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国学 论衡校释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谈天第三十一

 

  五经通义曰:(事类赋一。)“邹衍大言天事,谓之谈天。”按其实皆瀛海神州之事。本篇亦言地形,而胲曰“谈天”,因邹氏耳。

  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淮南原道篇高注:“共工,以水行霸於伏牺、神农间者也,非尧时共工也。不周山,昆仑西北。”又天文篇注:“共工,官名,伯于虙羲、神农之间,其後子孙任智刑以强,故与颛顼、黄帝之孙争位。不周山,在西北也。”列子汤问篇张注略同。文选辨命论注引淮南许注云:“不周之山,西北之山也。”离骚王注:“在昆仑西北。”司马相如大人赋张揖注:“在昆仑东南二千三百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曰:“王逸、高诱云:‘在昆仑西北。'并非。依此经,乃在昆仑东南。考西次三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并非指言昆仑西北。许注‘西北之山',不专指昆仑是也。”毕沅曰:“汉人说以昆仑为在於阗,则不周山在其西北。张揖据此经道里为说,则在东南。”又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郭注:“此山缺坏,不周□也。”使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地形篇:“天地之间,九州八柱。”(“柱”误作“极”,依王念孙校。)天问王注:“天有八山为柱。”河图括地象曰:“昆仑,天中柱也。地下有八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离骚天问洪补注及初学记引。)又东方朔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圆如削。”(类聚七八引。)按:天柱初只谓以山柱天。本论义同。後则愈演愈奇,并非实也。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淮南览冥篇高注:“女娲,阴帝,佐虙戏治者也。三皇时,天不足西北,故补之。”断鳌足以立四极。淮南地形注:“四极,四方之极。”余注见下。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三光北转,故云移。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共工触不周使然也。(淮南原道篇。)天问曰:“康回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上文见淮南原道、天文、览冥各篇,及列子汤问篇。此久远之文,世间是之言也。孙曰:“言也”二字疑涉下文“殆虚言也”而衍。本书或作“世间是之”,或作“世间信之”,无此句例。晖按:“之言”与“之文”对文,疑“是”下有“之”字,本书重文屡脱。文雅之人,怪而无以非,若非而无以夺,若,或也。广雅释诂三:“夺,□也。”“□”、“易”通。辩祟篇云:“众文微言不能夺,俗人愚夫不能易”。又恐其实然,不敢正议。以天道人事论之,殆虚言也。

  与人争为天子,不胜,怒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有力如此,天下无敌。以此之力,与三军战,则士卒蝼蚁也,盼遂案:陶宗仪说郛一百引作“蚁蛄”。兵革毫芒也,安得不胜之恨,怒触不周之山乎?且坚重莫如山,以万人之力,共推小山,不能动也。如不周之山,大山也。使是天柱乎?盼遂案:说郛引无“使”字。折之固难;使非〔天〕柱乎?据上文例补“天”字。触不周山而使天柱折,是亦复难。信,颛顼与之争,举天下之兵,悉海内之众,不能当也,何不胜之有?御览六0二引新论曰:“庄周寓言,乃云‘尧问孔子。'淮南子云:‘共工争帝,地维绝。'亦皆为妄作。故世人多云短书不可用。”

