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鹤林玉露卷之五 甲编
相字音?
白乐天诗云:「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相」字下自注云:「思必切。」 【 思必切 诸本并宽文本均作「思移切」。案,「必」与「移」於广韵分属不同韵部。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0云:「世多言白乐天用『相』字,多从俗语作思必切,如『为问长安月,如何不相离』是也。」又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司字作入声条引「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并云:「相字下自注云:『思必切』。」据此,当作「思必切」为是。今据改。】 乃知今俗作「厮」字者,非也。
格天阁
秦桧少游太学,博记工文,善干鄙事,同舍号为「秦长脚」。每出游饮,必委之办集。既登第,又中词科。 【 又中词科 「又」,诸本作「及」。案,考宋史卷四七三奸臣传,有「登政和五年第,......继中词学兼茂科」之语,当作「又」为是。】 靖康初,为御史中丞。金人陷京师,议立张邦昌。桧陈议状,大略谓:「赵氏传绪百七十年,号令一统,绵地万里,子孙蕃衍,布在四海,德泽深长,百姓归心。只缘奸臣误国,遂至丧师失守,岂可以一城而决废立哉!若必欲舍赵氏而立邦昌,则京师之民可服,而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师之宗子可灭,而天下之宗子不可灭。望稽古揆今,复君之位,以安天下。」虏虽不从,心嘉其忠,与之俱归。桧天资狡险,始陈此议,特激於一朝之谅。既至虏廷,情态遂变,谄事挞辣,倾心为之用。兀术用事,侵扰江淮,韩世忠邀之於黄天荡,几为我擒。一夕凿河,始得遁去。再寇西蜀,又为吴玠败之於和尚原,至自髡其须发而遁。知南军日强,惧不能当,乃阴与桧约,纵之南归,使主和议。桧至行都,绐言杀虏之监己者,奔舟得脱。见高宗,首进「南自南,北自北」之说, 【 首进南自南北自北之说 「首进」,诸本作「遂道」。案,据宋史奸臣传「桧首言『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之语,当作「首进」是。】 时上颇厌兵,入其言。会诸将稍恣肆,各以其姓为军号,曰「张家军」、「韩家军」。桧乘间密奏,以为诸军但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跋扈有萌,不可不虑。上为之动,遂决意和戎,而桧专执国命矣。方虏之以七事邀我也,有毋易首相之说,正为桧设。洪忠宣自虏回,戏谓桧曰:「挞辣郎君致意。」桧大恨之。厥後金人徙汴,其臣张师颜者作南迁录,载孙大鼎疏,备言遣桧间我,以就和好。於是桧之奸贼不臣,其迹始彰彰矣。方其在相位也,建一德格天之阁,有朝士贺以启云:「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桧大喜,超擢之。 【 超擢之 「超」,原作「起」,诸本作「超」。作「超」於义较长,据改。】 又有选人投诗云:「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娥眉。 【 高烧银烛照娥眉 「银」,原误作「录」,据诸本改。】 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桧益喜,即与改秩。盖其胸中有慊,故特喜此谀语,以为掩覆之计,真猾夏之贼也。余观唐则天追贬隋臣杨素诏曰: 【 唐则天追贬隋臣杨素诏 「贬」,原误作「败」,据诸本改。】 「朕上嘉贤佐,下恶贼臣, 【 下恶贼臣 「贼」,原误作「赋」,据诸本改。】 尝欲从容於万机之暇,褒贬於千载之外。矧年代未远,耳目尚存者乎!」夫杨素异代之奸臣,则天一女主,尚知恶而贬之。矧如桧者,密奉虏谋,胁君误国,罪大恶极,上通於天,其可赦乎!开禧用兵,虽尝追削,嘉定和戎,旋即牵复,是可叹也。 【 是可叹也 诸本於此後另行有「桧初归一节,中兴遗史说得尤详」一句,当系後人批注混入,非罗书之文。】
