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七修类稿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卷四十六 事物类

 

  羊沟鸡宗

  《中华古今注》谓。羊喜觝触垣墙。为沟以隔之。故曰羊沟。予以今人暗者为阴沟。则明者为阳沟矣。明白简易。不知中华子何以云此也。或者古自如是耳。云南土产地蕈。志书本菌子也。而《方言》谓之鸡宗。以其同鸡烹食至美之故。予问之土人。云生处蚁聚丛之。盖以味香甜也。予意当作蚁从。非鸡宗明矣。

  伯颜兀术

  伯颜下江南。过金陵梅岭冈。诗曰。马首经从岭岛归。王师到处悉平夷。担头不带江南物。只插梅花一两枝。又兀术杀卒而妻其妻。术有匕首极利。卧则枕之。妇取将刺术。术惊问故。妇曰。吾欲报夫仇。术默然。为别求夫遣去。呜呼。狼子野心。贪财好色。本然也。二虏 【乾隆本改作『人』。据明本校正】 之所以着名。亦有是善。

  优鉢罗花

  尝闻佛家有优鉢罗花。《本草》、《尔雅》诸所不载。意为幻言也。及见胡致堂云。奉佛者。每假树木花草为佛之名。愚惑世道。故以仙人栢为罗汉松。三春柳为观音柳。独脚莲名观音莲。薏苡子为菩提子。大林檎为颦婆果。金莲花为优鉢罗花。然又闻北京礼部仪制司後堂。旧有千叶青莲。花开时四月初八。至冬结如鬼莲蓬。脱去其衣。中有金色佛一座。因名为此花。昨读《岑嘉州集》。有《优鉢罗花歌》。则又知其实有此花。其歌之序云。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凝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拆。骈叶外包。异香盈丛。秀色媚景。其歌云。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事合昨梦录

  宋康誉之撰《昨梦录》。皆一时奇实之事。内云。宣、政间杨可试、可弼、可辅兄弟三人。精通易数。明风角鸟占。于兵书尤邃。皆名将也。自燕山回。语先人曰。数载前。在西京山中。遇出世老人。颇相款。劝予勿仕。隐去可也。予问何地可隐。老人曰。欲知之否。乃引余入山。有大穴焉。老人入。杨从之。穴渐小。扶伏约入三四十步。即渐宽。又三四十步。出穴。即田土、鸡犬、陶冶。居民大聚落也。至一家。其人来迎。笑谓老人曰。久不来矣。老人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此中地广人少。常欲人来而不可得。敢不容耶。乃以酒相饮。酒味薄而醇香郁烈。人间所无。且杀鸡为黍。意极欢。语杨曰。速来居此。不幸天下乱。以一丸泥封穴。则人何得而至。又曰。此间居民虽异姓。然皆信厚和睦。同气不若也。故能同居。苟志趣不同。疑间争夺者。不来也。观子神气骨相。非贵官。则名士也。老人肯引至此。子必贤也。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珍异之物。在此俱无用。且起争端。指一家曰。彼来亦不久。有绮縠珠玑。众共焚之也。所享者。惟米薪、鱼肉、蔬果。殊不阙。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衣食於他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来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出。今吾兄弟皆休官以往矣。公能相从否。於是三杨自中山归洛。乃尽捐所有。易丝绵布绢。先寄穴中人。後闻可试幅巾布袍卖卜。二弟筑室山中不出。俟天下果扰扰。则共入穴。自是声问不闻。先人常遣人至筑室之地访之。则屋已易三主。三杨不知所向也。及绍兴和好成。金人归我三京。余至京师访旧居。忽有人问。此有康通判居否。出一书。杨手札也。书中致问吾家。意极殷懃。且曰。予居於此。饮食安寝。终日无一毫事。何必更求仙乎。公能来甚善。余报以先人殁於辛亥岁。家今居宜兴。俟三京帖然。则奉老母以还。先生再能寄声以付诸孤。则可访先生於清净境矣。未几。金人渝盟。予颠顿还江南。自此不复通问。右《梦录》之言也。正德初。友人马二游淞江。遇方士。盘桓日久。士曰。予终南山人。山内自一乾坤也。所居之人。服食与世不殊。无是非尔我之心。寿皆百数十岁。动用俱备。独乏者盐耳。山西南有一洞。四川境也。水涌难进。欲入者必飞石於洞顶上。有人问其由。可。则闸水使进也。山中有至人。知天地国家之灾祥。曰。今朝廷有事。令我辈十余人出游。引好人去之耳。子心亦善。去彼至乐且寿。如国初宋景濂。方死数十年。予嘉靖间。又会卖药徐翁。与人谈论。如醉痴者。但云。人要在好处安身。又云。天下名山大川。我无不至。王阳明尚在终南山也。据此二人之言。则陶之桃花源。苏之青城山。实有之矣。况宋公之死。所传不一。行状与《菽园杂记》云。端坐死於夔府。葬莲花池山下。《守溪长语》云。缢死茂州一寺。传闻一夕为水冲去。又今有塚在成都。阳明智术高天下。昨闻雷郎中某在□地亲遇阳明。当时佯死不可知。二人之言。或亦有诸。今观《昨梦录》。又符於二人。特录以传好事者。