  且夫天者,气邪?体也?盼遂案:说郛引作“气也?体邪?”是,当据改。如气乎,云烟无异,盼遂案:“云烟”上,说郛引有“与”字,宜据补。安得柱而折之?女娲以石补之,是体也。仲任主天是体。如审然,天乃玉石之类也。石之质重,千里一柱,不能胜也。胜,任也。如五岳之巅,不能上极天乃为柱,“乃”犹“而”也。如触不周,上极天乎?“触”字疑涉上文诸“触不周”而衍。“如不周上极天乎”,与上“如五岳不能上极天”正反相承。义无取於共工触不周也。若有“触”字,则文不成义。不周为共工所折,当此之时,天毁坏也。如审毁坏,何用举之?用,以也。“断鳌之足,以立四极”,说者曰:“鳌,古之大兽也,四足长大,故断其足,以立四极。”淮南览冥训高注:“鳌,大龟。”天问王注、列子汤问篇释文、文选吴都赋注引玄中记并同。此云兽,未闻。又按:天问云:“鳌戴山拚,何以安之?”注引列仙传曰:“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拚舞戏沧海之中。”列子汤问篇曰:“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帝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戴之,五山始峙而不动。”众经音义十九引字林:“鳌,海中大龟,力负蓬、瀛、壶三山。”是并谓鳌柱地。後汉书张衡传云:“登蓬莱而容与兮,鳌虽拚而不倾。”吾乡谓地动乃鳌使之。有“鳌鱼扎眼地翻身”之语。其义并同。按:此文乃谓以鳌柱天。淮南览冥训高注:“天废顿,以鳌足柱之。”引楚词云云。是与仲任义合。而于“鳌戴山拚”,亦不同王逸说矣。夫不周,山也;鳌,兽也。夫天本以山为柱,共工折之,代以兽足,骨有腐朽,何能立之久?且鳌足可以柱天,体必长大,不容於天地,女娲虽圣,何能杀之?如能杀之,杀之何用?言“何以杀之”。骨相篇:“命甚易知,知之何用?”句法与同。足可以柱天,则皮革如铁石,刀剑矛戟不能刺之,强弩利矢不能胜射也。盼遂案:说郛引作“强弓利矢”,又“射”字作“之”,宜据改,与上句“刀剑矛戟不能刺之”一律。

  察当今天去地甚高,古天与今无异。当共工缺天之时,天非坠於地也。女娲,人也,人虽长,无及天者。盼遂案:说郛引无“人”字。夫其补天之时,何登缘阶据而得治之?岂古之天,若屋庑之形,去人不远,故共工得败之,女娲得补之乎?如审然者,女娲多(以)前,盼遂案:“多前”当为“已前”。汉碑已字、以字皆作□,多字作□,故易相讹。定贤篇“分家财多有”,“多”亦“已”之误。齿为人者,人皇最先。孙曰:“多前”语不可通,此言女娲之前,称为人者,人皇最先也。“多”乃“以”字之讹。“多”字古或作“□”,(见集韵。)“以”作“□”,形近而误。春秋历命序:“人皇氏九头,驾六羽,乘云车出谷口,分九州。”宋均注:“九头,九人也。”(御览七八。)雒书曰:“人皇出於提地之国,兄弟别长九州,己居中州,以制八辅。”(路史前纪二注引。)人皇之时,天如盖乎?盖,车盖。

  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春秋说题辞:“元气清以为天,浑沌无形。”宋均注:“言元气之初如此也。浑沌,未分也。”(文选七启注引。)儒书又言:“溟涬蒙澒,气未分之类也。淮南精神训:“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澒蒙鸿洞。”帝系谱曰:“天地初起,溟涬鸿蒙。”(事类赋一。)张衡灵宪曰:“太素之前,不可为象,斯谓溟涬。”(後汉书天文志注。)庄子在宥篇释文司马彪曰:“涬溟,自然气也。”“溟涬”,倒言为“涬溟”,义同。孝经援神契曰:“天度蒙澒。”宋均注:“蒙澒,未分之象也。”(後汉书张衡传注。)蒙澒、澒蒙义同。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二句,干凿度文。见书抄一四九。如说易之家、儒书之言,天地始分,形体尚小,相去近也。近则或枕於不周之山,共工得折之,女娲得补之也。

  含气之类,无有不长。天地,含气之自然也,从始立以来,年岁甚多,则天地相去,广狭远近,不可复计。儒书之言,殆有所见。然其言触不周山而折天柱,绝地维,销炼五石补苍天,朱校元本、通津本“销”作“消”。按前文亦作“销炼”。王本、崇文本改作“销”,是也。今从之。盼遂案:说郛引作“以补苍天”,是也。今脱“以”字,则与下句“断鳌之足,以立四极”不偶。断鳌之足以立四极,犹为虚也。何则?山虽动,山动,於理难通。“虽”疑为“难”字形讹。上文云:“坚重莫如山,以万人之力,共推之山,不能动也。”是其义。共工之力不能折也。岂天地始分之时,山小而人反大乎?何以能触而折之?以五色石补天,尚可谓五石若药石治病之状。五石,注率性篇。至其断鳌之足以立四极,难论言也。从女娲以来,久矣,四极之立自若,鳌之足乎?旧本段。

