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腾讯读书 > 连载书库 > 人文社科 > 人文其它 > 孔子智慧的通俗解读:论语正解 > 正文

第32节:第三节 从礼以成事(3)



  对于宰我孔子已经很严厉地批评了他,我们不再多置言辞。我们从这里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作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如果懂得"礼",他一定会从心底觉得守三年的丧期是应该的,并且在这段时间食不甘寝难眠,因为他心里一直记念着亲人,为失去亲人感到痛苦。正因为此,看一个人做事情是否是以"礼"行事,关键在于他是否出于内心的真诚。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篇第三》)这是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礼"的根本在哪里?根本就在于人心,人心的根本又在于"仁"。孔子虽然在这里没有直接回答林放的问题,但他已经间接做了回答。这就是任何内容都要靠形式来表现,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即是我们所说的"行礼源于心"。但这种源于心的"礼",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礼仪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并且落实到实际层面。

  对于这一点,《感应篇广疏》中的一个故事可以为我们作最好的诠释。故事说福建的林承美,幼年就死了父亲,他的母亲守节不嫁,抚养儿子。承美日夜哭泣,深感母恩难以报答。一位禅师很受感动,就劝告他说:"孝子思亲,光是痛哭,亲人并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应当想一个报答的办法。"于是告诉他,做好事,亲人就会得益;做坏事,亲人就会受害。想要报亲恩,只有戒杀放生,广积阴德,才能使亲人真正得益。承美一听,醒悟过来,发誓戒杀放生,多做好事。

  可以说林承美是善于尽孝的人,因为他从内心深处对亲人有一种尽"礼"的诚意,并且还将这一"礼"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如果要尽自己的诚心,最好是使亲人得到实际的好处,可以过上好的生活,这样才算是善于尽孝的人。一些人表面上好像知书达理,尽到了自己的孝心,可是亲人并没有得到任何实际的益处,这样的人怎么能称得上是善于尽孝的人呢?如果说哭泣就是尽哀,就叫做孝,那么即使泪如泉涌,像决堤的江河一样,对于亲人又有什么利益呢?如果说披麻戴孝,就叫做孝,那么即使积麻成山,坐到里面去,对于亲人又有什么利益?披麻戴孝,痛哭流涕,是人由于悲痛,不能抑制才表达出来的情感。要想使生我养我、任劳任怨的父母得到真实的利益,则要用另外一种更加实际的办法,而不在于表面形式。

  事半功倍源于礼

  为人处事需要以"礼"来约束的原因在前面已经讲过很多。在这里我们再讲一下知"礼"的好处,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以"礼"行事将事半功倍。有人向孔子问关于"礼"的知识,孔子便向那个人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一边说:"我也不知道啊,对于知道它的人来说,治理天下,就像把天下放在手掌上一样容易把握。"(《论语·八佾篇第三》)孔子的话说得可能有些夸张,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如果懂得了"礼",做事情便能够轻松应对。

  定公问:"君使唤臣,臣奉事君,该如何呢?"孔子对道:"君能以礼使臣,臣自会尽忠奉君了。"(《论语·八佾篇第三》)公元前五百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司空,又由司空升司寇。这年夏天,鲁定公和齐景公会于夹谷(今山东莱芜南)。孔子以大司寇身份为定公相"礼"。会上,齐国劫持定公,以使鲁国服从自己。孔子不畏强齐,以"礼"斥之,使齐景公不得不与鲁盟。由此,孔子的政治才能得到定公赏识。这样,孔子与定公经常接触,有时定公就向孔子请教一些问题,上面的对话就是其中的一次。请教的问题是怎样处理君臣关系,这是封建社会政治上的一个根本问题。孔子始终认为社会伦理是双向的,处理好君臣关系,君臣双方都有责任,首先是国君应该先以"礼"使臣,臣就会为君尽忠,这样君臣矛盾就会解决。这要求双方都要有自律精神。这样处理双方的关系,做起事来自然有效率。


上一页 返回目录