  太素脉

  弘治间。妻外祖仲知县彦辉。病於四川宜宾县。医有善太素脉者。胗公曰。寿且八十。时一乡官在坐。亦求胗之。良久曰。明年正月陞。此月休矣。已皆如言。

  四儿

  台州临海县有陈某者。继娶林氏。性颇妬。忽前室梦曰。春奴有娠必男。若不举。将不利於四儿。春奴盖前室之媵。而四儿则林所出也。既产果男。林竟淹死之。未踰月。四儿左目得奇疾。日就臃肿。下蔽其面。即庄生所谓赘疣也。一日。前室之兄过问儿疾。林语其梦。兄曰。恐儿之为祟也。试发土观之。葬且五阅月。肌色如生时。一砾掩其目。遂去砾而改瘗之。又修浮屠法以禳之。後四儿竟以此疾殇。众以为果报也。有老儒南郭子。着文以喻妬忌者。四儿岂能为祟。前室又岂能伸於冥漠哉。盖声和形和而气和。则天地之和至。声沴形沴而气沴。则天地之沴至矣。天地之沴且至。佞佛何益。盖妇人之忌者。其声形与气靡有不沴者矣。天地之沴枹应响答如此。不亦可畏哉。近世名公大贤多是之。予以为非儿之为祟是也。而曰天地之沴枹应响答如此可畏。是亦有报应也。夫天地之大。报答如此之速。则负冤一念者。宁又无所报耶。一砾之掩。正在儿目。又非其证耶。非也。林氏之梦。《周礼》所谓根於因想。意春奴之娠或男。必不利於四儿。由其有此心也。遂有此梦。不然。前室自宜爱护春奴。安反报梦於林耶。报於林亦宜爱护四儿矣。岂有神於彼而不神於此耶。初生之孩。有何知觉。特因一砾。遂果以为祟也。是知砾之掩目也。目之赘疣也。屍不朽而儿竟死也。皆世之所有偶相值耳。或欲警诸妬者。不若必言其报。庶几愚民反有所信而戒也。否则不必言。故曰圣人不语怪。

  杭技者

  杭天顺间。褚堂有叶姓者。左臂病疯。货油。善弈棋。高者下者。俱可与之对局。而局终则叶必胜也。四方能棋之士过杭。寻与之弈。终无一人能过者。世称叶折手。嘉靖间。又有陆姓多须者。善双陆。与人赌钱。有必胜之事。杭人无敢与之对局。因挟技游四方。归家则囊有数百金矣。世号陆胡子。有沈姓者。善为四方之音。虽释、道诸行。鴃舌之巧。皆能言之。凡遇别省郡客。随入其声。人莫知其为杭人也。身颇长大。时号沈长子。然一艺言语之末。亦至精而入神。杭之多才如此。不可泯也。不书其名者。为其宵人鲰子耳。

  牡丹兴衰

  每见人言牡丹能兴衰人家。予未之信。後予侄家有紫色一本。先兄谢世而花遂不开。十五年後发蕊数十。家人甚喜。将为燕赏。正开。为镇守太监取焉。岂非为渠荣耶。友人王员外家。二株甚盛。每岁花有百朵。王死之日。正当开际。蕊虽有而皆笑散不花。据是。非花之能兴衰人。因人之兴衰而花则有神焉。此故谓之花王也。欧阳叙其品曰。地反物为妖。信矣哉。