  邹衍之书,言天下有九州,禹贡之上钱、黄、王、崇文作“土”,误。所谓九州也。盼遂案:此二句疑衍。下文“禹贡九州,所谓一州也。若禹贡以上者,九焉”。此“禹贡之上”,即“禹贡以上”之讹。“所谓九州也”,即“所谓一州也”之讹。禹贡九州,所谓一州也。若禹贡以上者,九焉。淮南地形篇:“天地之间,九州八柱。(“柱”误“极”,依王念孙校。)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正南次州,西南戎州,正西弇州,正中冀州,西北台州,正北泲州,东北薄州,正东阳州。”亦以神州在东南,盖本邹衍。此谓大九州也。禹贡九州,方今天下九州也,在东南隅,名曰赤县神州。文选吴都赋刘注,引禹所受地记书曰:“昆仑东南,方五千里,名曰神州。”(即禹受地记,亦见三礼义宗。)与衍说同。难岁篇载衍说,亦谓中国方五千里。复更有八州,每一州者四海环之,名曰裨海。有裨海环之。史记孟子传索隐曰:“裨海,小海也。”按:河图括地象曰:“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其山中应于天,居最中,八十一域布绕之,中国东南隅,居其一分。”亦谓中国为八十一分之一。与衍说同。九州之外,更有瀛海。此天地之际。汉艺文志阴阳家:“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封禅书言其着终始五德之运。今并不传。其瀛海神州之说,只见于史迁、桓宽、仲任称引,不知出其何着。然据史记孟子传言其作终始大圣之篇,先序今以上至黄帝,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因而推之及海外,以为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又盐铁论论邹篇云:“邹子推终始之运,谓中国,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则知其大九州说,出自邹子终始。仲任时,当尚及见之。此言诡异,闻者惊骇,然亦不能实然否,相随观读讽述以谈。盼遂案:“然否”二字,说郛引作“幸”,属下读。故虚实之事,并传世间,真伪不别也。世人惑焉,是以难论。难,问难。

  案邹子之知不过禹。禹之治洪水,以益为佐。禹主治水,益之记物。孙曰:“之”当作“主”。别通篇云:“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可证。晖按:玉海十五、说郛百引并作“之”。又说郛引“主”亦作“之”。盼遂案:“主”,说郛引作“之”,非也。极天之广,穷地之长,辨四海之外,“辨”读“遍”。竟四山之表,三十五国之地,鸟兽草木,金石水土,莫不毕载,不言复有九州。淮南王刘安,召术士伍被、左吴之辈,注道虚篇。充满宫殿,作道术之书,论天下之事。注道虚篇。地形之篇,淮南内书篇名,今存。道异类之物,外国之怪,列三十五国之异,不言更有九州。吴曰:前言三十五国,似指山海经。後)言三十五国,则指地形训。今寻海外四经,有结胸、(淮南同。)羽民、(淮南同。)讙头、(淮南同。)厌火、(淮南无。)三苗淮南同。)戴、(淮南无。)贯胸、(淮南作穿胸。)交胫、(淮南作交股。)不死、(淮南同。)岐舌、(淮南作反舌。)三首、(淮南作、三头。)周饶、(淮南无。)长臂、(淮南作修臂,避父讳也。西南至东南,计十三国。)三身、(淮南同。)一臂、(淮南同。)奇肱、(淮南作奇股。)丈夫、(淮南同。)巫咸、(淮南无。)女子、(淮南同。)轩辕、(淮南同。)白民、(淮南同。)肃慎、(淮南同。)长股、(淮南作修股。西南至西北计十国。)无□、(淮南作无继。)一目、(淮南同。)柔利、(淮南同。)深目、(淮南同。)无肠、(淮南同。)聂耳、(淮南无。)博父、(淮南无。)拘缨、(淮南作句婴。)跂踵、(淮南同。东北至西北计九国。)大人、(淮南同。)君子、(淮南同。)青丘、(淮南无。)黑齿、(淮南同。)玄股、(淮南同。)毛民、(淮南同。)劳民、(淮南同。东南至东北计七国。)凡三十九国。地形训称海外三十六国,与山海经同者三十一国。又有沃民、(庄逵吉本作“沃”,朱东光本误作“决”。)羽民、(庄本羽民在结胸之次,朱本无羽民。)裸国、豕喙、凿齿,凡三十六国。与论衡三十五国并不合。王引之曰:“论衡无形、谈天二篇并作三十五国,坠形训自修股至无继,实止三十五国,疑淮南作三十六误也。(读书杂志九之四。)承仕案:王所据,盖朱本也。朱本无羽民,传写误夺耳。海外北经有羽民。无形篇云:“海外三十五国,有毛民、羽民。”然则王充所见山海经、淮南,皆有羽民。则朱本误夺,毫无可疑。论衡说海外三十五国,凡三见。(无形一见,谈天两见。)不审王充所见本异邪?抑传写久讹也?未闻其审。(近人刘文典撰淮南集解用庄本引用王引之说,而不一校其国数,其粗疏有如此者。)邹子行地不若禹、益,闻见不过被、吴,才非圣人,事非天授,安得此言?案禹之山经,淮南之地形,以察邹子之书,虚妄之言也。

