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七修类稿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卷二 天地类

 

  杭州宋宫考

  杭治自隋以来在凤凰山下。今万松牌楼地也。五代钱氏据有吴越。即以州治扩而大之。依山阜以为宫室。其子城南门曰通越。北门曰双门。 【见宋孙沔《双门记》。】 建炎三年。高宗诏以为行宫。至绍兴元年十一月。诏守臣徐康国营建宫殿。复展大之。徙州治於清波门内。 【即今之府。】 德佑二年宋亡。明年为至元十四年。民间失火。飞烬及宫室。焚毁殆尽。後十四年。西僧杨琏真伽言于朝。即其基为佛寺五。曰兴元。 【即芙蓉殿。今纸团民家。】 曰报国。 【即垂拱正殿。】 曰尊胜塔。 【即寝殿也。又名白塔。】 曰般若。 【今城基地。】 曰小仙林塔。 【後殿也。在山冈。】 元末张士诚据有杭城。毁塔为城。并四寺俱废。止存今之报国焉。计其地。南自胜果人路。北则人城。环至德侔牌。东沿河。西至山冈。自地至山。随其上下以为宫殿也。 【详见徐始丰宋行宫考。惜不证以今之地坊。人不知也。今补之。】

  杭州宋祀典考

  圜邱坛。今龙华寺西首。社稷坛。今慈云岭上。太庙。今察院。依山。 【故今巷名太庙。】 东太乙宫。今祖山寺。西太乙宫。今和靖墓北。九宫贵神坛。今菜市门外一里许。籍田、先农、高禖等坛。今天龙寺处。海神大祀坛。今菜市门外太平桥东。景灵宫。仿汉原庙之制。今宝极 【『极』明本作『笈』】 观北。

  杭宋勳臣郎官宅考

  张循王俊府。在清河坊里。故名。杨和王沂中 【『沂中』二字明本作小字双行。下『琦』、『世忠』、『飞』等均系小字】 府。今洪福桥对长春巷。右街之大渠。尚是旧开也。刘鄜王琦府。与韩蕲王世忠府相连。皆在北司马坊对。刘居西。韩居东也。岳武穆王飞府。今北司银瓶娘子庙连东。卿监郎官宅。在井亭桥南。七官宅。在郭婆井。省院官宅。在开元宫前。十官宅。在睦亲坊。三官宅。在潘阆巷。

  杭州宋官署考

  左右丞相参政知枢密院佥书府。俱在今南仓前大街口。六部又在南一带。学士院今洋泮铺处。三省六房院今三桥子西。枢密五房院今洪福桥西。国史院安荣坊山上。秘书省今布政司。 【北宋为安抚使司。元则为江浙行省。今大其地。】 御史台一在清河坊里。南新街牌对。一在今织染局 【『染局』两字明本讹作小字双行】 。太常寺亦是局地。宗正寺、王牒所。今察院地。大理寺在车桥西。司农寺、将作军器监。俱在今侍郎府侧。临安府贡院在钱塘门外。礼部贡院在观桥西。浑仪台太史局。今至德观後山。国子监。今北司门内五道之地。武学即其街之东。仁和县今梅家桥。钱塘县今钱塘门内北。太医局今通江桥北。惠民和济局今官巷口北。六部架阁库今天水院桥後。法物库今梅家桥。行用库今镇守府。南驿 【名樟亭】 今跨浦桥南江岸。北驿 【名北郭 〔『郭』明本作『廓』〕 】 今卖鱼桥南。都亭驿今泥路西。 【馆 〔『馆』明本作『管』〕 伴外国使处。】 班荆 【『荆』明本作『京』】 馆今赤岸。 【亦馆 〔 『亦馆』明本作『亦存』〕 北使之地。】 已上官署。各书与志相同而可指其处者。特录出以便人知。不同而疑似者则缺焉。

  雪花六出

  雪花六出。先儒以雪为水结。地六为水。故六出也。云间唐龙江以为春雪五出。岂非水所结耶。勿得其义。不知水乃阴物。阴盛极寒。则成雪也。地六为水之说非谬。至春则阳和矣。一时虽寒而成雪。非至盛之时。故散碎而不见其形质耳。亦不特五出也。

