽一切衆生心所缘性尽入佛法智性尽世间转法转智
转尽我此十愿尔乃尽息.但是衆生性等十事实不尽.我是福德善根亦不尽不息。
不息义者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过诸筭数名爲不息.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十方无量
无边过诸筭数故名爲世间无边.是诸世界中三界六趣衆生无边故名爲衆生性
无边.是一切世界中内外二种虚空性无边故名爲虚空性无边.是诸世界中欲色
无色无漏性所摄有爲法无边故名爲法性无边.若一切衆生灭度涅盘性不增不
减是故涅盘性无边.若过去十方诸佛无量无边今现在十方诸佛亦无量无边未
来十方世界诸佛亦无量无边是故佛[一]生性无边.诸佛智无量不可称不可量无等
无等等无对无比故诸佛智性亦无量无边如佛告阿难是声闻人诸佛智无量是
故诸佛智性无量无边.於过去世一一衆生无量无边心是诸心皆有缘生未来世
亦如是现在世一切衆生心亦无量无边皆有缘生是故心所缘亦无量无边.诸佛
力略说有四十不共法是四十不共法一一法行处无量无边行处无量无边故智
注:
[一]原刻作出.今依丽刻改.
********************
亦无量无边是故说佛行处智无量无边.世间转法转智转者转名以此法有所转.
世间者世间有二种国土世间衆生世间此中说衆生世间诸佛及诸菩萨以无量
无边方便力引导衆生.法转者以无量无边善根福德摄取诸佛法.智转者无量诸
善法六波罗蜜十地等摄取佛智.是故智转无量无边此三同转故合爲一愿。是菩
萨一一愿牢坚故成是十无尽愿方如虚空时如未来际.如是以略说广说解是十
愿究竟。
发菩提心品第六
[一]问曰.初发心是诸愿根本.云何爲初发心。答曰.
初发菩提心 或三四因缘.
衆生初发菩提心或以三因缘或以四因缘.如是和合有七因缘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问曰.何等爲七。答曰.
一者诸如来 令发菩提心. 二者法欲坏 守护故发心.
注:
[一]以下旁论. 与瑜伽菩萨地发心品等对同.七因缘发心义.出於如来智印经.
********************
三於衆生中 大悲而发心. 四或有菩萨 教发菩提心.
五见菩萨行 亦随而发心. 或因布施已 而发菩提行.
或见佛身相 欢喜而发心. 以是七因缘 而发菩提心。
佛令发心者.佛以佛眼观衆生知其善根淳熟堪任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
是人者佛教令发心.作是言善男子来今可发心当度苦恼衆生。或复有人生在恶
世见法欲坏.爲守护故发心.作是念咄哉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来唯有
一人二处行出三界四圣谛大导师知五种法藏脱於六道有七种正法大宝深行
八解脱以九部经教化有十大力说十一种功德善转十二因缘相续说十三助圣
道法有十四觉意大宝除十五种贪欲幷得十六心无碍解脱出十六地狱衆生及
身十七具足十八不共法善分别十九住果人善知分别学人阿罗汉辟支佛诸佛
二十根是。大悲心者.是大将主大衆主大医王大导师大船师久乃得是法行难行
苦行乃得是法而今欲坏我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厚种善根得成佛道令
********************
法久住无数阿僧祗劫.又行菩萨道时护持无量诸佛法故勤行精进.或复有人见
衆生苦恼可愍无救无归无所依止流转生死险难恶道有大怨贼诸恶虫兽生死
恐怖诸恶鬼等常有忧悲苦恼刺棘恩爱别离怨会深坑喜乐之水甚爲难得大寒
大热独行其中旷绝无荫难得度脱衆生於中多诸怖畏无有救护将导之者.见如
是衆生入此生死险恶道中受诸苦恼以大悲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
言我当爲无救作救无归作归无依作依我得度已当度衆生我得脱已当脱衆生
我得安已当安衆生。复有人但从人闻以信乐心等发无上道心.作是念我[一]当修善
法不断绝故或堕必定得无生法忍集诸功德善根淳熟故。或值诸佛或值大菩萨
能知衆生诸根利钝深心本末性欲差别善知方便爲般若波罗蜜所护能作佛事
者.知我发愿善根成熟故令住必定若无生[二]法忍.是诸菩萨在第七第八第九第十
地如佛善知衆生心力教令发心不以但有信乐力等教令发心。复有人见余菩萨
行道修诸善根大悲所护具足方便教化衆生不惜身命多所利益广博多闻世间
注:
[一]原刻作常.今依丽刻改.
[二]原刻此二字互倒.今依丽刻改.