易六卦
洪容斋云:「易乾坤之下,六卦皆有坎,此圣人防患备险之意也。」余谓屯、蒙,未出险者也,讼、师,方履险者也,戒之宜矣。若夫需者,燕乐之象;比者,亲附之象,乃亦有险焉。盖斧斤鸩毒,每在於衽席盃觞之间,而诩诩笑语,未必非弯弓下石者也。於此二卦,其戒尤不可不严焉。
放鱼诗
王荆公新法烦苛,毒流寰宇,晚岁归锺山,作放鱼诗云:「物我皆畏苦,舍之宁啖茹。」其与梁武帝穷兵嗜杀,而以面代牺牲者何殊?余尝有诗云:「错认苍姬六典书, 【 错认苍姬六典书 「苍姬」,许慎说文解字序作「仓颉」,此作「苍姬」似误。】 中原从此变萧疏,幅巾投老锺山日,辛苦区区活数鱼。」
杜悰范文正
唐宣宗遗诏立夔王,而中尉王宗实等迎郓王立之, 【 中尉王宗实等迎郓王立之 「王宗实」,原误作「王宗贯」,考新唐书卷九懿宗本纪并资治通监卷二四九宣宗大中一三年所记,当作「王宗实」,据改。】 是为懿宗。上尝出宦官请郓王监国奏,令宣徽使杨公庆持示宰相杜悰曰:「当时宰相无名者,皆以反法处之。」悰谓公庆及两枢密曰:「主上新践阼,当以仁爱为先,岂得遽赞成杀宰相事!若习与性成,则中尉枢密,岂得不自忧乎?」公庆色沮而去,帝怒亦释。庆历中,劫盗张海过高邮, 【 劫盗张海过高邮 「劫」,原误作「刦」,据诸本改。】 知军晁仲约令百姓敛金帛牛酒劳之。海悦,径去,不为暴。事闻,富郑公欲诛仲约,范文正不可。富公愠曰:「方今患法不举,欲举法而多方沮之,何以整众?」范公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主上手滑,吾辈亦未敢自保也。」富公终不以为然。其後自河北还朝,不许入国门,未测朝廷意,终夜旁徨,不能寐,思范公语,绕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文正之言,与杜悰略同,皆至言也。李斯劝胡亥以烦刑,而身具五刑以死,为人臣者,可以监矣。建炎初, 【 建炎初 「初」字原无,考下文「维扬之祸」,为建炎元年事,故据诸本补。】 维扬之祸,谏官袁植乞诛黄潜善等九人,高宗不可,曰:「朕方责己,岂可归罪股肱?」宰相吕颐浩曰:「我朝辅弼大臣,纵有大罪,止从贬窜,故盛德足以祈天永命。植发此言,亏陛下好生之德。」乃出植知池州。大哉!高宗之德。至哉!颐浩之论。当时若从植言,潜善等固死有余罪,然此门既开,厥後秦桧专国,必借此藉口,以鉏善类,其产祸,宁有极乎!
诗咏蟋蟀
张文潜云:「诗三百篇,虽云妇人女子、小夫贱隶所为,要之非深於文章者不能作。如『七月在野』以下皆不道破,至『十月入我床下』,方言是蟋蟀,非深於文章者能之乎?然是诗乃周公作,其超妙宜矣。荆公绝句云:『昏黑投林晓更惊,背人相唤百般鸣。柴门长闭春风暖,事外还能见鸟情。』盖祖此法。」
人事天命
王景文云:「有心於避祸,不若无心於任运。」斯言固达矣,然必自反无愧,自尽无憾, 【 自尽无憾 「尽」,诸本作「省」。】 乃可安之於命。伊川曰:「人之於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後,?须泰然处之。」东坡曰:「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後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於不可奈何而後已,此之谓知命。」
涪陵樵夫
伊川谪涪,渡江,风浪大作,舟中之人皆失色。伊川正襟端坐,神色泰然。既及岸,有樵夫问曰:「公是达後如此,是舍後如此?」伊川登岸,欲与之言,已去不可追矣。余谓惟达故舍,惟舍故达,达是智,舍是勇。夫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使未闻道,必有贪生怖死之心,安能夕死而可哉!可者,委顺而无贪怖之心也。「朝闻道」是达,「夕死可矣」是舍,达须是平时做工夫,舍则临事自然如此。
胡忠简碑
周益公作胡忠简神道碑云:「武王一戎衣而天下定,义士犹或非之,孔子奚取焉,为万世计也。」盖忠简力诋和议,乞斩秦桧,而绍兴终於和戎,故以忠简比夷齐,以高宗比武王,可谓回护得体。
秦誓