  太史公曰:盼遂案:说郛引无“曰”字,则似太史公所作禹本纪之言,非是。“禹本纪言:困学纪闻曰:“三礼义宗引禹受地记,离骚王注引禹大传,岂即所谓禹本纪者?”河出昆仑,其高三(二)千五百余里,“三”当从史记大宛传赞作“二”。汉书张骞传赞、前汉纪十二同。离骚洪补注引史作“三”,亦误。离骚王注引河图括地象曰:“昆仑高万一千里。”文选西都赋注、博物志一引括地象,水经河水篇所言其高同。并与史记说异也。日月所於(相)辟隐为光明也,吴曰:史记、汉书并作“所相避隐”。玉海二十引作“相”。此作“於”者,草书形近之误。盐铁利议篇“孔子相鲁三月”,各本并误“相”为“於”,是其比。其上有玉泉、华池。今本史记作“醴泉、瑶池”。王念孙曰:“史本作华池。元以後浅人改之。”(读书杂志三之六。)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後,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王念孙曰:“史记索隐本、汉书并无‘本纪'二字,疑是後人妄增。”晖按:前汉纪十二亦无“本纪”二字,则此文亦後人妄增也。当删。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怪物,史记今本作“山海经”,误。汉书、前汉纪并述史公此文,而无“海”字,与论衡合。山经、海经两书,海经後出,史公只见山经,故後汉书西南夷传论亦称“山经”,仍沿旧名。毕沅校山海经曰:“合名山海经,或是刘秀所题。”其说是也。然谓史公已称之,则失考耳。余不敢言也。”史记今本“言”下有“之”字。按:山海经序引史同此。王念孙谓索隐本只作“余敢言也”。(读作邪。)夫弗敢言者,谓之虚也。昆仑之高,玉泉、华池,世所共闻,张骞亲行无其实。案禹贡,九州山川,怪奇之物,金玉之珍,莫不悉载,不言昆仑山上有玉泉、华池。盼遂案:说郛引脱“有”字。案太史公之言,山经、禹纪,虚妄之言。凡事难知,是非难测。

  极为天中,楚词九叹王注:“极,中也。谓北辰星。”桓谭新论曰:“北斗极,天枢,枢天中也。”(御览二。)方今天下,谓中国九州。在(禹)极之南,孙曰:“禹极”无义,“禹”字盖涉上下文诸“禹”字而衍。下文云:“如方今天下在东南,视极当在西北。今正在北,方今天下在极南也。”可证。则天极北,必高(尚)多民。“高”字於义无取。此据极南有中国九州,则极北亦必尚多人民也。“高”为“尚”字形误。下文云:“东方之地尚多,则天极之北,天地广长,不复訾矣。”是以东方之地尚多,证极北之地必尚多也。即申此文之义。禹贡:“东渐於海,西被於流沙。”此则(非)天地之极际也。“则”当作“非”,後人妄改。此文明中国九州,得地殊小,故引禹贡云云,谓非天地极际。下文云:“日刺径千里,今从东海之上,察日之初出径二尺,尚远之验也。远则东方之地尚多。”此则明东海非天地极际,其证一。又云:“今从东海上察日,及从流沙之地视日,小大同也。相去万里,小大不变,方今天下,得地之广,少矣。”此则又明东海、流沙非天地之极际也,其证二。又云:“东海、流沙,九州东西之际也。”即云为中国东西之际,则此不得谓为天地极际甚明,若然,则前後义违,其证三。难岁篇:“儒者论天下九州,(禹贡九州。)以为东西南北尽地广长,九州之内五千里。”为尚书今文说,仲任不信其尽地之广长也。日刺径千里,见元命苞。(书抄一四九。)又五行大义引白虎通曰:“日径千里,围三千里,下於地七千里。”(今本脱。)盼遂案:“刺”,宋本作“剡”。今从东海之上,会稽鄞、□(鄮),吴曰:“□”当作“鄮”,形近而误。鄞、鄮并属会稽。盼遂案:“□”当为“鄮”,形近之讹。续汉书郡国志,会稽郡属县有鄞、鄮。清一统志,鄞故城在今浙江鄞县东五十里鄞山下。鄮故城在鄞县东三十里官奴城。皆并东海之地也。说郛引“□”作县,出浅人所改。则察日之初出径二尺,“则”字无义,说郛引无“则”字。尚远之验也。远则东方之地尚多。东方之地尚多,则天极之北,天地广长,不复訾矣。齐语注:“赀,量也。”夫如是,邹衍之言未可非,禹纪、山海(经)、淮南地形“山海”当作“山经”,後人妄改。上文云:“禹之山经,淮南之地形。”又云:“山经、禹纪,虚妄之言。”并其证。未可信也。