********************
奇特人中标胜疲苦衆生爲作荫覆安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惭愧质直
柔輭调和其心清净深乐善法.见如是人而作是念是人所行我亦应行所修愿行
我亦应修我爲得是法故当发是愿.作是念已发无上道心。复有人行大布施施佛
及僧或但施佛以饮食衣服等.是人因是布施念过去诸菩萨能行施者韦蓝摩韦
首多罗萨婆檀尸毗王等.卽发菩提心以此施福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
人若见若闻佛三十二相足下平手足轮指网缦手足柔輭七处满纤长指足跟广
身[月*庸]直足趺高平毛上旋伊泥[跳-兆+尃]臂长过膝阴马藏身金色皮輭薄一一孔一毛生
眉间白毫上身如师子肩圆大腋下满得知妙味身方如尼拘楼陀树顶有肉髻广
长舌梵音声师子颊四十齿齐白密致眼睛绀青色[目*妾]如牛王等相心则欢喜.作是
念我亦当得如是相如是相人所得诸法我亦当得.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以是七因缘发菩提心。问曰.汝说七因缘发菩提心.爲皆当成有成有不成。答曰.是
不必尽成.或有成有不成。问曰.若尔者应解说。答曰.
********************
於七发心中 佛教令发心 护法故发心 怜愍故发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余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佛观其根本教令发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若爲尊重佛法爲欲守护若
於衆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根本深故。余菩萨教令发心见菩萨所行发
心因大布施发心若见若闻佛相发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调伏心品第七
问曰.如上品说三发心必成余四不必成.云何爲成云何不成。答曰.[一]若菩萨发菩提
心行失菩提心法是则不成.若行不失菩提心法是则必成.是故偈说.
菩萨应远离 失菩提心法 应一心修行 不失菩提法.
远离名除灭恶法不令入心若入疾灭.失名若今世若後世忘菩提心不复随顺修
行.应远离如是法.若不失菩提法不忘菩提心应常一心勤行。问曰.何等法失菩提
心。答曰.
注:
[一]以下文义与瑜伽菩萨地自他利品及戒品一切戒相当.
********************
一不敬重法 二有憍慢心 三妄语无实 四不敬知识.
有是四法者若於今世死时若次後世则忘失菩提心不能自知我是菩萨.不复愿
菩萨行法不复在前。不恭敬法者.法名诸佛所说上中下乘.取要言之是诸佛如来
所用教法.於此法中不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不生希有想难得想宝物想满愿想是
法能失菩提心。慢心者.自高其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空无相无愿若无生忍法若
六波罗蜜若菩萨十地.如是等及诸余从修生者於此法中未得谓得。妄语者.有属
突吉罗有属波夜提有属偷兰遮有属僧伽婆尸沙有属波罗夷.或有人言有第六
妄语是妄语心生忏悔.上五妄语初轻後重第六者最轻.属波罗夷者自无过人法
若口言若形示趣以方便现有此德.属僧伽婆尸沙者若口言若形示於彼比丘四
事中以一一有根无根事谤.属偷兰遮者欲以有根无根事谤而说不成.属波夜提
者以无根僧伽婆尸沙事谤.属突吉罗者除入四种罪余妄语是.自心除灭者若说
戒时自知有小罪不得向他说卽自心悔。问曰.是妄语者但在比丘不在白衣.而此
********************
论通在家出家。答曰.凡知事实尔而异知说者此论中说是总相妄语.以有衆生分
别故事分别故时分别故五衆罪分别故住处分别故则有轻重.虽轻妄语习久则
重重能失菩提心.衆生分别者断善根邪见者及余深烦恼者是则爲重.事分别者
若说过人法破僧是.时分别者出家人妄语则重.五衆罪分别者如波罗夷僧伽婆
尸沙罪则重.住处分别者僧中妄语若证时则重。不恭敬善知识者.不生恭敬畏难
想。多行此四法则失菩提心。问曰.但是四法能失菩提心.更有余法。答曰.
悋惜最要法 贪乐於小乘 谤毁诸菩萨 轻贱坐禅者.
悋惜要法者.师所知甚深难得之义多所利者贪着利养恐与己等故秘惜不说。贪
乐小乘者.不得大乘滋味故贪乐二乘。谤诸菩萨者.无罪而言有罪名爲谤.菩萨义
先已说.此人无过而妄加其罪.若实有罪而论说者此虽有罪比前爲轻.何以故.经
说诸菩萨若实有罪若无有罪皆不应说。轻贱坐禅者.若在家出家爲断诸烦恼故
勤行精进若遮一切烦恼集助佛道法.此人或不善论议或无才辩或无重威德.无
********************
知之人而轻贱之则得重罪。复次.
若於善知识 其心怀结恨 亦有谄曲心 贪诸利养等.