康节邵子云:「夫子定书,以秦誓缀周、鲁之後,知周之必为秦也。」前辈颇不然其说。余尝思之,亦自有理。盖说者皆谓取穆公悔过一念,故特录其书。然作誓之後,彭衙、令狐、汾曲之师, 」,误。 【案,左传鲁文公元年记作「衙」。】 贪忿愈甚,乌在其为真悔过!【? 彭衙令狐汾曲之师 「衙」,诸本作「 乌在其为真悔过 「真」,原误作「其」,据诸本改。】 夫子奚取焉?况二百余年,千八百国之诸侯,岂无一君之贤、一言之几於道,奚独於西戎之君有取哉?盖当是时,周已不可为,而列国又皆不自振,惟秦駸駸始大。夫子知周之亡也,诸侯必折而入於秦,故定书之末,特收此篇,以微见其意。或曰,圣贤言理不言数,若尔,则夫子亦言数乎?曰,此非数也,势也。夫子尝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乎者,疑词也,谓吾道若获用,则西周之美可寻,不止乎东周而遂已也。此正欲以理而回其势也。及历聘无逢,自卫反鲁,则道不获行,而势之所趋,有不可挽者矣,安得不悯然寓意於定书之末乎!考秦之强,实自穆公始,秦以割地毙列国,非特战国时为然,在春秋时已然矣。左氏传曰:「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 【 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 「河外」,原作「河内」,误。案,左传鲁僖公十五年记作「河外」。据改。】 又曰:「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马。」此皆薪不尽、火不灭之兆也。周亡而秦兴,已粲然在目中矣,孰谓夫子而不知乎!且非特定书为然也,其删诗亦然。十五国风,莫非中国之诗也,吴楚流而入於夷狄,则削而不录。秦与吴楚等也,独存其诗。今观列国之风,大抵流荡昏淫,有日趋於亡之势,惟秦始有车马礼乐,其诗奋厉猛起,已有招八州毕六王之气象,夫子存而不删,岂无意乎?
荆公见濂溪
君子为流俗,而社稷苍生将有赖焉。呜呼!岂非天哉!?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荆公恚曰:「吾独不可自求之六经乎!」乃不复见。余谓濂溪知荆公自信太笃,自处太高,故欲少摧其锐,而不料其不可回也。然再辞可矣,三则已甚。使荆公得从濂溪,沐浴於光风霁月之中,以消释其偏蔽,则他日得君行道,必无新法之烦苛,必不斥
吕秦牛晋
秦虎视山东,蚕食六国,不知六国未灭,而秦先灭矣。何也?始皇乃吕不韦之子,则是嬴氏为吕氏所灭也。司马氏欺人孤寡,而夺之位,不知魏灭未几,而晋亦灭矣。何也?元帝乃牛金之子, 【 元帝乃牛金之子 此误。考晋书卷六元帝纪,有语云:「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後』,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案,晋宣帝司马懿卒於嘉平三年,而晋元帝生於咸宁二年,相距二十五年,况牛金为宣帝所鸩,尚死於宣帝之前,依晋书所记,元帝系「小吏牛氏」之私生子,非牛金之子明矣。】 则是司马氏为牛氏所灭也。春秋书莒氏灭鄫,义正如此。胡致堂欲用春秋法,於始皇纪便明书吕氏,元帝纪便明书牛氏,以从其实。
景公颜子
景公千驷,不及夷齐。颜子一瓢,乃同禹稷。孔孟垂教,深切着明,而後世利欲之私,至於包括天地,蔽遮日月。太史公曰:「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嘻嘻,皆为利来。」 【 皆为利来 「来」下原有夹注云:「音离。」】 吁!可哀也哉。
诛綦寡 【 诛綦寡 宽文本并诸本均作「诛罪」。】
舜诛四,周公诛二,赵广汉诛一原褚而颍川服, 【 赵广汉诛一原褚而颍川服 案,「原」、「褚」当为二姓,而非一人。汉书赵广汉传载:「郡大姓原、褚宗族横恣,......广汉既至数月,诛原、褚首恶,郡中震栗。」颜师古注云:「原、褚,二姓也。」罗氏误二姓为一人。】 尹翁归诛一许仲孙而东海服。赵、尹固不足道,而所以用刑者,则舜与周公之术也。彼渭水尽赤,血流波道者, 【 渭水尽赤血流波道 诸本作「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独何为哉?