  崇明贼

  太仓之崇明县。负江阻海。地俱沙场。土豪世业私盐。避罪不逞之徒。又业居之。贩鬻於苏、松、常、镇四府。获利甚厚。捕官莫敢谁何。嘉靖己亥九月。兵备宪副王肃庵。召集渔舟并军民人船。统以捕官。凡贼之可通舟楫处。咸分布焉。欲困之也。又使知州万敏晓谕招集。务得贼首秦燔、黄艮、沈惟良等数人。尽扫其巢而後已。阅三月。巡江胡御史以兵久遣散。贼谓船不可守。人不堪聚。益张其势而横出也。明年四月。兵备再举。比前督理尤严。委州判石巍总任其事。盖石原籍平乐。与傜僮为隣。日事刀弩。视贼蔑如也。至六月。石闻又委备倭李都司。欲建功速。不俟李至。开舟自抵贼巢。时贼出劫。惟遗守巢者数百。畏惧寂然。石以为计也。勿许登岸。既而羣贼毕集。潮迅风烈。舟为冲激。附岸贼出芦苇诱兵上岸。贼遂顺风纵火我舟。惟本地渔船得脱。余焚溺殆尽。而器械俱为贼取也。死者无算焉。贼既胜。遂朱书伪檄。遍揭都城江淮。夺运舟。劫府库。肆无忌惮。言者遂闻朝廷。因敕南都守备提解失事人员。复敕都指挥汤彝东总三省军以剿之。王兵备则戴罪杀贼。於是抚操诸公。召义勇。铸兵器。日夜整顿。除四府边江知县住防。余悉领兵战守。每府备银谷各一万余。又借役民间者数万。汤至一月。惟遣人招降之。贼初惧。渐则倨。末随遣人以抄劫。烟火迫於州城。汤始以千人往获三贼。又半月。抚操促其出师。则沈酋乘间来降。贼追之。乘胜直抵河口。与我师相去无几。明日。我师先发。贼遂薄之。汤则将游兵数十舫。环而射之。贼不支。将入於海。潮阻而不能进。我师追及。围之数重。炮石齐发。顷刻歼贼於海。不溺者馘其首一百三十。又二旬。剿其巢。得贼百七十余。惟黄艮亲党数百逸海去。是役也。闻万知州前以往谕三日。沈惟良以降。约为内应。羣贼自疑。战多不力。天复助潮以阻。故一鼓而歼之。否则积已日久。贼得为计。处岛为巢。积谷为本。兵至则逸於海。解甲则复肆劫。根蟠连络。宁无遗患之理耶。且汤之不进。犹王之羁守。遣人招降。亦犹胡之解兵。石为御之不当。已致贼之蔓延。今复示之以弱。必尤招其悖慢。此因承平日久。人不堪战。不知此诚潢池赤子之盗。数千之众。何足致年半之久。费三省之兵力哉。虽然。亦数也。己亥五月。太仓飓风大作。水涌数丈。屋木俱飞。明年八月。有大蟒死於贼巢。岂非上天先示地方之扰乱。而後见贼之终於死耶。

  鸩鸟

  鸩。毒鸟也。鵶形。大如鹗。毛紫绿色。头长七八寸。雄名运日。雌名阴谐。范成大曰。闻邕州朝天铺及山深处有之。亦曰。如鵶大。黑身赤目。音如羯鼓。惟食毒蛇并橡实。遇蛇则鸣声邦邦然。蛇入石穴。则於穴外禹步作法。有顷石碎。啄蛇食。山有鸩。草木不生。秋冬之间脱羽。人以银爪拾取。着银瓶中。否则手烂堕。以之沥酒。饮人即死也。所谓鸩酒。今以为鹤顶红毛。非也。矢集于石。石亦裂。《尔雅翼》曰。矢石即变为雄黄。今诸书云雄黄治蛇毒。有由然也。