  淮水

  《禹贡》曰。导淮自桐栢。东会於泗沂。蔡注引桑钦《水经》云。淮水出南阳平氏县 【今信阳州】 胎簪山。禹自桐栢导之耳。有宦客尝亲至其地。语予曰。胎簪在信阳州。桐栢泉在桐栢县。今信阳至桐栢百二十里。地形较之。胎簪低於桐栢百余丈。今止见桐栢二泉。口各大丈余。泉涌流出。然後过南阳城东北。渐大而东会於泗沂也。又按唐县志云。淮水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禹贡》导淮自桐栢者此也。今胎簪山绝无泉。其源实出桐栢山北支。《通志略》亦曰。淮水出唐州桐栢县大复山。东过信阳。夫据人之亲见。又有志为证。则《禹贡》自是。而蔡注所引非也。且水虽有伏流之说。胎簪既低於桐栢百丈。恐地厚不应如此。而所见又祗是桐栢出泉。不知桑钦当时。何以知出胎簪也。《中都志》又引《风俗通》曰。淮庙在唐州。庙前槐树下有一泉眼。淮水出焉。其源甚窄。今考《风俗通》无有。实谬论也。必以《禹贡》为是无疑。

  镇青门

  青州府城外罗北门。曰镇青。俗曰马异。左转数丈。将抵门座之角。人或持石击地。自远至砖中。则砖中若鸡栖之声。予旧闻之不信。後亲至地为之。果然。莫能辩其理也。今城击已成穴。有司禁之。

  风水

  徐州不打春。邳州无东门。若使打春与开门。蝎子咬死人。此俗谚如是。今果然。又青州城俗名卧牛城。以其形似也。府官有边姓者。至则城必坍 【『坍』明本作『摊』】 损。甘州城外有塔依城。其名镇风。嘉靖间。傅都以其窥内也。彻之。日多大风。

  红雨黑雨

  正德三年。吾杭已故都御史钱钺家。一夕天雨。明日起视。隣皆清水。而本家则红者也。数日後。钱氏为朝廷所籍。嘉靖八年夏。杭城内外远近皆下黑雨。人有衣服被其污染者而後知。予意红雨。即历代所谓雨血。灾变兆於钱氏可知。其黑雨者。《禹贡》导黑水於西海。龙取此而下耶。

  夏雨

  夏月雨阳鬲辄而三时不同者。盖雨乃阴气。从地而生。夏则阳气盛极於外。或有阴生。即为消烁。惟龙。阳物也。随时以计。云从龙者。阴气附阳而升也。升必降而为雨。《埤雅》所谓蛟龙雨也。龙各有域。故鬲辄也。至於咫尺而分者。此阳气消阴之不尽。俗谓过云雨也。余时龙已潜。阴阳常和。雨之正也。

  龙治水

  尝闻老人相传历日所载。龙多治水即雨少。龙少即雨多也。又传云。夏潦则秋旱。理也。而甲申杂记记熙宁四年乙酉。十一龙治水。其年自春及秋。皆大雨水。今嘉靖丙申。十二龙治水。而雨水之多。亦如熙宁。冬则连晴二月也。

  太湖名考

  太湖在苏州。其名不一。《禹贡》曰震泽。《尔雅》曰具区。《国语》曰太湖。《吴越春秋》曰笠泽。《周官职方氏》曰五湖。

  历代帝王建都

  历代建都。自三皇五帝。世远名讹。又或再迁。二三其名。三代而下。似易知也。然亦名移今古。书着矛盾。故东坡博学。亦差魏曹都邺之笔。兹特考之诸史。各书一定者。不待辨矣。有证者证之。不同者并注於下。一览可知。此正统之大略也。