学仕
学不必博,要之有用;仕不必达,要之无愧。学而无用,涂车刍灵也;仕而有愧,鹤轩虎冠也。
宝臣
楚不以白珩为宝,而观射父之作训辞,左史倚相之道训典, 【 左史倚相之道训典 「道」,诸本作「通」。】 乃楚之至宝也。齐不以径寸之珠为宝,而檀子之守南城,朌子之守高唐,黔夫之守徐州,种首之备盗贼,乃齐之至宝也。故忠贤才识之士,谓之宝臣。若无宝而不之求,得宝而不之识,有宝而不之重,弃荆玉而喜燕石,贱周璞而藏郑鼠,国之不亡者,幸也。
饥寒
杨诚斋云:「人皆以饥寒为患,不知所患者,正在於不饥不寒尔。」此语殊有味。乞食於野人,晋重耳之所以霸。燎衣破?而啜豆粥,汉光武之所以兴。况下此者,其可不知饥寒之味哉!
无垢廷对
张子韶对策,至晡未毕,貂璫促之。子韶曰:「未也,方谈及公等。」故其策曰:「阉寺闻名,国之不祥也。尧舜阉寺不闻於典谟,三王阉寺不闻於誓诰。竖刁闻於齐而齐乱,伊戾闻於宋而宋危。」
浦鸥
杜陵咏鸥云:「江浦寒鸥戏,无它亦自饶。却思翻玉羽,随意点春苗。雪暗还须落,风生一任飘。几群沧海上,清影日萧萧。」言浦鸥闲戏,使无他事,亦自饶美,柰何不免口腹之累,故闲戏未足,已思翻玉羽而点春苗,为谋食之计,虽风雪凌厉,有所不暇顾。末言海鸥之旷逸,清影翛然不为泥滓所点染,非浦鸥所能及。以兴士当高举远引,归洁其身如海鸥,不当逐逐於声利之场,以自取贱辱若浦鸥也。
苏後湖
苏养直之父伯固,从东坡游,「我梦扁舟浮震泽」之词,为伯固作也。养直「属玉双飞水满塘」之句,亦见赏於坡,称为吾家养直作此诗时,年甚少, 【 年甚少 「甚」,原误作「其」,据诸本改。】 而格律已老苍如此。绍兴间,与徐师川同召,师川赴,养直辞。师川造朝,便道过养直,留饮甚欢。二公平日对弈,徐高於苏,是日养直拈一子,笑视师川曰:「今日须还老夫下此一着。」师川有愧色。游诚之跋养直墨蹟云:「後湖胸中本无轩冕,是以风神笔墨,皆自萧散,非慕名隐居者比也。士生斯世,苟无功利及人,区区奔走,老死尘埃,不如学苏养直。」
偻罗 【 偻罗 题下原有夹注云:「偻罗,上郎侯反,下良何反,方言,犹黠慧也。」】
五代史:汉刘铢恶史弘肇、杨邠, 【 汉刘铢恶史弘肇杨邠 「史弘肇」,原误作「史肇弘」,据新五代史卷三0、旧五代史卷一0七史弘肇传改。】 於是李业谮二人於帝而杀之。铢喜,谓业曰:「君可谓偻罗儿矣。」偻罗,俗言狡猾也。欧史间书俗语,甚奇。
释豉
韵书释豉云:「配盐幽菽。」四字甚工。
读书
北魏主珪问博士李先曰:「天下何物最益人神智?」先曰:「莫若书。」王荆公诗曰:「物变有万殊,心思才一曲。 【 心思才一曲 「思」,原误作「曲」,据诸本改。】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言非读书不足以应事也。然新法之害,岂不读书之过哉!其过正在於读书也。夫书不可不读,尤贵於善读。方荆公与诸君子争新法也,作色於政事堂曰:「安石不能读书,贤辈乃能读书耶!」夫着一能读书之心,横於胸中,则锢滞有我,其心已与古人天渊悬隔矣,何自而得其活法妙用哉!吕东莱解尚书云:「书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精神心术尽寓其中,观书者不求其心之所在,夫何益!然欲求古人之心,必先求吾心, 【 必先求吾心 「求」,原误作「昼」,据诸本改。】 乃可见古人之心。」此论最好,真读书之法也。当时赵清献公之折荆公曰:「皋、夔、稷、契,有何书可读?」此亦忿激求胜之辞,未足以服荆公。夫自文籍既生以来,便有书。皋、夔之前,三坟亦书也;伏羲所画之卦,亦书也;太公所称黄帝、颛帝之丹书,亦书也;孟子所称放勳曰,亦书也;岂得谓无书哉?特皋、夔、稷、契之所以读书者,当必与荆公不同耳。当时答荆公之辞,只当曰:「公若锢於有我之私,不能虚心观理,稽众从人,是乃不能读书也。」呜呼!荆公往矣,後之君子,穷而讲道明理,达而抚世酬物,谨无着一能读书之心,横在胸中也哉!
松石