善知识义先已说.於此教化说法者生嫌恨心如嫌父母得重罪.谄者心佞媚.曲者
身口业现有所作.贪利养等者贪着利乐称誉.以此法坏质直心故不能深起善根.
如恶色染衣更不受好色。复次.
不觉诸魔事 菩提心劣弱 业障及法障 亦失菩提心.
不觉魔事者.若不知诸魔事则不能制伏.若不制伏则失菩提心。问曰.何等是诸魔
事。答曰.说应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时及说大乘所摄深义时不疾
乐说.若乐说於其中间余缘散乱.若书读解说论议听受等慠慢自大其心散乱缘
想余事妄念戏笑.互相讥论两不和合.不能通达实义.从座而去作是念我於此中
无有受记心不清净亦不说我城邑聚落居家生处是故不欲闻法不得滋味从座
而去.舍大乘所说诸波罗蜜及於声闻辟支佛自调度经中求萨婆若.若书读解脱
********************
听受等时欲乐说余种种事破散般若波罗蜜所谓说方国聚落城邑园林师事贼
事兵甲器仗憎爱苦乐父母兄弟男女妻子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物心则散
乱失般若波罗蜜.又说贪恚痴怨家亲属好时恶时歌舞伎乐忧愁戏笑经书文颂
往世古事国主帝王地水火风五欲富贵及利养等世间诸事令心喜悦.若魔化作
比丘比丘尼形以声闻辟支佛经因缘令得而作是言汝应习学是经舍本所习.听
法之人不乐听受说法者其心懈怠各有余缘.听者须法而说者欲至余方.说者乐
说而听者欲至余方说者多欲贪诸利养听者无有与心.听者信心乐欲闻法而说
者不乐爲说.说者乐说听者不乐.或时有说地狱诸苦不如此身尽苦早取涅盘是
最爲利.说畜生无量苦恼饿鬼阿修罗种种过恶说诸生死多有忧患汝於此身早
取涅盘是最爲利.又称赞世间尊贵富乐称赞色无色界功德快善生此中者是爲
大利.称赞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功德之利汝於此身证此诸果是汝大利.又说法
者乐於眷属听法者不欲随从.说法者欲至饥乱不安隐国土语听者言汝今何用
********************
随我至此诸国卽生厌懈而不随逐.说法者贵敬檀越数行问讯使听法者不得听
受於深法中令生疑惑此非诸佛所说经法我所说者是佛经法若菩萨能行是法
得证实际.如是等种种因缘两不和合当知是等悉是魔事.取要言之於一切善法
有障碍者皆是魔事。菩提心劣弱者.虽烦恼有力故道心劣弱无有势力.於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志愿永绝。业障者.虽有种种业障.此中说能令求大乘人退转者是。
法障者.乐行不善法.恶空无相无愿及诸波罗蜜等诸深妙法。如是四法能失菩提
心。复次.
许施师而诳 其罪甚深重. 人无有疑悔 强令生疑悔.
信乐大乘者 深加重瞋恚 诃骂说恶名 处处广流布.
於诸共事中 心多行谄曲. 如此四黑法 则失菩提心。
施师不与者.应施师物若许若未许而後不与.若与非时与非处与不如法与.此是
世间外道法.佛法中从师得经法若有财物供养法故则以与师.若无无咎。无有疑
********************
悔令生疑悔者.此人实不破戒有少罪相而言大罪.若破正命威仪若破正见皆令
生疑悔。瞋大乘人者.有人乘大乘无上乘如来乘大人乘一切智人乘乃至初发心
者.於此人中深生瞋恚诃骂讥谤说其恶名令广流布。共事谄曲心者.於和上阿闍
梨诸善知识所不以直心亲近习行曲心故.乃至未曾所识亦行谄曲。四黑法者.黑
名垢秽不净.能失菩提心。如说.
转此五四法 世世修善行 如是则不失 无上菩提心.
五四合爲二十法是失菩提心.转此法修习行世世不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转者转上五四法所谓恭敬法破慢心远离妄语深尊重善知识.余应如是知。问曰.
以何等法世世增长菩提愿.又後复能更发大愿。答曰.
乃至失身命 转轮圣王位 於此尚不应 妄语行谄曲.
能令诸世间 一切衆生类 於诸菩萨衆 而生恭敬心.
若有人能行 如是之善法 世世得增长 无上菩提愿。
********************
菩萨以是法世世增长菩提愿又後能生清净大愿.若以实语故死失转轮王位及
失天王位犹应实说不应妄语.况小因缘而不实语。又於眷属及诸外人离於谄曲.
又从初发心已来一切菩萨生恭敬心尊重称赞如佛无异.又当随力令作大乘。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三
********************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