  伏羲都陈。今河南开封府陈州。有陵存焉。神农都陈。同上。或曰曲阜。《晋志》曰。都陈而别营於曲阜也。今山东兖州府曲阜县。黄帝都涿鹿。今顺天府涿州。《括地志》又曰。涿鹿故城在妫州。今朵颜之地。少昊都曲阜。同上。颛帝都帝邱。今山东濮州。旧有陵碑尚存。帝喾都亳。今河南偃师县。唐尧都平阳。即今山西平阳府也。有唐城。虞舜都蒲坂。即今山西平阳府蒲州。有庙。夏都安邑。即今山西平阳府夏县。《春秋疏》曰。尧治平阳。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里。俱在冀州。盖九州之冀也。《括地志》又曰。自禹至太康。与唐虞皆不易都。《汲冢书》曰。禹都阳城。《汉志》曰。阳翟乃受封避舜子之所。商都亳。同上。後盘庚迁都。亦曰亳者。《书》曰。不常厥邑。于今五邦。盖自汤至盘庚五迁也。祖乙迁景。盘庚复迁于亳。周都丰镐。即今陕西西安府长安县关中也。徐广曰。丰镐相去二十五里。皆在长安南。《诗》曰。文王有声。作邑於丰。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盖都丰而迁镐也。又曰。都洛阳者。洛阳即今河南府洛阳县也。太史公曰。学者多称周伐纣。居洛邑。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之。居九鼎焉。而复都丰镐。至平王乃迁洛。《公羊传》又曰。王城者何。东周也。成王既卜营洛邑。建明堂。朝诸侯。复还丰镐。盖以洛居中土。故曰京师。秦都咸阳。即今陕西西安府咸阳县。故古蹟阿房宫、长信宫俱在此也。西汉始都洛阳。五年。因娄敬说。而复迁都长安。东汉都洛阳。同上。魏都洛阳。同上。诸书或曰长安。曰谯。 【『谯』明本作『醮』。误】 曰许昌。曰邺者。《水经注》曰。魏因汉祚。复都洛阳。以谯为先人本国。许昌为汉之封居。长安为西京遗迹。邺为王业本基。故号五都。时一幸焉耳。吴初居镇江。都武昌。即今湖广武昌府也。後迁建业。即今南京应天府也。蜀都成都。即今四川成都府。西晋都洛阳。同上。东晋都建康。元帝东渡。避愍帝讳。改建业为建康。同上。宋都建康。同上。齐都建康。同上。梁都建康。同上。陈都建康。同上。元魏初居云中。即今山西大同府怀仁县。後迁洛阳。同上。北齐都邺。即今河南彰德府。西魏都长安。同上。长安。关中也。後周都长安。同上。隋始都长安。以城狭小。水咸。与苏威、高熲共议。移去城北三十里龙首山都焉。後炀帝常徙都洛阳。为巡幸故也。唐都长安。同上。梁都汴。即今河南开封府。唐都汴。同上。晋都汴。同上。汉都汴。同上。周都汴。同上。宋都汴。同上。南宋都临安。即今浙江杭州府。元都大都。即今北京顺天府。时至上都。乃宣府之外之地。大明都建康。永乐间迁都於燕京。即北京也。

  三吴

  三吴。《水经》谓吴兴、吴郡、会稽。《通典》谓吴兴、吴郡、丹阳。似有不同。不知春秋之吴。都苏常之间。故苏有吴县。常有荆溪。汉封之吴。都会稽。 【会稽非绍兴之会稽。即常苏嘉杭也。】 三国之吴。初为会稽太守。封吴侯后建国之地。非吴。然以初统苏、淞、常、镇、杭、嘉、湖最久也。在秦之时。置会稽郡。汉武分湖州为丹阳郡。顺帝又统为吴郡。三国又独以湖为吴兴。总不脱一吴字也。至於苏、杭、嘉、湖。显显名吴者。以吴名之日久。又在於前。三国之吴。世既短。而淞、常、镇、交。晋、唐又更为晋陵、江都、徐兖等。名不同故耳。

  金山水

  嘉靖十八年七月间。大水漂没扬州盐场数十处。而 【「而」字据明本补】 人民死者无算。其日。扬子江水下数十丈。金山露其脚。过日。闻扬州水害。正前日之涸时也。始知随风拥 【『拥』明本作『涌』】 之而去扬也。追思《唐史》记开元十四年润州大风。拥江涛过金山。遂没瓜步。数日江水复平。岂虚语哉。

  黍稷稻粱籼

  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孔子曰。黍可以为酒。即今小米。北方以之作酒者。所谓黄米酒是也。盖小米有二种。如稻有粳糯是耳。黍是小米之糯者。稷者。五谷之长。五谷不可遍祭。以长者该之。故祭稷。《灵曜》云。日中星鸟。可以种稷。一岁之中。最先种者。亦北方所有。比黍少大。较他谷则小耳。紫黑色。芑有毛。关西呼糜。冀州呼(□大□)【音欠】 。不甚珍贵。农家种之。以备他谷之不熟。即南方所谓乌山稻类。稻。粳糯总名。若《诗》《书》所称。当依文解之。如《论语》食夫稻。则是粳也。《月令》秫稻必齐。则是糯也。但《字林》云。糯。黏稻也。当属糯米。粱 【『粱』明本讹作『梁』】 即今之粟也。古不以粟为谷之名。但粟厚孚壳。故米之有孚壳者。皆称粱。世有白粱、黄粱之说。《尔雅》翼云。少种粱者。以粱损地力而收获少也。今验之粟。果然。又早稻尖米。谓之黄籼 【音仙】 。乃出自占城。又称之占城稻。盖宋真宗闻其耐旱而早熟。自占城而求种。分给江淮两浙。择田之高者种之耳。