  邹衍曰:“方今天下,在地东南,名赤县神州。”天极为天中,如方今天下,在地东南,视极当在西北。今正在北,方盼遂案:“正”上当有“极”字。下文“从雒阳北顾,极正在北。东海之上,去雒阳三千里,视极亦在北。推此以度,从流沙之地,视极,亦必复在北焉。”皆足为此句脱一“极”字之证。今天下在极南也。以极言之,不在东南,邹衍之言非也。钱塘淮南天文训补注曰:“王充不信盖天,不知天以辰极为中,地以昆仑为中,二中相值,俱当在人西北。人居昆仑东南,视辰极则在正北者,辰极在天,随人所视,方位皆同,无远近之殊,处高故也。昆仑在地,去人有远近,则方位各异,处卑故也。不妨今天下在极南,自在地东南隅也。”如在东南,近日所出,日如出时,其光宜大。今从东海上察日,及从流沙之地视日,小大同也。相去万里,小大不变,方今天下,得地之广,少矣。

  雒阳,九州之中也。孝经援神契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风土记曰:“郑仲师云: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一云阳城。一云洛阳。”从雒阳北顾,极正在北。东海之上,去雒阳三千里,此举成数。郡国志会稽郡刘昭注已云:“雒阳东三千八百里。”视极亦在北。推此以度,从流沙之地视极,地理志张掖郡居延县注:“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亦必复在北焉。东海、流沙,九州东西之际也,相去万里,皮锡瑞曰:“仲任习今文说,今文说中国方五千里,仲任以为东海、流沙相去万里者,盖仲任以为东海、流沙在中国之外,故东西相去万里。中国之地实止五千里。故谈天篇又曰:‘案周时九州东西五千里,南北亦五千里。'周时疆域,与禹贡略同,则仲任必以禹贡九州亦止五千里矣。”视极犹在北者,地小居狭,未能辟离极也。日南之郡,去雒且万里,郡国志注:“雒阳南万三千四百里。”徙民还者,问之,王本、崇文本作“徒民”。言日中之时,所居之地,未能在日南也。淮南地形训:“南方日反户。”注:“言其在向日之南,皆为北向户,故反其户也。”文选昊都赋曰:“开北户以向日。”又注云:“比景(郡国、地理志并同。)一作北景,云在日之南,向北看日故名。”又御览四引後汉书曰:“张重字仲笃,明帝时举孝廉,帝曰:‘何郡小吏?'答曰:‘臣日南吏。'帝曰:‘日南郡人应向北看日。'答曰:‘臣闻雁门不见叠雁为门,金城郡不见积金为郡。臣虽居日南,未尝向北看日。'”(范书无张重传,未知何氏书。汪文台揖本,入失名类。)盖拘于日南名义,当时朝野有此说。度之复南万里,日在日之南。吴曰:“日在日之南”,文不成义,当作“日在日南之南”。各本并夺一“南”字。晖按:上“日”字误,未知所当作。此文言日南郡未能在日之南。若再南去日南郡万里,当得在日之南。故下文云“乃为日南也”。吴云当作“日在日南之南”,殊失其义。盼遂案:上“日”字,疑为“居”之脱误,遂不成理。上文“所居之地,未能在日南也”,可证。是则去雒阳二万里,乃为日南也。今从雒地察日之去远近,非与极同也,极为远也。古人是洛阳为地中,立八尺之表,测日去人远近。仲任以为天中,而远在洛阳正北,是两中不相值,故云在洛察日远近,与极不同。今欲北行三万里,未能至极下也。假令之至,是则名为距极下也。以至日南五万里,谓自极下至日之南。日之南,去洛阳二万里,再北行三万里以距极,故云“五万里”。极北亦五万里也。极北亦五万里,极东西亦皆五万里焉。东西十万,南北十万,盼遂案:说郛两“万”字下皆有“里”字,宜据补。相承百万里。邹衍之言:“天地之间,有若天下者九。”此“天下”谓中国也。案周时九州,东西五千里,南北亦五千里。五五二十五,一州者二万五千里。天下若此九之,乘二万五千里,二十二万五千里。如邹衍之书,若谓之多,计度验实,反为少焉。吴曰:论说天上直径十万里,应得面积一百万万里。周九州五千里,应得面积二千五百万里。以此当邹衍所说之一州。九之,仅得面积二万二千五百万里。以较边十万之幂,当百分之二十五强,故云反为少焉。然论云:“相承百万里。”又云:“二万五千里。”又云:“二十二万五千里。”其数位俱不相应。