  徽钦被掳略

  宋徽钦北掳事迹。刊本则有《宣和遗事》。抄本则有《窃愤录》。二书较之。大事皆同。惟虏人侮慢之辞。丑污之事。则《窃愤》有之也。至于彼地之险。彼国之事。风俗之异。时序之乖。则《宣和》较录为少矣。二书皆无着书人名。且《遗事》虽以宣和为名。而上集乃北宋之事。下集则被掳之事。首起如小说、院本之流。是盖当时之人着者也。《录》则窃《遗事》之下集造饰。其所多之事。必宣、政间遭辱之徒。以发其胸中不逞之气而为之。是不足观也。观其年月地方死生大事俱同。惟多造饰之言可知矣。故《齐东野语》辨《南烬纪闻》之事为无有。予意《窃愤》或即《纪闻》。後人读之而愤之。故易此名也。观周草窗历辨之言。阿计替之事。似与相同。故予特揭宋家大事录于左方。使人瞬目可知其槩。余不必观也。靖康元年丙午二月初二日。金人围汴城。三月初三日。金人北去。十一月十九日。粘罕元帅再围京城。二十五日。京城陷。金人入城。二十六日。粘罕遣使入城。求两宫幸虏 【乾隆本改作「彼」。据明本校正】 营。议和割地事。二年正月十一日。粘罕遣使入城。请帝车驾诣军前议事。二月十一日。事驾出城。幸虏 【乾隆本改作『彼』。据明本校正】 营。十七日。帝还宫。三月初三日。再幸虏 【乾隆本改作『彼』。据明本校正】 营。次早。帝见太上皇亦至虏。 【乾隆本改作『彼』。据明本校正】 初四日至十五。皇族后妃诸王陆续到营。十六日。粘罕令以青袍易帝服。以常人女服易二后服。侍衞番奴以男女呼帝。十七日。金以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十八日。上皇及帝二后乘马北行。二十一日。次黄河岸。二十二日。入衞州。二十三日。入怀州。二十四日。至信安县。二十六日。至徐州。二十七日。至泉镇。四月一日。过真定府。五月二十一日。到燕京。见金主。六月二日。朱后死。 【方二十六岁。】 十三日。至安肃听候。六月末。移居云州。绍兴二年。郑后崩。 【年四十七岁。】 二帝移居五国城。绍兴四年。金主死。孙完颜亶即位。五年。移居西均从州。六年。上皇崩于均州。 【年五十六岁。】 是年。又移少帝往源昌州。八年。金人伪齐刘豫召少帝于源昌。本年十月九日。少帝复至燕京。与契丹耶律延禧同拘管鸠翼府。十三年。赐帝居燕京之寺。十八年。岐王完颜亮杀金主亶并后。自即位。绍兴十五年。徙少帝出城东田玉观。二十年。复徙少帝入城。囚于左院。二十二年春。帝崩。乃为虏奴射。 【明本作『箭』】 死马足之下。 【年六十岁。】

  雀饧醴泉

  宋学士杜镐。博学有识。一日。甘露降于坟庄。子弟喜而奔告。镐味之。惨然不乐。子弟询之。镐曰。此非甘露。乃雀饧 【糖同】 也。吾其衰乎。无何镐死。相继八丧。尝读宋三朝国史《符瑞志》载。咸、平以来。无岁无之。至宋徽宗时尤甚。予意甘露。至和之气所感结者。仁宗、英宗时。固可召焉。而徽宗之际。君身政事乖戾至矣。有何所感而然。未得其旨。又尝读唐书《独孤及传》。甘露降于庭。不久及卒。今观杜镐之言。世间多雀饧也。若徽宗、独孤及者是也。雀饧味虽甘。色则白浊。其臭如松脂。嚼之胶舌。甘露色微红。凝结如脂、如珠。馨香而有酒味。食之百窍皆爽也。如醴泉有止味甘者。有味甘而饮之愈疾者。若汉中元元年。京师醴泉涌出。饮之痼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此方谓之醴泉。若唐云韶殿前穿井得甘泉。止谓之甘泉耳。

  人物有数

  正统中。土木之难。有军人佯死於乱屍中。得回。後又阵死於豆腐闸上。正德中。指挥杨玉附逆瑾既败。为抄。有妾携幼女匿民间。长乃绝色。权势争取。因鉴前事不与。後嫁李白洲之子。岂知李复坐宸濠之党。而此妇复发教坊司。永乐间。抄没吾杭尚书方宾。斥卖其产。一炉为于肃愍家所得。不意三十年後。此炉复抄入官。天顺间。内竖曹吉祥家有太湖石。高几三丈。抄後置於草地。富贵者莫敢取也。嘉靖中。锦衣指挥孙纲附郭勋而掌北镇抚事。取之。不久亦抄。呜呼。此万物莫逃乎数也。