  边方天文不同

  尝闻边士云。出塞远去。则北斗在南矣。然不知去几许。昨读胡文穆公《北征录》。始知出塞二月。至地名长清塞。见斗南矣。予度当时师行多缓。若单骑竟行。恐不一月。又交州遇哉生明之夕。则月在天中。骨利斡国日没煮羊胛。熟时则日复东生矣。是东西南北之极。不与中国同。然则佛氏四大部洲之说。据此诚妄也。

  罗刹江

  今人止知钱塘江风涛甚险。故名为罗刹江。不知其江之中。旧有数石。横截江涛。舟楫经此。多为所坏。因呼为罗刹石。故江亦名之。唐李建勳诗云。何年遗禹凿。半里大江中。正谓此也。《咸淳志》曰。五代开平中。为潮沙涨没。今不知所在也。

  八公山

  八公山有二焉。一在凤阳府寿州。一在庐州府巢县。巢之山有安庙。而寿之山有安台。石上人马迹。志皆载。为淮南王修仙之地也。意两地相隔几一千里。当时何苦奔走二山以修炼耶。不知巢邑者非也。盖因皆名八公。而皆在於淮南。遂以巢山亦立庙像。志亦载之。殊不知庐州至晋方名淮南。而凤阳汉初即谓之淮南矣。或者反以巢山为是。盖据史称安除国为九江郡之故。即以今之九江至庐。止隔一江。至凤阳二千里矣。是连九江与庐为淮南。又不知寿州秦已名为九江郡也。故项羽初封英布为九江王。汉高改封淮南王。今英布之墓与庙。皆在寿焉。岂今之九江也耶。况《淮南王传》中云。庐江民反。淮南吏卒击破之。则庐不在淮南可知。

  星陨石

  每念阳气之精。上浮为星。散而陨坠。当无形也。故每见星陨时。有声而已。恐金星之精。坠於终南。化为白石。彭蠡之有落星石。或《录异》等书好怪之讹耳。然又念五石陨越于宋。《春秋》亦讹之耶。昨友俞御医桥 【『桥』字明本系小字】 早朝。偶尔星陨身侧。铿然有声。在地尚响。视如朱砂小石。惜人哄观而不及取也。

  三苗三楚三河

  三苗。固尧时四夷之地。在今日则中国也。乃湖广江、鄂、岳之三州。故今三州人多猫姓。是其遗种。楚文王都郢。楚昭王都鄂。楚考烈王都寿春。故云三楚。若曰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乃以此三地在楚之东西南。故以是称之耳。三河。唐尧都河东。殷都河内。周都河南也。

  月岩

  吾杭江干凤凰山有石。如片云拔地。高数丈。亦奇峯也。将巅。有一窍尺余。名曰月岩。古今名人游赏题咏亦多焉 【『焉』字据明本补】 。惟中秋之月。穿窍而出。十四十六日。则外此窍矣。余月尤斜。予尝闻之而未信。嘉靖戊戌。同友特观之。果然。

  杭井泉

  杭地近江。泉水皆咸。唐李泌为杭刺史。特开六井。引西湖之水以利民。 【见杭志。】 五代宋时。又濬大井、沈公井。然皆在西北。盖宋以前。杭惟西北乃陆也。今东南之地。多沙场所涨者。尝因思之。今杭岂下数千百井哉。皆清冽佳味。而切近於江者。亦不闻咸焉。又岂志书之妄哉。莫得其理。嘉靖己亥。浙西半岁无雨。井泉俱竭。惟吴山郭婆井。泉自石壁流出。宛如平日。而他井之至深者。惟可滗取之。多味咸。然後悟其自唐以来。地日渐高咸。惟润下土且渗之。则井水俱淡矣。至此而取及於本性者。

  月谚

  俗云。月而仰。水渐长。月而昃 【『昃』字明本作『仄』】 。水无滴。盖月有九行。青白赤黑各二道。皆出入於黄道之中。故曰九行道。不中而过南。则为阳道。不中而过北。则为阴道。行阳道则旱。行阴道则潦。月借日为光。月生时如仰瓦。是行阴道矣。如弓弦昃样。是行阳道矣。故知旱潦者以此。

  四时风

  四方之风。《尔雅》释其名而《埤雅》解其义矣。四时之风。未见有言之者。予以春之风自下而升上。纸鸢因之以起。夏之风横行空中。故树杪多风声。秋之风自上而下。木叶因之以陨。冬之风着土而行。是以吼地而生寒也。