亡友程炎震说之曰:“疑是古人省文,言方里者,或略去方里不言,即以里数为其倍数。论称‘相承百万里'者,犹云方万里者,有一百万个。言‘二万五千里'者,犹云方千里者,有二万五千个。言‘二十二万五千里'者,犹云方千里者,有二十二万五千个也。”承仕又按:论衡所持,颇有未谛。山海经言:“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王充谓地径十万里,自任胸臆,于古无征。一也。禹贡五服六千里,(据贾、马义。)周九州七千里,王充述唐、夏、殷、周制,一以五经家所说五千里为断,与事实不相应。二也。邹衍说中国於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如中国者九,於是有裨海环之;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之。王充乃以中国当大九州之一,是中国於天下九分居一,失邹衍大九州之指。三也。晖按:吴评仲任前二事,非也。充谓地径十万里,乃言全地之数,非指中国所治者。吴氏引山海经云云,乃禹所治四海之内,所谓中国九州者。屍子君治篇、(从孙星衍说定为据禹所治之地而言。)山海经中山经、河图括地象、(御览三六。)轩辕本纪、(天问洪补注。)吕氏春秋有始览、管子地数篇、轻重乙篇、淮南地形训、广雅释地并同。不得当此地之极际之数。吴氏盖失捡也。考诸书所纪地之极际之数,山海经曰:“自东极至於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三百里七十一步,南极尽於北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此据後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淮南地形训云:“东极至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南北极同。”高注曰:“极内等也。”则山海经“三百里”当为“五百里”之误。盖淮南四极之数,与彼同也。又吕氏春秋有始览:“四极之内,东西五亿有九万七千里。南北同。”又轩辕本纪:“东极至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八步。南北二亿三万一千三百里。”河图括地象:“八极之广,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三万一千五百里。”诗含神雾同。(海外东经注。)又张衡灵宪:“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则短减千里。东西则广增千里。”(天问洪补注。)是其数与括地象略同。(博物志引河图:“南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其南北极数不同,盖字之误。)以上皆旧说四极广长如是。然并事涉无稽。仲任此文,又非据四极计度,不得难以“于古无征”。云“百万里”者,乃据天极为中,东西各五万里,则径为十万,得面积百万万里。(论云“百万里”,未明。)其云“二十二万五千里”(其数位亦未明。)者,乃据中国九乘之。其与据四极度计所得之数不合固宜。又案:吴氏谓不当一以五千里为断,亦未深考。禹受地记曰:“昆仑东南方五千里,名曰神州。”王婴古今通论同。(意林引。)是云“五千里”者,旧说也,非仲任臆度。又中国五千里,尧至周同,本书屡见,今文尚书说也。说详艺增篇。与贾、马说异,乃家法不同,不得相较也。至吴氏谓仲任失邹衍大九州之旨,其说是也。邹衍说九州分三级,小九州即禹贡九州,赤县神州也。中九州,裨海环之,神州(中国。)居其一。大九州,瀛海环之。中九州与大九州相乘,得八十一州,故云中国居其一。难岁篇曰:“九州之内五千里,竟合为一州,在东南隅,名曰赤县神州。自有九州者九焉,九九八十一,凡八十一州。”此以小九州与中九州相乘。中国已居小九州,是居其八十一分之九,不得言居其一也。仲任於九州说,误为二级,故难岁篇及此文并以中国当大九州之一也。旧本段。