秦朝松封大夫,陈朝石封三品。李诚之咏松云:「半依岩岫倚云端,独立亭亭耐岁寒。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荆公三品石云:「草没苔侵弃道周,误恩三品竟何酬?国亡今日顽无耻,似为当年不与谋。」夫松石无知之物,一为二朝名宠所点染,犹不免万世之包弹,矧士大夫其於进退辞受之际,可苟乎哉!
取守
吴孙秀曰:「讨逆弱冠以一校尉创业,今後主举江南而弃之。」唐李翱曰:「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後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忠臣志士之叹,古今一也。
鸥雁
吾郡陈国材诗曰:「红日晚天三四雁,碧波春水一双鸥。」周益公、杨诚斋盛称之。
石牛洞诗
荆公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云:「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晁无咎编续楚词,谓此诗具六艺群书之余味,故与其经学典策之文俱传。朱文公编楚词後语,亦收此篇。
扈载
五代时,扈载有文名,尝游相国寺,见庭竹可爱,作碧鲜赋题壁间。周世宗命小黄门录进,览之称善。王朴尤重之,荐之宰相李谷。谷曰:「非不知其才, 【 非不知其才 「其才」,原作「扈载」,诸本作「其才」。案,新五代史卷三一扈载传作「其才」,据改。】 然薄命恐不能胜。」朴曰:「公为宰相,以进贤退不肖为职,何言命耶?」乃拜知制诰,为学士。居岁余,果卒。余谓谷言陋矣,不幸而中。若朴者,真宰相之言也。近时周益公长身瘦面,状若野鹤,在翰苑多年。寿皇一日燕居,叹曰:「好一个宰相,但恐福薄耳。」盖疑其相也。一老璫在傍徐奏曰:「官家所叹岂非周必大乎?」上曰:「尔何知?」曰:「臣见所画司马光像,亦如必大清癯。」上为之一笑。未几,遂登庸,为太平宰相,与闻揖逊之盛。出镇长沙,退休享清闲之福十有余年。
神形影
陶渊明神释形影诗曰:「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着。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我,神自谓也。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以此心之神也;若块然血肉,岂足以并天地哉!末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乃是不以死生祸福动其心,泰然委顺养神之道也。渊明可谓知道之士矣。
李方叔
元佑中,东坡知贡举,李方叔就试。将锁院,坡缄封一简,令叔党持与方叔,值方叔出,其仆受简置几上。有顷,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来,取简窃观,乃「扬雄优於刘向论」一篇。二章惊喜,携之以去。方叔归,求简不得,知为二章所窃,怅惋不敢言。已而果出此题,二章皆模仿坡作,方叔几於阁笔。及折号,坡意魁必方叔也,乃章援。第十名文意与魁相似,乃章持。坡失色。二十名间,一卷颇奇,坡谓同列曰:「此必李方叔。」视之,乃葛敏修。时山谷亦预校文,曰:「可贺内翰得人,此乃仆宰太和时,一学子相从者也。」而方叔竟下第。坡出院,闻其故,大叹恨,作诗送其归,所谓「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空迷日五色」者是也。 【 过眼空迷日五色者是也 「空」,诸本作「终」。案,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七引此句作「过目还迷日五色」。】 其母叹曰:「苏学士知贡举,而汝不成名,复何望哉!」抑郁而卒。余谓坡拳拳於方叔如此,真盛德事。然卒不能增益其命之所无,反使二章得窃之以发身,而子厚小人,将以坡为有私有党,而无以大服其心,岂不重可惜哉!