  假山精致

  近日富贵家之叠假山。是山虽成也。自不能如真山之有生气。春夏且多蛇虺。而月夜不可乐也。予闻宋宫之艮岳。其万岁山之大洞。皆筑以雄黄、炉甘石。盖雄黄则辟蛇虺。炉甘能致云雾。若天少阴。山遂滃郁如深山穷谷矣。故不数年而胜真山矣。李德裕平泉亦然。

  小满芒种

  小满、芒种。已解之於後矣。又累因人问。二十四气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何以有小满而无大满也。又见《檐曝偶谈》解二气。皆指麦言。然应答难於人。人而刊行於书。误人大矣。因复辨之於此。夫寒暑以时令言。雪水以天地言。此以芒种易大满者。因时物兼人事以立义也。盖有芒之种 【上声】 谷。至此已长。人当效勤矣。节物至此时。小得盈满意。故以芒种易大满耳。若《偶谈》谓天气小满而麦未熟。然则下候又何云麦秋至耶。又谓种之有芒者。麦也。然则谷非有芒者乎。又曰稻过是而不可种 【去声】 矣。真乱说。顾子。予友也。惜远不及面言。

  河说

  每闻河决之害。因念节孝先生徐积复河之说。未尝不扼腕三叹。惜其当时既不能用。今日又无人举之也。先生之言。大略欲复故道。不计目前利害。而为久远之谋。昨读《唐史薛平传》。有曰。平为郑滑节度使。始河溢瓠子。东泛滑。距城才二里许。平按求故道。出黎阳西南。因命其从事裴弘泰往请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弘正许之。乃籍民田所当者。易以他地。疏导二十里。以杀水悍。还壖田七百顷於河南。自是滑人永无水患。亦知先生之言之验也。因笔之稿。以告有志。 【文见本集。】

  海啸

  野史载至正戊子年。永嘉大风。海舟吹上高坡十余里。水溢数十丈。死者数千。谓之海啸也。其後方国珍据海为盗。屡犯永嘉。兵刃之下者无算。正德七年七月秋。余姚大风。海溢平陆数十里。沿海多死者。前数夜时。人见海中多红灯往来。予以此亦可谓海啸也。後倭夷争杀。余姚亦当其害。夫水阴物。兵阴象也。其所以兆之者宜然。

  三伏

  伏者藏也。庚金伏於夏火之下。故曰伏。夏至後第三庚为初伏。四庚为中伏。该第五庚为末伏。不知越之而立秋後初庚为末伏。夫既秋矣。又何谓之伏耶。《史记》注以始皇置伏。又云穆公以是占之。马迁尚疑其人。亦此恐久而传讹也。

  海水咸苦

  水味本淡。而海水咸苦者。亢极而反之义。盖气生水。而水流至海。会萃而极矣。水极则反火。乃为咸苦。然过土煎熬为盐。但咸矣。是藉土以制其太过耳。

  西湖两堤十二桥

  吾杭西湖之桥。皆有名。自南而北。一曰映波。二曰锁澜。三曰望山。四曰压堤。五曰东浦。六曰跨虹。 【见临安志。】 此东坡所筑之堤之桥。自净慈寺前直抵大佛头者。堤即所谓苏堤。所谓西湖六桥也。其里湖。正德间知府杨孟瑛开复。一带西岸亦筑六桥。向闻於杨曰。南畔三桥。可名为濬源、濬复、濬治。 【皆杨所开之地。】 北畔三桥。旧有水口。吾筑为桥。可名为二龙、流金、涵玉。与古西泠、断桥。共十四也。又里湖横筑以通灵隐之堤。乃淳佑间赵汝(上竹中寿下心)所筑。予意当称赵堤。今混以苏名。非也。杨岸则多近山陆。不可名堤矣。

  历书沿革

  《礼记》疏云。汉初惊蛰为正月中。雨水为二月节。前汉之末。以雨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七十二候见於周公时训。後魏始载於历。国初历。其式与今不同。有袭爵、受封、祭祀、祈福、求医、治病、乘船、渡水、登高、履险、收敛、货财等件。通者曰宜。不通者曰忌。纪年由洪武元年以前书吴元年。遡上只书甲子平行。不用年号。

  白浪县

  毛翔。登州老医也。自言。土人捕鱼海中。去远。见有城府。便舣舟。见城欹侧。半陷水中。城楼上有榜曰。青州白浪县。字犹可识。水际腽肭脐无数。见人亦不畏。俯而擒之。所得甚多。归语人复往。不可寻。《王会篇》。良夷。乐浪之夷也。《山海经》。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注。今乐浪县。《尔雅疏》。九夷。二曰乐浪。汉乐浪郡。故朝鲜国。所谓白浪。即乐浪。其人误读不可知。或陵谷之变。沦入於海耳。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