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第三节 行仁的基本原则(7)
然而,为人所不知的是,范老先生的这种思想早在孔子那里就出现了。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做到了仁,孔子回答:"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篇第六》)用白话讲就是,如果能做到难事做在人前,获得回报退居人后,可算得上是仁者了。言语朴素却道出了仁爱的思想。后人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这个道理。
范仲淹是宋朝名臣,他一生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早年,他抛下家室,凭其当年的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与韩琦一起镇守陕西,英勇善战的他屡次击退了西夏、契丹等异族的侵略,为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危,献出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精力。在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山野岭上,思乡之情也时时沁入他心中,无法割舍。他沉吟过"浊酒一杯家万里"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然而,当他想到"燕然未勒归无计"时,就毅然决然地在那里尽心尽力,为国戍守边疆,度过了大半辈子。在他心中"精忠报国"这四个字比生命都重要。"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便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反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情怀不是范仲淹的"专利",它是孔子所说的"先难而后获"的仁者所共有的优良品德。它抒发了有志之士、爱国仁人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繁荣富强而献身的慷慨感情。它曾激起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使他们为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惜生命,英勇奋战。
我国着名的爱国将领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但当他考虑到国家安危,就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被俘之后,他几度奋力挣脱元军魔掌,期望能重整旗鼓,为国雪耻。临死时,还一心想着要挽救祖国。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写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他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成为了千古绝唱。
在我国近现代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忧国忧民的志士更是浩如烟海,不胜枚举。为了"天下之乐",无数的革命先烈怀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英勇斗争、杀敌报国,以鲜血染红了旗帜。那些在斗争中幸存下来的勇士,当他们看到革命胜利,人民不再受奴役、不再受压迫的时候,心中无比欣慰的感情立即显现在脸上。是他们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是他们给人民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有些人认为,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袁隆平就不会为了解决千百万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而在田间辛苦工作。
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一定是"仁者"。因为心中有"仁","仁者"就只有利人之想,没有利己之想。舍去了私欲私利,也就离"仁"不远了。
当今,人们的思维都被对物质的渴望给束缚住了,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有回报,没有回报的事一概不做,认为那样不过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且没有任何意义。唐代诗人高适说过:"男儿本自重横行。"主张有志男儿要为国效劳,奔走四方。前人尚能如此,更何况生在社会主义和平年代的人们呢?我们应该赋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新的时代思想内容,心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公而忘私的世界观,投身四化建设,为人民、为祖国奉献毕生的力量。这不能仅仅是一句空谈,更需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付诸行动才行。
真的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一定可以将自己的得失忘掉,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利益中去。这是一种情怀,一种信仰,一种社会担当。而这一切的前提又是朴素的,它们都始于脚下,就是做好自我,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