  儒者曰:“天,气也,故其去人不远。人有是非,阴为德害,天辄知之,又辄应之,近人之效也。”春秋说题辞:“元清气以为天。”(文选七发注。)郑注考灵耀曰:“天者纯阳,清明无形。”(月令疏。)如实论之,天,体,非气也。变虚、道虚、祀义并主天为体。人生於天,何嫌天无气?何嫌,何得也。本书常语。说详书虚篇。上文云:“天地含气之自然。”气寿篇又云:“人受气命於天。”故执不知问。盼遂案:此句有误。“何嫌天无气”,是说天有气也。则与上文“天,体,非气也”句,下文“如天审气,气如云烟,安得里度”句,都是决定天无气,不合矣。黄晖说“何嫌”为“何得”,不通。犹(独)有体在上,与人相远。“犹”当作“独”,形误。此答上文。仲任意谓:天体上临,而含气以施。非天体本气也。故谓天为“含气”之自然。若作“犹”,则义与上文不属。盼遂案:说郛引“远”上有“去”字。秘传或言:秘传谓图纬也。汉人多讳言“秘”。(见郑志。)说文目部、易部称“秘书”。後汉苏竟传称“秘经”。天之离天下,六万余里。周髀算经:“天离地八万里。”考灵耀云:“天从上临下八万里。”(周礼大司徒疏、开元占经引并同。)与周髀同。然月令疏引考灵耀云:“据四表之内,并星宿内,总有三十八万七千里。然则天之中央上下正半之处,则一十九万三千五百里,地在其中,是地去天之数也。”孔疏曰:“郑注考灵耀之意,以天地十九万三千五百里。”唐李石续博物志亦云:“一十九万三千五百里,是地去天之数。”则与以考灵耀云“八万里”者异。未知其审。又三五历纪云:“天去地九万里。”(类聚引。)洛书甄耀度云:“天地相去,十七万八千五百里。”(开元占经天占。)关尹内传云:“天去地四十万九千里。”(天占。)又张衡灵宪曰:“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自地至天,半於八极。”(天问洪补注。)又淮南天文篇曰:“天去地,亿五万里。”(“亿五”今本字倒,依王念孙校。)诗含神雾同。(御览地部一。)新序刺奢篇,许绾曰:“天与地相去,万五千里。”又广雅释天:“从地至天,一亿一万六千七百八十七里半。”以上诸说,并与此文绝异。然并不知据依何法,非所详究。数家计之,三百六十五度一周天。御览二引洛书甄耀度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月令疏引尚书考灵耀同。开元占经二十八宿占引刘向洪范五行传曰:“东方七宿,七十五度;北方七宿,九十八度四分度之一西方七宿,八十度;南方七宿,百一十二度。”律历志云:“二十八宿之度,角一十二度,亢九,氐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东方七十五度。斗二十六,牛八,女十二,虚十,危十七,营室十六,壁九,北方九十八度。奎十六,娄十二,胃十四,昴十一,毕十六,觜二,参九,西方八十度。井三十三,鬼四,柳十五,星七,张十八,翼十八,轸十七,南方一百一十二度。”积四方二十八宿,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月令孔疏曰:“诸星之转,从东而西,必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星复旧处。星既左转,日则右行,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至旧星之处。即以一日之行为一度,计二十八宿一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数也。”按:象纬订曰:“天无体,以二十八宿为体;天无度,以日之行为度;天无赤道,以南北极为准而分之为赤道;天无黄道,以日躔之所经为黄道;天无十二次,以日月所宿之次为十二次。”郑注考灵耀亦以为天是太虚,本无形体,但指诸星转运以为天耳。仲任据周度以证天为体,殊与旧义相违。下有周度,高有里数。如天审气,气如云烟,安得里度?又以二十八宿效之,二十八宿为日月舍,犹地有邮亭为长吏廨矣。邮亭着地,亦如星舍着天也。注见感虚篇。案附书者,“附”字无义,疑当作“传”。盖“传”形误作“傅”,转写作“附”。天有形体,所据不虚。犹此考之,“犹”、“由”通。盼遂案:“犹”字宜据说郛引改为“由”。则无恍惚,明矣。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