  未见得吃茶

  种芝麻。必夫妇同下其种。收时倍多。否则结稀而不实也。故俗云。长老种芝麻。未见得者。以僧无妇耳。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二称皆谚。亦有义存焉耳。

  张士诚

  国初。张士诚窃据姑苏。较之一时僭伪者似小有间。众皆嗜杀。不礼士夫。张则造景贤楼以延之。十九年降元。则每岁运米十万石於燕京。及败。悔不顺母而降。语妻刘氏等曰。吾自应死。汝曹奈何。妻曰。自有处。乃驱妇女上齐云楼。令养子辰宝举火焚之。自则经而未死。为李伯昇、潘元绍舁入舟。但闭目不语。至南京。自缢死。吁。兄弟妻孥。俱不受辱。较李重光之柔懦则过矣。故《耕余录》载有吊诗。母坟在盘门。至今称为娘娘坟。

  赵三舍

  正统初。侠客赵三舍寓杭。自诡以故宋王孙。常出谱牒示人。真旧物也。臬藩卿相与之周旋。而於银工高氏家尤密。一日。忽聚恶少并家人。花面持挝。夜半劫之。仓卒间。不于其家而于其邻。无得而回。次日。乃自往慰之。俄有捧面而过者。误堕於地。其人咨嗟而去。是夜复造焉。盖堕面者其为识也。倾囊而去。明日。赵复往为之。闻於官。仍携酒慰之。久之不能获。笃索益急。逻者柴何。最号狡黠。夜伏於城阴树上。有盗牛者过其下。擒之。贼曰。我即爹衣中之蚤耳。今有大盗悬赏以求之。反不能捕耶。何佯作不知。贼曰。盗高氏者。赵三舍也。此人剽掠江湖有日矣。何不信。诃之。贼曰。彼尝约。我惧。吾妻曰。汝私窃百金。不过杖刺。今若此。虽染指。首领不保矣。是以不往。何喜而纵之。明日。尚犹豫。盖其家在褚堂。颇严邃。乃简黠悍者饰为驵侩。戒之。汝辈往谩索钱。彼家人必怒。诱之出门。则成擒矣。仍使人要於路。已而果然。时孙原贞为方伯。赵犹肩舆往见。诡辨自解。孙叱吏缚之。收其赃。所谓谱牒者。亦他日所掠。遂正其罪。高氏自此替矣。

  古人佩笏

  笏囊起自张九龄。因体弱。使人持之不便。进笏於囊。予读《说文》曰。笏。古以为佩。又《淮南子·道应训》曰。解其剑而带之笏。似古亦有之矣。

  赵千里画

  尝得赵千里画便面。帝后步入宫殿。一人牵鹿。二人函进珊瑚树。意此宋德寿宫庆寿图也。一小说中伶官进词云。玉帝来朝玉帝。嫦娥捧献嫦娥。珊瑚者。山呼也。寓崧祝意耳。

  白丸子

  青州人以范公井水浸半夏。成白丸子。人贵之。以其水异也。《本草》序例云。凡用药。必须择州土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效。如上党人参。川蜀当归。齐州半夏。华州细辛。则白丸子不独水异。半夏亦别也。

  古器木蜯

  庄子曰。纯朴不残。孰为牺罇。则古人亦有以木为之者。《国语晋语》曰。受命於朝。受祳於社。注。祳。宜社之肉。盛以蜃器。今淞江故家得祭器於土中。皆蛎壳也。壳上画饕餮、人物之形犹存。蜃器。盖蛎壳也。

  见美忘怒

  晋桓温娶妾甚都。尝贮斋中。妻妬。闻而率婢持刀往害之。妾正梳粧。见其发玄委地。肤色玉耀。遂掷刀前抱曰。我见尚怜惜。何况老奴。唐李百药夜入杨素内室。被素并妾执之。将斩。见其裸袒。俊秀玉色。遂爱之曰。汝能诗当免。百药立就。因并妾与之。夫妇人妬忌。丈夫执奸。怒发难遏。不俟温妻与素之势力者也。今见其美而反为之喜焉。色之移人为何如。噫。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