韩柳欧苏
韩、柳文多相似,韩有平淮碑,柳有平淮雅。韩有进学解,柳有起废答。韩有送穷文,柳有乞巧文。韩有与李翊论文书,柳有与韦中立论文书。韩有张中丞传叙,柳有段太尉逸事。至若韩之原道、佛骨疏、毛颖传,则柳有所不能为。柳之封建论、梓人传、晋问,则韩有所不能作。韩如美玉,柳如精金;韩如静女,柳如名姝;韩如德骥,柳如天马。欧似韩,苏似柳。欧公在汉东,於破筐中得韩文数册,读之始悟作文法。东坡虽迁海外,亦惟以陶、柳二集自随。各有所悟入,各有所酷嗜也。然韩、柳犹用奇字重字,欧、苏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此又韩、柳所无也。
使虏辞乐
光尧之丧,金虏来吊祭,京仲远以检正假礼部尚书为报谢使,康元弼馆伴。 【 康元弼馆伴 五字原脱,据诸本并文义补。】 虏锡燕汴京,仲远与郊劳使康元弼言,请免燕,不许。请撤乐,如告哀遗留使,亦不许。至期,虏促入席,传呼不绝。仲远曰:「若不撤乐,有死而已,不敢即席。」元弼等知不可夺,乃传言曰:「请先拜酒果之赐,徐议撤乐。」仲远方率其属拜受。北典签者连呼曰:「北朝燕南使,敢不即席!」声甚厉,仲远趋退复位,甲士露刃闭门,仲远命左右叱曰:「南使执礼,何物卒徒,乃敢无礼!」排闼而出,元弼等以闻其主。仲远留馆俟命,赋诗曰:「鼎湖龙驭去无踪,三遣行人意则同。凶礼强更为吉礼,夷风终未变华风。设令耳与笙镛末,只愿身麋鼎镬中。已办淹留期得请,不辞筑馆汴江东。」越七日,竟获免乐之命。既还,孝宗劳之曰:「卿能执礼,为朕增气,何以赏卿?」对曰:「虏畏陛下威德,非畏臣也。正使臣死於虏,亦常分也,敢觊赏乎!」上喜,谓宰相曰:「京镗,今之毛遂也。」除权侍郎,以至大用。
贺和戎表
嘉定和戎,湖南帅曹彦约贺表云:「过也更也,何伤日月之明;赦之宥之,式彰天地之大。」一时传诵。吾郡罗蓬伯之词也。
士卒畏爱
士卒畏将者胜,畏敌者败;爱将者胜,爱身者败。畏将则不畏敌,畏敌则不畏将。爱将则不爱身,爱身则不爱将。畏将在将之威,爱将在将之恩。有李光弼斩张用济之威,则三军股栗矣,何患其不畏将?有吴起吮士疽之恩,则赴死如归矣,何患其不爱将?虽然,戮一不用命,诛一不循律,则威振矣,不必数数然也。至若抚循之恩,则终始有所不可废。东山之诗,昵昵儿女语,此周之所以长。潼关之败,唐几亡矣,而仆射如父兄,识者以是占中兴焉。谋帅择将者,则何以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